博纳富瓦的元神散开:“小册子”《隐匿的国度》

书评

博纳富瓦的元神散开:“小册子”《隐匿的国度》

犹滴

为何说博纳富瓦的这本随笔是一个小册子呢?因为它确实短小精悍,它像是被一个放大镜放大之后,诗的风格以散文的形式呈现,这不是一部寻常意义上的“游记”,看似呓语亦含沉思的碎片散落在每一篇章节中,博纳富瓦的元神被打散在字里行间,他矛盾着,又被诱惑着哲思带来的“纷扰”,它们似乎侵扰到“诗”的想象——在全书最末的后记中,博纳富瓦为“诗”正名:我知道,诗歌就是从作品的自我构筑中挣脱出来,把作品变为燃烧它们的火焰,首先要去爱,尤其爱火焰的光辉:但这种确信只是一条我永远停留在起点的路,而眼睛看着左边延伸出来的这条道,已然有夜魅的暗影:这条我沿着它穿越数千平庸地方的路,似乎通往某个远方的国度。

有两条线索,在这本随笔集中穿梭,它的轻盈与多重,它诱惑不了你去深入的、一口气读完它,但当你恰好随意地翻起,就像读一本诗集,也许在某一页里会有出其不意的收获。

线索1:作为作者的诗人博纳富瓦

法国诗人 伊夫·伯纳富瓦 的随笔集《隐匿的国度》与他的诗歌无缝对接在一起,他早年学习数学与哲学,数字的抽象功能赋予诗歌一种框架,这种框架是古典结构式的,读诗时彷佛有教堂管风琴的圣乐在你的耳旁响起。而“国度”是诗人理想中的一个写作空间,在这部随笔集《隐匿的国度》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诗人即使身处一个真正的异国(真实地理空间中的意大利),他也依然在构建着自己的数字诗歌国度,一个多重立体的想象时空被置于建筑物、平面绘画、行走的路途,时间的记忆之中。诗人,在博物馆面前的一幅幅名画前面驻足流连,他观察和欣赏这些画作,对它们有了解也有未知,他说:“要放飞我的想象需要几个条件,这样我才会有非理性却又深刻的感受。”是的,哲思,有时会禁锢想象。诗人把自己的游历和画作结合起来,他凝望它们的时候,即在自己以前游历的记忆之中,也在面前的这幅画里面。

“想象”和“沉思”都是博纳富瓦最想保留的东西。

站在一幅画的面前,他有时会把自己当成故事的主角。在《少女时代的亚历山德拉·大卫·内尔》的这幅画面前,他说,“我把自己当成那个考古学家,故事中的主角。通过他的眼睛,我看到了令人惊异的场景,并最终看到了我已有预感的那种面对生命种种矛盾困惑时的焦灼。”想象力,对于诗人来说,就像要挣脱开文字符号的束缚,只与“爱”和“守望”联系,它让诗人的哲思偶尔成了累赘。所以,博纳富瓦在这本小册子的最后附录之中,才会写上文首的那段——

我知道,诗歌就是从作品的自我构筑中挣脱出来,把作品变为燃烧他们的火焰,首先要去爱,尤其爱火焰的光辉:但这种确信只是一条我永远停留在起点的路,而眼睛看着左边延伸出来的这条道路。已然有夜魄的暗影:这条我沿着它穿越数千平庸地方的路,似乎通往某个遥远的国度。

“沉思”,当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博纳富瓦本身是学数学与哲学出身,这个思维的背景就是他的人格基调,所以在诗歌的创作中,明显感受到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交织、矛盾、和解。它与想像构成一对辩证的孪生体,作者欣赏一幅画的同时,自然地又把阅读过的书籍从脑海的记忆之中牵引出来,某种“分裂”的冲动呼之欲出——

我将撕碎《旅行者》,因为我不愿有想象的文字被密封起来,我想要的是理性分析,这种道德经验的先决条件。

卡尔·荣格曾认为幻觉和内心体验的本源是不可知的。“幻觉代表了一种人类情感更深沉难忘的经验……不管理性主义者们怎么说,幻想无疑是一种真正的原始经验。我们通过感观经验到已知的事物,我们的直觉却指向那些未知的隐藏的事物,这些事物本质上是神秘的。在《隐秘的国度》里,我们彷佛跟随着作者跳跃、灵动又深沉的思绪,从文字中感受到诗人在这样“自问自答”的过程中,即理性又幻觉式的提供给我们一种心理原型的样本,文字内容似乎退守到作家人格凸显的充满诗意幻像的面具之后。我们读这篇游思就像在读一个人心灵的断简。

线索1:作为读者的“你”

你,作为一个读者,打开这部轻薄的随笔集,把书壳去掉之后,灰色的布纹质地,银色的封面字体,简单地闪烁着微光:在崭新中流淌出光阴之源,你想探究它,它的文字与诗篇,插图都在里面了。随之而来的“重” 并未让你觉得特别沉重。你探索诗人的随笔,就像诗人本人在探索那个多维之国一样,读者和诗人朔本同源了。

你,这个读者藉由这些文字,进入的是另外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阅读和写作的分离地带。我们,作为读者是自由的,不必被作家的身份、地位、特点、写作类型所局限,我们只是阅读,体验真正阅读的乐趣。法国作家布朗肖在其著作《文学空间》里有这样一说:阅读仅仅“造成”:书,即作品,可能成为——作品。超越产生了它的人,超越在其中所表达出来的体验,甚至所有一切传统使其成为可支配的艺术资源。阅读的轻快而单纯的是从文学阅读的意义上讲,读书甚至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解的活动,那种保持含意又将它重新介绍出来的领会。读者把书变成大海和风,把经人加工作成的作品所变成的那种东西:一块更光滑的石头,从天而降的碎片,无过去无未来,看到它时人们不会发问。

这部元神撒开的小册子,恰好可以给我们提供作为“读者也即创作者”的体验,我们尽可能地只把博纳富瓦当做一个“游人”,一个单纯的“旅行者”,我们可以从作家的这种体验中,看见我们自己,或者说,当我们去旅行、参观游历时,我们会能有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呢?

