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心论》新十五:文明的张力在火与种

《中国中心论》新十五:文明的张力在火与种

——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都是尼夏文明

文|黄饮冰

中国人为什么有饭吃?对这个问题一直在思考。不过,以前的思考,是政治性的。我曾写过一篇短文,说:我们有饭吃,感谢有三。一是建国后完成的农业水利化。没有水,分田单干不会对任何人有益。因为中国几千年的农业就是个体农业,并没有解决吃饭的问题。二是种子的研制和开发。没有新种子,增产就是不可能的。三是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没有化肥工业和农药工业跟上来,增产也是不可能的。

袁隆平在第二个方面,做出了菩萨般的贡献。文明的优势,首先在于填饱肚子才能够体现出来。填不饱肚子的文明,没有优势。

《稻可道》,即是稻中乾坤大,稻,也是中华文明优势和实力之一,在稻的推广上大有作为。以稻布道,胜过坚船利炮。稻的推广,既是文明,也是传播文明。

我读完《稻可道》,习惯地闭上眼想一想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解决吃饭的问题成为首要问题。毛氏的农业“八字宪法”为中国农业的发展订立了方向。和平的狮子在这一点上遗忘了。“种”是毛氏农业八字宪法的八分之一。

由此想到极古,华夏人种由极古而来,手持火把,开荒斩棘,耕耘播稻种稷,是怎样的尽心和艰辛,这其中的“道”要用多少个“稻”来言?

谈文明,先从火与种说起吧!

一、华夏文明观念——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1、什么是文明

用中华的话语来讲,文明就是文而明之,言外之意,文明是规范和教化的结果,文明就跟规范和教化的水平有关。

文明一词,见于《易传·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注释:“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我理解,文是人伦和为人之规范,明是清楚明白,人不浑浊也。所以《易经.乾.文言》中的文明一词可以直接理解为现在的文明,不必费解释的周折。

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文明与文化这两个词汇有含义相近的地方,也有不同。文化指一种存在方式,有文化意味着有某种文明,但是没有文化并不意味“野蛮”。汉语的文明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这是对文明的一种狭义的理解。

2、华夏文明观——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怎样才算作是文明的标志呢?《易经》说得好:见龙在田,天下文明。龙在中国古文化中是农业的保护神,是农业文明的象征物和吉祥物。从有农业开始,才能说人类拥有自己的文明。农业是文明的标志。

为什么?因为取食和产食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思维和思想的巨大转变和进步。

渔猎采集是取食经济,是向大自然索取食物,这是动物的本能,拥有智力的人可以把取食经济做得最好,但终究还是一种动物的生产生活方式,特别是猎捕动物依靠的是蛮力,在此种蛮力下的人,可能还没有形成人的规范,离文明还有一段距离。

产食是思维的飞跃,思想的质变。产食使人初步具有了摆脱自然控制的能力,也使人类有了建筑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促进人类进入到文明时代。有稳定的食物来源,有一定的食物积累,人才有时间来审视自身,建立规矩,约束人的行为,摆脱动物的生活生存状态,即古人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

最早的产食经济,就是农业——稻(水稻和旱稻)的种植。所以在中国古文化中,见龙在田,预示天下文明。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也”。

谈农业的存在,种子是最好的证据。没有种子的出土,就不好谈农业出现这样的话了。

3、文明冲突和文明各述

大致查了一下,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单就文明一词,中西方的理解并不相同。

但是,一旦把文明一词用于人类的发展史上来,问题就出现了。

19世纪之前西方对文明的定义是很狭窄的,认为生产方式先进、知识丰富就代表文明,而生产能力低下、礼仪不合西方的定义就是野蛮。所以西方把对非洲和美洲进行的侵略总是定义为文明战胜了野蛮,但是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其实是真正的野蛮。他们屠杀弱者的理由就是他们的文明定义。

当他们的坚船利炮出现于中华的海岸线时,他们也把央央5000年中华文明,视作了野蛮,因为不符合他们的文明定义。

西方把侵略看得大义凛然,同样是由文明一词的定义而来。在文明冲突中,优越而先进的文明战胜落后和腐朽的文明是理所当然的,是西方的理念。

所以,文明一词中,包含着西方的祸心。我们陷入西方文明之定义,就是自找侮辱。

现在西方也显得很文明,在对于文明的判定标准上,主要是以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青铜器的使用和国家制度的建立为标准。这个文明标准,中国的不少大师也是赞同的。但用这样的文明观用来考察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就显得很落后了。

