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是人的天性
周末偷闲,生活辛苦的时候,喜欢用读书来调整状态。读不动的时候,喜欢看一些学者写的回忆或者自述文章,久而久之就积攒了很多类似的书。
我们老家有句方言,叫“好信儿”。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八卦。具体是哪几个字我不知道,只知道音是这样。
“好信儿”这事儿可能是天生的。小时候我会去看点史书,看懂的不多,最开始是家长强迫看,后来慢慢有了兴致,当然不是为了学问什么的。能记住的多是些名人八卦。那算是最初的“好信儿”了。
再后来读书多一点,我发现史书里面的八卦不全,也不够精彩。要想找有意思的,那得去看《世说新语》那种,或者各个朝代的笔记什么的,那里头有意思的很多。从汉武帝到林则徐,早先在史书里面正襟危坐的主儿,一下子就都成了活生生的人物了。
起初,看完了就想给旁人讲,可其实没几个人愿意听什么刘彻和刘备谁在前谁在后,到底能最出来多少血缘关系,也没人愿意听你念叨“高惠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孺子新”这些。
后来,时间长了没人听,我就慢慢的成了一个特别闷的人,用我高中老师的话说叫“三杠子压不出一个屁”。只有几个关系还不错的好朋友能多说一些,还会因为担心给说友尽了,每次都会有些限制。说不过瘾。
再后来,我发现了一个专业特别适合好信儿的人-社会学。我有个好朋友是搞社会学的,他写的论文搞得研究都是特别有意思的领域。在这之前我心里的社会学专业印象还是读大学时候搞问卷调查那些人。
除了读社会学方面的著作,更多时候是四处跑,感觉看到哪儿哪儿都是可以深挖一下的点。虽然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今天,但这个专业我终究是没入伍干正规军,至多只是个胖游击队员。原因是有一次跟正规军接触,发现他们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很多限制,很多束缚。可是又不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因为还有指标,还有考核,还有各种评审在后面跟着。你做的东西是不是有价值,掌握在别人手里,你做什么掌握在别人手里。
在这个做游击队员羡慕正规军的时光里,八卦的心慢慢到了当代学者的生活上,当代学者有个好处,自己经历的事儿,自己或者其他的同行都会记录一些。谁是谁的学生,谁的老师是谁,谁为啥走到了这条路上,谁谁谁的学术感觉稀松平常为啥那么多人捧,谁谁在那段特殊时期里面扮演了一个啥角色,看某某写的前言、后记、序跋还真是看不出来啊呢。
从前有人提,说是应该给老师设置单独的浴室,不然的话师道尊严还是有损的。这个话有道理,毕竟,赤诚相见了之后你想要像从前那样有点神秘感的尊重尊重,也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