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8
八、明代北京
1、明朝行政区划
在北直隶地区,明初针对元代的政区弊病采取了几项措施。首先是废除府辖州的附郭县。这是因为元代的州级政区辖区不大,无需附郭县;许多元代的州因地位下降,管辖的地域与人口都与县相去不远,所以在洪武初年大量的州改为县;元代行省南部政区边界混乱,有的地方犬牙相入过甚,又有众多的飞地,所以明初另一项重要措施是调整府级政区的边界与辖区,使之有利于有效的地方管理。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徐达进入大都城,改元大都路为北平府;十月,以北平府属山东行省,而其以南的河间、大名、真定诸府俱属河南分省,山东行省与北平府地理上并不相连,这是刚刚攻下北平后的权宜之计。
洪武年间北平府的管辖范围与元朝大都路相同。范阳、渔阳、潞、益津4个与州同治一城的附郭县被废,东安、固安、顺、檀4州被改为县。东安等4州改为县,与州的地位下降有关,元代部分不辖县的州地位已与县级政区相等,所以洪武元年底对这种州进行了整理。
洪武元年底,北平府辖县有: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固安县、永清县、东安县、宝坻县、顺义县(顺州)、密云县(檀州)、怀柔县、昌平县、新城县(洪武六年五月改属保定府);北平府辖州有:通州(辖三河县)、漷州(辖香河县、武清县)、霸州(辖文安县、大城县、保定县)、涿州(辖房山县)、蓟州(辖玉田县、丰润县、遵化县、平谷县)。
当时北平府直接管辖的宝坻县与北平城被漷州、通州隔开,调整漷、通2州,使北平府的管辖在地域上更加合理,就成为洪武中北平府变化的关键。洪武十年,原直隶于北平府的宝坻县与隶于漷州的武清县改属通州;原隶于漷州的香河县废入漷州,洪武十三年复置香河县后改直属于北平府,漷州下再无属县,管辖地域缩小,洪武十四年改为通州下的漷县。这几次调整理顺了通州、漷州、宝坻县的地域关系,使直隶于府的县、州的分布趋于合理。
永乐元年朱棣建北京,改北平府名为顺天府。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1506年)七月,直隶于顺天府的昌平县改为昌平州,顺天府下的顺义、密云、怀柔3县改由昌平州管辖,以分摊明皇陵杂役。
自此,顺天府的22县中,只有良乡、宛平、固安、东安、大兴、永清、香河7县直属于顺天府。 大兴县,治在明北京城内东南。宛平县,治在明北京城内西南。良乡县,治在今房山区良乡镇。固安县,元固安州,洪武元年降为县,治今固安县。永清县,治今永清县。东安县,元东安州,洪武元年降为县,原治在今廊坊市西的旧州,洪武三年徙治于今廊坊市东南旧安次。香河县,元属漷州,洪武十年省县入州,洪武十三年复置县,改直属北平府,治今香河县。
通州,元时领潞县(附郭)、三河县;洪武初,省潞县;洪武十年、十四年,武清县、宝坻县、漷县相继属本州。州及潞县治即今北京市通州区。
三河县,治今廊坊市三河县级市。
武清县,元属漷州,洪武十年改属通州,治今天津市武清区西北旧武清。
漷县,元漷州,领香河、武清2县;洪武十年废香河县;洪武十四年降州为漷县,改为通州属县。漷州、漷县治在今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
宝坻县,元直隶大都路大兴府,洪武元年直隶北平府,洪武十年改属通州,治在今天津市宝坻县。
霸州,洪武初,州治益津县省入州,州领文安、大城、保定3县。州与益津县治在今廊坊市霸州县级市。
文安县,治在今廊坊市文安县。
大城县,治今廊坊市大城县。
保定县,治今廊坊市文安县西北新镇。
涿州,元时领范阳(附郭)、房山2县,洪武初省范阳县入州。州及范阳县治在今保定市涿州县级市。
房山县,治今北京市房山区城关镇。
昌平州,元昌平县,直隶大都路大兴府;明初昌平县,直隶北平府/顺天府。正德元年昌平县升为昌平州。旧县治白浮图城(今昌平县城西8里旧县村),1450年筑永安城(今昌平城区)并东迁县治于此。
顺义县,元是为顺州;洪武元年改为顺义县,直属北平府;正德元年改属昌平州。治今顺义城区。
怀柔县,元时属檀州,被废然后重置多次,洪武元年直属北平府,正德元年改属昌平州。治今怀柔城区。
密云县,元代檀州置密云县为附郭县;洪武元年废州,县改直属北平府;正德元年改属昌平州。檀州及密云县治在今密云城区。
蓟州,洪武初,以附郭的渔阳县省入州,州领玉田、丰润、遵化、平谷4县。蓟州及渔阳县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平谷县,洪武十年革县、省入三河县,洪武十三年复置,治今平谷城区。
