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的董卓为何会失败? 2024-06-17 21:18:41 三国作为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时代,直至今日也让人津津乐道。但大家总是将眼光局限于曹操、刘备、关羽、诸葛等英雄豪杰的事迹上,而容易忽略了打开乱世开关的董卓。他的事迹不如孙刘曹等人那样光鲜亮丽。但以一个底层军人的身份,成长为后世所有三国类产品中的头号反派,其人生也堪称传奇。汉朝的西部世界 东汉王朝的13州分布格局董卓的父亲曾在东汉王朝的核心地区豫州县担任负责治安的小官,并在那时生下了董卓。本来以董卓这样的地委出生,想在讲究门第和家学的东汉王朝出人头地,可谓难于登天。但父亲的离职返乡,却带给了董卓无限的机遇。董卓的家乡凉州,自古便是民风彪悍之地。由于靠近边塞,胡汉混居,农牧混合的生活方式,塑造了骁勇善战的凉州人。史书记载在凉州地区,就算是妇女都能熟练使用长矛、弓箭等兵器,士兵战斗力更在是汉朝其他地方之上。在这里,出人头地靠的不是累世攻读经学,而是靠手中长枪与胯下烈马。 洛阳墓穴壁画中 日渐文弱的东汉贵族与军队生长于这种环境下的董卓,自幼就有一身好武艺。青年时代的他,曾四处游历,结交附近的羌人首领,过了一段西部牛仔般的游侠生活。因为他为人豪爽大方,有羌人朋友来看望他,他都宰杀自家的牛羊招待,因此在羌人中广有侠名。后来董卓加入军队,跟随名将张奂,平定羌乱。凭借自己的勇武与对羌人的熟悉,很快获得战功的呀,逐步成为朝廷倚重的武将。 周围大量的蛮族让董卓这样的凉州人必须武德充沛泥足帝国 汉朝与羌人的漫长拉锯战在整个东汉时期,凉州的羌人叛乱都是朝廷的心头大患。但在初年,国家强盛之时,尚能依靠有战斗力的军队进行压制。随着国家承平日久,武备松弛,羌人叛乱越来越令东汉朝廷疲于应付。公元107年的汉安帝永初元年,甚至出现了更大规模的羌人部落叛乱。尽管没有武器盔甲,羌族山民还是用竹竿木棍代替长矛,用木板几案当作盾牌作战。居然击破了全副武装的数万汉朝大军。之后十余年间,一发不可收拾的羌人劫掠部队,甚至深入到了长安一带的三辅。附近的汉中乃至河中,都不能幸免。整个风波闹得天下震动。东汉朝廷却出于遏制凉州割据势力的目的,往往选择从关东调遣兵马前往凉州平叛。但这些临时征募的军队不仅缺乏训练,还不熟当地地形。结果空有数量优势,却屡屡被羌人在山地伏击战中杀的丢盔卸甲。为了调动他们到外地作战,朝廷还需要花费数以亿计的钱财,搞的国库空虚。 关东各州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差劲不堪羌人攻击的东汉君臣,甚至一度想过完全放弃凉州,将当地百姓全部强迁到三辅,以此收缩战线,减少军费。但此时又有人提出凉州人一向骁勇善战,超过其他州郡。如果朝廷逼当地人放弃故土,只怕凉州人心怀怨愤,发动叛乱。届时没有凉州在前线抵挡,战火将直接烧到长安一带,局面会彻底不可收拾。这几句话瞬间便让东汉朝廷打消了弃凉的意图。最终,东汉意识到内陆军队早已腐败不堪。如果继续让他们去凉州对抗羌人,也只是白白送人头。朝廷只能放下长期以来对关西武人的警戒,开始用凉州本地武将的力量去对抗羌人。民风彪悍的凉州人没有让东汉朝廷失望,很快一支强悍的凉州兵团在战争中被打造出来,成为平定羌乱的主力。皇甫规、张奂、段颎等三位凉州名将便以屡破羌兵,而威震天下,时人称之为凉州三明。 文弱的东汉中央已经没有镇压羌人的能力重文轻武的朝廷格局 以卖官卖爵而闻名的汉灵帝但在朝廷中,这三位屡立战功的名将,却始终被掌握朝局的士族和宦官排斥。张奂和皇甫规都曾因为得罪宦官,而被免职,最后不得不解甲归田。段颎为了自己的仕途,选择阿附官宦,岂料后来靠山倒台,自己也被逼自尽。无独有偶,和董卓同时代的另一位西凉名将皇甫嵩,也命运坎坷。刚刚打完内陆的黄巾军,准备调头镇压羌乱。却因为得罪宦官,遭到贬黜。凡此种种也让董卓等凉州武将明白,关东人为主的东汉朝廷,是难以给他们这些西凉武人公正待遇的。