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为何“亲情”会被人抛弃?心理学:人心的改变,源于这3点

01

当血缘出现的那一刻开始,“亲情”便成了我们永远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为何中国人如此在乎“亲情”呢?因为这种跟“亲缘关系”有关的传统观念已然持续了上千年了。

从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它让中国人对“亲情”产生了无与伦比的依赖感。这种依赖感,便是一种内心的认同和道德上的追求。

在一个大家族当中,亲戚之间要相互帮助,频繁往来,以此来构筑坚固的亲缘关系。如果亲戚之间少了往来,那亲情就会变淡。

在一个小家庭当中,父母和孩子要相互依靠,夫妻双方要相伴相随,就算是亲兄弟姐妹,也都需要相互扶持。这,便是具有“双向性”的亲情。

而当时代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可以发现这么一个特点,生活的物质水平提高了,可我们对于亲情的重视程度却降低了。

甚至还有一些人,他们还主动远离“亲情”,远离“亲人”,不再与亲人有任何的往来,只想过一点自己的小日子罢了。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大多人都感觉到特别疑惑。其实,人心的改变,源于这三点。

02

人心的改变,源于“扭曲”的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要想改变一个人的感情和态度,那我们就得先改变这个人的观念。

之所以重视亲情的人越来越少,就是因为大多数人的观念都受到了环境的影响。

时代越是发展,生活越是富足,可我们的精神却越是贫瘠,对待感情就越是冷漠,少了该有的热情和追求。

曾有人总结道,这是一个“金钱至上”的时代。

如今的现代人,他们把金钱当成是生活唯一的追求,把利益当成是人生的根本。如此,他们做人的态度便愈发冷漠,根本不会对亲人有任何的感情。

对待亲人,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并非是如何对他们好一点,而是如何在他们身上寻觅到利益的获取点。

哪怕是对待父母,很多人都不是真心的,而是需要父母留下遗产,他们才会照顾父母。这,便是现代社会的人性之恶。

试想,当一个人的观念扭曲到要给金钱才照顾父母的时候,那这人又有何“人情味”可言呢?也许,这个人跟野兽差不多。

人与野兽相比,只是多了温情和智慧罢了。倘若人们连温情都失去了,那这些人不就是有智慧的野兽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03

人心的改变,源于环境的影响。

在群体心理学中,我们应该明白,一个群体的变化,一个环境的改变,往往会对人的想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人们如今不再崇尚亲情,而是偏向于“冷漠”,这就跟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了。

如今的社会大环境,当中的节奏正在加快,压力正在加大,内卷也愈发突出,人与人之间多了争斗,而少了情谊。这种现象,在都市当中很常见。

每个人都需要为了生活而打拼,那他们就会把心思放在赚钱上,而不会把心思放在亲情上。如此,亲情就会被人抛诸脑后。

每个人都需要与人竞争,那他们自然就会感觉到压力极大。而且,在无数次的竞争中,他们的内心早已变得麻木。这个时候,他们内心的感情就会变得“淡漠”。

曾有人说过,物质化越是发展,人性当中的真善美就越会减少,甚至到最后,每个人都成为了赚钱的机器。

其实,我们不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如今的我们,是否活在了尔虞我诈的社会当中,是否活在了你争我斗的环境当中,是否已然缺乏了该有的人性,缺乏了该有的温情?

04

人心的改变,源于亲缘关系的式微。

在家庭中,其实每一段关系都是弥足珍贵的。可是,如今的很多人却无视了这些关系,认为这些关系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其实,这样的想法终究是不正确的。亲情的产生,本就是为了让家庭更为和谐,让生活充满幸福。

当每个人都认为“亲情”无用的时候,那所有的亲情都会受到冲击。

一个人觉得亲情不好,那其实问题不大。可当一群人都抛弃亲情的时候,那一切的人情和温暖都将成为历史。

有个道理,希望我们要明白,幸福,并非完全源自于物质,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幸福源自于人之感情。

一个有钱人,如果他缺少了亲人的陪伴,那他再有钱,也不过是无人怜惜的孤家寡人罢了,空有无数钱财,却不能与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一个身居高位之人,如果他缺少了亲人的陪伴,那他只能感受到“高处不胜寒”的冰冷,而不能感受到“人间四月天”的温暖。

亲情关系的变化,亲缘关系的式微,一切都源于价值观的改变。所以说,我们该端正应有的物质观和亲情观,如此,我们才能赚到该有的钱财,也拥有美好的亲情,不至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文/舒山有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