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立下的flag总是难以实现?当你立下flag时,反flag之旅也就开启了~|觉察日记32

作者:刘芳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从业12年,个案累积2000小时

1

不知道点开这篇文章的你,现在几岁。

假设,有一个周末,你打算要好好在家里宅上两天。准备了很多吃的,也搜索了很多要看的电影电视剧。你满心期待。

这时候你妈妈跟你说:“你平常老是跑出去,都不着家。这两天你要乖乖呆在家里,哪里也不许去!”

你会有什么感觉?

你会不会说:“好的好的。我刚好也打算不出去。”?

不会的。你会升起一股反抗之心。很想脱离这个房子,出去干点啥都好。

就算呆在家里按照原来的计划,你看剧,吃各种零食的心情也会变得不一样。总觉得很别扭,无法好好享受。

继续假设,有一天你妈妈,或者你爸爸跟你说:你要好好活着,只有你好好活着,我们才过得好。为了我们过得好,请你好好活着。

当你听到这样的话,又会有什么感觉?也许你本来就在好好活着,也有自己一套关于如何活着的方法。但你的妈妈或者爸爸突然插了进来,你活着这件事情好像有了另外的目的。

你是为了他们在活着……

突然间无所适从起来。如果我们毫无觉察,我们会无意识地反抗父母,总是要做一些和好好活着相反方向的事情。比如酗酒,不好好工作,不好好学习,不注意身体,抑郁,总是会发生很多不好的事情……甚至拖延,赖床,不打电话不回信息,总不做别人期待的或者大家都觉得对的事情。

活着,是一件24小时无时无刻的事情。对抗,也发生在时时刻刻方方面面。

还是继续假设,你对你孩子说,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这样你就可以光宗耀祖,给父母增光。你以后也能出人头地,会活得很成功。

如果你不好好读书,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噩耗。我们太失败,你以后也会被人看不起,活得很不好。

你觉得孩子会是什么感受呢?他会不会信誓旦旦地说:好的,为了你们有面子,为了我长大后的成功,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不会的。父母以为跟孩子这么说了,孩子就会这么做,那只是父母们的一厢情愿。

相反地,父母会把孩子学习的自发动力剥夺,变成父母的,别人的,社会主流力量的……他们也因此,在内心生出一股反抗之力,就是要跟父母对抗,跟主流力量对抗。就是没办法好好学习。也许也尽力在学习,但还是有一股能量,早就消耗在对抗中了。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stevepb)

2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无数个。

这些例子的共同点就是,当一个人收到来自外界的一个力,那么,他就会相应地生出一股相反之力来对抗。

这是什么原理呢?

其实这就是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作用力产生反作用力。

物理学里虽然讲的是两个物体之间,但这样的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一个关系之间。

当一个人,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另外一个人或者群体的作用力时,就必然会产生一个相反的力去对抗。

当然,这个部分也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我们内在也是有很多个部分的,也经常在打架。

比如,年初,我们要给自己立一个年度计划。当计划立下的时候,反抗计划的旅程也就随之开始了。因为自己对自己施加了一个力,于是,另一个自己就开始反抗这个力了。

“我”要“我”这么做,“我”偏不。

唉。这也是很多立下的flag很难真正实现的原因。当flag立下的时候,意味着内在的分裂就开始了。对抗也就开始了。

王敬伟老师就说过:当你决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你就一分为二了。

内在一分为二,就产生了相互的对抗。于是,也就开始了内耗。

明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比如要求自律,于是就开始对抗自律,变得懒散又拖延。

然后,又生出一股力,怪自己怎么这么懒散,于是就更懒散。

倒是啥都没做,但天天都在打架。要求到最后,只剩下气喘吁吁的无力。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Three-shots)

我自己就是这样,每次要求自己减肥,吃东西就有一种报复性的快感。肉肉没有减下来多少,每天都气呼呼的,好像谁对不起我似的。其实不就是自己逼迫自己嘛。真的是没事找事。

3

当然,看到这里,也许有些伙伴会有疑问:不会啊!我要求自己做什么,我都能做到。

或者:不会啊!我孩子都是被我要求到这么大的,特别优秀。

挺好。如果一切都如我们所愿,那就太美妙了。

只是,也有一种可能,是自己或者孩子,正在以我们都意识不到的方式在反抗。

比如,总是觉得情绪很不对,丧,抑郁。孩子各种兴趣都没有了,就只是按照我们要求的去做,好像散失了生命力。

也有可能,当下并没有看到那个反作用力,但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积攒起来的反作用力集中爆发。以我们猝不及防的方式,以一种我们都很难接受的结果。

