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178 | 文化之旅50:陆丰篇·最爱甲子行不足【王万然+陈辚+庄海君+林小冰】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作家们在甲子镇探秘“木石奇观”
沈洛羊 摄
重走甲子
●王万然
去年底我们到“三甲”采风,笔者写过《擎天一柱阅风云》,今夏,在陈辚的联络下,“三甲新天地”和甲子中学领导邀请“汕尾文化之旅”再进甲子。
这是一种缘分。“三甲新天地”是“三甲”地区家喻户晓的微信公众号。其创办人张鸿是在珠海创业的甲子人。他关心家乡,通过公众号宣传和弘扬甲子、甲东、甲西三镇的传统文化。恰好甲子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准备组织教师开展“文化之旅”,目的是让教师尤其是外地来的青年教师认识甲子、了解甲子、热爱甲子。张鸿是甲子中学校长刘济锐的学生,而刘校长又是我的学长,他是韩师81届,我是81级,我们擦肩而过。利用业余时间做自媒体的张鸿也知道汕尾日报社“汕尾文化之旅”开展一年多来的成果,希望三家一起搞场甲子文化旅游专场。
5月7日晚,我们几个人先行到甲子,张鸿也专程从珠海赶回。甲子文友蔡裕琏、陈瑞绒、刘洁瑜和林映美邀请夜游瀛江大道,并在路边吃炒冰。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吃炒冰。
8日上午,由市作协召集的十几位作家与甲子中学的二十多位教师在甲中附实集中。这里曾经是甲子中学的新校区,现在成了老校区。黄俊杰1985年毕业到1988年在这教了三年书。我问他认不认出他住过的宿舍。他再也找不到过去的教学楼和宿舍,只有一角宿舍楼是旧的。甲中人喜欢用石头来表示中学的变迁:老校区“擎天石”、第二校区“四片石”、新校区“腰带石”,其实甲西镇腰带石不在校园内,是外面一座山头的巨石。而我却把三个校区戏称为“第一甲子中学、第二甲子中学和第三甲子中学”,这样更容易区分。这也是海陆丰比较少见的“三迁中学”,证明了甲子中学的变迁和发展。
“四片石”在实验学校教学楼后面,是一个约两人高的偏圆的石头,分为四片,就像切苹果一样一刀两刀就分为四片,其中有一边的两片石头中间长出了一棵小树。有两片已经再分为两片。石头前面是座小庙,神龛横额是“福德文君”。
然后我们重进西门街,再进“第一甲子中学”——甲秀书院。甲秀书院与龙山书院、清平书院、桂林书院是古代陆丰四大书院。甲子中学搬走后,这里办起了甲子第一中学。但校园一处建筑还是保留了甲子中学的遗迹——“甲子中学图书馆”。馆前有孔子全身塑像,馆内有孔子头像。
“擎天石”就在图书馆后侧。
出了甲子一中,在西门街,有西峰古寺。据寺内石刻甲子中学老教师李绪本撰写的《西峰古寺简介》介绍:西峰古寺原是观音堂,始建于北宋年间。后有一伙恶僧把持寺庙,幽禁良家妇女,为非作歹,神人共愤。杨文广平征服南蛮时剿灭恶僧,烧毁寺庙部分建筑,从此冷落,出现“拆观音堂建五星庙”。还有一个传说是,钱谦益曾为甲子南海夫人题诗,后降清,身败名裂,便隐居此寺。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现规模是1995年开始历经四年建成的。
