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明随笔——《托尔斯泰塑造的艺术形象》

今年是列夫·托尔斯泰诞辰190周年。他塑造的娜塔莎、安德烈、安娜、玛丝洛娃、聂赫留多夫等一系列艺术形象依然激荡我们的心灵。因为,他是一位有伟大艺术理想和伟大艺术情怀的作家,一个与时代和人民休戚与共的作家。

托尔斯泰当年批评 "艺术颓废"时曾说过一段话:“哪儿有理想,那么由于这些理想便产生了艺术作品;而当像目前我们这里那样不存在理想的时候,也就没有了艺术作品!有的只是文字的游戏、声响的游戏、形象的游戏。”

窃以为世界文学都在走下坡路,而中国的文学因曾经触底太深反而正在反弹。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创造的玛丝洛娃这一妓女的艺术形象至今无人超越!

在《复活》中是聂赫留多夫拯救了玛丝洛娃,还是玛丝洛娃拯救了聂赫留多夫?还是聂赫留多夫拯救玛丝济娃的同时也拯救了自己?作者提供给我们多重想象。这就是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

托翁三大作中,《安娜 卡列尼娜》成就最高,是因为它更符合了文学创作的规律,更能表现文学创作的独特性。上次我曾谈论过“文学创作的独特性”问题。因为我们曾经就长时间地违背这一原则,于是“创作”变成了政治诠释。

《复活》的“自我救赎”只是一个方面,我觉得它应该有更多的内涵。何况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再创作。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有其独特性,因而都有存在的价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