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公考“曲线设计”误了基层事业
在逢进必考的制度背景下,公务员考试是进入机关体制工作的必经关卡,也是成为一名公务员的唯一路径。在现实公考中,由于岗位竞争压力较大,部分地方人口基数较多、报考比例较高等差异性,造成部分人在选择公考岗位时,往往报考相对来说“难度系数”较低的外地岗位,待顺利通过笔试、面试、考察、使用后,再通过遴选、调离等方式回到原籍工作,此种报考异地岗位、调回原籍工作的公考路,被称为公考“曲线设计”。
公考“曲线设计”,本质上还是“精致利己主义”。公务员姓“公”、党员干部姓“党”,考录公务员、成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干事创业、担当履职是宗旨使命和价值追求。把心思和精力花在“曲线设计”上,为了“成为公务员而考公务员”,首先公考动机和思想理念就值得推敲,与公务员的初心使命和信念信仰相悖离。试问,如此心态和思维能确保在公务员岗位上做到砥砺担当、勇于攻坚、扎实干事吗?
事实上,不排除部分公考“曲线设计”者,一旦在相对容易的岗位上获得了“录取权”、进入异地工作,不是想着如何造福群众、扛起责任、敬业爱岗,而是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快速逃离、尽快回归“老家工作”。从目前来看,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通过继续参加公考,如上级选调、遴选等;二是通过某种关系进行调动。这直接造成“曲线设计”者整天埋头于准备遴选、花大量时间刷题复习,对本身工作不感兴趣;甚至不少人抱着“呆不久”的想法,肆意脱岗、迟到、早退、无辜旷工等等,严重影响了机关单位严谨严肃的工作氛围,也在百姓群众中形成了负面影响。
另外,不少地方为了招纳本籍在外的公务员回乡工作,会有政策性的举措,如“回雁工程”、异地交换等,让政治担当、干净正派、业绩突出、能力优秀的在外公务员,通过合法合规程序回乡任职。但是,不乏少数“曲线设计”者本身在原单位工作积极性不高、作为不力,同样会通过拉关系、走后门、进圈子等方式钻了政策空子,顺利调动回原籍工作。这不仅破坏了党风政风,还影响了基层的政治生态。
说来说去,公务员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是可以大搞“曲线设计”的“铁饭碗”和“福利餐”。欲先公考,必先正其心。端正公考的动机、坚定正确的思想追求,把替党尽忠、为民服务、干事成事、履职担当作为公考的追求目标,而不是想着一份稳定、舒适、安逸、“旱涝保收”的“工作香饵”。要知道,不管身在哪个地方,都要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多些“既来之则安之”的坦然赤诚,多些在其位谋其政的担当执念,方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段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