不管他们立下多少功勋,以东汉朝廷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来看,他们都很难有大的晋升。果不其然,在公元188年羌乱稍稍平息之后,汉灵帝为了遏制董卓势力的膨胀,征召董卓为少府。董先生深知朝廷此举是打算明升暗降,夺取自己兵权。他自然不愿步前辈后尘,便以手下士兵和自己关系太好为由,拒绝了朝廷的调动。朝廷对于手握重兵的董卓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转而调董卓担任并州牧,并要他把军队交给黄埔嵩管理。这次董卓则以士兵和自己关系太好,依然希望在自己麾下服役为由,带领5000兵马前往并州赴任。 董卓时刻不忘将西凉军带在身边一来二去之后,人事复杂的东汉朝廷,自己先挺不住了。此时,宦官和外戚之间的权力斗争已经十分激烈。感受到机会的董卓,在带兵进入河东郡后,便滞留不前以观形势。不久之后,大将军何进与袁绍就私招董卓领兵进京,打算消灭宦官。董卓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天赐良机,趁机将军队带到了洛阳附近。然而,何进被宦官先下手诛杀,董卓便得以用翦除宦官的名义带数千兵马进入洛阳。在兼并了京城附近的多支部队后,董卓迅速击溃了武装起来的太监。这位从地方来的董先生,就此控制了朝廷,成了洛阳真正的主宰者。 东汉时期的洛阳城平面图西凉雄兵 三国全面战争中的董卓与吕布董先生入京后的很多行为,很快便激起了关东群雄的愤怒。他们组成联军来讨伐董卓。但董卓却并没有因此被吓到,因为此时他手中拥有东汉朝廷最强悍的一支军队。在和羌人的长期战争中,凉州地方军被打造成一台高效的战争机器。为了对付善于突击的羌人,西凉军队极为重视对长枪的运用。在后来的界桥之战中,长期在西凉服役,精通羌人战法的袁军大将麴义。就率领自己的部曲,以长矛加弩箭的战阵,击破了名震天下的白马义从骑兵。而马超和曹操对战时,曹操麾下诸将也认为关西兵骁勇非常。必须精选军中骁勇,才能和善用长矛的他们对抗。可见汉末西凉军善使长矛,天下闻名。 三国全面战争中的董卓与吕布此外,西凉军虽然和其他地区的汉军一样,以弩为主要的远射武器。但边境游牧渔猎的生产方式,使得西凉军中拥有数量可观的弓箭手。相较于弩,弓拥有更大的射程和更快的射速。这些弓箭手的加入,使得西凉军的远程打击能力相比内陆汉军,有了很大的提升。 出土的铜制汉代弩机骑兵方面,在半农半牧环境下成长的凉州人,有着深厚的骑兵基础。魏晋时民间有歌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说的就是西凉骑兵的彪悍,天下少有对手。大量来自凉州附近的羌人、匈奴和月氏人,也经常被招募到军队里服役。这让凉州军的骑兵战斗力,也是水涨船高。 量外族武士与本地人为西凉军提供了不错的骑兵兵源大《三国志. 郑浑传》中称,当时天下的勇士,也就是并、凉两州的军士,匈奴屠各部、湟中义从、八种西羌等人。很不巧的是,这些军队当时全都在董卓麾下服役。可见西凉军乃是一支汇集了各个民族精锐战士的军队。这样的豪华阵容,使得关东十八路联军在讨董战役的初期,吃尽了苦头。其中最大的失败大概是在初平元年的汴水之战。此战中曹操、鲍信等人拼凑的联军,被精锐的西凉军打的找不着北。鲍信本人在战斗中受伤,曹操也在乱军中跌下马来。幸亏曹操的从弟曹洪让出自己的战马并步行护送,才让后来的乱世枭雄逃出生天。 曹操在与董卓的交战中也只能争取跑的比其他人快遭遇强敌 董卓对洛阳的控制并不给力虽然在初平元年那一年中,曹操、王匡、孙坚等人都先后被董卓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但董卓的统治却并非高枕无忧。首先是洛阳的文官大多厌恶董卓,心向关东联军,总是有各种小动作。而军队中,诸将关系紧张。以吕布为首的并州兵和西凉军关系并不融洽,双方难以相容。此外,凉州士兵大多也思念故土,渐渐产生了厌战情绪。 文人士大夫是反抗董卓的主力当董先生的军队处于内忧外患时,江东猛虎孙坚吹响了联军反攻的号角。