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养生时——健康小知识(湿邪)
以中医传统理论基础为依据,以身体健康、养生为目的,传播健康知识。大家的分享、转发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如喜欢请关注,将有体系的持续更新相关内容。
何为湿邪
湿邪是自然界中间具有水湿之,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
湿为长夏主气,长夏指夏秋之间,从大暑至秋分前的一段时间。此段期间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湿气充斥,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惹湿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湿邪。湿邪为病,长夏居多,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此外,涉水雨淋、水上作业、久居潮湿之地、长期处在潮湿环境中、汗出衣里、受湿渐渍等,均可感受寒邪致病,此为外湿;脾阳不运,水湿内停,也容易招致湿邪致病,此为内湿。
性质和致病特点
无论是外湿还是内湿,他们都具有以下4个性质和特点:湿为阴邪,易困脾阳,易阻气机;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1、湿为阴邪,易困脾阳,易阻气机
湿邪为阴邪,上一篇的寒邪属于阴邪,而湿是另外一种阴邪。湿喜归脾,故湿邪最容易伤脾阳,影响脾胃气机的升降和运化功能,导致脾运化失常,脾不运化水谷,会表现出:纳少、腹胀、便溏的症状,可能会伴有呕吐。脾不能运化水液的话,会出现水湿停聚引起的水肿,尿少,腹水。
湿邪易滞留脏腑经络,阻滞气机。阻滞上焦气机,清阳不升,会表现出:头痛,头昏,头重,以及胸闷的症状;湿邪困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会表现出:不思饮食、脘腹胀满,便溏不爽的症状;湿邪停滞在下焦,使肾与膀胱气化不利,会出现小腹胀满,小便涩滞不畅的症状。
2、湿性重浊
湿邪具有沉重、秽浊之性,其致病使肢体沉重,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浊,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比如:
重是指的沉重感,也就是湿邪引起的病症表现以沉重为主要症状。
湿邪伤头,会导致头昏重,我们通常描述为如物蒙裹
湿邪困阻肢体,会导致四肢酸痛沉重,困倦
湿邪困阻关节,会导致关节重痛,屈伸不利,称为湿痹或着痹
如果一个人因为湿邪为病,而出现头重,身重,关节沉重的症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想睡觉,或者嗜睡。因此凡是因为头重、身重、关节重而容易嗜睡的人,这就是湿邪引起的病症。
浊,即秽浊不清。是指湿邪引起的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比如:
湿邪在头面部,引起面部污垢多,像没洗脸的;眼屎比较多;舌苔腻厚
湿浊留于肠胃,会导致便溏或者下痢脓血粘液(下痢:腹泻,排出的粪便比较稀)
湿邪下注,会导致小便浑浊,妇女黄白带下
湿邪留于皮肤,会导致疮疡,湿疹等等
3、湿性黏滞
黏滞是指的粘黏、黏腻、阻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症状的黏滞,湿邪引起的病症,通常会表现为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涩滞不畅,分泌物黏腻不爽,苔黏腻,以及口粘、口甜等症状。
二是,病程是缠绵难愈。湿邪引起的疾病,病程长,起病慢,传变慢,反复发作,难以速愈。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可以形容湿邪引起的病症特点。这也告诉我们,湿邪引起的病症,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把它治好的。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这是因为湿像水的性质,它总是往低处走,所以它最容易袭击人体的下部,阴位,导致下部的水肿,或者妇女带下、小便淋浊,泄痢等湿邪下注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