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都没有读完一本书?从今天开始,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2021年的第一个月马上过去,你今年的第一本书读完了吗?

我们总是在教育孩子多阅读,但对于很多不在学术或专业岗位上的成年人来说,每日为碎银几两慌慌张张,想静心读书已是不易,更别说工作生活千头万绪。读完的书再去回想,有时都不剩下什么,只留心中一阵慌乱:像我这样的人,读书还有意义吗?

读书不是为了记住什么。曾经在豆瓣上看到@开膛手贝塔发过一段话,“她(范雨素)说读书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让人干净。一本书可能读了就忘了,就像竹篮打水,但你一直读下去,竹篮就一次次被放进水里,时间长了,竹篮就变得干净。这是真的读了很多书才能有的体会。”

读再多的书,人生的难题也不会因此而减少一些,但是你在经典里看到前人的人生智慧,在小说中感受别人的人生经历,在新知中了解作者的思维路径,在艺术中体悟到美和感受力,这些体验会滋养你,让你在面对人生难题时更加从容理智

多读书,你也许不能清晰地说出自己的变化是什么,但像那只总在打水的竹篮一样,你和其他蒙尘的篮子是不同的

春节假期马上到了,孩子们的漫长寒假里,你一定鼓励他们做了读书计划。这一次,我们把目光投向自己。文话童心“坚持阅读,拒绝碎片”读书小组为你诚意推荐几本好书,与你一起开启2021年的阅读记录。以下推荐均摘自小组成员读书笔记,感谢大家的分享。

小说

《告白》

作者:凑佳苗

非常好的小说,尤其是当我知道作者因本书第一章获奖后,扩写而成全书,便深深记住了凑佳苗这个作者。心理描写出色,逻辑严密,扩写的内容甚至更好!虽然以暴制暴不好,但是最后的结局好爽!至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和法律问题,读者自然会有体会,无需多言。有点悲哀的是,所有的人都没有出口,他们的负面情绪没有出口,这更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夜晚的潜水艇》

作者:陈春成

在这本多小说里集中反复出现这样一种观念:专注于一件事是极大的享受,不过这种享受无法与人分享。另外,这样的专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危险,它会引诱拥有专注的人离开现实世界。《夜晚的潜水艇》和《传彩笔》中的主人公都体验过专注体验充盈体内的幸福,不过他们也都让渡了这种体验,从此归于平庸但安全踏实的日子。《酿酒师》和《音乐家》的主人公则最终被对事业的专注充满,消失于此世。这本书的描绘和最近的电影《心灵奇旅》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在电影里专注的人可以进入灵魂的另一个时空,这里的人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非常快乐。

也许我们可以猜测,这种专注产生了心理学上说的心流,让人们进入了某种类似于禅定的状态,从而催生出常人感受不到的极致幸福。李白终日酒不离口,大概酒是让他持久住在这种状态里的一个中介。孩子们专注于某种游戏、某个玩具、某本小书时,可能也是进入了这种状态,家长如果为了刻板的时间表随意去打断他们,真是太残忍了。

非虚构

《目光》

作者:陶勇

陶勇医生的个人随笔,也是一名医生的沉思录。书中包含了被砍伤事件及他从医二十年来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关于生死、善恶、理想、抉择、坚守与自我。打开这本书,是一个生动立体、有仁爱、有信仰、闪闪发光的纯粹的医者形象。四十多岁的陶医生,在见惯了生老病死、历经了人生的至暗时光之后,心灵依旧柔软细腻,灵魂依然纯净得像张白纸。读的过程中不止一次被陶医生的赤子之心所打动,无数次落泪。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我把光明捧在手中,照亮每一个人的脸庞。”医者仁心,大爱至朴。

《冬牧场》

作者:李娟

每年冬天最冷的时候都想重读的一本书。身体感受和阅读体验叠加在一起,有一种从身到心的澄澈。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北疆牧民所过的近乎原始的生活很可能是你难以想象的。世界小到一张机票就可以抵达,却又大到不同的生活间连彼此了解都是奢望。

但李娟并不是想让你同情他们,只是告诉你,有这样的人在生活,他们在怎样生活。她是牧民的朋友和亲人,笔下记录着牧民的朴实、勤俭、智慧和幽默。相比物质的贫瘠,她愿意思考“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确实是艰辛的。可是这世上真的会有更好一些的生活吗?真的会有轻易就能获得的幸福吗?连加依娜那样的小孩子都知道,面对辛苦、疼痛、饥饿、寒冷、疲惫……种种生存的痛苦,不能绕过,只能忍受,只能坚持。”生命远比所看到、所了解到的更结实、更顽强。

《鱼翅与花椒》

作者:扶霞

非常有趣的书。英国姑娘因为对中国饮食的热爱发展到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在牛津长大、在剑桥求学的作者,提供了一个看中国文化的不一样的视角。其中有一些非常典型的外国人眼中的矛盾,比如中国文人信奉“君子远庖厨”,绝对不能自己下厨,但却有很多文人对研究和记录饮食津津乐道。中国古代文化里,热爱美食和爱书法、绘画、音乐相比毫不逊色。还有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肉形石,扶霞说让她想象一下在大英博物馆的皇冠和权杖中间放一块宝石装饰的牛排?简直太荒谬了。

哈哈,吃对于中国来说就是这么重要。美食类的书籍通常都有态度,有的是怀旧,借美食思乡思故人;有的是风雅,借美食体现自己的生活趣味;有的是炫耀,借美食炫富炫见识。《鱼翅与花椒》不仅是美食书,也是质量很高的文化观察作品。