和来自战斗力贫乏的关东各州不同,孙坚麾下部队多来自长沙郡。当时的长沙郡是一个汉人与土著南蛮混居的地方,和西凉一样属于日常不太平的地区。所以在此地生长的士兵,要么比较善战,要么本身就是归化的蛮族。相比数百年不闻金鼓声的中原士兵,战斗力无疑要强很多。凭借这支来自南蛮之地的军队,孙坚成为了关东联军中的急先锋。孙坚首先在阳人与董卓麾下的大将吕布、胡轸遭遇。由于并州军出生的吕布和凉州来的胡轸不和,两支军队相互对立,没有配合可言。结果被孙坚抓住机会,逐个击破。大将华雄也在此战中被杀,成为了后来温酒斩华雄典故的历史原型。 孙坚这样的猛士其实与董卓一样来自蛮族聚居区孙坚的胜利,成为联军讨董以来的第一次大胜。联军若能乘胜追击,汉室江山也未必不能迅速光复。可惜孙坚的上级袁术虽然出生经学世家,饱读诗书,却在此国家危难之际,满脑子都是权谋内斗。唯恐孙坚功高盖主的他,竟停止了孙坚的粮食供应。气的孙坚连夜奔驰回到大本营,面见袁术,狠狠的把他批斗一番。虽然孙坚出身不高,文化有限,但一番家国大义却说得祖辈专攻儒学的袁术无言以对,只能给孙坚配发粮草。拿到军粮的孙坚返回战场,又断然拒绝了董卓的收买,进军洛阳。双方在汉室诸皇的陵墓间多次激战。董卓的西凉兵虽然囊括了诸多民族的勇士,但内部的间隙已经愈演愈烈。全军几乎不能合力对敌。结果董卓自己的部队先被孙坚击败,退往陕西,见死不救的吕布也在稍后被击溃。得胜后的孙坚带着南蛮军,光复洛阳。 汉代砖画上的刀盾兵与弓箭手帝国的丧钟 汉墓壁画上的士兵逃回长安的董卓,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任何再图进取的机会。本来就胸无大志的他,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更为消极。在饮酒作乐多时候,最终被其亲信吕布所杀。随着他的死亡,原本就矛盾重重的西凉军,彻底陷入四分五裂之中。此后的关西之地,出现了大小军阀十余人。他们彼此间征战不休,极大的损耗了西凉军的总体实力。这也给了关东群雄,提供了逐鹿天下的良机。等到西凉的内斗逐渐平息时,关东的混战已经培养出了袁绍和曹操这样的超级大军阀。他们不仅有超过西凉一州的资源,也有了经过战火锤炼的部队。尽管西凉军依然在战斗中处于上风,但破败的乡土已经无法支持他们长期抗争。 东汉末的群雄割据分布董卓虽然倒下了,但大汉朝廷最后的威严,也因为他的捣乱而变得荡然无存。过去依然可以在一个朝廷威严下搞党争的太监与外戚,彻底失去了控制地方势力的能力和威望。大批如同脱缰野马一般的军阀,在关东各地出现。他们的混战,造成了比黄巾之乱还要巨大的损失。三国乱世的序幕,就此被拉开。董卓在历史上的乱入,为大汉王朝敲响了丧钟。而各方最终得势的军阀,也拼命依靠与蛮族接壤地区的部队,为自己作战。 赞 (0) 相关推荐 事情办不好,多半是这三个方面没做好【三国争霸32】 收录于话题 #三国争霸 42个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初平三年 公元192年 允始与士孙瑞议,特下诏赦卓部曲,既而疑曰:"部曲从其主耳.今若名之恶逆而赦之,恐适使深 ... 来自西凉的熊虎之兵:董卓手下西凉军兴亡始末 我们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在早期董卓还强大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董卓命某某人率领几万西凉铁骑进攻诸侯军的描写.我们经常说西凉兵厉害,西凉兵精锐,但是这种强大一直都是停留在一种抽象的角度.今天这 ...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为什么不跟随吕布? 董卓被杀后,西凉军惊恐,诸将请求归附朝廷.表面上看,是王允不懂变通,坚决拒绝李傕郭汜请降,把他们逼到死路上,于是经过贾诩煽动,就叛乱起来.李傕郭汜是凉州人,吕布是并州人,大家根本不是一路.