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为什么打人?目睹家暴的孩子命运如何?
长期以来,当我们在面对一桩悲惨的事件时,往往从受害者的角度找原因。很多时候人们这样做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控制感。施暴者被视为自己理解不了的怪物,如果外部条件是不可预测且无法改变的,那除了从自身/受害者入手,还有什么办法能带来一点控制感,让自己在面对这类事时感到仿佛还有一点办法呢?如果一个女性遇到了强奸、跟踪、抢劫或诸如此类的事件,大家即使处于善意防范的目的,也会不由自主地说,她穿得太暴露了,她就不应该一个人走夜路,她不应该和这种男人来往……这些是真正的原因吗?我们可以看到下图的服装展,这些服装都是由遭遇过强奸的女孩捐献出来的她们受害时穿的衣服。当时她们的打扮都很普通,甚至不起眼。
图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4wMmDis50zilrLCoUHxrIg
很反直觉对吗?如果把自己代入攻击者的身份就很好理解了。如果你是正要捕猎羚羊的狮子,你是会挑看起来有力量的或被族群围在中间的羚羊,还是挑选看起来弱小的或者落单的?穿着大胆、外表艳丽和高跟鞋等都是女性自信的象征,相信自己的力量的人才敢如此呈现自己。而穿着保守、肢体动作迟缓拖沓、感觉畏缩封闭等外在表征呈现出的是力量小和不善于反抗的内在特质。这些外在表征很容易被熟练的攻击者捕捉到,从而锁定目标。(当然,每种类型的犯罪,罪犯心理不同,需分类讨论。)
尽管这里我频繁提到被害者的外表与穿着,但并不意味着我认为当伤害发生时应该从受害者身上找原因。事实上,相反的逻辑才是正确的。如果我们要知道一起特定的伤害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其实唯一的正解只有从施暴者处可以获得。所以理解施暴者的心理对于我们理解这些事件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尤其在理解他们的时候,不要把他们想象成可怕的恶魔。当我们把他们视作恶魔的时候,无形中把自己定义地非常弱小,把他们的可怕夸张到无法以人力应对的程度,这只能让我们在面对事件时内心更加无助。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把他们看作普通的人,看作既不比我们强大,也不比我们弱小的人。即使存在力量差距,成年女性面对男性还是有反击之力的,更何况多数时候我们是通过机智、冷静、他人的帮助,以及坚定的决心来拯救自己的。在这些要素上,施暴者并没有比受虐者更加高明或更加有资源。只有在心中对施虐者有这样一个定义,肯定自身的力量,面对事件才能采取与事实相符的策略,而不是提前被自己的想象所吓倒。
因此,《神秘巨星》热映之后我就想从施暴方心理和对孩子的影响这两个角度探讨这部影片了。一方面,家庭暴力从来不应该被归为女性问题,这个归类有所误导,好像这是女性该自己找出办法解决的问题一样。如果真要归类,它其实应该像酗酒一样,被归为男性问题。另一方面,一提到家暴我们都默认牵涉其中的是两个人,打人者与被打者,事实上家暴真正的受害者是沉默的羔羊——孩子,他们长期无法为自己发声。接下来,我们从这两个角度看看家暴。
施暴者心理
首先来看看施暴者的心理。影片中的爸爸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情绪型施暴者。他挥拳头的原因从来不是家里妈妈到底做了什么错事,而是任何让他感到情绪糟糕的点,任何白天在家外经历的不顺,任何感到自己没有像被上帝一样需求全部满足的情境,都会让他付诸暴力。他自己的内心有一个巨大的窟窿,只要不能对自己感觉良好,他就会把暴戾挥洒在其他人身上,而在影片中承接这一切的就是妈妈。
除了自身内心的动力之外,爸爸施暴的动力可能还来自于家庭传统与社会文化的影响。从姑婆的话中我们明显可以推测这是一个男性对女性施暴,无论是言语、精神还是肢体的暴力都很常见的家庭,一代一代这种行为范式被继承了下来。一方面,一代代目睹暴力长大的男孩不知道除了向别人拳脚相加之外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没有习得除此之外的任何方式。另一方面,向有力量的施暴者认同也是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弱小孩子的常见策略。在这种人和人之间不是以关爱与平等为基础的家庭里,一个人自我的某种核心早早地就被破坏了,就像自信被破坏后变成了自卑与自大的两极,如果不向施暴者认同,那么他们的自我就会弱小到无以复加,为了对自己感觉好,有些人选择认同强势的那一方。尽管一旦做出了这个二选一的选择他们就终身要付出无法获得内心平衡,始终要为自己感到痛苦的代价。
阿米尔汗主持的《真相访谈》中采访了一位长期帮助被家暴的妇女和儿童的女士,她谈到了第三种原因,“有位女士找到我,她的儿子常年见到他的爸爸打妈妈。有一天,男孩拿起一条皮带抽他的爸爸。大家都说太好了,我并不这么认为。他的第一反应是,我在保护我的妈妈,但接下来,暴力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然后,暴力遗传下来。暴力留下的遗产只有悲伤。”《神秘巨星》中的妈妈如果没有及时离开家,她的儿子最终是可能发展成这样的。这些是习惯性施暴者的常见心理,还有其它类型,这里不一一展开。