或者就完全抑郁不见人了,呆在自己的世界里再也不要和别人接触;或者不上学了不工作了:够了够了,一切都够了。我再也不想被推着拽着走了。

4

写到这里,想到六祖慧能写的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就,本来每个人都好好的,生下来就有那么强烈的活着的动力,就像一个小婴儿,小小的还不会说话,却有无数的能力让自己活下来,得到自己生存想要的。

开始长大后,本来也有自己的喜好,学习这个,体验那个。但大人们总有能力横插一脚,把好好的内在动力破坏,变成了障碍重重的人生之路。

大到给孩子活着的理由,学习的理由,小到人家只是在探索自己的世界,凭借自己的自发动力拼好了一个乐高,走过了一道崎岖的山路,而父母却在旁边努力地夸奖:你真的太棒了!真是我的好孩子!以后一定要再接再厉啊!

真的,孩子们做那些事情跟父母有什么关系呢?

那只是他内心真的想做的,想尝试的,想体验的,想完成的。并不是为了满足谁的期待,并不是想要一定比谁好。

当他内在本来就有自己的动力时,他做事情就是会更顺畅,更专注,更省力。

但当外界就来了一个评价的力,期待的力,逼迫的力,孩子的内在动力就被破坏了。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呢?孩子自己都迷茫了。

有些孩子自己本来也有好好活着的动力,但父母又给了ta这个力,于是ta一面很丧地活着,一面又真的想好好活着……自己和自己就对抗上了,拉扯得很。

……

所以王老师一直说:少做比多做好,不做比少做好。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真的不需要我们再多做什么。

更多相关好课欢迎点击链接了解及报名。

刘芳芳 

我们是抉择者

向上滑动阅览

 擅长领域

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身心失调,抑郁、焦虑倾向等情绪困扰,人际关系困扰,个人成长等。

 受训背景

>  应用心理学本科;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怀众心理内容总监;

>  王敬伟深度疗愈课程福建省组织者。于09年开始组织王敬伟老师课程并跟随学习与成长至今,于2013年开始参加王敬伟宽恕疗愈导师班并接受深度训练和疗愈至今。

>  系统受训于辛思洁人际反馈模式的团体带领者训练课程,对关系、沟通有一个全新视角的认识和训练。

>  跟随李淑充老师学习身心整合系列课程。

>  15年专注心理学的钻研与探索,致力于实践“如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以及“如何拥有更有品质的关系”。目前主要通过写作和心理咨询的方式,普及和实践心理学。

>  受训时数:2500小时

>  个人体验:约500小时

>  督导:700小时

 成长感言

随着年岁渐长,随着自己成为一个妈妈,关于一个人“怎样才可以活得好”这个问题,似乎有了更多的思考。在人生这条漫长的路上,我们真的会遇到太多的问题,面临太多的关卡。怎么走过去?怎么才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我真的一步一步在往前走,也真的一点一滴在解决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时候真的很困难,一度在想是不是跨越不了了。但一次又一次,在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下,在自己的愿心下,真的跨越了过去,竟柳暗花明,走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所以,我理解你在这个路程中的艰辛,以及你在这个阶段要去面对和承担的一切;我也因为自己的经历,有更多的信心:我能走过去,你也一样!

这一程,我们一起走。

 对咨询的看法

每次我作为来访者去接受咨询,我就成为一个纯粹的求助者。那意味着,我不再逼迫自己,不再想办法拯救自己,不再焦虑该怎么办。因为,我把这些部分都交给了眼前的咨询师,而我要做的,就只是信任她而已。

那是一种真正的放松和滋养。关乎自己的各种难题,也有了一个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安放。如果说爱自己,我觉得这是真正爱自己的方式。因为,有一个人,会如此关注我,并且投注了他/她很宝贵的时间在我的问题上。除了解决问题,仅仅这份关注,就特别有疗愈力。

因此,我也邀请你,在人生的某一些阶段,将自己以及自己的所有问题,来这里安放。你值得被认真对待。我也因为被认真对待过,所以,知道如何认真对待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