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气沉丹田与安般守意
早年练气功出过偏,出得还挺重,精遗,气结,神散,整个是乱了套了.我是坚持练习二十八式达摩易筋经二十年以之抗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听到丹田这两个字就害怕.还好,跟董老师学拳的时候,董师一般讲沉到脚底.这我听起来就舒服多了,但有一次董师也讲到气沉丹田,我立即条件反射式的大声纠正,不对,是沉到脚底.我是不敢意守丹田的,但我练太极拳一年后,确实有丹田饱满的感觉.我已经不怕气沉丹田之说了.
讲到内功,是一定要讲气沉丹田的.曼师晚年,打拳较少,但功夫不退反进,曼师说,是因为他几十年都能做到心与意相守于丹田.丹田的位置,一般是指脐下气海穴内,很多人练气功,就把意守在那里,这种方法适合一部分人,有些人意守丹田会遗精,据说,有些女人会血漏.尽管如此,如果你练内功或内家拳的话,气沉丹田应该是一个躲不过去的主题.
雅轩师也不只一次谈到这个问题,雅轩师讲:
太极拳的功夫,对气沉丹田这一规则是很重要的。然而太极之气沉丹田怎样可以作到呢?那就必须先松心,后松身,心身俱松之后,其意气便可自然的沉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硬力将气意压到丹田去的。如是用硬力将气意压下去,那就会弄得周身不舒服,甚至身体发生疾病,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学者应当多加注意。
雅轩师在谈守窍之说时又讲:
在练功未出势之前,在做预备工作时,就要做静心的功夫.先以意将散在外面的思想,把它收拢来,使其集中在印堂间安定下来,俟其集中安定之后,又要意识自印堂徐徐下至鼻端,,到达准头间,而后又由准头顺着承浆下到心间,它在心部要多收一段时间,等到杂念摒除了,心里一点往外想的意思也没有了,完全将在外散着的思想统统收回来了,身心也舒适了.在这个时候,口中定有田液生出,身心感觉非常的畅快.有了以上这种情形之后,再将思想意识徐徐地将它放下去,到达丹田.从此就以丹田为家,思想意识在丹田里主导一切,------
從以上两段文字可以看出,对于丹田,不同的阶段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开始练拳时,只求心静体松,练体固精,练精化气.待丹田饱满不再空瘪时,功夫有些基础时,方可意守丹田.
田兆麟说:初练太极时,亦觉脐下空瘪,不知丹田为何物.三年后始觉,所谓丹田者,能蓄气,能发气,能养气,实为人身气之总机关.,若气足,则丹田充满,按之如鼓然.艺高者呼吸,每以丹田为换气之所,与普通人呼吸绝不相同.
我覺的我摘得这三段文字很重要,我们可以从这两位前辈高人的的话语中看出,太极拳的内涵都包括了什么.太极拳是武术,也是一门包括调控身,息,心等的综合学问.中国政府国家体委搞的一系列太极野狐套路,对弘扬和普及太极拳,对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起了良好的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但是在普及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太极拳是一门高深的极具实用价值的技击拳术.
安般太极拳法是以科学安般守意为内功心法,解决了习练太极拳需要极长久的时间才能有内功上身的难题.需要说明的是安般念是一种历史悠久,且为多种宗教共同重视的修道方法,佛教中,安般念和不净观被称为最重要的甘露二门.安般念不是佛教所独有,也不是佛佗发明的,但因为它是和佛教一起传入中国的,所以有些人称之为佛家功法.
修安般念,达到高层次时是可以证四禅八定,获大神通.这也是印度修行者的修行目的之一,中国没有修习禅定的传统,一般到欲界定或未到地定都不多.科学安般念主要讲的也是到达禅定以前的基础部分.有位博友看了我的文章后,表示要认真修行,并说,好歹要搞个初禅的层次.希望这位博友早日证到初禅.有些博友问,安般念和练气功有什么关系.什么是气功呢?气功是修习禅定中最初阶段的一些感觉或觉受,有人拿这些觉受作为目的来修炼,就成了气功.
修安般念最初会有呼吸放缓的状况,当呼吸慢到每分钟六到七次的时候,就变成腹式呼吸的状态.再慢一点就是科学安般守意讲的定义每分钟五次的粗住腹式呼吸.这种东西在安般念里是没有记述的,修安般念到了一分钟一息还是看不到禅那的影子.
但腹式呼吸在练太极拳中却是好东西,這是大多数练太极拳的人,一辈子也练不出来的东西.安般太极拳法认为,练太极拳的人,如果呼吸没有改变,不能算高手.从博友的评论中,可以看出,有些人已经出现了腹式呼吸,有些人已经到了随息的层次.
但在练太极拳时,不要考虑呼吸.让修安般念练出的东西和太极拳的功夫自然结合.
安般太极拳法认为修炼太极拳就要按照郝为真的三层意思,一层一层的向上修去.太极拳的身,息,心三关,科学安般念可以解决息与心的高层次问题.但身体的筋骨变化却只有通过大量的盘架和基本功练习来解决.
我在最初的练习期间每天都要走拳六次以上,每次时间三十五分钟。这使得我肌肉的酸痛在头半年一直随身而伴.半年之后,我找到了水中走路的感觉.我跟我太太讲,如果再让我这样苦一回,我老人家肯定受不了了.之后是松沉之痛.练习拳架的次数一定要减量.当进入如在水中游的阶段,且松沉之痛过了之后,会发现,推手时,如果不用力,还是很难发出去人.我再看在此层次的一些人的发劲,也都很勉强,不很正确,突然明白,到此层次时,一定要有再从零开始的心态,还要兢兢业业,日进纸功,才能再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