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景园苏施予,故乡天门欢迎你
心然简介:陈艳萍,湖北天门人,现居武汉。从生命的原香出发,与美同行,抒写生活,乡愁,诗情以及远方。
昨天的新书分享会,该怎么样写呢?
今天一天,我的脑袋里是有些乱的。一会儿觉得对不起木木,芬姐,李大哥他们,从那么远的地方赶过来,口都没打湿。(注意,这句话是我故乡的俗语,奶奶常这样说。对不起赵伯伯老两口,年龄如此之大,既没有接也没有送。一方面觉得自己很粗心,给虹虹的书居然又装回来了。现场那位带着夫人和两个孩子的朋友,我没有对上号。有时候又懊恼,自己讲得一点儿不好,这句话不该说,那句话又忘了说。结束后,所有的朋友自行散去,内疚感,落寞感,歉意,谢意,久久地回旋在心里......
其实是所有的朋友,口都没有打湿。但对于在本市居住的朋友,内疚感稍轻些。
我很不安。但我有办法让自己静下来。
劳动是很好的治愈系。把冰箱内的食物清理整齐,把衣柜内的衣服清理整齐,把书柜里的书籍清理整齐,把整间屋子收拾干净。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慢慢平复了,顺畅了。然后又读了几十页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他写小说,写作家评论,但我最喜欢的是他写自己的这本书,好的不得了。
读着读着,完全静下来了。我觉得,大家会理解我。我觉得,大家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不会怪我。至于歉意、谢意、落寞感,懊恼感 ,那都是正常的,必须有的。
这场分享会,得来非常偶然。
一天,我在湖北美院彭老师的朋友圈里看见彭老师发的新书分享会。其实,在此之前,我没有和彭老师交流过。但不知怎的,就直接对彭老师说,自己也很想为新书《故乡的女儿》开一场新书分享会。
彭老师没有任何犹豫,马上就与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的冷老师联系。冷老师没有任何犹豫,说他马上安排。接下来便是和王老师联系,分享会定在华农。
土地,是故乡的根。农业,是乡愁的魂。华中农业大学,离土地近,离乡村近,与我的文集多么契合啊!
考虑到是清欢,是雅集,我不太好邀请人来参加。我知道,如果邀请了,别人来也不好,不来也不好,为难。我一直是抱着一种顺其自然,随缘而为的态度。
但是,有些朋友,我还是邀请了。我知道,他们一定会到。最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也有没有到的。在此,我想对你们说:深深理解并心存感谢。
我太想说好了,说什么,怎么说,做了好几天练习。一到那里,一紧张,却发现都是徒劳,忘得干干净净。我也准备了纸质提纲,但越看越难得说出口。后来,索性就随便讲。
“面对亲人,讲话不紧张吧。把大家当亲人,是最好的缓解紧张之法。”想起朋友的话,看看周围的老乡。真的,一个个都是亲人。
这场分享会,蛮有意思。有高校人,如彭老师,鲁老师,马老师,和马老师带来的三个研究生。有传媒人,蒋老师。有专业作家,虹虹女士。有儒雅的商人,胡老师等。有好朋友张明大哥,项老师,芬芬姐,李华大哥,木木小妹,春姐姐,爱华,新兵、少华、韩红等。有很早就认识的故乡人,有刚认识的故乡人,有看着我长大的赵伯伯老两口.....