在西方的文明观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青铜的使用被西方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而我们的文明观,聚邑是源头,田野是基础,所谓“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是也。“田”是什么?“田”就是“农耕”。所以中华的文明观,始自“农耕”,农耕的初期,在距今9000年以前,那时中华大地上的聚居区是聚邑,是壕沟保护下的村庄。用西方的文明定义,中华的早期农耕文明就被排除在文明之外了。

中华文明的线索从用火开始:人工取火——烧制陶器——农业(种子)——定居(乡邑到城国和城邦)——陶器、玉器、文字符号与祭祀。中华是在玩着火、烧着陶器、耕种田地、在陶器和玉器上雕刻着神灵、在高台上举行着祭祀、把玩着玉石、挥舞着干戈(木质武器)、建立起土城进入到国家时代。

总而言之,在西方的人类文明观面前,我们总不能理直气壮,总在寻找证据证明我们的悠久的文明能符合西方的标准。而西方的文明观点,总在随着我们的证据而进步,总之是要把中华排除在最早的文明圈外,目的无非是确保西方在文明上的优越和优势。

比如在城市的问题上,我们首先在中原发现了距今4500年的城市,这些城比西方的要晚。所以在文明的比较中,西方把城市的出现看的很重。后来在长江中游发现了距今6000年以前的城市,那么城市就不是中华文明成为最早的文明的障碍了。但青铜的使用,一直成为了一个牢不可破的障碍。还有文字,甲骨文以前的文字都不是文字,是符号。中国也有人认为中华文明只有3500年,至多不超过3700年,就是依据的是甲骨文字。

乡村能不能产生文明呢?没有文字的人群就不是文明之族群吗?使用青铜就比使用石器和木器文明吗?那些没有破解的刻符就一定不是文字吗?恐怕不是。问题还是在于文明的定义而已。

所以对于文明的概念,一定要有一个公道的设计。中华文明要有中华文明的定义。

城市也好,青铜也好,文字也好,以这些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其含义代表的其实是人类文明进入的状态,而不是文明的本身。人伦是文明,文字符号是文明,崇拜和祭祀是文明;农耕是文明,城市是文明;使用青铜是文明,使用石器和陶器也是文明。使用玉器不更是文明吗?玉器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特征,我们能说没有玉器时代的西方没有文明吗?

文明的精神基础是人智。有人智,人才可能不是动物,才可能按照人的要求来规范人的生活,然后才有所谓的文明。文明的物质基础是农业,有了农业,人们的生活才能安定,人才有时间去研究人和规范人。

所以,文明是人类发展和进步到有自控能力的某种状态,这种状态只能由人群的生活状态来体现,来定义。文明,是人类脱离了动物的生活方式之后的生活状态的总和。

这就是我的文明观。文明有发展状态的不同,人的全部存在即是文明的存在。中华文明,应该从陶器和农耕开始。

所谓的文明冲突,内在的原因,是文明歧视导致的文明对抗。对抗的原因,就是西方的文明理论。“异教徒”一词,可以说明全部。《圣经十戒》第一条说:除我(耶和华)之外,不能有其他的神。所谓普世价值,耶和华一人而已。

4、非洲起源论实际是西方优越论

有些人认为,西方的非洲起源论是公正的,是无私的,因为西方并没有承认欧洲的尼安德特人为祖。相对于中国人坚持认北京人为祖心态端正多了,心胸宽广多了,中国人反显得很狭隘。

原因真的如此吗?中国人坚持认北京人为祖,是因为从考古材料结合人类学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北京人与现代中国人是传承关系,中国人认北京人为祖是有道理的。西方人与尼安德特人,是明显的两个不同的种系,西方人只承认尼安德特人与他们的祖系是平行系。你总不能在西方人明知道尼安德特人不是其祖先而要求他们去认祖吧?这种蠢事西方人肯定不会干的。

