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红,杏花白丨许永宁
桃
花红杏花白
作
者
许
永
宁
文化明光
欢迎阅读、分享!
去年春节前,市文联举行“迎新春”诗歌朗诵会,晚上会餐时,我偶然发现邻桌有一位很文静的女士,望着我浅笑,我看面熟,只是一时想不起在哪见过,就低下头仔细地思索。忽然我想起她是我文革时期的同学,叫王松狮,上海人,文革时期随父母和一个妹妹的下放户。由于下放的时候,她和妹妹年龄还小,还在读小学,就和妹妹松豹一起继续在小学读书,因此我和松狮是一个班的同学。
时光如流水,一晃就是半个多世纪。
我是文革开始的那年考取中学,还没有到中学报名上学文革就开始了,学校停课,口号是“打回老家去,停课闹革命”。虽说我是1970年的初中毕业生,在小学戴帽子初中班混了几年,不是今天学工就是明天学农,其实就没正正规规读过书,因此同学很少。见到松狮,我很高兴!就预约她合适的时候再邀请几个在县城的同学一起聚聚。松狮同学愉快地答应了。
松狮在县城成家,爱人是县城人,家住小城南头。父母亲和妹妹都已回城了。她的孩子也大了,自己已经退休,现在明光、上海两边过,就是一阵子住明光,一阵子住上海。
几天后,我们电话联系,她告诉我已经联系到几个同学,预定好酒店,晚上我们都陆续到达。首先是她和桃花一起来了,再就是在明光农行工作的凤佳也来了。可喜得是,她们还把至今还住在县城郊区的杏花也请来了。
相隔半个世纪的老同学又聚在一起,以前的黄发少年,可如今我们都老了。回首往事,感慨万分!看着每个人额头上被岁月沧桑镌刻下的痕迹,我们的眼睛都湿润了。
在座的桃花和杏花,都是我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好朋友。
桃花姓曹、杏花姓李。
桃花比我小两岁、杏花比我大一岁。
我们都居住在七里湖东岸老码头的附近,同在一条小街上,还在同一所小学上学读书。
从小我们就经常在一起玩。
一起过家家、一起捉迷藏、一起跳毽子等等。文革期间,我们还在同一个宣传队排练文艺节目。
桃花身材小巧玲珑,大眼睛、黑头发,扎一对双抓髻小辫,天气凉的季节,她喜爱穿一件红底黑花紧身小棉袄。要是在今天,再能配上一件牛仔裤,那就更神气了!
我喜爱桃花!打心眼里喜爱。
我喜爱看见她,和她见面,用不着她开口说话,只要她那双大眼睛向你眨一眨,好像就和你打过招呼了。
我喜爱和她一起跳毽子,她跳毽子时姿态优美,两只手自然伸开,上下摆动,双抓髻上的两个蝴蝶结,一颤、一颤的,动人心弦。和她捉迷藏玩的时候,我就喜爱捉她的双爪髻小辫。
我喜爱和她一起排练文艺节目,我喜爱听她唱《远飞的大雁》那首歌。每当优美的音乐响起,从她口中清晰地吐出“远飞的大雁,请你快快飞……”的歌词时,我就心潮激荡、浮想联翩。
桃花家四口人,爸爸妈妈和弟弟。桃花爸爸做干鲜生意。我们的家乡在七里湖岸边,水产品丰富。所谓干鲜,就是小鱼干、虾皮子、鸡头、菱角、芡实米等等。卖干鲜,轻巧、干净,还赚钱。因此,桃花一家生活比较富裕。桃花妈妈爱干净、讲卫生,还勤快,家里总是收拾得利利索索、干干净净。
杏花的相貌一般,没有桃花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但人品特别优秀,处世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不张扬,不显摆,勤劳、善良。干家务、干农活都是一把好手。就像一株幽兰,暗香四溢。
杏花的爸爸妈妈、还有两个哥哥都是农民,农村那时生产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社员出勤不出力,生产搞不好,年年收入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那时我去杏花家比较多,因为她两个哥哥和我都是好朋友。男孩找男孩玩,邻居、同学不会讲闲话。因此我经常到杏花家玩,再说,有时还能遇见桃花。桃花也经常到杏花家玩,我们就可以在那里见见面、说说话。
每次去杏花家,我都想见到桃花。可见到桃花虽然异常激动可又不知所措,不知说什么好。
排练节目我喜爱在晚上,每天排练结束以后,男同学都主动送女同学回家。那时,农村小镇还没有通电,晚上黑黢黢的有点怕人。
