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滴水穿石的启示》课堂教学实录(三)
老师您辛苦了!
教师节快乐
HAPPY
TEACHER'S DAY
执教名师:管建刚
《滴水穿石的启示》课堂实录(三)
管建刚:同学们,这篇课文当中,哪一部分作者是最用力、最用心写的?
学生:应该是正面例子。
管建刚:正面例子写得很长。那么长,把它分成两节,请你给我分。好了?请把手放下,看管老师的,到这里分成两节,这样的同学请举手,很好请放下。
管建刚:我觉得分两节,还是太长。再把上面部分分成三节,变成四节。请你在你的课文纸上分好,
稍后,管建刚:请看我的答案,来,校对一下,对不对?
学生:对。
管建刚:分对的请举手,这次全对了。(几乎全班同学都举手了)我很郁闷,做老师的不能把同学考倒,这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考一个难的,分成五节怎么分?
师巡视全班,师:都错了。你还敢举手,哪里?错。我不看你们了,我看男一号,错。女一号在哪里?女一号迟迟没有落笔。
管建刚:请看屏幕。第一节,这样分对不对?第二节在这里对不对。第三节在这里对不对。第四节,证奇迹的时候——省略号单独为一节。
学生哗然,管建刚:这个分法你们课外书看到过吗?
学生:有。
管建刚:考倒学生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同学们,正面例子这一部分,是一节。刚才,我们分成四节、五节。写作文,经常要分节。现在,请你做一回作家,如果让你来写《滴水穿石的启示》,中间第二部分正面例子,你准备写一节还是四节、五节。请把手放在背后,如果是一节,就伸一根手指,如果是四节伸四根手指,如果是五节那正好,一个手全部打开。背后的答案有没有选好?
学生:选好了。
管建刚:好,准备,伸出你的手。五,四,五……。在所有伸出的手里面,有一只手应该来个特写镜头,就你一个,你起立,十千万的同学。管老师这些一讲,为什么那么多同学都认为要四节、五节,唯独你,老师白忙活了,到现在还一节。
学生:我觉得正面例子用一节来说,就是一个整体的,没有必要分成那么多节。
管建刚:你说放在一起是一个整体,分开了就不整体了,是那个意思吗?
学生:有一点。
管建刚:还有其他一点呢?
学生:我觉得放在整体比较好吧。
管建刚:一种感觉,你请坐。感觉很重要,而且要有自己的感觉更重要。我支持你的做法,我不支持你们。人生路上要目标专一是多么的困难,管老师一忽悠,你们全部目标不专一了,你是专一的。这里就是要写一节两个原因。大家看,反面例子写一节,正面例子也写一节,这样读的人整体感更强、更清楚。分不分段,往后看看你就知道了。大家再看,如果分成四节、五节了,跟第一小节比,哪节长?学生:第一小节。
管建刚:你有没有看到过作文第一小节最长的,很少的。就像是家里的卫生间和客厅,很少有人家卫生间是比客厅更大的,分不分节你还得往前看一看,分段要瞻前顾后。
学生:段——瞻前顾后。
管建刚:同学们这是议论文的经典款,四个步骤——
学生:提出看法,正面例子,反面例子,得到结论。
管建刚:也有变化的,可以三个步骤拿掉第二部分,一起读。
学生:提出看法,反面例子,得到结论。
管建刚:也可以去掉方面例子,读。
学生:提出看法,正面例子,得到结论。
管建刚:也可以的,假设《水穿石的启示》我不写反面例子。我提出了看法,用三个正面例子,得到一个结论,也可以。再请您把手收到后面,做一道选择题。如果《滴水穿石的启示》不写反面例子,你认为,中间的正面例子这部分是写一节呢,还是写四节、五节呢?好,伸出你的手。我最关注的是“一亿”,今天你的代号叫“一亿”,
她又变了,你为什么又不坚持了呢?
学生:虽然感觉很重要,但还要根据这篇文章来提出不同的看法。
管建刚:也就是说,最精彩的人生来自于感觉和理智的结合。
学生:可以这么说。
管建刚:你的理智在哪里?
学生:既然反面例子没有了,那么正面例子就可以分段写了。
管建刚:也就是说整篇文章的结构变了,它前面总也得有些地方跟着一起变。
学生:对。
管建刚:依然支持“一亿”。反面例子不写的话,三个例子,我会写成三节,整篇文章原来是四个部分,现在变成了三个部分。我们有一个词叫做随机应变,分段叫做随什么应变?