目睹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那么目睹家暴,对于一个孩子到底有什么具体影响呢?(目睹可以意味着看见实际的身体或性虐待;也可以意味着听见来自另一个房间的威胁或打斗的声音;同时,也可以意味着观察到暴力事件的后果,包括血迹、淤青、眼泪、撕碎的衣服和摔坏的东西等。孩子们最终可以觉察到房子里的紧张气氛,例如每当听到施暴者回来的声音时妈妈所展现出来的恐惧。)查阅资料,我们可以从情感反应、行为反应和长期影响三方面考量。
在情感反应上
感到恐惧与焦虑,时刻担心下一次暴力的发生,丧失安全感,时刻为自己与家人而担忧,丧失自我价值与力量感。
因保守家庭秘密而承受极大的内心煎熬,自责引发暴力,也对其他触发暴力的人感到愤怒。内心感到极大的愤怒、难堪与羞辱感。
感到被孤立与脆弱,渴求关注、喜爱与认可,但因为无人可以成为依靠所以处于生理、情感与心理上皆被抛弃的状态。
在行为反应上
生理反应可能包括胃痛或头痛、尿床和注意力缺失。有些孩子还会经历生理或性的虐待或忽视。另一些孩子则可能在为了他人介入调停时受到伤害。
目睹家暴的孩子的行为反应包括付诸行动、退缩或讨好焦虑。
注意力时长减退、发育迟缓、使用暴力表达想法,攻击性升级,自我伤害。
长期影响
发展出异常的亲密关系角色模式,在这个模式里一个人用恐吓与暴力来迫使另一个人就范。
男孩认同有力量的施虐方,丧失对无助的母亲的尊敬,习得不尊重女性的心理。
习得暴力是解决冲突和问题的有效手段的观点,容易在自己以后的关系模式中重复暴力循环。长大后,男孩更可能殴打女性伴侣,女孩更可能习惯暴力关系。
更高的酒精/毒品滥用、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少年犯罪风险,目睹家庭暴力是预测青少年违法与成年期犯罪的唯一最佳指标。它也是位居首位的孩子离家原因。
神秘巨星是一部非常理想化的电影,小尹幸运地是一位天才歌唱少女,未经任何正规训练就可以凭借歌喉全民热捧;她遇到了意外人品爆表的阿米尔汗大叔;她的妈妈在爸爸不在家的时候一直是一位能够提供关心与支持的妈妈。但即使在这样“理想化”的设定下,小尹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最明显的,小尹在处理负面情绪上存在着问题。她已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里。但凡爸爸进行了家暴,小尹的情绪就会变得起伏很大。她能够选择的“撒气”方式只有两种,一、在无人的地方摔书包或者踹墙;二、对冲“撞”上来的、比自己更弱的人发火,弟弟和钦腾都躺过枪。虽然小尹想要成为和爸爸不一样的人,但对于在家暴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来说,困境在于她并没有见到过其它更好的处理情绪的方式。其次,尽管影片表现得不明显,但安全感、自我力量感与价值感的丧失或早或晚会侵害到小尹的身心健康。妈妈因拿不出金项链被打的时候,小尹和弟弟躲在房间里,害怕、愤怒与多种情绪交织,镜头特写了颤抖的拳头和通红的眼睛,最后小尹冲出去了,阻挡爸爸进一步殴打妈妈,代价是亲手摔碎自己的电脑,这种愤怒、难堪与羞辱对人的打击是非常非常大的。在这次冲突之后,她放弃了音乐的梦想,顺从自己的命运,决定和全家去国外。妈妈的的突然崛起其实才是小尹生命的奇迹与幸运。
我在查阅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时,看到了很多国外家暴机构发给成年人的指导手册,上面无一不要求“无辜”的那一方家长尽量成为孩子的关心与抚育提供者,给孩子演示另一种行为方式。因为但凡拥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家长,孩子受到的伤害就会少很多。可问题是,那些一直陷入此类暴力循环的关系中无法摆脱的家长,本身已经很难有能量提供给孩子了,即使他们能够在施暴方离开的时候与孩子正常相处并提供关爱,但正如影片中的妈妈一样,这样的关爱是脆弱的,在没有脱离施暴环境的情况下,这种关爱的力量在面对下一次施暴循环的时候不堪一击。“无辜”方的家长的真正责任从来不是别的,而是把子女带离这种环境。只要一日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无论这个家长再提供多少关爱,她都是失职的。如果有什么信息是她毫无疑问地传递给了孩子的,那就是无助感,hopelessness。影片中妈妈的一句话是对此的经典呈现“你可以对我提任何要求,但是对生活不可以。”
阿米尔汗在主持的现实对话节目《真相访谈》中,邀请了三位曾被家暴的女性谈自己的真实故事,其中一位女士忍受了丈夫十年的家暴,终于带着孩子离开,现在她还为遭受家暴的女性提供援助。在谈及如何下定离开的决心时,有如下对话,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儿子身上出现了退缩的行为反应,这是另一种孩子目睹家暴所带来的影响。
米叔:(家暴)对你的孩子有什么影响?
