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帝为何不像西方那样远征,秦皇:你们打的仗朕打早打完了

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即刻启程和小编一起了解历史吧!

在西方的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很多大国,比如马其顿、罗马、波斯等帝国,这些帝国都曾经创造了无比灿烂的历史,而这些帝国的著名君主如亚历山大、凯撒、居鲁士等都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喜欢远征,这些君主都无不是戎马一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征服敌国。反观中国的皇帝,他们大都都生长在深宫之中享受荣华富贵,几乎很少有中国的君主想到要征服其他国家,这是为什么呢?

西方君主喜欢远征从表面看似乎是西方的君主比较有开拓精神,但如果从古代西方君主的远征路线来看,其实西方所谓的远征根本就不值一提。我们以亚历山大东征为例,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历时十年,经过伊苏斯之战、高加米拉战役、吉达斯普河战役,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最终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然而亚历山大所建立的帝国国土面积大约为550万平方公里,疆域稍微比秦朝大一点,而比起西汉来又稍微有点逊色,而且这个亚历山大帝国仅仅存在十几年便分崩离析了,整个帝国迅速陷入分裂。而秦始皇建立的秦朝虽然也只有十五年,但他大一统的思想和秦朝的政治制度被很好地保存下来,以后历朝历代的君主都以一统天下为己任,整个中华民族认同感深入人心,可以说在这一点看秦始皇的功绩远胜于亚历山大。

而从西方君主的远征的路线,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个规律,西方文明起源于希腊半岛,是一种海洋文化,海洋在古代西方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善于运用海洋的力量为自己服务,这一点在亚历山大的东征中就可以知道,亚历山大的东征路线无不沿着地中海、尼罗河、波斯湾、两河流域和印度河进行,却从来没有北上去对抗远在中亚的游牧民族比如强大的匈奴。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马其顿帝国作为一个海洋帝国他非常依赖于水系,在马其顿的军队中其实可作为畜力的马匹并不多,而这些马匹大都都必须作为战马与敌人作战,那么后方缺少畜力后勤供给就很难通过陆路进行补给,为了保证战略物资的供给马其顿军队就必须依赖于水运,这也是为什么亚历山大的军队无论从进军还是退兵都是沿着河流和大海进行了,而这样的供给效率高速度快,而后世的远征着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十字军乃至最后面的拿破仑都无不再利用这些水系来为自己的后勤服务,而他们的远征路线也都和亚历山大大同小异。

反观中国帝王的远征就悲剧了,中国中原的统一王朝都存在着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亚历山大那种形式的远征早在秦始皇的时代就已经结束了,秦始皇以自己的雄才伟略灭了六国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他将自己所能触及到的所有农业文明统一在一起,并确立的一套行之万世的制度,可以说亚历山大做不到了秦始皇做到了,西方人做不到了东方做到了并深入人心。

因此西方人想要打的战争其实中国早在秦始皇时代就结束了,如果要远征的话就只能找游牧民族开刀,其难度远比西方大,首先在装备上,游牧民族有的是精良的战马,在机动性能上远比汉族的步兵强,为了对抗游牧民族的骑兵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历朝历代便都开始修建起长城,这虽然只是被动防御但也是无奈之举。

除了战马装备上不如游牧民族在远征后勤供给上也是弱点,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中国君主北征遇到的最大问题往往就是后勤问题。在中国的北方没有可以用于运输的河流,因此军队远征的后勤主要靠人力和畜力,而这些畜力主要是马匹和牛,而本来国家的马匹数量和质量上就不如游牧民族,现在又要拉上一些运输给养,这无疑让前方战马供给更加雪上加霜。不仅马匹被征调士兵也大量被征调保护后勤给养,在北方广阔的草原上,运送给养的军队很容易受到敌人的袭击,因此保卫力量也是必须了,这样无疑又削弱的军队的战斗力。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战马的战损比,西汉时期的霍去病曾经一次带着十万匹战马出征,他一路所向披靡让匈奴人听到后望风而降,可没想到等他打了胜仗回到长安的时候战马竟然只剩下三万匹了,这还是在霍去病一路打胜仗中间不断缴获敌人战马的情况下才有这样的结果,如果是打个平手或者是缴获不够多的话,这霍去病的骑兵早就变成步兵了。可想而知战马的战损比之高,这一点是西方君主无法想象了。

在西方古代君主虽然经常有人远征,但却没有办法完全统一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的农业地区,他们的远征其实是一种掠夺,带去的只有仇恨和无尽的仇杀,却从来没有一个统治者想要将他们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因此他们都无不陷入从征服到叛乱再到分裂最后再征服的死循环中。这一点我们中国是幸运了,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方君主要打的战争我们早已经打完了,就在亚历山大的帝国分崩离析的时候中国实现了亚历山大想都不敢想的大一统,这一切都得归功于秦始皇。

随风来,随风去。回忆往事,历史的记忆挥之不去。今天的历史之旅到此结束了,期待与大家下期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