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墨竹艺术
郑板桥写竹艺术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他是康熙年间的秀才(二十四岁中秀才) ,雍正十年的举人(四十岁中举人),乾隆元年的进士(四十四岁中进士)。并于1742年至1753年(即板桥五十至六十一岁)间在山东范县、潍县为官做县令,后辞官客居扬州,步入职业书画家行列,以卖画为生。1765年1月22日卒,葬于兴化,享年七十三岁。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文人画家,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以墨竹、书法、诗词闻名于世。板桥出生于破落的书香门第,四岁是生母汪夫人去世,其父立庵通诗文,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十六岁时又随家乡寒士陆震学习诗词,二十四岁即中秀才,然板桥命运多舛,婚后儿子夭折,三十岁父又早逝,续弦饶夫人所生儿子再次夭折,生活极为拮据,为官前多靠友人资助为生。这对板桥孤高怪异的性格形成有极大的影响。板桥五十岁为官之后,却不谙官道,孤傲自许,刚直不阿,不同流合污,虽有所作为,深得百姓爱戴,然受同僚排挤,为乡绅大贾不容,仕途不顺。板桥为县令时,潍县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板桥开仓赈灾,兴工役,修城池,招饥民就食赴工,令大户开仓煮粥,封积粟之家,强施仁政,史载:其忤大吏,为民请赈,后毅然辞官回乡,以卖画为生。
生活的磨难和艰辛,仕途的失意和有志难为的苦闷之情无时不在折磨着板桥,使得板桥只有寄情于自己钟爱的书画艺术,在诗书画中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寻求精神安慰,这实际上对板桥写竹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板桥写竹,并无传统意义上的师承,正如板桥在题画诗中所言:“凡吾画竹,无师所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但就其渊源,板桥对郑思肖、徐渭、陈淳、石涛和高其佩都有所研习,然其不为陈法所拘,而是活学活用。从他的墨竹作品中,我们能解读出板桥对竹的习性、生长规律和四时的形态观察得非常仔细,领悟深刻,又据自身个性品行,最终提炼出板桥竹“清瘦刚劲、清雅孤高、挺拔不屈、去媚脱俗”的艺术个性。
板桥墨竹作品艺术风格非常突出,亦如板桥刚直不阿、孤傲自许的品性一般。板桥写竹,既是生活中之竹,更是心中之竹。他下笔果断,行笔迅速,力道霸悍,不刻意为竹写姿,而力求为竹写意,直抒胸怀,秉承个性,把自己所理解、所敬仰的心中之竹写于笔端。板桥研画的墨竹杆大多清瘦精神,节节挺拔,如钢针破天;板桥画竹叶浓淡相宜,手稳笔健,可飞墙穿壁。构图常由险至稳,时而怪石直立竹间,丛兰生于竹下,时而竹生石旁,清风摇曳。又大量以书法自题诗补画面之空白,合竹势,解画意,使画面文气顿生,高雅脱俗,极富特色。故板桥写竹,实为写己,其为人之清气、傲气、骨气和正气,均在其作品中可窥。板桥竹诗书画融为一体,嬉笑怒骂,其“六分半”书体独具特色,为画面增色不少,被后人视为诗书画三绝。
板桥人生经历坎坷,其五十岁之前均在求取功名,生活多靠友人资助。此间板桥画竹名小利微,传世作品不多见,四十九岁时虽有墨竹手卷传世,然多属研习之作。五十岁为范县县令后声明渐起,写竹作品颇多,此间墨竹风格已见清瘦,重水墨变化,用笔沉稳,构图求险求趣,亦有多杆茂叶之作。自板桥六十一岁辞官回扬州做职业画家后,其创作了大量墨竹作品,此间板桥墨竹渐趋成熟老道,风格更求刚劲清瘦,削繁为简,淡竹叶更增水墨情趣,用笔不刻意强调浓淡,一笔浓墨一笔水,肆意挥写见真情。