稳定之后的明朝北直隶(河北道)省,下辖顺天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永平府、延庆州-保安州、宣府镇。
顺天府下辖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固安县、永清县、东安县(今廊坊市安次区南)、香河县,通州(又辖潞县、三河、武清、宝坻)、霸州(又辖益津、文安、大城、保定)、涿州(又辖范阳、房山)、昌平州(又辖昌平、顺义、怀柔、密云)、蓟州(又辖渔阳、玉田、丰润、遵化、平谷)。
2、北京城
明清北京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明北京城是1406年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北墙南缩5里、南墙向南展出2里而建成的,并重建了宫城和皇城。明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构成。
宫城又称紫禁城,即今天的故宫。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城墙高7.9米,内外砖砌,外围护城河,四隅角楼,巍然高耸。宫城有六门,正南第一重为承天门(清改为天安门)、第二重为端门、第三重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清改为神武门)。官城内,前部为皇帝坐朝和举行大典的外朝,以奉天(后改名为皇极)、华盖(后改名为中极)、谨身(后改名为建极)三大殿为主体,文华殿和武英殿为两翼。后部为皇帝和后纪居住的内廷,以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东六宫和西六宫为两翼。最后为御花园。
皇城在宫城的外面,南北长2.75公里,东西宽2.5公里。有六门:正南为大明门(清改为大清门),大明门东转为长安左门,西转为长安右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清改为地安门)。皇城东部为宫城,西部为西苑(元为西御苑),中部为太掖池(即元太液池,增开南海)。 承天门(清改为天安门)内东西朝房两旁,布置了“左祖右社”的太庙和社稷坛。
内城又在皇城的外面(内城称京城,又称大城),东西长6.65公里,南北宽5.35公里,开有九个城门:东为东直门、朝阳门,南为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为阜成门、西直门,北为德胜门、安定门。
外城环内城南面,转抱东西角楼。1550年俺答曾率鞑靼兵攻到北京城下,明廷为加强京师城防,于1553年修筑外城。原计划把内城整个围住,因财力不足,只修了环抱南郊的外城。外城共有七门:左为东便门、广渠门,南为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右为广宁门(清改为广安门)、西便门。至1564年又修筑了外城的门楼和瓮城,绕外城挖了护城河,东便门与西便门各设水关和铁栅栏。于是,北京城平面呈“凸”字的图形。
外城东西长7.95公里,南北宽3.1公里,面积24.49公里2。内、外城面积合计为60.06公里2,大于明初的南京城,仅次于唐长安城、北魏洛阳城为第三大城。
明代北京城由一条8公里的中轴线纵贯南北为全城布局的依据。外城南边正中的永定门,是这条中轴线的起点,皇城后门之北的钟鼓楼,是这条中轴线的终点。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都以这条中轴线而对称展开。永乐年间负责宫殿和其他工程的,是木工剻祥、瓦工杨青和石工陆祥等人。
北京的商业区位于正阳门外和东四牌楼、西四牌楼。正阳门大街以东有果子市、鲜鱼口、瓜子店,以西有珠宝市、粮食店、煤市街、钱市胡同等,都是各种专业市场的名称。东四牌楼附近有猪市大街、小羊市、礼士胡同(驴市胡同),西四牌楼附近有马市大街、羊市大街、缸瓦市、粉子胡同等, 都是热闹的商业区。除商业市场外还有集市。东安门的内市、都城隍庙的庙会、东四牌楼以南的灯市等,都定期开市。
明朝最高学府国子监有两处,在南京的叫南监,在北京的叫北监。永乐年间在北京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约有一万人。其中还有朝鲜、暹罗和安南的学生。明朝规定三年举行一次会试和殿试,每隔三年就有成千上万的考生齐集北京。明政府还在太医院、钦天监、四译馆内设科,培养医药学、天文学等方面的人才。四译馆分为八个馆,学生们在这里学习少数民族和各国的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