西方人在欧洲找不到祖先,这才是西方人的心病所在。他们的狭隘立场决定了他们的眼光不能向东,只能向西。

在非洲起源论之前,西方创造了欧洲中心论,欧洲中心论很快就破产了,他们又搞出中华文明西来说,全力先把中华文明排除在中心位置之外,然后才制造出了非洲起源说。

欧洲人在埃及看到古埃及文明时,并不是惊喜,而是惊讶。因为这个当时最古老的文明,不是白种人创造的,而是与中华人种一样一样的黄色人种创造的。惊恐之余,他们打碎了发现的所有人像的鼻子,以掩盖真实。随后的两河文明,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中国仰韶文化的出土,让西方看到了仰韶文化和两河文明之间的联系。仰韶文化无疑是属于起源阶段的两河文明,即两河文明的起源文化是仰韶文化,但他们偏要说仰韶文化是从两河流域传来的。仰韶文化是西方的安徒生发现的,安徒生把仰韶文化命名为文化,在西方的理念中,文化是次于文明的,所以从西方的理论看,中国的仰韶文化源自于两河文明,后来者仰韶文化在发展程度上还不如其前者两河文明,中国人岂不是愚蠢。从这个荒唐的逻辑也可以看出,仰韶文化才是两河文明的祖宗。

西方提出非洲起源论,维护的还是西方中心论。所以非洲起源论和非洲智人的征服论是荒谬的。

三、文明的张力——华夏人种开拓世界、传播文明的优势

(一)文明之火——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明

在我看来,现代智人的标志是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明。没有掌握人工取火技术的原始人,称不上智人,他们应该还是属于猿人之列。简单的语言也不是智人的评判标准,简单的语言可以说明这些猿人有了初步的模拟音节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记忆力,但离智力还很远。智力是思考、总结和推理的能力,不是初步的模仿力。如利用自然火,制造简单的工具等,都是猿人具备的能力,这样的猿人就是能人或早期智人。如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他们会利用自然火,也可能有简单的语言,但他们不会人工取火,所以他们不是智人,是能人或早期智人。

15万年前的夏娃家庭,连人工取火都不会,怎么能列入智人的行列呢?

人工取火技术存在的证据,一是在冰川期能在北方寒冷区域生存并延续下来,二是传说中有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明记忆。第一点可以在考古上得到证实。第二点可以在神话和传说中得到答案。末次冰川期以前进入北方的猿人,如北京人、蓝田人,其生活于北方的时间是由间冰期的时间之长短决定的。因为他们都是利用冰期之间的温暖期(间冰期)进入到北方生活的,一旦冰期再来,他们要么南撤,要么被冻死了。因为他们不会人工取火。

会人工取火,他们就不会被冻死或者被迫南撤,而是继续在北方生活,其文化就是延续的。如大地湾文化遗址,从其文化从距今600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大地湾族群的原始文化贯穿了整个末次冰川期,并延续到了末次冰川期后的温暖期内几千年。大地湾原居民是会人工取火技术的。山顶洞人也是东部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的一个族群。

在中国的神话和传说中,有“钻木取火”的记忆,这个钻木取火的族群,是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为中国所独有,燧人氏,享有人工取火技术不可挑战和替代的发明权。

没有火,其他地区的人种和文明能够在冰川期寒冷气候中存在于北方吗?很难,随时还有灭亡的危险。

西方是没有人工取火发明的传说的,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明与西方人无关。从考古上看,中国既有最早利用自然火的考古证据,也有最早使用人工火的考古证据。希腊神话传说中,西方的火种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在冰川期内,面对寒冷的气温,没有火种是无法想象的。

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明,是华夏人种能够开拓世界,把华夏文明播种到全世界的根本原因。

在没有掌握火种的情况下,西方中心论者让夏娃带着自己的家庭离开非洲到欧洲,在末次冰川期内就会被冻死了,何况夏娃的家庭不仅不会人工取火,而且也不会自己产食,随时有填不饱肚子的危险,也有为填饱肚子在渔猎和采集中丢掉性命的可能。

人类用火创造的第一个器物是陶器。陶器是自然界没有的器物,完全是人工创造,所以陶器是人类用火技术达到成熟的标志性器物,我把陶器看做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性器物之一。