古代人地域排 ... 丁原人品还不错,却为义子吕布所杀,为何并州军团无人为其报仇? 读<三国演义>总觉丁原是个忠臣,人品不差,但一直不理解为何他被吕布杀掉之后并州军团没有人为他报仇.后来研究了一下并州军团的成分,然后跟凉州兵团一比较,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并州军团历史 ... 是谁给了袁绍和董卓拔剑对骂的底气?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20-11-04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桓皇帝 延熹九年 公元166年 时党人狱所染逮者,皆天下名贤,度辽将军皇甫规,自以西州豪桀,耻不得与, 乃自 ... 为什么都是挟天子,董卓十恶不赦、曹操却可以被后人理解? 袁载誉 原因我认为就是4个字--成王败寇. 董卓.曹操在行为上都是挟持天子,干大逆不道的事,论"人品"半斤八两,"忠君"价值下的败类. 军事能力上董卓是边军实权 ... 曹操靠什么问鼎三国?从挟天子到割发代首,曹操妙策夺天下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统一的中央政府已是支离破碎.名存实亡.代之而起出现了群雄纷争,抢夺天下的局面.身当乱世的曹操,在极为复杂的环境中,从一名不起眼的洛阳北部尉,顽强崛起,由弱到强,不久便与刘备 ... 10大糗事:终于知道什么是挟天子令诸侯了! TOP 1 不知何时 我们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小时候想着长大了一定要当武功高强令狐冲,没想到长大却变成了最讨厌的岳不群-- TOP 2 每当别人对我进行说教的时候,都会在心里暗暗地说到,以后一 ... 第四十八战:挟天子令诸侯(9)十年大乱砂石尘埃渐定,袁曹双雄决战关东之巅 198年九月,曹操和被赶出来的刘备在梁地相遇,随后进兵彭城,陈宫说救,吕布没救. 十月,曹操屠彭城.(入徐州的常规神经病操作) 与此同时,广陵太守陈登率郡兵截断了吕布南下的退路. 吕布带兵多次出城和曹 ... 第四十八战:挟天子令诸侯(7)过路财神刘玄德,作死称帝袁公路 刘备在得到徐州后,第一时间去沟通了两个过去的大哥: 第一个,是袁绍. 刘备派陈登去见袁绍,表达了如下观点: 1.陶谦死了,徐州现在很乱. 2.袁术狼子野心,是您领导的大麻烦. 3.我们徐州方面迎刘备当 ... 第四十八战:挟天子令诸侯(6)宛城丧子损将,徐州转让谜因 197年,曹操弄了个乱摊子,还接了个大活儿. 先来说这个差点要了他命的这个乱摊子. 197年正月,曹操西征张秀,要一举拿下荆州最富裕的北部重镇,光武老家的南阳郡,使自己的中原地盘连成一片. 张秀是谁呢 ... 第四十八战:挟天子令诸侯(5)献帝都许,颍川立业 曹操在195年底拿回兖州后,在196年集团方向战略讨论会上迅速做出了下一步部署. 拿下豫州. 刚刚打了近两年的兖州内战,为啥不休养生息呢?为啥不去打之前一直热衷的徐州呢? 曹老板有三个原因: 第一,两 ... 第四十八战:挟天子令诸侯(4)“令诸侯”的真正含义,荀文若的“四方生心” 献帝东归刺激了两个集团的高级干部. 一个是袁绍的谋臣沮授,他对袁绍说:"应该西迎大驾,挟天子而令诸侯". 这是"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正版出处. 四年前,沮授对袁绍 ... 第四十八战:挟天子令诸侯(3)扯掉大汉皇权最后一块遮羞布的献帝东归 孙策东南渡江之时,董卓余孽的西北军团发生了火并. 董卓留下的这帮小子真不是白给,192年6月反攻长安成功后在一系列西北博弈中确立起了雍凉地区的老大地位. 韩遂.马腾等不久归降,率众上长安讨封,韩遂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