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亦姝16岁夺得诗词大会冠军,却被网友质疑,蒙曼4个字霸气回应

武亦姝,一个高高瘦瘦的小姑娘,在2019年高考中,凭借613分的高分,成功考入了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成为了清华园里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可以说,她是2019年高考中人气非常旺的一名考生,成为了很多中学生学习的榜样。

每年考上清华的有三四千人,为何唯独武亦姝会在高考中拥有超高人气呢?这故事还得从她当年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说起。

《中国诗词大会》是2016年开始在央视播出,是一档非常特别的文化类节目,这档节目创办的宗旨是“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说实话,《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刚播出时,关注度并不是特别高,所以现在很多人都不记得第一季的冠军是谁。但是播出一季以后,到了第二季,人气就旺了起来了,收视率也越来越高。而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就是武亦姝。

那一年夺冠时,武亦姝才16岁,正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一。开始并不被人看好, 以为一名高一学生,学习任务紧,诗词储备量可能有限。再加上那一季,又有陈更、彭敏这种北京大学在读或已经毕业的高手参赛。

然而,随着比赛的推进,大家开始看到了武亦姝的实力,她将对手一个个送走,最后击败彭敏、陈更等一众实力选手,将自己一直送到了冠军宝座。

夺冠后,武亦姝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很多人都对她称赞不已。然而,也有不少网友投来了质疑的声音。有的网友对武亦姝夺冠不屑一顾,质疑武亦姝只是会背诗而已,对诗词的理解可能并不深,真正厉害的是要做写诗。

这些网友说的这些话有点酸,有点指手画脚的意思。首先,自己有没有武亦姝这种水平且不说,对于一个16岁的学生动不动就要求必须要会写诗,掌握一两千首诗词都不算厉害。

对此,作为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在武亦姝夺冠后这样评价她:

“重要的不是诗词的储备量,而是她对诗词的爱,她不是为了背诗词来参加这个比赛,而是为了享受诗词而来。她对诗词的情感真挚是一流的、享受诗词的心态是一流的。”

蒙曼教授的一席话,等于霸气地回应了那些质疑武亦姝的网友,蒙曼老师的回应核心是4个字“享受诗词”说出了武亦姝对待古诗词的态度,说明她不是死记硬背古诗词,而是出于对古诗词的热爱,学习古诗词对她来说,是一种享受,她是真正在“享受诗词”。

蒙曼老师的点评是非常到位的,说出了武亦姝的真实情况。武亦姝并不是那种只会背古诗词的人,她对古诗词是一种出于内心的热爱。其实武亦姝在初中的时候,还算不上一个厉害的学霸。

她初中时,成绩有点偏科,语文历史这些文科比较好,因为对古诗词、对历史类知识特别感兴趣,所以这些偏文科的成绩非常棒。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肯定会立马站出来,规劝学生不要偏科,要把短板补起来。

然而,武亦姝是幸运的,她的初中班主任严韬老师并没有这样做,相反却继续鼓励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继续去喜爱她的古诗词,偶尔还会跟她讲解和交流古诗词。正是这种鼓励式的教育,才有了武亦姝后来不断地追求自我,才有了后来夺得诗词大会冠军,考入清华的励志故事。

武亦姝自己在谈及平时阅读古诗词时,她说:古诗词对她影响很大,丰富了她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平时阅读古诗词能够让她在面对世间繁杂时,可以静心读书,看淡一切。古诗词同样打开了自己的思想之门,提升了自己的认知,陶冶了情操。对学习其它课程同样很有启发作用。

或许这是武亦姝为什么精通古诗词,却能够在高中阶段理科学得那么好,最后以理科生的身份考上了清华大学。从武亦姝身上我们可以看来,平时阅读古诗词并没有影响到学习其它课程,相反却有一定促进作用。

而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考试成绩更高一些,平时根本不会允许孩子阅读古诗词这些书籍,有的学生也是重理轻文,学习心思全在数理化上面,忽视了对文科的学习,觉得学不学都是一个样。殊不知,文科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是需要平时多阅读,潜移默化的一个过程。

而武亦姝就是文理兼修的典型代表,精通古诗词,理科学得也那么棒,活该人家考清华。

不过没关系,读书什么时候都不晚,在读书的最好年纪里,课外多让孩子读读古诗词,多学学优秀的传统文化,说不定未来你的孩子也能拥有跟武亦姝一样的才气,能写出跟武亦姝一样优秀的文章。

你们觉得武亦姝是只会背诗,还是享受诗词?欢迎发表你们的看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