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钱贯古今”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灯照千古”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食中百味”

“拽(撂)钱不响儿”

在家乡话中,拽和撂一样,都是指往外或者往地下丢。家乡有句话叫“丢钱儿听响声(she)儿”,是说钱花了没有一点回报,就像扔了钱只听了听声音一样。“拽钱不响”,这句话是说钱花了,没有效果,没有回报,就像白白丢了一样,甚至连“丢钱听响声”的效果都不如。把钱丢出去,还能听到响声儿,你这钱花的连个响声儿都没有。这句话在表达程度上,更进了一步。“丢钱听响声儿”“撂钱不响儿”,说的不是现在的纸币,而是过去的金属钱。

货币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演进大体可分为以贝壳、布帛、牛羊等充当货币漫长的实物货币时期、以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的转化时期和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的转化等三个时期。早期的商业票据、纸币、银行券都是信用货币,最初可以兑现为金属货币,逐渐过渡到部分兑现和不能兑现。金属币、信用币在发展过程中多次发生通货膨胀,在破坏兑现的同时也促进了信用货币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各国纷纷放弃金属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方独占了货币舞台。

“拽(撂)钱不响”说的是“钱”,虽然是俗语,但很准确。《说文解字·卷十四·金部》:钱,铫也,古田器(农具)。段玉裁注: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秦汉时期,钱字被假借为货币的名称。原来的“钱”就是带金字旁的“制钱、银钱”。现在我们还是延续了以前的称谓叫“钱”“现金”。实际上现在通行的货币,准确地称谓应是“人民币”,除了少量的硬币外,绝大部分的货币没有“金”了。

当下,货币正以初见端倪的电子货币向更有利经济高度发展的形式演化。现在的电子汇兑、支付,钱来钱去,无影无踪,真就没有声音了。

“掉到钱眼儿里出不来了”

今天我们既有可拿可放的纸币、硬币、支票,还有方便流通的电子货币,并且预期在可见的将来,货币还会以更快的进程和更多样的形式发展。但我们回顾钱币诞生、发展的历程发现,迄今为止,使用时间最长的还是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铜质制钱。漫长的历程以及金钱注定的特殊性质,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中财富的标志,与国家命运、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围绕着金钱产生了不胜枚举的语言元素,雅言俗语中都有经典的词语。

在庞大的与金钱相关的语汇里,相比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极端而又露骨的表述,“孔方兄”则显得文雅含蓄得多了,既确立了钱老大的地位,又不失称呼者的清雅。“孔”就是制钱中间的方形孔洞,是古代铸币工艺中固定钱串以便锉边磨圆的设计,也是为方便制钱的携带、计数。用来串钱的方孔,俗称“钱眼儿”。

俗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以字词本身为主要的表达介质,而是包含着丰富的生活体会。它通过借助现实生活感悟,使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更丰富、更形象、更细致。这类似于古汉语中的“典故”,不是靠几个汉字所达到的效果。电影《小兵张嘎》里有句台词“看到眼里扒不出来了”,是老战士和嘎子开玩笑,对他近距离盯着机关枪看的假意警告。从此,这句话也在家乡流传开了。一个东西怎么能“看”到眼里呢?你也许说这是夸张。夸张的基本原则是合理,离开了合理的原则就是乱说一气了。我们都知道,眼睛的主要构件之一是成像的晶体,它能反射、折射所看到的物体。小时候,小孩子们不少相互开过“我的眼里有小狗”的玩笑。所看物体的本体虽然不会进到眼睛里,但通过看,物体的影像就进入到眼睛里了,还要通过眼底神经输送到大脑。

同样,“掉进钱眼儿里出不来了”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乍一看,钱眼儿那么小人那么大,怎么能掉进去呢?夸张就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的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主要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这句俗语里同时运用了“扩大”和“缩小”——扩大了钱眼儿,缩小了贪恋钱财的人。攫金的齐人,因为过分地关注金钱,人就半盲了;贪财者把钱看大了,人岂不就小了?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引起读者的联想。怎样才会掉进去呢?有生活经历的人都会知道,掉进去都是因为离得太近,并且还不谨慎。小时候,经常听到大人警告小孩子:“没事离井远点儿,近了掉进去。”去井上打水时,家里人也嘱咐孩子:“好实(好生,小心谨慎)着点儿,齁掉到井喽啊!”再者,“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不但是湿鞋掉进去的也有啊。那些整天围着金钱转的人,必定会沉溺在金钱里不能自拔。这就是这句俗语运用夸张所表达的内在本质。当然,还有说法是“钻进钱眼儿里出不来”。