与其相邻的是刘氏宗祠,比其还堂皇。有关材料显示,原来“刘家因康熙年间出了重庆府尹刘毓磻”。笔者查阅吴福钦《海陆丰历代进士举人贡生录》等有关资料后不得不订正一下。府尹始于汉代之京兆尹。一般为京畿地区的行政长官。唐代之东都﹑西都、北都及州郡之升府者,皆置府尹。北宋曾于京都开封设置府尹,以文臣充,专掌府事,位在尚书下、侍郎上,少尹二人佐之,然不常置。明代之应天、顺天,清代之顺天、奉天,均置府尹。后亦用以泛称太守。并不是所有府都有府尹,一般是首都才设置。刘毓磻的身世也需更正。他小名梦莺,号渭川,生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与乡人李湛同为庚辰恩科举人,敕授湖北长乐知县,擢升浙江宁波府知事,适丁父忧,回梓治丧,三年期满后,改任四川重庆府知事,制授朝议大夫,官秩从四品。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于重庆府署内,享年五十九岁。乾隆皇帝钦赐的顶戴花翎御匾,悬挂在刘氏宗祠享德堂正堂上。
前往武帝古庙时,带路的人不知道小车不适宜跑闹市区,偏向热闹的镇内街道带。街道两边是店铺,店铺门前停满摩托车,前后是摩托车和三轮车。陈辚和实验学校团委书记刘旭下车搬移两边摩托车并指挥交通。好在甲子人素质高,前方的摩托车看到了小车,便顺势排队,让一让,小车就过去了。而汕尾市区就不同,看到小车来了,三轮车、摩托车不靠边排队,偏偏要挤到小车车头,导致本来在几秒钟内就可以畅通的道路顿时堵死。这件事笔者专门比大拇指给甲子人点赞。
张鸿说,“回龙寺”是中国惟一一个佛教和关公同祀的庙。实际上,这是两庙合一。前门横额“武帝古庙”石刻浮雕漆金,门内是金光闪闪的弥勒佛塑像,上书“皆大欢喜”。过了天井是正殿,前面悬挂“正直是羽”的牌匾,里面有关羽、关平、周仓雕像。过了第二个天井就是后殿,前挂“心即是佛”横匾,有释迦牟尼塑像。有位叫江波的老人介绍,这里先有武帝古庙,后来韶关南华寺的一个和尚云游至此,在庙后小山搭篷寮建“回龙寺”。附近居民既拜关公,又拜佛祖。随着两间庙宇的扩大,便前后连在一起,同个大门进出。墙上挂着老省长卢瑞华题写的“武帝古庙”和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回龙寺”。
“回龙寺”左前方一条小巷往前,转了几个弯,在狭窄的小巷中,看到了一块巨石,石上有大树。巨石不但被房子包围压迫,刻有“木石奇观”四字的下方建有墙壁在石上。四个字由于脱色很难辨认。绕道巨石前方,可看到石头中间有条缝,树根显露。又拐过小巷,有条相对宽一点的街道中,有个圆形的铁片盖在地上,移开铁片,露出了一个直径四十公分左右的圆形石雕井口,深不足一米,底下是细泥,在阳光照射下闪烁。
这时候张鸿很激动。他说,有次,他用篮球(桶)打水,篮球掉在下面,不见了。后来在西溪出现。这个井的水是淡的,涨潮时被海水淹没,退潮后井水还是淡的。“木石奇观”是一个景两个地方。“木石”怎么会有“奇观”呢?那边是“木石”,这边是“奇观”。
笔者对“木石奇观”的历史和地理不清楚,但认为“木石奇观”作为“甲子八景”之一,一定是有其道理的。“木石”指的就是巨石上面长了一颗如盖的大树,树根挤满石缝,像“擎天石”一样。至于井下水桶(篮球)流到西溪,和退潮后井水还是淡的的情况,证明井里有一条比篮球还要大的沟渠,篮球沉到井下,被井水冲到沟渠排出西溪。退潮后,由于井下泉水不断涌出,上面的海水也被排到西溪去了。
开车到了天后宫,拐弯就看到一座庙宇和旁边一座妈祖雕像。天后宫原名顺济宫,始建于南宋,是海陆丰最早的妈祖庙,清康熙年间重修,并多次修葺。此时正是海边中午渔市时间,庙前鱼贩在装卸渔货,臭气熏天,大家推测一定是平时收市后没有冲洗才这么臭。到了宫前一块大石头前面,江波叫石下卖鱼的人把黑网篷收掉,露出了“溟南锁钥”四个大字。
由于天气热,空气臭,大家匆匆离开。
午饭后,兵分两路:甲中的教师去“待渡山”,作家们则去“玉清宫”。
