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杨维桢,就看不懂中国书法……

书艺君 带您:
“咀嚼书法艺术之英华”
关注
回望书史,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在传统书法脉络中,始终存在着一股“反叛时风”的力量,如果对此不了解,就永远无法看到中国书法的全貌。
杨维桢作品

这股力量,在书法艺术形成之后的历朝历代都存在着。

汉碑有张迁、摩崖。魏晋更是纷繁多样,魏碑面目各异。唐有颜鲁公“变法”。宋代大写意,宋四家除了蔡襄,更是将此向前推进一大步。元代在复古的同时,另一脉也更走向极端,出现了杨维桢。

张迁碑局部

明代更进一步,出现倪元璐、金农为代表的“扬州八怪”、傅青主等,逐渐扬起崇碑风尚。至清代,二王之外的另一脉更得世人认可,甚至“尊碑贬帖”,你逢人不谈碑都不好意思。

到今天,在二王流行之外、碑学抢占主流之外,从古代无名氏民间书法吸取营养的书风也流行起来,还有西学东渐产生的形式主义等,各种书法元素登堂入室。

楼兰残纸是今人取法无名氏之“经典”

从这些书法史浩瀚书家中,我们今天以杨维桢为例,聊聊时风的反叛。之所以选杨维桢,因为就数他最不容易。

杨维桢,元代书法家、诗人,字廉夫,号铁崖道人,因善吹铁笛,又号铁笛道人。晚号老铁,但这个“老铁”却是浙江绍兴人,跟今天的东北老铁没半点关系。
邓文原作品
要知道,在元朝,真正领导书坛、掌握书坛话语霸权的,是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康里巎巎等,他们倡导“复古”理念,为时人共举。
而杨维桢,在当时只能算一股野逸风流,不入时人法眼。但在后来,却成为人们眼中的大牛,而且越往后,越显得牛逼。
左:赵孟頫  右:杨维桢
杨维桢看不惯那些“书奴”,他偏要反叛时风。他的书法追求气势雄强,注重表达个体的情性与心声。
明代书法家吴宽评其书:“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斨,例载而归。廉夫书或似之。
徐有贞亦称:“铁崖狂怪不经,而步履自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