元代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更怎当他银堆里舍命,钱眼里安身”。明朝贾仲明《对玉梳》第四折:“老鸨哪个不爱钱,谁似你坐钱眼中间转”。

你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我说“掉进钱眼儿里出不来”,雅俗不同,各有千秋。

“二半吊子”

“二半吊子”是汉语中常用的一个熟语,意思是指:不通事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着的人;或知识不丰富或技术不熟练的人;做事不仔细、有始无终的人。

方言中,半吊子的含义是很丰富的。有的人说话不实在,办事不地道,人称半吊子;有的人一知半解,夸夸其谈,一瓶不满半瓶咣当,人称半吊子;有的人在某种场合下,应当说的话不说,不当说的话却大说,且不顾对象,人称半吊子;有的人应该办的事他不办,或慢慢吞吞、敷衍了事地办,不该办的事他却大办、卖命地干,人称半吊子;有的人办事有始无终,或不善始善终,人称半吊子;有人错把谬夸当恭维,而且越听越来神,弦外之音丝毫不察,人称半吊子;还有没点数,不晓得哪里归哪里,人也称半吊子。如此,等等。

追其渊源,这个熟语来源于我国古代的钱币计量制度。在古代,最常见的货币是铜钱,而铜钱一般为圆形方孔。为了便于携带和计算,至迟从汉代起,人们就已开始将铜钱用细绳串起来,这种穿铜钱的绳子在汉代时被称“贯”。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贯”又成了货币计量单位,“一贯”相当于一千文,由于铜钱正面铸有文字,故一枚铜钱又称“一文”。可能是由于钱串提起时往下垂吊的缘故,到了清代“一贯”又被称“一吊”。而半吊,即五百文。有人被称作半吊子,似乎还恭维了他,于是半吊子再打对折,“半吊子的一半”就是“二百五”,是指二百五十文大钱。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语汇里就有“二半吊子”之说,其意与半吊子相似。从到了清代才把一贯称作一吊来看,不管是半吊子还是二半吊子都要晚于二百五。

半吊子,有的文字中也写成半调子。半吊子和半调子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或许是吊和调同音,或许从不着调而来?

“二百五”

“二百五”,尽管是黄河三角洲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语汇,但是和许多区域俗话一样,早已是汉语体系中的流行语了。国人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称做“二百五”。在其来源的几个说法中,有关苏秦的故事流传最广。

相传战国时期,以连横计谋而大名鼎鼎的苏秦,曾身挂六国相印,是几朝元老,可是却不知为什么突然被人杀害了。齐王得知苏秦被害后震怒,下决心捉拿凶手,为苏秦报仇。可他的手下多方侦捕都没有什么结果,齐王十分焦急。有一天,他忽然灵机一动,想了一个计策。他吩咐左右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然后在下面贴了一道悬赏榜。榜上写道:苏秦是个内奸,杀他是为我们齐国除了大害,当赏黄金千两,望除奸的壮士前来领赏。

榜文一上墙,马上就有四个人前来,声称是自己亲手所杀,请求赐赏。齐王接见了这四条汉子,笑着说道:“你们可不许冒充啊!”这四个人一口咬定是自己干的,并异口同声地说:“请大王明查!”齐王点了点头,大声说道:“你们四位是真正的‘勇士’啊!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呢?”四个人齐声答道:“每人二百五。”这时,齐王“啪”地一拍惊堂木,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后来,人们就把那些脑子缺根弦的糊涂虫称为“二百五”了。民间关于“二百五”的传说很多,仔细分析,大都是有了“二百五”这个词语以后,人们反过来往这个词语上凑的笑话,不是“二百五”的真正来源。

“当面银子对面钱儿”

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当面鼓,对面锣。

传说明万历年间,寿州(今安徽寿县)因多次水灾城墙坍塌,失修已久。新知县上任后,决心重修。于是,通告全城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心协力,修筑城墙。告示贴出一月,无人响应。通过询问,新知县方知此前的三任知县,也曾说修城墙,钱也捐了,墙却没修,老百姓的钱白拿了。因此,这一次老百姓不相信知县会真的整修城墙,恐怕也是借口敛财,所以无人响应。

