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能力把你带到所谓好的地方—王敬伟个案导师班经典问答 | 疗愈连载28
疗愈是一条长长的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地图。
疗愈连载系列将集结怀众心理十年的身心疗愈实践,将所有的疗愈资料重新梳理,整合,尝试着向大家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疗愈地图。
每周更新,欢迎阅读和反馈。
01
我没有能力和责任把你带到所谓好的地方
在开始探索自己,处理过去创伤的过程中,很多人会想着做一次个案就可以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其实,个案通常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我在早期做个案时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想在一次个案中尽量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做个案时就一直拖,因为我知道还有一些议题没做到,案主还没到达一个我认为该到的地方。有时候一个个案会做三四个小时。
后来,慢慢开始调整。当然也是不得不调整,因为在团体治疗里时间是有限的。我慢慢练习,到了一个段落的时候就先结束。当然,我知道下面还有一些部分没有处理,但就想留着下次再做。后来,再慢慢的,我处理个案的方式发生了更大的改变。
现在想想,那个改变其实是很根本的。对我后来的治疗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那个改变就是,我发现,也承认:我没有能力,也没有责任,去把案主带到一个所谓好的地方。这里的能力和责任其实是同一回事。
我们作为治疗师,主要工作看起来好像是把一个人从难过痛苦带到平安轻松自在,是一个很有爱心,很伟大的事情。
大部分人对于做咨询,乃至任何助人工作者,包括护士,社工,这些形式上看起来是助人的工作都有这样的一个共识:他们的任务就是把服务对象从痛苦中救拔出来。
我从这样的认知到后来发生了很根本的转变,就是我突然意识到:“你算老几啊?你就想当拯救者嘛!还搞那些高大上的名词。你凭什么认为你可以拯救他?”
图片来源 | 网络
02
任何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都是我们自己也要来的。痛苦也是。
当然这样的认知改变跟《奇迹课程》有很大的关系。《奇迹课程》说:“任何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都是我们自己要来的。”那么,今天的痛苦也是自己要的,我们要不要离开痛苦也是自己要的。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决定。
那么,如果这都是你的决定,我又怎么有能力去帮你脱离痛苦呢?如果我认为我有能力帮你,那你的决定在我这边算什么呢?!
“我决定你要怎么做!”不管我是有爱心的,有耐心的,或者我是愤怒的,权威的,这些不同的形式干的都是同样的事:我要你怎么样!
除了这个觉得“自己可以决定别人人生”的心态,我们也要思考一下能力问题:我怎么有这个能力拯救别人呢?如果我认为我可以拯救别人,那我现在所认为和做的,和希特勒要统一世界有什么两样?
他不是也认为自己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吗?他想要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提倡优生学,认为雅利安人是最优秀的民族,应该保留下来。那些坏的民族,就把他们都清除掉。希特勒不认为自己有错,他说:我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啊!
这样看来,我们和希特勒有什么两样呢?一样的。如果你认为自己可以决定别人的人生,不管你是救世主还是混世魔王,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图片来源 | 网络
03
治疗最终的目标是让他知道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所以从三四年前开始,我慢慢调整,调整到做治疗的目的并不是让案主变得轻松,或者人生从此好起来。变得轻松是自然呈现的,只要把挡住轻松的障碍移开。
大家都知道,我在做个案的过程中从来不去劝案主,案主个案后的变化不是我劝出来的。
治疗最终的目标是让他知道这是他自己的选择。让他看清楚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当然看清楚也分很多层次。我们能够做的,第一步就是让他知苦。从以前的逃避,自我安慰开始,让他看到痛苦是如何一直都在,并且蔓延到了其他地方却不自知。
当然,人们愿意来也是因为他发现原来那一条路行不通了,所以已经开始有了点自知,知道自己真的很痛苦。所以,刚开始一定是让他的痛苦先出来,释放掉。
接着要做的就是看到现状如此是他自己做的决定。那是不是说就跟外面一点关系也没有?也不是的。确实,那些人骂你,打你,贬抑你,遗弃你,是对你有一些影响。
我们也会对这些影响做一些工作。但我们也一直强调,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啊,真正对你今天造成影响的,是你对自己做的决定。
所以,治疗的重点,是我们只能到达这里。我们能帮你的,就是让你看到这是你自己的决定。那接下来,你要继续原来的模式还是要停下来换一种模式,还是要你自己决定。
图片来源 | 网络
04
治疗师能做的,只是陪着案主去看清真相。
经常有一些人说:“你好无情啊,你就这样不管了?!”他们希望老师一直扶着自己,背着自己,并且告诉自己该怎么做。所以啊,这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我不知道这里面的道理称之为什么,真理也好,实相也罢,这个就是和我们平常的认知是相反的。
我们平常总是认为要陪着他,帮助他,他很困难,趴在地上,我们要拉他起来,背在背上,扛着走一大段路,扛到自己也倒下,好像这样才对,这样才是助人。确实,这样看起来是最感人的。
但是,这整个看起来感人的助人过程,只是我们利用看起来可怜的人来证明自己而已。你根本就不尊重他的选择,你用自己的爱心来凌驾于他的决定。
我们只能带领他,也不是带领他,是陪着他去走。为什么我们可以陪着他?因为我们自己走过。也许我们不是全程都走过,但就如《奇迹课程》讲的,治疗师比个案领先了两三步。我们知道他现在要走的前面一段路是什么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在做治疗的时候会说:这个阶段会怎么样,那个阶段会怎么样,现在好像还有一点什么没有处理……我们要做的只是这样,清晰地陪着他,知道接下去是怎样的,而不是把他抓起来带到那边去。
图片来源 | 网络
05
旧有观念发生松动,才有新机。
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只是陪伴着案主——这是我们课上一再强调的。但真正做到这个真的不容易,说实在的,我自己大概走了20年。那些原来的观念,要时间慢慢去松动。
刚开始我们都不觉得那是一个观念,因为太天经地义,太深入骨髓了,就像是我们的呼吸一样。
他给我钱,我帮他脱离痛苦,这还有什么问题吗?当然是这样啊,有什么好质疑的?
