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痛、怕冷其实是因为胃不好了。所谓的祛...

关节痛、怕冷其实是因为胃不好了。所谓的祛湿,只不过是徒劳无功罢了!当我这样给患者开方,患者却说:我看你是脑子被门挤了吧!

2年前的夏天,我和妻子回老家,开车从村门口进去时,我注意到一位中年男子,上身短袖,下身棉裤。我一下子就被他这样的穿搭所吸引了。

在老家的几天我几乎天天都能碰见他,而他的穿搭也是这样。我感到十分的好奇,于是我就上前和他搭话。

我说:你这上半身在夏季,下半身在冬季啊。

他叹了一口气,说:我也不想啊,谁叫这关节怕冷,还疼呢,不穿厚点,腿就要把人疼死了。

我说:咋了,关节炎?

他说:是啊,这关节炎能把人烦死,我贴膏药都没有用处啊。

我说:你要不介意,我可以帮你看看,我是一个中医。

刻诊,见他舌体胖大,舌苔白而腻,舌质淡,脉象偏细。细问得知,平常食量不好,吃多了就容易胀满,一次腹胀,要持续好久。

于是,我就给他开方。方:白术、茯苓、半夏、砂仁、巴戟天、山药、防风、木瓜、川穹。

我对他说:你之所以关节炎不好,总是怕冷,这是因为你胃不好。

他听后怒瞪着我,指着我的鼻子骂我说:你是庸医吗?我都知道关节炎就是寒的,而你不除湿,却养胃,你是脑袋被门挤了吧!

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说话呢?我好心给你说原因,你就这么倒打一耙。

他说:你好心?那你为什么给我说错误的,一个普通人都知道是什么原因,而你作为医生,你却不知道?

我说:你从表面上看,肯定是阳气不足,外感风寒湿邪。所以,腿才冷痛,不敢见风,格外怕凉。但是,你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舌质淡,食欲差,容易腹胀,这显然是脾虚气滞啊。

他说:啥意思?

我说:脾胃乃后天之本,脾又主四肢肌肉啊。你的下肢有毛病,你的脾肯定脱不了干系啊。脾主生化气血,生成和输布营卫之气。如今脾虚,气血不充、营卫不和,你的下肢肯定易受风寒湿邪啊。

况且《内经》早就有过论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可见,筋骨之病,和脾有联系。

他说:你说这些我又不懂,你就说你这方子到底有没有用处。

我说:你自己试试不就知道了。

结果,药用5剂,双腿感觉稍好,食欲增加,腹胀减轻。等这15剂吃完,下肢疼痛感几乎消失,怕冷、畏风之感大大缓解,食欲正常。至今未在复发。

这个药方究竟有何含义呢?

首先,“脾主四肢”、“脾主身之肌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依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

人体各种形式的运动均需肌肉、筋膜和骨节的协调合作,但主要靠肌肉的舒缩活动来完成。

脾胃健旺,化源充足,气血充盈,则肌有所养,反之则瘦削无力,脾主运化水湿,又可防止内外湿邪在体内停滞,若脾被湿困,或脾胃虚弱,无力化湿,关节就会怕冷,疼痛。

其次,《内经》记载:“肾主骨”、“骨者,髓之府”、“肾主身之骨髓”。骨,泛指人体的骨骼,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肾藏精,精生髓,髓又能养骨,故有“肾生骨髓,其充在骨”的说法。如肾精亏虚,骨髓空虚,则骨骼软弱,无力御邪,久病多入肾。

最后,也就是说想要解决关节炎怕冷、疼痛这就需要健脾益气、温阳补肾了。

·健脾益气——白术、茯苓、半夏、砂仁

白术、茯苓、半夏可以健脾、和中、益气,用来补脾虚。砂仁,行气导滞,改善患者的腹胀问题。

脾虚为最大根源。内不治脾,只是外治风寒湿邪,则起不到效果。

·温阳补肾——巴戟天、山药

山药既能够温阳补肾,又能够健脾益气;巴戟天用来温阳散寒。

·祛风止痛——防风、木瓜、川穹

防风来祛风除湿;木瓜舒活经络;川芎活血化瘀而止痛,调和营卫,令风寒湿邪不再内侵。

这个方子,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是没有几十年的行医功底,也很难开出,因为中药讲究的就是一个'量’,差一克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导致病情严重。

行医这么多年,我说句实话,治病真的很简单,这就像是破案一样,只要抓到凶手,案情就会结束。治病也是一样。

而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二两医生’,仗着自己懂一点,就给患者乱开方,这就导致了中医的发展举步艰难。而真正的老中医却有很多已经逝去。这些空缺的位置,根本补不上来。

我虽然已经花甲之年,但我却不敢退休。我害怕中医到这一代就结束了。所以,我有一人,医一人;有十人,医十人;有一百人,我医一百人。直到我倒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