还有些朋友,我想不起来名字。其实,不说满好些。这是我的一点儿私心。倘若说的太满,把某个朋友漏掉了,会让朋友伤心。
正如湖北美院的彭老师所说,这场分享会很特别。他说他参加过很多分享会,这一场最特别。全部是老乡,且是天汉一家亲。而且场面温情,围绕着《故乡的女儿》,大家说的说,听的听,会心处笑成一团。
朋友们发表的感言,是溢美之词,这里我不做阐述,这是大家的鼓励和厚爱。唯有一点,和大家分享一下。大家都说这本书,舍不得一下子读完。我听这话,一惊,为我作第二序的安徽朋友张心宁老师,他的朋友一位安徽籍的数学老师读了这本书,也是这样说的:生怕读完,故乡从身边消散了。
真的,故乡就是我们的命运。离开了,故乡就是一种携带,和肉身长在一起。文字,音乐,乡音,或者画面的冲击,故乡可以随时回来。
原本一个半小时的分享会,最后是两个半小时才结束。如果不是天黑了,着急回家,也或者事务繁忙,要等着处理。我想,朋友们是不会离开的。
说心里话,这场分享会,到最后,成了亲朋间的畅谈。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大家就是这样围坐堂屋谈天说地。
其实,我还有很多话,到后来,因为没有时间,没有说出来。其实,没说出来也不要紧。一是大家读了我的书,就知道了我的心意。二是意犹未尽,可能更好。
真的要告别大家时,我是恍惚的。有些朋友什么时候离开的,我甚至没有关注到。我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却很幸运,认识了你们这样一些好朋友,给我帮助给我关爱。我又是一个极其感性的人,脑子一乱,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在无意之中怠慢朋友。
没有办法补救,只能请大家谅解。
其间,有一个花絮,无论如何要和大家分享。
分享会还没开始,来了一个女学生,她问朋友新兵,这里准备干什么?新兵就告诉她,并邀请她留下来参加。
离开之前,她把她临时写的一段读后感说给我们听,让我们分外感动。她是甘肃武威人,名叫苏施予。短短的时间,从《故乡的女儿》这本书里,把握到一个核心:一个人,拥有了土地,才有灵魂,有价值。
短短的时间,通过这本读物,她爱上了我的故乡天门。她问我,还能体验到书中所写的一切吗?我说,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的生活场景。她说,很想利用假期去天门感受一下。我说,我的故乡人都会欢迎你。孩子很纯真,说这是不是客套话?我说,只要你愿意,下次回老家,我带你去。
施和予,这两个字,都是付出,给别人的意思。女孩的名字好,一读就知道,她的父母一定是乐善好施之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她也一定是一个喜欢给予的人。就像此刻,临走,她把美好的情愫留下来,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感受。
附录华农景园2001苏施予的读后感:
身处他乡有乡愁——试读《故乡的女儿》有感
试读《故乡的女儿》,就觉得它不同于我过去所读过的以故乡为题材的散文。一个人忆起自己的故乡时,内心深处的情感被唤起,难免要抒发个人感慨。我读过的散文,但凡回忆家乡、谈及乡愁,就算所忆描写得再详尽,也大都是为了表达所思所感而服务的。而试读本书,我并没有捕捉到哪里感慨哪里煽情。作者虽然以第一人称出现,却没有把主观情感直接呈现给读者。在我看来,通常,读者在阅读描述性语句时,想要获得感受,除了想象,就要通过作者的表达来体验到作者的感受(更何况故乡是难以被旁观者联想的)。换句话说,需要作者对读者做感受的输出和输入。《故乡的女儿》的独特之处,正在于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需强求我理解另一个人的乡愁,但让我对另一个人的家乡喜欢起来。
读《故乡的女儿》,与其说是看书,不如说是在看纪录片。尤其是当读到讲食的部分,我仿佛在看一部用文字写成的《舌尖上的中国》。它的描绘全面、客观、详实,但是又不是纯理论式的“硬”叙述,而是流进了我的心里,柔软地打动了我的心,让我这个外地人忍不住嘴馋。
《故乡的女儿》分享会恰好能开在华农,在众高校云集的武汉,华农是幸运的;在人们离土地越来越远的今天,《故乡的女儿》也是幸运的。人与土地的情感联结是读再多的书、再逼真的VR技术也弥补不了的。乡村里的人想摆脱乡村,小城市里的人都想涌入大城市。如今,现代化如此之快,也许有一天最后一个小乡村、小城镇也会变成一个大都市,那么等到那个时候,我们能去哪里和土地亲密接触呢?我们的根是扎在泥土里,还是扎在钢筋混凝土里?
就我身边而言,大部分00后,尤其是出生在大城市里的00后,生活轨迹大都如此:在水泥森林里出生并度过童年,再考入大学,移居到一个密度更大、楼更高的水泥森林。即使时不时也因所谓“全面成长”而走近乡土,也不过是作为一个观望者,把新鲜的生活用一个个平面框起来,便权当体验过了。只有真正的生活,才是立体的。
想要记录,不得不忍痛对立体的生活进行“降维打击”。这本书里故乡生活的画面,是生活一个个场景的切片。而竟能使这些切片如此之生动,恰恰说明作家对故乡的感情是如此之深厚,如此之永远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