“玉清宫”位于甲子镇鹿角头。此地古名待渡山,又名仙石山,南宋小皇帝曾在“玉清宫”借宿待渡。山中排列石锣石鼓;有玄龟、赤蛇,面朝真武,又有玄女亭立竖石,枕仙洞绕玉带,全是天然生成景象。笔者来过两次了,第一次是十几年前,写了一篇散文。张鸿在网上发现后,转发“三甲新天地”。进入玉清宫的小路时,前面坐在摩托车的张鸿向左前方的一堆人招手。笔者一瞧,坐在中间穿素色衣服的很像道长陈信泰,忙叫司机招手。几个坐着的人唯独他站起来,那一定是道长无疑了。张鸿说,小时候他经常到玉帝庙练功,后来玉帝庙坏了,道长在这建了新庙,但现在旧址也在建新庙了。旧址新庙就是刚才道长坐的墙壁后面。听说教师们去了“待渡山”采风,道长说,这里才是真正的“待渡山”。皇帝的奶娘病死埋在玉清宫后面的山头,其坟墓叫玄女坟。笔者也曾写过一首诗:“一座无名古墓风化成一个符号//皇帝的奶娘在待渡中断气了/断了奶的小朝廷/化作新会海上的一朵水花”。有人听后想去看看,道长说,看不到了,过不去了,树木丛生,准备修建。
最后一站是位于甲西镇大社村月地山“第三甲子中学”,也就是甲子中学新校区。一进校门,大家惊呼是汕尾市最气派的。刘济锐校长说,等我们四合一的实验楼建起来,那才更气派。当然气派了,这是由校友龚俊龙、林婵娟夫妇捐资1.5亿元建起来的完全崭新的中学。占地230多亩,2010年11月奠基开工,已完成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按国家级示范性学校的标准建设有教学大楼6座教室108间、综合办公楼1座、宿舍大楼3座、师生食堂1座和教师宿舍72套。据说投资已经超过了两亿。
重走甲子,一天时间,领略了甲中三个校区发展的历程。
西峰古寺禅声远
●陈辚
我早就听说甲子西门街的“西峰古寺”是千年古刹,是甲子古八景之一。清代康熙辛酉科举人甲子人郑雷震为它题诗:“维摩胜迹说西峰,满径昙花对古松。世外闻尘都不到,清朝撞彻几声钟”。
5月8日上午,晴空万里,我终于和参加 “汕尾文化之旅”活动的文友们一起,穿越西门街,亲睹西峰古寺的真容 。西门街是甲子古所城西城门、甲子巡检司的所在地,故又有“官道”之称。自古至今,都是甲子镇内繁华的街道。西门街不仅有西峰古寺,还有古老的文昌宫、因出过重庆府尹刘毓磻而闻名的刘氏宗祠、以及一街之隔的甲秀之院。
甲子的文友说:“到了。”但见有一座富丽堂皇、典雅庄严、气势雄伟的寺院静静地站立在街道的左边,寺前石梁精雕巧刻,庭檐张灯结彩,流金溢彩;正门上方的门匾“西峰古寺”四个楷书金字,字体阴文镌刻,苍劲古朴。“西峰古寺”是陆丰较古老的丛林寺院之一,始建于南宋末年。其时有僧人题诗云:“寄语西峰古镜台,白莲留与百年开。青螺背上无荒地,维摩点头我便来。”明代万历年间,广东省提学魏校将寺改为“西峰书院”,成为甲子学子求学的学堂。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后又改为“西峰古寺”,乾隆至道光年间曾多次修茸。1995年按原来的基本布局及结构重修该寺。古寺为五间三进平面布局建筑,抬梁式梁架结构,有山门、前殿、内院、正殿及左右配殿等,占地面积约八百平方米。古寺保存完好,珍藏有宋、清的门匾和碑记等文物。2011年5月31日,该寺被陆丰市文广新局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跨过高高的门槛,寺内雕梁画栋,朱槛飞檐,香烟缭绕,梵音袅袅,幽静整洁。