开工的日子到了,新知县一大早就带领着衙役、工匠,扛着工具,来到城墙下,一起挖土抬石,一直干到天黑收工。老百姓看了将信将疑。到了第十天上,新知县还在工地上劳动。又过了十天,老百姓相信知县是真心实意地要修城墙,于是城内百姓自动地参加到修城墙的劳动中,许多商行店铺的老板主动捐钱捐物,支援修城。本来两个月的工程,40天就竣工了。寿州的百姓为了纪念这位清廉的“父母官”,就在新修建的城西门内相对的两面墙上,分别做了石刻的鼓和锣,用“当面鼓对面锣”表彰他说话算话、诚实廉洁的美德。此地也成了寿州八景之一,传为美谈。

后来,有人就把这个典故,说成是“当面鼓对面锣”这句俗话的由来,实为谬误。这不过是聪明的寿州人以这种形象的方式,巧妙地示意了这句早已存在的俗语,以此表达赞美清官知县的意思。

鼓、锣作为两种合奏的乐器,自然是在一起演奏。有见过锣鼓演奏的人都知道,为了相互配合好,演奏的人都是面对面。面对面,也叫“当面”。生活中,那些说话不算话的,大都是当面说了,离开以后再反悔。正所谓“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反复”小人。如果没有了背后变故,便只有当面的承诺,也就“说啥是啥,说话算数了”。都是“当面”,因此锣鼓演奏和说话算话便联系起来了,“当面锣对面鼓”也就有了当面为信的意思。

在家乡的俗语里,与其相似并且使用更多的是“当面银子对面钱儿”。有道是“隔枝不打鸟,隔人不送礼”,因为往往“捎话捎多了,捎钱捎少了”,所以钱财的事就要当面交付清楚,避免日后不清不楚,生出事端来。这也是“亲兄弟,明算账”的原因。

“说大话使小钱儿”

这句俗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大话使小钱”的本来意思,就是口头慷慨大方,但在钱财方面吝啬小作;再就是它的引申喻义,即说话豪言壮语,办起事来畏缩胆怯,言行相悖,表里不一。

这句俗话产生的年代一定是在旧币时期。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钱币的产生、演变复杂混乱。简单地说,从秦统一货币以来,使用时间最长的就是“孔方兄”,即一千文为一吊的铜制钱。后来,银子成为法定货币以后,不管是以前的银锭还是后来的银元,就是不同时期所铸的重宝大钱,相比之下,一枚一文的制钱的面值都要小很多,也是最小的面值,所以就被人们俗称为“小钱”。家乡有句俗话“看你和要小钱儿的似的”,说的是集市上要钱的乞丐,要的钱只能是一枚一枚的制钱。《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记载:“山东济宁州,乾隆黄孙康雇孙四种园,每月工价小钱二千文,并无文约,系属短雇。”很明显,这里的“小钱”也是一枚一文的铜制钱。

银元流通的时代,同时还有银质辅币角、分、钱、毫。这些辅币相对“圆”来说面值小,所以也被称为小钱。布行布庄将低银小钱收买布、花,店铺出轻入重,刻剥小民。

小钱除了上面的两种,还有第三种说法。清代的货币制度很混乱,但就面值一文的铜钱来说,有全国通行重一钱四的制钱,还有重七分、只在京城流通的京钱,市值只算半文,因重量、市值都小于制钱,所以是名副其实的小钱。《中国民俗语言学》有记:“今京师以三十三文为一百,近更减至三十文为一百,席上赉人(用市值三十文的小钱,充当一百的通行制钱赏人),通行不以为怪。”清李虹若《朝市丛载·风俗门》有《用京钱》诗一首:“皇都徒把好名沽,大话连篇他无处。五十京钱当一吊,凭谁敏慧也糊涂。”俗语“说大话使小钱”,正是对这一习俗的简要概括。

生活中人有富贵,也有贫穷。穷人使小钱并不丢人和不道德,但说着慷慨豪气的大话却去做那小作的事情,就有了品格上的问题,被人们揶揄也就理所当然了。

“知不道自个值几个大钱儿”