女士:小的那个变得意志消沉,男孩。
米叔:他看到他爸爸打他的妈妈。
女士:不择手段地虐待和打我。他不再说话。
米叔:这发生在一个五岁孩子的身上吗?
女士:是的。那次我决定,我要离开他,我不能再继续忍受了。如果我自己不幸福,我不能给任何人幸福,我不能给我的孩子幸福。
米叔:说得对。
女士:首先,我必须让自己变得强大,这样我才能让我的孩子变得强大。当一个女人为自己生活时,她能容忍任何事。但当她看到自己的孩子遭受不幸,她就不能再容忍了。
在我们的文化中,或者任何谈及家暴的时候都有一个迷思,即认为妈妈都是伟大的,她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在忍耐,就像影片中的妈妈说的“离开你爸爸谁来付你的学费呢?”但这不是真相,说这种话时,妈妈其实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了孩子的需求之前。同样还是这位真相访谈中的女士说出了真话“人们会认为,我们是为了孩子而克制,其实不是,我忍耐是因为我没有勇气。而我们的一再忍耐伤害的是我们的孩子,当这些事情发生了,我们必须带孩子一起离开,这种事不能发生在孩子身上,没有任何借口。”
家暴这个话题我和周围的心理咨询师们探讨过,发现中国的个案情况和印度的也许有很大差异。当然,因为我交谈过的咨询师都是长期在国内一线城市工作,她们的了解渠道也都是咨询过程,所以也可以算是一个特殊样本群,仅供参考。在她们碰到的样本中,很大程度上家暴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并不是像在这部影片中一样,爸爸几乎毫无人性,完全将家暴和欺负弱小作为撒气手段,妈妈没有工作能力,受教育程度低,长期习得性无助。不是的,在我们遇到的样本中,很多女性没有那么无助,丈夫也不是这种脸谱化的恶人。动手打人往往是冲突在互动中一步步升级的最终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看到夫妻双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有时事实和表面看起来的天差地别,挥拳头的才是关系中的弱势方。处理他们的问题和处理其他夫妻关系问题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必须把“动手打人”这个“症状”,放到整个家庭系统的互动中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这和印度影片所展现的很不一样。在印度家暴似乎是一个社会问题,与教养方式、文化和整个社会的观念相关。《真相访谈》中有三位女性的故事,令我惊讶的是,她们,以及影片中的妈妈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摆脱暴力环境时,娘家都没派上什么用场。一些人回到娘家后,一旦丈夫认错娘家都持调解态度。另一些人担心自己成为父亲的负担而从来没有向娘家求助。节目中,阿米尔汗甚至需要向观众呼吁这样一个原则“作为父母,要告诉女儿如果你被打了,家里的大门一直向你敞开,随时欢迎你回家”。要搁在中国,哪还需要这样呼吁,丈人和丈母娘估计都要冲到男方家里去了。据统计,印度超过一半的女性遭受过家暴;包办婚姻广泛存在;多数女性不工作。劝印度的女性站起来简直像在劝奴隶去反抗主人。如果这些是印度的真相,如果他们的婚姻根本不是建立在西方式的自由恋爱的基础上,如果妻子真的被视为几乎等同于丈夫财产的存在,很让人怀疑直接生搬西方的反家暴套路能不能起作用。
小贴士
如果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来自暴力家庭,有什么可以帮助自己的呢?
完成与父母的分离。认识到父母的关系问题是他们的问题,不论是当年身为孩子的你还是现在已经长大的你,对此都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参与,让父母自己解决他们的问题。你的任务是把控自己未来的人生。同时,认识到自己父母的关系只是天下千千万万种亲密关系的其中之一,甚至是极端个例。健康、温暖的亲密关系是存在的。
最有效的疗愈来自关系。如果你现在有一个亲密的伴侣,和ta之间的健康关系最能够提供给你疗愈过去创伤的机会。除此之外,如果遇上其他“贵人”也有机会被疗愈。第三,你可以主动选择心理咨询,咨询关系也可以推动疗愈,帮助一个人走出过去的阴影。
自我觉察。当和伴侣发生冲突时,觉察这是此时此地的问题还是你把过去对父或母的情感投射到了现在的伴侣身上。
注:因为大多数家暴都是爸爸打妈妈,所以文中把施暴方默认为男性或父亲,但也是存在很多女性施暴于男性,或其他家庭成员施暴的个案的,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