前殿中央奉设着笑口常开的阿弥陀佛尊像,往里面进去,是一个约100平方的天井,廊庑、庭阶上遍种着各种草树木花,生机盎然;中殿除了奉设着三宝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旁边还供奉着几十尊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佛像;后殿奉设着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尊像,屋梁正中挂着一幅“道气长存”的匾额,黑框金底,字体刚劲。前、中、后殿各有几位老妇人正忙碌清理寺宇,待我们都很亲切热情,还倒茶水给我们喝,说天气热,不要中着暑。与她们交谈,得知这些老妇人大都是家住西门街,自愿来寺里当义工。“三甲新天地”创办人张鸿对我说,解放后古寺曾被征用为甲子中心小学的教室,他小时在这里读过书。
来“西峰古寺”,寺后的青螺山是必去的景点。据甲子史料记载:“西峰古寺后青螺山,长年苍翠,秀气异常。”在甲子文友带领下,我们绕过殿内天井右侧的一扇小门,伴随着款款清风,来到古寺后面的青螺山。只见山上芳草萋萋,层层叠叠,绿波荡漾;一棵盘根错节、绿叶茂盛的古榕树,撑出一把巨大的绿伞,满眼的绿意;树林里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生趣悦耳。明亮的阳光洒落在山上一树一草上,金光闪缀,舒展如画,美不胜收。甲子女作家洁瑜介绍,以前这里是大人、小孩夏季休憩的乐园。
在古寺徜徉了一圈,深情地端详着古寺每一处雕刻着莲花、鹊鸟等梁架画璧,回响的跫音竟然有些古朴悠扬,仿佛这座千年古寺是一朵白莲花在眼前盛开,举眉回首之中,让心灵变得格外清静、轻盈、美好……
玉清宫
●庄海君
天空深处,一个安宁的梦境
我们在仰望,用一生的时间
在龟石与蛇石之间
研究过的夜晚,摇晃着
宋时的故乡,与众妙门
黄昏从待渡山上照下来
照成一片宽阔的尘世
风还在吹着,所有的映像
沿着命运的脉络,走向虚无
是时候回去了,我们背着
历史之灰和暮色之灰
选择悬挂方向,载一壶
行走的禅意,或往昔
伸出干枯的手指,合掌祈祷
我们在一条身外的道路
遇见过去的自己
最爱甲子行不足
●林小冰
“深夜我乘火车而来,是为了与你相聚再离散。”
甲子城,与你离散一季春天,我终于又来了。夏至是引子,引我穿了兰花花的长袍,烈艳艳,怒放着向你走来了。
车子穿行在陆甲大道,忽转进一拙朴的牌坊内,牌坊上四个沾满时光痕迹的金字:甲子中学。再往前小走片刻,便是甲子中学附属实验学校,这里原是甲子中学的老校区,新校区则位于郊外。
无论是上午去观赏老校区“四片石”的风骨,还是夕阳下去壮阔安然的新校区,都一样让我喜欢。在里面行走,觉得天地安静,一片幽绿。校园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气场,连花草的光影也分明攒聚着清新的余芳。我喜欢这样盈溢而至的美好,有如撷得一朵白莲的静美。
再到甲子城,又岂容错过到西门街来寻梦呢?这条和古镇一样古老的街道,你道是寻常,却原来骨骼清奇非俗流。
烈日炎炎下,游走在迂曲的小巷中,先到北门的“甲秀书院”。闹市中的书院建于明代,历来为粤东文人会萃讲学之地。多少时光如燕雀,这里仍旧保持着一种旧时的意兴阑珊和儒雅的书卷之气。一个人疾走,奔向枝桠遒劲的老松树,上次到来,便被挂在树上的一口老铁钟所迷住。以前学校没有电铃,老铁钟成为全校师生的时光机,“哐当——哐当——”,那些曾经熟悉的片断——读书,写字,看风雨。自在,任性,无忧无虑……光阴轮换,一切变了,一切又没有变。它们杂乱无章地穿越过我的年少童真,此时又与我相遇,布满印记的少年梦想,渗透了时光,发酵出生命葳蕤的质感。