桃花和杏花两家都靠近湖边码头,一条小街,一个坐北面南、一个坐南面北,属于门对门的紧邻。我家和她们两家虽然在同一条小街上,可还有一段距离,要经过一个小水塘和一座小石桥。排练结束后,我送他们俩回家经过小桥时,我们经常喜爱在小桥上站一会儿,说说话。经常说说晚上排练所遇到的事情,或者东一句、西一句的闲扯扯。
我们仨常常喜爱在小桥上站一会儿,这个小秘密,不知怎么让爱多事的同学知道了。私下里,他们有时喜爱用“小桥口”寻我们开心。我虽然脸很红,可心中却喜滋滋地偷着乐。
印象中,杏花命苦。
小时候看过一本连环画,书名叫《杏花泪》。说是一个穷人家有个女儿叫杏花,春天,她发现保长家的后院有棵杏花开了,很美很美,就想得到一支。杏花的哥哥就翻过围墙,折一支给杏花。当杏花哥哥拿着杏花翻墙时,被保长发现。就命家丁把杏花哥哥抓住暴打一顿。然后关押起来,准备送官处置。杏花爸爸妈妈去保长家要人,保长不但不放人,反而命家丁把杏花爸爸打伤。乡亲们把杏花爸爸抬回家,由于伤势,又无钱医治,一命呜呼,丢下杏花娘三走了。杏花哥哥又被抓了壮丁,随部队天南地北打仗去了。好好的一家人,就因为一支杏花,顷刻间支离破碎,家败人亡,夫死子散。
桃花艳丽、热烈。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等等,都是赞美桃花的名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特别是唐代文人崔护的“人面桃花”故事,更是引人入胜。
就因为这些,我更加喜爱桃花。
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到县城,进厂当工人。和桃花、杏花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几年后,桃花由于长相出众,又爱好文艺,被选进了县京剧团当演员。杏花嫁人到县城郊区农村务农,成为农家小媳妇,生儿育女地过日子。
桃花也进了县城,我很高兴。可我不喜爱她的职业,更不能接受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别的男人搂搂抱抱。哪怕是演戏!可我还是很想看见桃花,一有机会或者利用看戏的间隙时间,想办法去后台和她见见面。合适的时候,还请她和她的同事看过一两次电影。
后来,我结婚成家,和她见面就更少了。
在县城的几十年中,我先在工厂,后到机关,紧张地工作,又参加自学考试,孩子小,人手单,基本没有时间问她的事情。
杏花嫁在农村,开始的生活很艰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分田到户,农民的生产热情被调动起来,因此,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几十年中,我几乎没有见到过杏花。
桃花是文革后期进县京剧团,正是大唱革命样板戏的年代。演正面人物要求高大全,桃花扮相很好,只是个头精小,只能演老旦,在样板戏《沙家浜》中扮演过沙老太太。
桃花在县京剧团当演员,人长得又漂亮,万众瞩目!就和当年下放在家乡的上海知青,后来也招工在县城的一位先生结婚成家。
文革结束后,样板戏也不演了。一时间,京剧团没有合适的剧目,就解散了。桃花分配到工厂当工人,上海人和桃花离婚回城了。几年后,桃花又和一个生意人结婚,生个儿子。几年后,生意人又离开桃花。那时,桃花的父母双亲和唯一的小弟弟都不在了。只有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很艰难。
在同学聚会的饭桌上,听说桃花的儿子现在大学已经毕业,去年参加报考公务员,分数已经达标,只是在面试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未录取,现在上海打工。打算适时再回来报考。
桃花由于儿子工作暂时还不稳定,还要继续为他操心。还有婚姻、房子等等。
杏花所在的乡村,前年被改建为省级试点新农村。
家乡种树栽花,铺设草坪,建设了楼台亭阁,假山水池。两个儿子分到两套新楼房,新房就建在花园里。儿子在南方城市打工赚钱,儿媳带着孩子在家读书,杏花被社区安排在向阳敬老院当管理员,儿子他们打算过年把在自己家开个“农家乐”饭庄,就不用外出打工了。
杏花虽然老伴因病不在了,可喜的是儿孙们都很孝顺,晚年很幸福!
文字:许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