《巴黎烧了吗》

作者:(美)科林斯,(法)拉皮埃尔

“巴黎烧了吗?”这是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那天,阿道夫·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狼穴”的地堡里,向他的总参谋长约德尔上将发出的责问。

这部新闻史上的杰作讲述了巴黎解放过程中德军统帅部、巴黎占领军、盟军、戴高乐派、抵抗组织直接间接的复杂斗争;作战的策略,政治的考量,关键人物的挣扎;从最高领导到平民和战士内心和行动;告诉我们巴黎如何避免被毁灭、如何得到解放。本书可谓报告文学的典范,真实可靠,文字优美,立场比较中立,对德国国防军有足够的尊重。时不时冒出来的幽默感让人莞尔一笑,转眼牺牲家门口的战士又让人唏嘘不已。更重要的是穿透纸背的对文明的尊重,任何一方对巴黎这座城市的爱!巴黎不只是法国的首都,更是西方文明的集散地。

另外,由衷感觉本书是写作范文的大集合。美妙舒服的文字,让人想马上看完,又舍不得看完。每一个章节都可以单独拿出来参照,孩子再大一点一定要看,比任何作文选都强百倍。

艺术

《王朝物语》

作者:(日)中野京子

去年周老师曾在公号上连载做过讲解的好书。这不仅仅是艺术鉴赏,更是一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世界史普及书。作者用重要的人物画像和反映历史事件的名画做线索,讲述了欧洲的三大王朝:哈布斯堡王朝、波旁王朝和罗曼诺夫王朝的兴衰,还有英国皇室的更迭。如果正好还喜欢世界名画,那就更妙了。就算不了解这些画家也没关系,完全是可以当历史书看。

欧洲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这几大家族朋友圈构成的。一开始,事件和人物都不过是一个个很小的点,但随着之间的连线越来越多,认识越来越立体,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如果喜欢这个风格,中野京子的相关系列《胆小别看画》《名画之谜》系列也非常推荐,交叉阅读相互佐证,之前总是搞不清楚的世界史脉络也许就从此豁然开朗了。

《我负丹青》

作者:吴冠中

王建南老师五星力荐的好书,吴冠中先生自传。

读这本书,常觉得吴老内心是苦的,他太自律和勤勉,多思虑又性情耿直,声名为此而来,但一生多次坎坷,又何尝不是由此导致。可能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多是无法与尘世生活兼容的,他能与妻子鹣鲽情深,已是幸运。

自从与艺术相识,吴冠中历尽沧桑终不悔。与其说他是为艺术奉献一生,不如说那是生命中涌动的激情在召唤他,使他不得不走上这样一条路。真正的艺术家无法压抑胸中的热情,他不画画,便无法生存下去。从这个角度说,吴老与丹青互相成全。不负丹青,丹青亦不负卿。

新知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英)罗伯特·戴博德

在欧洲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理学经典著作—— 被称作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它与其他面向大众的心理学书籍的写作方式很不相同。从开篇到最后,它就是一部完整的小说,讲述陷入了抑郁症觉得了无生趣的蛤蟆先生在朋友的建议/要求下去看心理医生苍鹭,并进行了十次心理咨询的故事。每一次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一章。到后来,每一章的结束,你都会期待着下一次心理咨询的展开 —— 于是继续往下一章阅读。

所以首先它真的是一本小说,一本完整的小说:有起伏变化的情节,有丰富饱满的人物设定:鼹鼠、河鼠、獾……其中第一章就完全从鼹鼠的感受和心情来引出整个故事。文笔细腻又精彩,对景色、人物情绪、动作的描述细致而准确,让人读的时候眼前仿佛可以恢复出电影一般的现场场景来。

而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随着蛤蟆先生一起,学习到一个又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理解一个又一个理论或法则表达的意思。例如儿童如何释放愤怒,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儿童状态、父母状态与成人状态,PLOM(“多么可怜弱小的我”游戏),“我好你不好”性格、“我不好你好”性格与“我好你也好”性格……等等等等。看故事的时候,让人忍不住心里会想:对呀!就是这样呀!也仿佛跟着蛤蟆先生一起,被倾听被理解,一起成长,到最终勇敢而释然。

《智能时代》

作者:吴军

作者认为大数据会成为下一次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核心动力,会带来全球智能革命,或者可以说,未来已来。大家熟知的人机大战正是在海量数据处理基础上的技术胜利。大数据为什么会有如此重大的影响?核心就在于未来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可以帮人们消除不确定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取代原来的因果关系,帮人类得到答案。很多时候,先进与落后与否,就在于思维方式的不一样。目前的大数据思维,会是新的方法论。

《Range》

作者:(美)David Epstein

比尔·盖茨年度荐书之一,目前还没有出版中文版,网上可以找到英文电子版,也有听书资源,可以先睹(听)为快。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美国调查记者戴维·爱泼斯坦研究了各个领域最成功的人物。从科学家、运动员到音乐家,他发现大部分人都有广泛的兴趣,换言之,他们都是通才。

这本书从讲述泰格伍兹和费德勒的成长路径开始。伍兹从小就是高尔夫球神童,一路非常专注,秒杀同年龄甚至大很多的竞争对手。而费德勒则从小随性成长,直到十几岁才开始专注学习网球,大器晚成,却多少年无人可企及。那么,究竟应该早早就确定方向,一门心思投入,还是应该多接触广泛的经历,培养所谓的range,从而后发制人呢?作者支持的是后者,并且从很多不同角度和层面来论证了range对个人成长乃至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回归到孩子的成长路径上,early hyper-specialization看上去效率最高,不浪费时间精力,但其实所谓的无用之事,才能构成你的range。Expanding your range may seem to be inefficient,但其实是更深远的路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