往里走,来到孔子像前,恭恭敬敬朝拜,拾阶而上黄瓦红墙的“甲子中学图书馆”。守馆的老人为我们打开了紧闭的雕花木门,两侧两个黑漆柱子上挑金刻字,一派古奇。正中摆放着白瓷孔子半身像,宁静意象十足。一抬头,镂空的回字形窗户,黄晃晃,疏影横斜,梁上是各色艳丽的彩绘,书橱里陈列着静默的书籍,虽不是远古的线装,却也暗香浮动,一种苍黄的澄澈光亮,让世界在轻寒沉淀下来。书院的气息至此,清远,寂静,与尘嚣两两相忘。
院内有不少历代的石碑石刻,有名的“擎天石”就在书院的东北侧。一巨石凌空而起,大有欲冲霄汉的气概。不动声色的,巨大的,太过雄伟的东西,靠近了心有起伏跌宕。我不知道此刻立在眼前的巨石、盘根错节的榕树,曾蒙受过多少风吹雨打和潮涨潮落,抵抗住多少次兴亡而幸存呢?终在这古老的小城里,在俗世的草木和人烟里,焕发出浑厚幽然的古韵。
走出书院,过一条街道,进入“西峰古寺”。寺宇位于西门街,背靠青螺岗。始于南宋末年,元代曾一度衰落。轻轻地跨进寺门,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多次修葺,仍不失秀丽庄严。明代万历年间,广东省提学魏校将寺改为“西峰书院”,清代康熙八年后又改为“西峰古寺”。同行文友说,她曾在这里读过书,原来此寺建国后为甲子镇中心小学使用。不知为何,特别喜欢裹了一把岁月长风的地方,仿佛有怀旧情结的学子都会有这样的梦想——院落式的书塾,线装书里,染了求学的梦。徜徉在寺中,举目看见屋顶坡度平缓,柱身较高且用鼓磴作柱础,抬梁式梁架结构,自清光绪年间重修至今。四百年来成一梦,古寺以其出世绝尘的独特接纳世人的香火,壮美温润的佛光让人在某个瞬间回到初心,清净自然。
紧邻“西峰古寺”的是甲子刘氏宗祠。未进门,先观门口左右各一大石鼓,祠堂内金碧辉煌,大理石浮雕、金漆木雕,精美绝伦。那是属于康熙年间刘毓磻荣任重庆府尹的一派山河岁月。行走其间,源深韵长。前后共三座,前两座始建于五百年前的明正德年间,后座三间建于康熙年间,上世纪九十年代历时四年多重新修缮好。庭院苍松翠绿,和风雅静。仰头看见飞檐纵横,宇脊勾连,拿起相机,有电线杆入目,古今交融是如此霸气的并列存在。湛蓝的天空和作庙翼翼的美感交相辉映,恰到好处。外面闹市街横,尘烟纠缠不清,此处竟藏着这般神秘的金戈铁马。从祠堂侧门出去,有青螺山一角,绿意盎然,枝头鸟啾。若说何物最关情,是十里楼台的绵延,是茅屋闲临水的写意,还是这令人倾倒的清疏——每个人心里都渴望的隐于市呢?落花安静,时光缓慢,飞逝的都是墙外的艳俗粉荡,只有你不动声色地坐在这里,与历史尘烟两两相知。
初夏,我跟随“汕尾文化之旅”采风团,在甲子旧城走了长长的路,沿街一路寻访古迹、观奇石、拜妈祖。“三甲新天地”的创始人张鸿大哥极尽热情的为我们讲解景物和故事,身边是世俗耳语,甚感亲切。
甲子城,可知与你相遇,便成故交?
哦,夜里我悄悄离你而去,车窗外东风吹落花蕊,夏日呼啸而至,真真是春光易虚度,不如早早相逢。
转自:汕尾日报16.05.15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
拉到底部,有赞赏
决赛10辑
你可能会读
文学看台177 | 秋海飘鸿:谁来当傻子——读《生肖戏说》有感(评论)
文学看台176 | 文化之旅49:陆丰篇·古风犹存大楼村【马格庄海君蔡赞生沈建浩钟锦烽吴志跃吴春红】
文学看台175 | 文化之旅48:陆丰篇·六个猛男在“三西”:邂逅美丽【陈辚温水义吕珠满王万然庄海君蔡赞生】
文学看台173 | 丘惠谊:用自己的青春和容颜与岁月作一场搏斗
文学看台172 | 文化之旅47:海丰篇·两猛男跟两美女上水底山【郑新派+吕珠满+吴春红+罗素丽】
文学看台171 | 蒋述卓:诗词最忌“有古典之衣而无古典之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