最早的陶器,距今2000年左右出现在中国湖南道县玉蟾岩和江西万年仙人洞。以陶器为标志,中国南部最早进入到文明时代。

(二)华尼语是世界语言的母语

在古代诸族的交往上,是没有或很少有语言上的障碍的,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在人种上是同源的,在语言上也是同源的。

这个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华尼语。其他语言,都是由华尼语分化出来的。

华尼语起源自中国大西南(滇黔地)。华尼语随华尼人开拓世界的脚步,扩散到世界各地。

语言,是文明的载体,也是开拓世界的软武器。

(三)种植技术的创新(种与种,即种植和种子)

1、稻(旱稻“秜”和水稻“谷”)的种植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种子是种植业存在的标志。在距今13000年前,中国的胡人和华尼人都从采集中发现了稻。

不同的是,胡人在水网交错的湖区发现的是野生稻——稆生稻。他们把水生野生稻叫做“谷”(hu)。华尼人在大西南云贵高原上的湿地发现的是野生旱稻——秜。胡人和华尼人对“谷”和“秜”进行人工栽培,逐渐把野生的谷和秜培育成了人工栽培稻。这个驯化的过程,大概在距今9000年前后完成。胡人和华尼人都成功进入到了产食经济时代。他们初步具有了摆脱自然束缚的能力。在取食经济时代,他们的主要精力都在渔猎好采集上,成天为填饱肚子而忙碌。进入产食经济时代后,食物有了初步的保障,他们就开始有精力和时间观察和思考其他。所谓人类文明,才有开始的基础。

所以,稻的种植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距今9000年前后,中国的华尼人和胡人都进入到农耕文明时代。而最早的稻种,在距今1.8万年到1.4万年出现在湖南南部的玉蝉岩。

2、稷(粟)的种植,是中原文明开始的标志

同样是稻,水稻相对于旱稻来讲,弱势是十分明显的。旱稻可以适应于水的环境,如华尼人在云贵高原种植旱稻——秜,一部分华尼人进入湖南后,把“秜”培优成了“糯”。他们学习了胡人的技术,又会种植“谷”。但是“谷”(水稻)离开了水,就不能生长。从这一点上讲,种植谷的胡人和夷人,难以具备向北方干旱地区开拓的能力。胡人在失去了水稻种植家园后,只得迁徙到了草原,演变成了游牧民族。

中原文明为什么典盛呢?因为从湖南迁出经鄂西北到河南的古华人糯农部既有水稻种植技术,又有旱稻种植技术。他们在鄂西北地区培育出优良的旱作作物——稷(粟),替代了北方原有旱作作物——黍,使糯农族群成功取得了定居中原的资格,为神农氏的创世打下了基础。

稷(粟)的种植,是中原文明开始的标志。中原文明是华夏文明,即东夏和糯农融合后形成的新文明。

3、黍的种植,是尼夏(古夏人)文明开始的标志

华尼人迁徙到大地湾,在距今7800年的时候,种植黍。黍是古夏文明的开始的标志种植物。

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及中原文明,都是旱作文明。现在认为两河文明是最早的文明。但从种植看,中国的尼夏文明要早于两河文明。

旱作文明的起源是中国云贵高原上的华尼人的旱稻种植文明。旱稻种植是旱作种植技术的根源和基础。

尼夏人的旱作技术来自华尼人。黍可能是秜进入北方干旱地区演变出来的旱作品种。

两河文明的种植技术来自尼夏人。尼夏人经西域进入两河流域,把旱作种植技术带到了两河流域,把旱作品种黍也带入两河流域,并培育出了新的旱作品种——小麦、大麦等。

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都是尼夏文明。

四、华夏人种和华夏文明起源和形成假说(此说在进化中)

(一)原始华夏智人的分化假说——hua与hu

1、Hua是华夏文明和华夏人种的主线,hua即华。Hu是华夏文明和华夏人种的副线,Hu即胡

在华夏古猿演化成华夏智人后,华夏智人首先开发的是火。在对于火的认识上,华夏智人就此分离成两批人:一批把火叫做“ha”,就是后来的hua(华);一批把火叫做hu,就是后来的胡(互)。或者他们开始都把火叫做hu,然后由于语言的复杂进化产生出hua,一部分人就把火叫做hua,总之,最原始的华人在中国大西南产生,他们开始是一个原始群,后来分成了两个原始群。