笔者和本书译者杜蘅聊过之后,她说——

我有些硬译,但忠实原文,我觉得这是保证原作风味的关键,随意奔逸,翻译的过程不容易,但是仔细译完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他讲的其实是艺术的方法,作为诗人来说,“随笔”委屈了一点,我感觉他在滋润十字路口的读者,思想于世有补。

“你是城堡,

我要把它称为荒漠,

夜里只有这声音,

看不见你的面目,

当你倒在贫瘠的大地,

我要把承受过你的闪光叫做虚无,

死亡是你喜爱的一个国度。”

—— 博纳富瓦 诗 《真正的名字》

在这首诗里,我们在幽暗的人类共有的潜意识海面上,窥见灯塔,这就是诗人的贡献。在这首诗里,我们也看见了诗人的灵魂就在那个可见又未辨析的国度边界游荡,以随笔形式来做另一种更通俗的补充。

(0)

相关推荐

  • 读书会 | 活在珍贵的人间:一次关于诗歌的细读

    文学观澜·读书会 中国作家网从全国高校.社会团体的线下读书会出发,集结文学爱好者,聆听文学声音,传递文学思想.无论是新作锐见.好书推荐,还是经典重读.话题讨论,跃然于纸上的都不只是凝固的文字,更是跳动 ...

  • 时光书单No.125

    时光书单No.125

  • 【随笔】朋友多了路好走

    建军兄 有位评论家叫李建军,还有位作家叫李建军,我说的是作家李建军. 早几年,我刚喜欢上收藏崖柏时,在微信上晒图,建军兄看上了一个像帆船一样的摆件,问出不出手,我犹豫了一下,报了个价,他也没还价,就把 ...

  • 外国爱情诗赏析《真正的名字》法国〕 博纳弗瓦

    [法国] 博纳弗瓦 你是城堡,我要把它称为荒漠, 夜里只有这声音,看不见你的面目, 当你倒在贫瘠的大地 我要把承受过你的闪光叫做虚无. 死亡是你喜爱的一个国度.我走来, 但始终要经过你那阴暗的道路. ...

  • 伊夫·博纳富瓦:论拉乌尔·乌贝克 | 西东合集

    刘楠祺 译[1] 我感觉乌贝克的艺术是谨慎而严肃的,有分寸感,通常很冷峻,总有点儿沉闷,并很自然地融入了法兰西绘画的传统.那种清晰,那种希望表现得更为丝丝入扣的渴望,那种力求简洁和浓缩的意愿,那种精神 ...

  • 伊夫·博纳富瓦:德加 | 西东合集

    刘楠祺 译 艺术与手工艺出版社(Arts et Métiers graphiques)前不久推出了保罗-安德烈·莱斯莫瓦纳[1]论德加的巨著,近日我们又见到了该书的缩略版.缩略版保留了画家传记及其作品 ...

  • 博纳富瓦:《论瓦雷里》。

    论保罗·瓦雷里 伊夫·博纳富瓦 | 刘楠祺 译 一 瓦雷里的作品中有一种力量,但这力量却是迷茫的.他有为语言臻极化境而随时献身的意愿和精力,但这对于他确信的蕴含着理性的法兰西诗歌却用不着,他神思不宁, ...

  • 博纳富瓦:《马勒,大地之歌》

    马勒,大地之歌 [法]伊夫·博纳富瓦 树才 翻译 俞盛宙 朗诵 她走出,但夜晚还没有降临, 或者因为月亮盈满了天空, 她走去,但她同时也消失, 不见她的脸,只有她的歌. 渴望存在,懂得舍弃你 大地上的 ...

  • 博纳富瓦:策兰为何选择赴死?

    对于处在诗与现实悖论之中的诗人来说,也许唯有以最决绝的姿态放弃视如生命的诗歌乃至视诗高于一切的人生,才可能体验到"真正的生活"所给予的日常幸福. 原文 :<博纳富瓦:策兰为何 ...

  • 醒来 Lecture11 陈力川|博纳富瓦 《夏夜》

    伟大的诗歌如同精神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其隆隆回声透过岁月迷雾够到我们.--北岛 上:诗歌是接近神秘的一种努力 1.生平与创作 著名翻译家和批评家 早年受超现实主义诗人布勒东和哲学家巴什拉的影响,步入 ...

  • 伊夫·博纳富瓦|它用在烟雾里写作的手,穿过沉寂击败了时间

    伊夫·博纳富瓦(1923 - 2016),法国著名现代诗人.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1923年生于法国西部.1946年起发表诗作,主要诗集有<论杜弗的动与静>.<动与不动的战壕>. ...

  • 博纳富瓦访谈|诗的艺术

    Yves Bonnefoy 1923.6.24 - 2016.7.1 Dreaming is a language 伊夫·博纳富瓦,法国现代诗人.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1923年生于法国西部卢瓦尔河下游 ...

  • 伊夫·博纳富瓦丨不过是一种反抗的意愿

    (本文同时发于我们的微信号拜德雅Paideia)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今年的新书<兰波评传:履风的通灵人与盗火者>(伊夫·博纳富瓦 著,杜卿 译)的书摘,节选自该书"乞丐的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