所以要改变一个观念,真的需要很多很多年,并不是你听到一个说法后就能改过来,也不是你觉得有道理就可以把原来的观念不要。不会的,原来的还是根深蒂固。
你要不断地挫折,不断地疑惑:“奇怪!他都做治疗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是这样呢?”“他看起来是有进步,但是速度没有我预期的快啊!”;“我看他有进步啊,但是他却不满意,他在质疑我吗?”其实也是我在质疑我自己。
这些挫折和疑惑的下面都是因为我认为这是我的责任:人家花了时间花了钱来找我,就是希望我可以帮助他没有痛苦啊。
于是,你看到他做了治疗还那么痛苦,你就感到挫折,自责;你看到他做了治疗好像好多了,感谢你,你就非常开心。你一直被他的反应所控制。
这种被控制的感觉就很痛苦,你就会发现当个治疗师压力好大,特别害怕失败,于是也特别想用力拉他到一个你认为对的地方,于是觉得好累。
当然,随着你做治疗师的时间越来越长,这些部分会慢慢开始转变。可能有些人比较聪明,能很快就明白这些道理。但是我这个人就是比较愚钝。
愚钝就是我总是要自己去碰,去尝试,去思考。每次做完个案我就会想:“不对啊,到底怎么回事呢?到底是哪里不对呢?为什么我感觉这么不好?是真的我原来的想法有问题吗?”
就这样,慢慢一点一点的,有了点空间,自己不再把原来的观念抓得那么紧。当然刚开始还不知道自己抓得紧,后来看到自己抓得紧,但还是放不开,然后开始松一点,再松一点。
只要一松就有空间,就可以去观察自己和关系,也就比较能看到问题所在。
图片来源 | 网络
06
想改变别人,只会让自己无力。
在治疗中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东西,比如,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感觉也是我们的工具,而且是很好的工具。比如你会有挫折感,面对案主你会有无力感。
假设这个感觉不是勾到了你自己以前的创伤,那这就是一个提醒:每次你想要去操控别人的时候,你同时升起的就是无力感,因为你在做一件你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就像现在要求你登上喜马拉雅山顶一样。你一有这个念头,你马上就觉得很辛苦,很无力。这就在提醒你,你在做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不可能的事情就是:把我的意志强压在他的身上。其实这是很愚蠢,自大,无耻的,很多人认为这是美好的,其实掀开来下面都是自己的愚蠢,无耻和自大。
那么,当你的观念真正转变过来,你真的认识到我们作为治疗师不是去拯救案主的,那么,带来的改变就是,做个案会变得越来越轻松,每次都觉得这个个案做的很顺。
慢慢地,这个认为顺不顺的观念也放下了,好也好,不好也好。我就是做我该做的。案主不想继续深入看了啊?好,我们尽量,实在不想就不看了。这在治疗里是常有的事情,每个来了的案主都有想深入和想逃避的两个力量,但他还是来了,所以我们尽量试。
当我们不再要求案主一定被带领到哪里,不再被自己内心的噪音所占,不再被自己设定的目标所占的时候,我们自然会知道每一个当下应该如何进行,也知道到了什么程度就差不多了。
治疗慢慢变成了艺术,自然而然,行云流水,不追求效果,但效果却总是很好。
图片来源 | 网络
By 心理学大师荣格
你永远不要有企图改变别人的念头。你能够做的就是像太阳一样,只管发出你的光和你的热。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人会觉得很温暖,有的人会觉得刺眼,甚至有的人会选择躲避。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的迹象,是因为没到那个时间点。
作为治疗师,我们做我们能做的,案主会决定他们自己的节奏。
回答者:王敬伟
台湾著名灵性导师,奇迹课程资深导师。潜心研习心理学并追寻人生意义多年,最终在灵修的旷世巨著《奇迹课程》中找到终极答案。深度修持十余年,从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创立了完整又极具独特魅力的宽恕疗愈法门。
近年来致力于《奇迹课程》和“宽恕疗愈”的研究、实践及发展,亲自带领“宽恕疗愈系列工作坊”:觉察系列、完形,次人格、亲子关系、亲密关系、性与金钱、身体与疾病、解梦等,每年逾50场。于2013年开始带领“宽恕疗愈导师班”,旨在培养该方法的接班人。目前已有一批学员在全国各地实践“宽恕疗愈”,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和极佳的口碑。曾长期与《奇迹课程》译者若水老师,合作带领【奇迹课程研习班】。共同译作有:《奇迹原则50》, 《性·金钱与暴食症-谈形式与内涵》。
整理:刘芳芳
审稿:王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