所以早在原始华夏智人认识火的时候,华夏大西南的智人就产生了分化,分化成了ha原始群和hu原始群。

2、hu(胡)原始群沿云贵高原向东迁徙,挺进两湖及沿海,最后在沿海发展起来强大的hu文化。Ha原始群在大西南演变成了华人

沿海文化,如河姆渡文化,就是hu文化,即胡文化。两湖地区的hu人,在与随后迁来的华尼人融合,形成了尼夷人,简称夷人。

Hu族群的图腾是日和鸟,河姆渡是双鸟+日,大汶口是单鸟+日,江淮之间是夋鸟,即日中鸟和鸟中日,鸟中日族群继续北进,成为大汶口后期的少昊。日中鸟就是金乌。金乌族群最后进入四川,形成了三星堆文明。Hu族群北进,在草原形成强大的胡人文化。

胡的原始文字,应该是“日+鸟”,即鸟日崇拜族群为胡族群。

Ha原始群在大西南演变成了华(ha)人。此时的华(ha)是火崇拜,以华(ha)为主崇拜的族群就是华(ha)族群。

(二)华夏人种和华夏文明形成假说

华夏人种和华夏文明的主线是华(hua)。

华人的原始居地在中国大西南,远古人谓之黔(qian)。黔地是对整个云贵高原的统称。

华源自火的认识。华是华夏人种第一个血脉烙印。

1、对尼的认识,华(ha)人演变成了华(ha)尼人

处于大西南的华人,在追究人的生命起源的思考中,引发出一个新的概念——尼。承载尼的含义的原始记忆是女娲造人的传说。华人认为自己是女娲用尼土创造的。

尼是女娲赐予人生命的象征,所以尼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人群文化的标志和人群的血脉烙印,尼也逐渐演变成为了先祖的象征,成为了祭祀先祖时的一个象征。

在祭祀先祖时,华人用一个人来处于先祖的位置接受祭祀,这个代表先祖接受祭祀的人,就叫做“尸”,尸位素餐,什么都不做。华人把“尸”就叫做“尼”。“尼”也就被逐渐地强化成了尼崇拜的符号。尼崇拜表达的是先祖崇拜和对生命之源的追记。这个时期的华人,又增加了一个文化符号和血脉烙印——尼。此时的华人就演变成了华尼人,我有时候也简称为尼人,我这里的尼,与尼安德特人的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华和尼,我在《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中有专门的章节探讨。

尼是女娲的代表,或者说女娲神也是由尼演化出来的人神。华尼人的普遍崇拜是女娲崇拜。凡是有女娲崇拜的族群,都是华尼人的后裔。

对于“尼”的确认,我还参考了彝族的历史记载。在彝族的历史上有一个尼能时代,是“尼”存在的证据。彝族是华尼人的后裔之一,记载着华尼人上古存在的许多信息。还有一个哈尼族,应该代表着早期华尼人。

在原始符号中,“x”可能就是尼的原始形态(一男一女在野地上交合),“x”后来演变成了符号“卍”和文字“尼”。

2、距今60000年前,华尼人在冰川期北进,演化出华尼人种北方支系——燧人(雅利安人)

在距今60000年前,可能由于印尼超级火山爆发引发,生活于泛滇黔地区的一批华尼人进入到青干地区,形成了以大地湾为中心的距今60000年到13000年之间的原始文化。这是北方华尼人的中心,他们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点燃了北方文明之火,我把他们定位为传说中的燧人氏。

燧人氏在中国的传说中是人工火的发明人。在西方文明中,其神话和传说均没有人工火的发明记载。西方神话中,火是偷盗而来。由于世界上唯一只有中国有人工取火发明的传说,所以西方文明之火,也只能是从燧人氏族群中盗去的。燧人氏是冰川之王,是世界文明之火的传播者。从传说中看,是燧人氏点燃了西方文明之火。

末次冰川期在距今13000年前后结束,燧人已经进化成了雪地之王,他们已经习惯于在寒冷地区生活,对气温的升高不适应,所以在距今13000年前后燧人大部分离开了中国北部向北迁徙。少量的燧人遗留于渭水流域和中原,以奉守先祖之祭祀。