学生:段——随篇应变。
管建刚:但是有个问题,你有没有发现,如果我支持了你以后,这个地方它变成四节或者五节,它每一节还是比第一小节来得短,就卫生间比客厅还来的大。
学生:这个问题我注意到了。
管建刚:你注意到了,不要仅是一种感觉,再加一点理智。慢慢来,如果是这么写的话,它还是比第一节来的短,怎么样呢?有没有办法把它拉长呢?
学生: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我觉得可以从这个地方就是字数用的多一点,写他是怎样访名医,尝药草的。
管建刚:可以写一写访了哪个名医,这个名医就一下子接见他吗?这个名医就把他的秘方给他的吗?秘方是不给的,对吧。
学生:我觉得是从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这里,就是可以更加详细的写一写他是怎样不懈努力的。
管建刚:写一个不懈努力的故事。字数可以拉长。
学生:他这里写的是从小立志学医,可以写一写他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管建刚:拉长一点不是难事吧。如果我来写拉长,我这样“拉”:有一个人到李时珍那里去看病,由于家里穷付不起钱,李时珍非但不要他的医药费,还抱出了一只老母鸡,让他回家炖炖汤、滋补滋补身子,这样一写能不能拉长?
学生:能。
管建刚:可不可以?——有人举起了手又放下了,你为什么不支持我?
学生:我认为应该按这篇文章本来的样子去改。
管建刚:你认为这篇文章本来的样子在哪里?
学生:正面例子是说滴水穿石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那个老母鸡就有点不符合他原本的样子。
管建刚:管老师的故事离题了,主旨是写——
学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管建刚:我跑到老母鸡、爱心上去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一起读。
学生:滴水穿石的启示。
管建刚:我们知道了一个奥秘,读。
学生:一句话变一篇文。
管建刚:四个步骤一起念。
学生:提出看法,正面例子,正面例子,得到结论。
管建刚:写的时候,要注意分节,分节有奥秘——
学生:段瞻前顾后,随篇应变。
管建刚:同时我们还知道了一个启示。读。
学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管建刚:这叫做?
学生:关键句。
管建刚:关键句里有?
学生:关键词。
管建刚:关键词有两个。
学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管建刚:我觉得他是骗人的,我们在座的孩子、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家长或者亲戚是做医生的,有没有?
学生:我奶奶是一个护士长。
管建刚:你是?
学生:我是一个叔叔是那个做医生。
管建刚:我告诉你,我有一个亲戚的堂哥是做医生,亲戚堂哥,堂哥就是亲戚。堂哥他做医生的比我还大,从18岁开始考医科大学,读书读了四年,现在他已经40多岁了,就算是22岁开始做医生,做到现在45岁,多少年了?他18岁开始读医科大学是不是目标专一呀。他一直在做医生从来没有做其他行当,这是不是——
学生:持之以恒。
管建刚:到今天他还是个普通的小医生,没有成为医学家。你说是不是骗人,再说我,我18岁就教书了,教到今天老大不小了吧,还是个普通老师,想想都是一件很辛酸的事情。们对此有何看法呢?
学生:它这里的目标专一指的是,你得有很好的目标,而且持之以恒是要一直坚持地往那个目标去发展。
管建刚:你说目标专一,这个目标不是做医生就是做医生了,上面还要有一个比如说做好的医生,做最优秀的医生这样的目标。
学生:是。
管建刚:原来我应该这么想,我要做最好的老师,我才能可以教了二十几年才能成为好老师。
学生:是。
管建刚:三条杠,你来。
学生:我觉得不应该只有上进心,我们做任何事情,光图名与利,这应该不是我们的目标,难道真的要一定去成为什么什么教授什么什么家?才真正就是算是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最终目的吗?
管建刚:你说的我赞同,叫超功利。但是孩子,功利不是错的。我想成为什么家也不是错,你想成为什么家,为它奋斗可以,当你成为了什么家,还想更近一步,超越功利,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我还想跟大家探讨这个话题。就算你们把我刚才的这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话题,美国有一所大学叫做哈佛大学,知道吧。
学生:知道。
管建刚:哈佛大学经过调查,经过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凡是能持之以恒二十多年的人,都会成为这个领域的杰出人才,然而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上只有3%的人能够坚持二十多年。3%是什么概念,我们现在是几个人,30个人在这里的,3%是多少?你的数学就糟糕了,30个人的3%是多少?0.9,就是一个还不到,马马虎虎算你们一个,就是你们三十个人当中最多只能产生一个。那怎么办呢?这是美国哈佛大学给我们的结论呢。“滴水穿石的启示”我们都背出来了,背出来有用吗?