在过去,当一个人想做或做了被人认为是超越了其身份地位的事,但又不被认可,反遭人轻蔑,往往被人说“知不道自个值几个大钱儿”。“知不道”,博兴方言句式,即“不知道”

小钱,确有其事;大钱,也确有其实。所谓大钱是指从一(枚)当十(文)至当千(文)之间诸多计值制钱,因其相对一直流通的一文制钱,面值和形制都大,故称“大钱”。清咸丰朝,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国库空乏,铸钱的铜铅原料不足,作为流通银两的白银更是奇缺,因此为筹措军费,在发行官票宝钞纸币的同时,开始铸造铜铁大钱。其中,当五百、当千以净铜铸造,当百以下铜铅配铸。咸丰四年,因缺铜源,上至当千,下至小平钱,大量铸造铁质钱,甚至还铸造过铅质钱。

铸造钱币面值愈大,铸造利益也就越多。如当千铜大钱,额面规定每枚等于制钱一千文,作为金属币其金属比价实际只等于制钱三十八文,一枚当千大钱便增值九百六十文。铸造铁大钱因其金属比价低,铸造者获利更多,所以各种铜大钱发行不久,因市面折算日贱而流通壅滞,如当千钱只作七八百文或五六百文售用。咸丰四年,清政府收回当五百大钱,同时当二百、当三百、当四百三种大钱也停铸。次年,又停铸当一百、当五十大钱。此后,京城市面的只有当十、当五两种大钱。由于大钱不断贬值,后来一度竟至以十当一。此后,京城虽然仍流通当十大铜大钱,但每枚仅抵制钱二文。直到1890年(光绪十六年),当十大钱才停铸。

铁大钱的流通更是惨淡,1854年开始发行当一、当五、当十三种铁钱,流通时间较短。1859年间,因京城市面拒用也就没有了行市,京外各省也将大钱视为无用之物。有的地方当时铜大钱不值一文用,有的地方铁钱一百文只当铜钱十文。

清政府从滥铸大钱的通货发行中对国民百姓实行搜刮,获取了巨额利益,但在民众眼里,大钱却因其价值的贬低而成为不值钱的象征。

“知不道自个值几个大钱儿”,就是说不知道自己不值钱,意谓此人无自知之明。

作者:刘东辉,博兴县吕艺镇刘官村人。教师,爱好读书,关注民俗。

(0)

相关推荐

  • 罕见元代珍泉:【至顺通宝】折十铜钱

    罕见元代珍泉:[至顺通宝]折十铜钱 献福寿山石 "至顺通宝"是元文宗至顺年间(公元1330-1332年)铸造. 元朝信奉佛教,朝廷.民间皆兴建寺修庙之风.佛事盛行,从而派生出诸多供 ...

  • 谁有谁发财!咸丰重宝最新交易价格披露,能换一套房子!

    咸丰年间(1851-1861年)清文宗所铸平钱.由于政治腐败,经济危难,铸行未久即收到各种重宝.元宝大钱冲击,通宝钱遂严重贬值,因此制作简陋,形制十分简陋,铜钱便大量贬值:铜钱铸成简陋,铜钱铸成简陋, ...

  • 南北风云——奇特的四铢钱,刘宋的币制改革

    熟悉古钱币的朋友们肯定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五铢钱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在刘宋这边却出现了与众不同的四铢钱,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说到这个前得说说西晋的经济交易模式和货币,事实上西晋更多是以谷帛为主,货币为辅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10:“科举仕途”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1: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2:"故地旧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3:"秤上人心"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4:"灯照千古&quo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匠工梓法”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灯照千古" 黄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牛耕岁月”

    前情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灯照千古" 黄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食中百味”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灯照千古" &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灯照千古”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灯下黑" 俗谚"雪里灯盏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半斤八两" 在北京看到一个商铺,店名叫"半斤八两".经营者之所以用这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东北老灶洼 小时候,听父亲拉呱,说如果到了一个地方,人烟稀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荒凉贫瘠,就形容好像到了"东北老灶洼". 黄河三角洲濒临渤海,盐业资源丰富,制盐历史悠久.<尚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

    乡语,意为有限乡域范围内的方言.俗语.方言,简单的说就是语言的地方变体,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限于一个地区的话:俗语,也叫俗话,是一种人们口头创作流传的.形象的.定型的语句,反映着时代的风尚和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江湖故事”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灯照千古" 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