冰川期生活于中国西部渭水上游地区的燧人,把生活区延伸到北方高纬度区域内,遍布中亚、西亚、北亚高纬度区域,燧人经过几万年的北部寒冷气候的塑造,演变成了不同于西南的华尼人和东及东南的胡人的人种,我叫他们为华尼人种燧人支系。他们身材高大,皮肤黄里透白,体毛浓密,鼻子高大伸长,眼窝深陷,眼睛和头发是棕黑色的。

气温升高后,在距今13000年到12500年之间,燧人氏深入到高加索地区、乌克兰南部和俄罗斯南部大草原一带生活。

燧人氏是西方历史上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是华尼人在北方生活后经过距今60000年到13000年之间演化出来的亚人种——华尼人种燧人支系。

从语言上讲,雅利安是由华尼古音演变而来,雅利即华尼,安是华尼人进入北方生活产生的新概念,安可能是人的自称——相当于“俺”,也可能是对生活地的称谓——雅利安人游猎于北方,在冬季返回中国北方的居地,就“安”了。雅利安人语言属华尼语系燧人语种。

从崇拜上看,雅利安人信拜火教(袄教),实际就是火崇拜即华ha。燧人氏在中国的传说中是燧皇,就是火神。

古雅利安人还有一个神秘的崇拜符号——“卍”,有人认为是太阳,我认为是“尼”的原始形态,“卍”是雅利安人为华尼人的最原始证据。

3、距今13000年后,南方的华尼人因升温北进,在渭水流域形成华尼夏人(古夏人)

(1)华尼人北进演化出华尼夏人(古夏人或尼夏人)

末次冰川结束,洪水开始泛滥。洪水的泛滥,从距今13000年开始,到距今9000年平息。我把此阶段的洪水泛滥称为第一次洪水期。洪水泛滥,遗留于渭水中下游和中原的燧人文明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末次冰川结束后,大西南人口剧增。此时华尼人已经在泛滇黔地区开始了秜稻的种植。柅稻是陆生稻,是最原始的栽培稻。在原始农业的支撑下,华尼人第二次开始了北进历程,正好去填补北方人口的消落。

北进的一支华尼人,在渭水上游的大地湾,与遗留的燧人氏融合,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特征和血脉烙印——夏(sa)。夏是头的意思,头是灵的居所,所以夏就是灵。由夏引发出萨,萨为万物之灵,夏演变成了人灵的专称。夏的思想来源是尼,语音来源是华(ha)。所以这批以大地湾为中心的华尼人,演变成了华尼夏(华崇拜、尼崇拜、夏崇拜),简称为尼夏或华夏。这就是古夏人。

夏图腾是“人面鱼纹图”。“人面鱼纹图”是图文“夏”字。夏图腾,从观念的起源到描画成“人面鱼纹图”,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夏的观念的发酵期,当在距今13000年后。定型期,在距今6800年前。“夏(sa)”与古埃及文明的“巴”是同源的图腾,在形成期发生了分化,即在构图时期发生了分化。

尼夏人的语言是华尼语系尼夏语种。对于“夏”,我在《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中有专门章节论证。

(2)尼夏人分化——尼夏(大夏)、西夏(戎夏)和东夏(华夏)

在距今9000年到8000年之间,尼夏人一部向渭水下游和中原发展。其中华胥一族东进到鲁西南的雷泽地区,在雷泽地区遭受第二次大洪水。第二次大洪水与海浸一起发生。这次大洪水和海浸促使了夏人的分化。

距今8000年到6000年是第二次大鸿水发生期。处于鸿水之中的尼夏人,演变成了伏羲女娲族群,为东夏,也就是早期华夏。伏羲女娲族群后来与来自两湖地区的糯农族群融合(早期神农族群),形成了华夏。因为华是他们的共同特色,夏是主体。

遗留于渭水上游或因躲避洪水而西返和北进到秦晋高原上的的尼夏人,生活于中国的西部和大西北。在距今7800年前后,西部及大西北的尼夏人一部分向西北发展,进入西域,并以西域为跳板,挺进西亚,开启了苏美尔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这一批尼夏人,是大夏,即尼夏(nisa)。尼夏是西亚文明和后来的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的源头。尼夏人,才是西方所谓的印欧人的祖先。