学生:不一定只有背出来才行,一定要实现要自己身上才行,
管建刚:要去实践。
学生:要因为某一个人他们说什么就信他,听风就是雨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不光是为了成为杰出的人才,也可以是为社会、为自己着想,而并非听从哈佛大学的结论,也可以看看那些成功的人士。
管建刚:我以为你最后会说,也可以听从自己的召唤。
学生:最后成功的人很少,但毕竟是有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做那个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最后实现理想的人呢?
管建刚:为什么我就不能成为其中的3%呢。我们心里面应该留下一个坚定的信念,我就是那3%。你可以,你可以,所以我希望大家背出这句话之后留下一个数字:3%。我就是3%。
学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管建刚:你就是那?
学生:3%。
管建刚:我就是?
学生:3%。
管建刚:后面有个感叹号一起喊,喊一喊这一句话。
学生:我就是3%!
管建刚:一个感叹号,后面加两个感叹号,喊。
学生:我就是3%!!
管建刚:加三个感叹号。
学生:我就是3%!!!
管建刚:下课。
管 建 刚 说 课
第一步,让学生有兴趣写、有意志写,这一步通过办一张《班级作文周报》,花了六、七年的时间,完成了写作动力系统的构建。详细的阐述在《我的中文教学革命》书里。当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意志之后,我就想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一个人有写作兴趣,能坚持不断地写,不表示他一定能够自悟自得,一定能开悟,不一定的。普陀山有几个老和尚,闭关十多年了没有出来,这是真的,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他闭关十多年没有出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还没有开悟。他想不通佛道是什么,所以他不出来。
莫言他去年写的《蛙》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被称之为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据莫言讲,《蛙》是十年前就已经着手的,关于她姑姑的、关于计划生育的题材,十年前已经写了,整体的故事、材料都已经好了。直到去年才推出,原因在于哪里?他找不到合适的框架、结构来写,最后他找到了,就是今天呈现到我们面前的书信体的格式,这就是方法。
光有兴趣、光有意志还不行,在恰到的时候需要巧妙一点,他就恍然大悟了。我想我在作文教学上,如何让学生有开悟呢。我后来找到了条路,叫“先写后教,以写变教”,让学生先写出来,写出来之后根据他的作文,这个作文有什么好的地方,来咱们一起来练一练,让他的优点成为全班同学的优点;看这篇作文里面有什么缺点,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训练和弥补,来,咱们一起来练一练。
为了更好地“先写后教”,我花了大概半年的时间做成了一本书,叫《我的作文训练系统》,这本书是整个“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里最受老师们欢迎的。
走了这两步,就走到了第三步,也就是走到了今天。我经常教五六年级,我发现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基本上是拆开的,学生学了一篇又一篇的课文,他从课文当中是学不到,或者说很少学到写作的奥秘。
写作的奥秘在哪里?字词是重要的,但是比字词更重要的,是段和篇。我为什么会认为段篇比字词更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字感、词感随时随地都在练,我现在跟各位讲,我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词,我的脑子里自然而然在琢磨。课堂上跟孩子交流,我用哪一个字、哪一个词、哪一个句,我自然而然会想的、会选择,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说话很少考虑篇感和段感的。明年要出一本新书,叫《我的作文教学演讲》,我把我的演讲给速记公司整理,整理完了,我一看,傻了眼了。我跟那个小年轻说,你们怎么这样整理的?他说管老师怎么了?我说你看看,从头至尾三万多字,怎么都不分节的呢?那个小年轻也乐了,说,管老师,你演讲的时候从来没说:此处另起一节。
我突然明白了,我们平时说话从来没有篇感和段感的。换句话说,学生最缺少的是篇感和段感。所以,你会发现我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我最注意的是篇感和段感。这是我十几年教作文发现的、学生最欠缺的地方。
“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不是说理解不要,今天的课上老师们也看到,它也有内容的理解。课程标准讲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统一不等于平均分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不等于人文性是50%,工具性是50%。有的人三七开,有的人七三开,有的人四六开,有的人六四开。或者说,有的文章三七开,有的文章七三开,都可以的。二八开也好,三七开也好,没有一个明确的分配,这倒给了我们老师巨大的运作空间,因此,你可以成为你,我可以成为我,最后我们都可以成为那3%。
晚上,好朋友的儿子结婚,我也老大不小了,女儿马上要高考了,就此和老师们告别。谢谢老师们,你们掌声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全文完-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微信号 : taojixin6789
网站:www.taoj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