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忆】2010,观象山北麓·那些悄然逝去的老建筑
临清路1号独立住宅,点缀着装饰性的半木结构。
位于观象山北麓的禹城路、福建路一带,与市立医院(西院区)隔路相望,是一片形成于1910-20年代的老街区。从1919年的《青岛街区工事图》中已可以看到这片街道亦已成型的区域,在日本人的规划中,这里被叫做“膠州町附近住宅地工事”。虽然在几年前的东西快速路施工中,靠近胶州路的老房子均被拆毁,但福建路北侧、禹城路一带的老街老房因位置靠后而得以幸免。
2009年6月,一纸拆迁通告宣布了这个老街区被拆毁的命运。据当时媒体的报道,此次拆迁属于市北区的旧城改造项目,拆迁范围包括禹城路1~7号(单号),7号甲,9~13号(单号),13号甲、13号乙,15号,17号,4号,6号,6号甲、乙,8号,10号,10号乙,12~28号(双号),28号甲、乙,30号,32号,32号甲,34~44号(双号),44号甲;临清路:1号,3号,3号甲、乙、丙、丁、戌;福建路:16~5号,16号甲、乙、丙、丁、戌、已、庚、辛、壬,18~24号(双号),24号甲,26~30号(双号),30号甲、乙,36号,38号,38号甲,40号,40号乙,42号、42号甲,44号;胶州路:8号2、3、4、5号楼,共涉及700多户居民,约7. 1万平方米。
大规模的拆迁在通告之后不久就全面展开了, 2010年春节过后不久,这片曾经掩映在绿树与山坡之间的红瓦就彻底地消逝了……
临清路3号戊独立住宅
禹城路5号独立住宅
禹城路7号独立住宅
在已经被拆除的区域里,有几座别致的独立住宅非常引人注目。像临清路1号、临清路3号戊、禹城路3号、禹城路5号,以及禹城路28号等。这些小楼虽均为当时渡海而来的日本侨民所建,但许多处理手法却均沿用欧式风格,体现出大正时期(1911—1925)折衷式的“和洋风”,不知名的建筑师通过建筑形体的变化、屋顶形状的处理和设置山墙,使整个区域生动多样,并兼顾本地特色。比如临清路1号独立住宅的山墙上,点缀的装饰性仿半木结构、禹城路5号住宅入口的门套和罗马柱等,都体现出仿欧式古典主义的特点。虽然立面上仅能见到几处不多的装饰元素,但根据青岛其他许多建筑现状与历史照片的对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建筑在初建成时,一定还有更多动人的细节。
在建筑的内部,日本传统住宅里的拉门、榻榻米、玄关等,虽然历经多年的改建和岁月侵蚀,依然清晰可辨。在门跺、窗台和墙基上使用的粗制花岗石也多少闪现出青岛独有的建筑元素。受到地势和道路分割的限制,这些独立住宅的地块面积均较小,再加上设有车库或门房,也就使得庭院等外部空间较为局促。这一时期的单体建筑虽然在设计水准、建筑特色、以及施工质量上,均无法与德国时期相提并论,但是它们所展现出的风格特点,以及历史意义,却也让这些小楼均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目前,在青岛,只有黄台路还较好地保存有这种风格和样式的建筑。
具有居住样板意义的胶州8号住宅三排具有现在主义风格的公寓式住宅。
胶州路8号的2、3、4号楼,靠近圣保罗教堂,是一组具有居住样本意义的老建筑。如果不是一位1949年之前就搬来此处的老人的指点,大概很难让人相信这三排外观简洁的平顶楼建于半个多世纪以前。无论从外观还是内部设置形式上看,这几座建筑都是彻彻底底的现代主义作品。每个楼座三个单元,每个单元三层,每层两户,有南向的阳台,室内除了面积略小,每户都有独立的厨卫……这种套房样式的结构布局,虽然在欧洲早在19世纪末就已出现,但在青岛,记忆里大约要到1970年代后期才开始逐渐普及。而在距1970年代末也有近半个世纪之久的三四十年代就出现了这一具有现代意义的套房建筑,其在青岛建筑和居住变迁史的样本作用可谓重要。
禹城路上拾级而上,直通观象山公园的大石梯。
禹城路上曾经还有一条拾阶而上,直通观象山公园的大石梯。
本地学者王音在《城南山梯:禹城路大台阶》一文中这样写道:“汽笛轰鸣的胶州路与墨绿的观象山北麓合力夹击出一条半弧状的禹城路。岛上最陡、最宽的大台阶就耸立在街中央。据老人说,孤傲的大台阶已与观象山风雨同舟了80余载……30年代初,在国内有口皆碑的“民报”社就在老街的旁边。编稿的文人,投稿的文青,白天黑夜的问候着大台阶。才华横溢的愤青崔嵬,经常在这老街上踱来踱去,挖空心思琢磨着他的角色,绞尽脑汁的构思着他的名山之作。……诗人蒲风游历岛城时,他的那首登高咏怀的“青岛”诗篇就是从这大台阶上即兴起句的:“头戴着鲜红的帽子,/身穿着绿色的衣裳,/大小马路是花格子,/中山街直通栈桥的柔水,/恰似长垂的彩带在海风中飘扬。/大港、小港,像作她的四肢。.......”而今,这一切却皆以化为了纯粹的记忆 ……
1919年《青岛街区工事图》中的“胶州町附近住宅工事”(来源:日本国立公文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