继续生活于中国西部及大西北的尼夏人,是西夏,即戎夏。戎夏一直雄踞中国西部和大西北,持续对东西文明施加影响。如大禹就是来自戎夏。

在语言上,尼夏人对sa音有着顽固的坚守。sa也是西方文明的密码。

尼夏人共同的语言,是华尼语系尼夏语种。汉代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见到的都是尼夏人。他们的语言和民俗与中国颇同,张骞可能与他们进行语言上的交流。

华尼语系尼夏语种,是印欧人的母语。

4、末次冰川期后华尼人东进,在湖南形成华(hua)尼尸(古华人)

(1)古华(hua)人的起源地在湖南,古华(hua)人也就是古夷人

同样的原因,在距今13000年后,一批华尼人东进,在两湖地区与古胡人相遇,他们学习古胡人的粳稻种植,发明了糯稻。糯稻的发明,让华尼人成为了两湖地区水稻种植族群的中心族群。

在两湖地区,尼崇拜演变成了尸崇拜,在甲骨文中尸就是夷。所以在两湖地区,华尼人融合胡人之后,演化成了华尼尸人(这个时期的华音hua,是日华之意,就是太阳崇拜。)。这就是古华人。由于在甲骨文中,尸与夷通假,所以华尼尸也就是华尼夷,也就是古夷人。

在距今13000年前,两湖地区已经发明了古栽培稻种植,这里的原居民是古胡人,其地为hu(湖)地。在距今9000年前,这里古栽培稻已经进化成了现代栽培稻种植——粳稻。两湖地区一部分稻作族群在距今9000年前迁到中原,带去了稻作农业,如贾湖文化遗址。

由于三峡水道没有形成,在距今13000年到9000年之间,西部的冰融性洪水被四川古湖拦截,西部洪水对两湖地区的没有影响,两湖地区之遭受本地域雨水性洪水的影响,这个影响也小。这是文明兴盛于两湖地区的根本原因,也是两湖文明在这个时间段领先于中原地区的原因。

但是在距今8000年到距今6000年之间,第二次鸿水泛滥期爆发,这个时期三峡水道依然没有形成,四川盆地还是一个古湖,西部的洪水依然对两湖地区产生影响。但是这个阶段海浸发生了,这个阶段东部被海浸顶托而造成洪水不退,形成洪水,两湖以东就是东海,两湖地区湖水难以下泄,造成严重的内涝。人口迁到了湘西鄂西的山地或高地。

(2)古华人糯农部北进,与尼夏东支伏羲族群融合成新华夏

在距今7800年,尼夷之糯农部向北发展,在鄂西北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发明了山区种植的“粟”,也在鄂西和江汉平原交界处继续种植水稻。古华人糯农部进入豫西后,开创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古华人谷农部随着鸿水的消退进入江汉平原和澧阳平原,发展出城背溪-大溪-屈家岭文化。大约距今6000年第二次大洪水结束,伏羲部西进,在庙底沟吞并了糯农族群,形成华夏的女娲伏羲神农联合体。在距今5900年的时候,糯农族群中神农出世,华夏族以神农为核心,开创了中原地区到鄂北江汉平原东部的新华夏文明。这里面包含古夏人和古华人在豫西和江汉融合的过程。

(3)古华人谷农部东进,与东部古胡人形成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

距今5600年到5300年,古华人谷农部一部向东挺进,在凌家滩形成凌家滩文化;在良渚与古胡人河姆渡居民相遇,融合成鸠尼。鸠尼北进,演变成九黎。

(4)古华人祭祀团体迁移到湖南高庙,奉守女娲、农神的祭祀,成为祭祀之国

由于掌握了祭祀女娲、农神的神权,古华人祭祀团体发展成了古华人的神族——互人。他们能通过天梯自由来往于天地之间。

高庙是中国原始宗教——傩教的起源地。傩教是在祭祀的过程中形成的祭祀仪式、祭祀舞蹈、祭祀程序的总和。

(5)古华语

①古华语是由华尼语和胡语融合而成的新语种。

②Hu音是胡语的核心,在听觉上wu音多是其特色。

两湖地区的原居民是胡人的一部。他们语言特色是把较大的水面都称作“hu”(湖)。中国古代族群都有把地名带着走的习俗,所以两湖地区的胡人迁到中原贾湖地区时,把地名也用hu命名。