板桥七十岁时创作力非常旺盛,此间板桥之墨竹超凡脱俗,其竹求简、求刚,写意传神。竹之揉中含韧、刚直不屈之气节,孤高挺拔之品行,清瘦不媚之精神,均见于其苍劲而充满情感的笔端。
板桥写竹之技法并不复杂,一般先画淡石,再写竹,后补兰,少有先竹后石者。学板桥墨竹应选用长锋兼毫毛笔,一是吸水性好,二是柔软适中,三是可粗可细。其墨竹之法,可先用淡墨画出刚劲挺拔的竹竿,注意笔吸水墨不要过多,过多则难画出竹的刚劲,过少则竹竿太枯难泛神韵。水和墨在笔中不应调和太匀,让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渗化,这样水墨效果更佳。写浓竹丛叶时可用重墨为之,至笔中墨枯时用笔尖再蘸清水画淡叶,这样浓淡的水墨变化更加丰富,且有过渡层次。板桥画淡竹叶多用此法。 若先在盘里调好淡漠则入纸无变化,难有神韵。画细竹竿之法一定要用勾线,笔中锋书法行笔,手稳力足,腕不动,大臂运气用力推,这样写出的细杆如钢丝之坚劲挺拔。板桥竹之粗杆,多侧锋行笔,亦大臂用力,沉着稳健,力透纸背,注意竹节应顿挫有致,节奏分明,留出竹节之白节,即两节不宜相连,但意不能断。点节用"乙”字法或“八”字法,用墨不宜重。细竹杆均不点节。托叶细枝,亦用勾线笔写出,注意干脆有力,穿插得体,细枝在丛叶中不应超顶叶。在仰叶中可强调细枝的各式姿态。丛叶与主竿的相生应随机应变,但重心应在中下部,不应在竹梢或竹底,注意丛叶走势的优美,浓淡竹叶的呼应。竹竿之开合,主干为开,多以细竹为合,或以丛叶为合,或以兰草为合。板桥画竹叶用笔极为肯定,绝不迟疑,多中锋用笔写出,以"父字法"、"个字法"为主,辅以侧叶、钉头、鼠尾。仰叶多以"人字法"为主,仰叶应笔笔到位,不宜求多。丛叶密不透风,疏叶稀疏潇洒,配搭有序,浓淡得体。板桥画中常施丛兰或淡墨之怪石,均为竹之陪衬,主次分明。板桥画竹之构图正气凛然,竹竿极少歪立斜生,要么立于怪石之旁,要么立于画之中央,堂堂正正,节节挺拔。竹之灵动常以细枝妙破直势,又以书法诗词巧填空白以聚画气,丛叶之走势多成动态,淡叶之呼应栩栩如生,仰叶之点缀精神抖擞。故板桥墨竹看似简单,实则气宇轩昂、个性分明,诗书画融为一体,让其作品文气满纸,雅气飘逸,以气节胜,为历代写竹名家风骨风格并承的典范。
板桥写竹名盛于世,在当时就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追随者很多,有“板桥派”之称。他辞官回乡后十三年间多数时日在扬州卖画,有时遨游山水,足迹主要在江南一带,并与罗聘、黄慎等诸家多有交游,形成了画史上著名的“扬州画派”,此时板桥的墨竹创作到了成熟与旺盛的时期,声名大振。当然,客观地讲,板桥的名盛,并非只因其墨竹而名,板桥的诗词书法同样精彩,其"六分半"书早已名传天下,其诗词生活情趣浓郁,情感真挚,读来感人。诗书画三绝,自然让世人刮目相看。板桥之名既与他坎坷艰辛的身世有关,又与他孤傲清高、刚直不阿、不媚权贵、心地善良的人品密不可分,同时板桥为县官十一年,做了很多为民的好事,其特立独行的文人气质,虽致官场不顺,但对其声明之远播起了重要作用。
后世不少名家,也宗学其法,如清代画家戴熙、何绍基之竹石,而更多的人是在吸取板桥的革新精神,如近代“海派”诸家。现代人习板桥墨竹者甚众,可惜书法功底不及古人,难以写出板桥竹竿之刚劲,要画出钢丝般坚挺的细竿和沉着稳健的竹叶更是难上加难,故要学好板桥竹应先习书法,书法功力不到,难得神韵。
同时,我们更应学习板桥孤傲而有气节的人品,并在生活中培养对竹的情趣,注意对竹的生态的观察,领悟竹的习性,感悟竹的节操,把生活之竹变为心中之竹,把心中之竹再变为手中之竹,做到胸有成竹,心手双畅,方可有好的墨竹作品问世。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