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佛教对汉语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吗?
茨冈女神:
读到:鸠摩罗什的确是个语言天才,翻译佛经的过程创造了大量的汉语词汇,像'大千世界','天花乱坠','一尘不染','回光返照','粉身碎骨','不可思议','想入非非','烦恼'、'苦海'、'心田'、'未来'这些词都是他在翻译佛经过程中发明的,'世界'和'未来'这两个词真的是叹为观止。
这条微博获得很多网友的认同,一天就获得了超过两万的点赞和八千多次的转发。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在这近两千年的漫长岁月中,有名姓记载的佛教翻译家有二百余名,他们共译佛教典籍2100余种、6000余卷,这其中有四位杰出的代表,他们被称为“四大译经家”,即: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由于他们突出的贡献,佛教典籍被系统地译介到中国,从而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佛教词语作为最早的外来语,它们几乎占了汉语史上外来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根据佛教观念而重新创造的词语,如:判教、狂禅、照用、万劫难复、回光返照、头头是道、本来面目等。
还有一些根据佛经创造出来的词汇,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渐固定下来,因为其中的许多词语具有准确鲜明的表现力,渐渐融入一般用语当中,成为汉语的常用词,如:实际、唯心、正宗、思议、忏悔、因缘、真谛、法门、世界、觉悟、刹那、正当、本峰、烦恼、出现、出息、方便、相对、绝对、知识、大千世界、本来无事等。
即便对佛教根本不了解的人,日常生活中这些词汇的使用也是张口就来,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此外,佛教词语还形成许多成语或典故,被吸收到汉语中,如三头六臂、伤风败俗、盲人摸象、唯我独尊、在劫难逃、五体投地、聚沙成塔、一针见血、隔靴搔痒、心猿意马、现身说法、香象渡河、皆大欢喜、三生有幸、功德无量、牛头马面、借花献佛、痴人说梦、泥牛入海等。
有意思的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其《道藏》(《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汉魏六朝以来道教经典,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中引用的佛教名相/名词/真言用词有:唵1799个,吽1434个,摩诃45个,娑婆诃36个,泮吒7个,大千世界85个,恒河沙35个,刹那58个,业力40个,佛2038个,禪1522个,摩利支天22个,般若95个,菩萨171个,金刚1105个,劫10000个,三界7574个,六根626个,轮回946个,涅槃69个,法界562个,帝释84个,梵天312个,四大1178个,須彌山33个,如是我闻6个,由旬15个,兜率天10个,三昧378个,泥黎4个,阎罗王11个,泥洹3个,袈裟19个,哪吒19个,牛头阿傍1个,阿修罗13个......可见佛教和道教的相互影响是非常大的。
佛教词语的输入,极大的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宝库。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社会心理、民俗风情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