我们现在把粳稻称为粳稻,可能是后来发生变化的原因,因为两湖地区后来被称作“荆”,粳稻可能是由jing的音节扩展而来,因为后来胡人迁出了两湖地区,湖的地名消失了,荆的地名就诞生了。

禾和谷可能是对稻的原始称谓。从语言上分析,禾是华音,谷是胡音的遗留。我们这里也称水稻为稻谷。谷的原始音应该是hu,后来转化成了gu。与稻有关的鸟,如布谷,鸿鹄,都是hu音转换而来。在胡人的语言中,粳稻的名称是“谷”,所以前面所说的尼夷粳农部实际应该称为“尼夷谷农部”。

从根本上讲,胡语是一种水稻语言。是两湖地区以及东部地区胡人的共同语言。

③华尼语和胡语的共性是h音。不同在于ni音。

华尼语没有l和n的分别。尼罗河、雅利安、尼萨等,都是华尼语。华尼语中,像f音,r音,是没有的。F是h,r是n。比如日不读ri,而读ni,飞不读fei,而读hui。夫、父、伏等不读fu,而是读hu。

对于华尼语来讲,在听觉上ni音多是其特色。尼秜妮腻(ni)音居多。华尼人称旱稻为秜,称稆生稻为秜。

融合后形成的尼夷语,wu音和nuo音是其特色。没有nuo和luo的区别。像f音,r音,是没有的。F是h,r是n。如农(nong),龙(long),糯诺傩喏(nuo),罗裸骆逻倮螺(luo)等,都是华尼人与胡人融合后产生的新语言。

④华(hua)标志的形成。在彭头山可以找到象形的“日”,这个“日”应该是读ni。在高庙可以找到“华”标志,就是“内圆外八角星”的组合图。在语音上,胡音和华尼音融合,华ha的读音演变成了hua,华的含义也演变成了“内圆外八角星”的统一标志,即太阳崇拜。

⑤有些研究者把湖南地区的远古语言称为“糯语”,如湖南的林河、流波等,也不无道理。只是没有反应人种的种族属性,有以偏概全(以糯定语言属性)的遗憾。

古华语,就是俗称中的鸟语。古华语是整个古华人及后来的古夷人文化圈的共同语言。

我以前也把古华语成为尼夷语。

5、华夏鼎立中原

神农时代和黄帝时代,诸族在中原相遇融合,形成了强盛的中原文明——华夏文明。

其后五帝登上历史舞台,颛顼进行了宗教改革;唐尧虞舜进行了国家治理层面的典章制度的创新。使华夏文明得以稳固和定型。

要说明的是,黄帝是黄人之帝,黄人在距今5000年的时候由黄水流域南下,进中原,代神农为天下共主。黄水是辽河的上游西拉木伦河。黄人也是华尼人的一支。黄人在进入到两湖地区时,没有与两湖地区的胡人建立融合关系,成为两湖地区独立的一支华尼人。他们由江夏经汉水谷地北上,经河南河北,于距今8000年左右到达东北的黄水流域。贾湖文化是这一支在中原的遗迹。

这个推测可以从黄人的后裔黄氏后来以江夏为发展中心得到证明。

6、无论中华如何变化,“华”是华夏人种始终不变的烙印

从图腾的起源上讲,华图腾是火树图腾。后来华图腾演变成了太阳崇拜、光明崇拜。无论中华如何变化,“华”是华人一直不变的血脉烙印。

从语言遗迹上看,ha、ya、sa、a等音节,是华音分化出来的。华的远古音是ha,在两湖地区与胡人融合后演变成了hua。

黄饮冰2015年6月14日星期日根据本人所写《华夏人种和华夏文明概述》改写。2015年8月24日星期一再修改。2016年7月25日修改定稿。2017年6月18日星期日最后一次修改。

作者简介:黄饮冰,本名黄祥文,曾用名楚天孤客,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现生活、工作于湖北省孝感市。黄饮冰从1989年开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网络独立评论人。研究汇聚成《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中国中心论——中国是世界人种和世界文明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华夏族群的起源和形成假说》。黄饮冰在网易、凤凰、新浪均开有博客,在大同思想网、博客中国、一点资信开设专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