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危象 ( 心肝火旺,热毒炽盛,痰蒙心窍型高热神昏 )
中医起源于急救医学,自古因虫兽咬伤、跌仆损伤、金刃刀伤、食物中毒、难产婴夭等,渐而产生急救医学。中医急诊急救是中医治疗学的核心,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中医生存的底线。数千年来拯救民众于危急病之中,确保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十九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中医急诊之学逐渐湮没而无人问津,似有趋向自生自灭之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医院校无中医急诊学课程,中医医院亦无急诊科和急诊医生,一是因为中医界尚未完全从民族虚无主义阴影中解脱出来,二是彼时尚缺乏急诊急救的中医师资力量。二十世纪末,中医界方醒悟中医尚有急诊急救之瑰宝,中医院校及医院相继开设中医急诊学和设立中医急诊科,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甘肃名医李顺保先生的主持下,编撰了《古代中医急救医书全集》(学苑出版社,2011年)、《中医急诊临床实用手册》(学苑出版社,2014年)、《中医急危重难医案选注》(学苑出版社,2016年),三本中医急诊急救类医籍,希冀对中医急救医学的发展作出绵薄之贡献。
心肝火旺,热毒炽盛,痰蒙心窍型高热神昏
(甲状腺危象)
方某,男性,48岁。因高热,黄疸5天人院。患者于3年前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常服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甲状腺片等西药,症状有所控制。于月前停服西药后,因事与人争执,甲亢症状旋即复发,心悸,心烦易怒,食欲亢进,双眼外突明显,颈部变粗。入院前曾于某院诊治,经医生挤摸颈部肿块后,回家不久即感心悸、高热、呕吐,继而全身皮肤发黄,小便短赤,便秘而住院。体检:体温41.5℃,脉率140次/分,血压210/12 0 mmHg,急性病容,神志尚清,表情焦虑恐惧,烦躁不安,巩膜黄染,皮肤色黄潮润,双眼外突,眼睑裂隙增宽,少瞬眼,眼聚合欠佳,上眼睑不能随眼球下闭,眼向上看时前额不能皱起。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双侧对称,质柔软,随吞咽上下移动,左右叶上下部均可闻及杂音和扪及震颤。心率142次/分,心尖博动强而有力,心音增强,心尖第一音亢进,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律齐,腹部平坦柔软,肝脾未触及,墨菲征阴性,肠鸣音亢进,病理反射未引出。化验:白细胞1400,中性0.8,淋巴0.2,血培养无细菌生长。肝功检查,黄疸指数32单位,凡登白试验直接阳性,肝功其他项目未见异常。血液氯化物90毫当量/L,钠100毫当量/L,钾4毫当量/L, A超检查肝胆无异常发现,甲状腺吸131I率试验3小时超过50%。临床诊断:甲状腺危象。
治疗经过:给予吸氧,红霉素、氢化可的松与葡萄糖生理盐水静滴,口服复方碘溶液、利血平、冬眠灵等治疗措施。经2天治疗,上述症状未减,患者呈见谵妄,神志不清,应患者家属要求,遂以中西医结合诊治。脉见弦数有力,苔黄舌绛红,拟为心肝火旺,热毒炽盛,痰蒙心窍。治宜平肝泻火,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用牛黄清心丸1粒送服,每日2次。另用龙胆泻肝汤化裁煎汤鼻饲:龙胆、栀子、黄芩、木通各10g,生地、夏枯草、田基黄、黄药子各15g,大黄(后下)10g,每日1剂,连服2天。
二诊:患者神志略清,体温开始下降(39.4℃),脉率110次/分,血压190 /100 mmHg,小便量转多,大便日通2次,糊状恶臭,心悸减轻,时有干呕,仍心烦易怒,脉弦数,苔黄腻舌红,西药停服:红霉素,停滴氢化可的松。重要仍服牛黄清心丸,汤药仍用前方去木通加车前草30g,再进2剂。
三诊:神志清楚,体温37.8℃,脉率102次/分,血压180/100 mmHg,黄疸稍退,已无干呕,肢体震颤,头晕,二便通畅,脉弦,苔黄舌质红,仍守清肝泻火之法,佐以潜阳之品: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玉竹、钩藤、夏枯草各10g,茵陈、黄药子各15g,生地、田基黄、生龙牡(先煎)各30g,连进6剂。西药改用丙基硫氧嘧啶、利血平、他巴唑等。
四诊:体温已降至正常(T37℃),心率92次/分,血压170/90mmHg,神志清楚已能安静接受诊治,黄疽开始消退,肢体震颤减轻,昨日作基础代谢率测定为+60%,脉弦苔黄腻舌质红。仍按原方加减进服12剂。西药改为维持量。患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之症状已得控制,体温、血压、心率已正常,甲状腺仍肿大,诉头晕、胸闷、肢颤、脉弦苔黄,按肝郁气滞,痰湿凝结之证,予以疏肝清热、化痰利湿之法治疗月余,情况良好而出院。
按:庄奕周所治方某案,患者热毒炽盛,心肝火旺,心神被扰,故高热,心悸。肝火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机上逆,故呕吐。热毒炽盛,痰蒙清窍,故谵妄,神志不清。舌绛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为心肝火旺,热毒炽盛,痰蒙心窍之征。治宜牛黄清心丸清热解毒,豁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加减泻肝胆实火。二诊时,患者神志略清,体温开始下降,中药守方治疗。三诊时,患者神志已清,干呕消失,肢体震颤,头晕,舌红,苔黄,脉弦,治以清肝泻火,平肝潜阳法。方中龙胆草、夏枯草清肝泻火;梔子、黄芩苦寒泻火;茵陈、田基黄清热利湿退黄;玉竹、生地滋阴清热,以使标本兼顾;钩藤、生龙牡平肝熄风;黄药子散结消瘿;柴胡引诸药入肝胆。四诊时,按原方加减进服1 2剂后,体温、血压、心率已正常,但患者体内痰湿未除,肝火未清,故遗留头晕、胸闷、肢颤症状,治以疏肝清热,化痰利湿之剂。治疗月余,情况良好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