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小传:“原子弹十块钱,氢弹十块钱”,两弹元勋毕生的奖金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长大不成人)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小传:“原子弹十块钱,氢弹十块钱”,两弹元勋毕生的奖金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父亲是清华大学教授,与杨振宁的父亲是多年之交。邓稼先在北京读小学、中学,与高两级的杨振宁是好朋友。
1945年(21岁),邓稼先从著名的抗战名校—西南联大的物理系毕业后,到北京大学任教。
1948年10月(24岁),邓稼先赴美国普渡大学留学。1950年(26岁),获物理学博士学位。他立刻決定回国,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53年(29岁),邓稼先与小他四岁的许鹿希结婚。老丈人许德珩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九三学社的创始人。1956年(32岁),邓稼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34岁),主管核工业的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刘杰找到邓稼先,问他是否愿意参加保密的核武器研究工作,因为'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邓稼先同意了,出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
由于保密,邓稼先只对妻子说“要调动工作”,从此他扔下只有四岁和两岁的孩子去往大漠深处,很少回家,甚至不能与外界联络通信。
1959年,中央决定'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邓稼先选定了三个研究主攻方向: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理性质。选对主攻方向,是原子弹最终研制成功的关键。
1960年,苏联撤走全部专家,连一张纸片也没有留下。原子弹的研制,陷入了困境。苏联专家讥讽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你们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
邓稼先等科学家,没有被吓倒,继续研制原子弹。仅仅两年,1962年(38岁),邓稼先和同事就拿出了原子弹的设计方案。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
第一颗原子弹正在紧锣密鼓的制造过程中,1963年9月(39岁),邓稼先、于敏率领原班人马,又承担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任务。
1964年10月16号15点(40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邓稼先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
1966 年(42岁),文化大革命爆发。一开始,邓稼先的单位和他个人并没有受到冲击。
1967年6月(43岁),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距离原子弹爆炸只有两年零八个月,比法国用8年零6个月 、美国用7年零3个月、苏联用6年零3个月都短,创造了世界奇迹。
1971年(47岁),许多科学家都在文革中蒙冤,邓稼先和于敏等人也被集中到青海基地接受批斗。巧的是,这时杨振宁从美国回来探亲,点名要求见邓稼先。于是,邓稼先启程前往北京,逃过一劫。
1972年(48岁),邓稼先出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
(邓稼先和杨振宁)
1979年(55岁),升任院长。一次核弹空投试验出现故障,氢弹从飞机扔下来,降落伞没有打开,直接掉在地上,幸好没有爆炸。邓稼先不顾核辐射危害,冲到未爆的氢弹前,仔细检验摔破的氢弹碎片。
1982年(58岁),邓稼先获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
(1979年,邓稼先(左)寻回未爆的氢弹)
1984年(60岁),邓稼先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同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小型化的新型第二代核武器试验成功。
此时,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已过去整整20年。邓稼先一生中参加了32次核试验,15次亲自到现场指挥,这是他指挥的最后的一次核试验。
1985年(61岁),因长期受辐射伤害,邓稼先患了直肠癌,住进了医院。
1986年6月(62岁),邓稼先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7月29日,邓稼先逝世。
199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十周年,我国第45次核试验获得成功,从此暂停核试验。
(1994年,在一次颁奖典礼上,许鹿希代邓稼先领奖)
1999年9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表彰大会,追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邓稼先临死前,杨振宁曾问他:“你为了研究原子弹,国家给了你多少奖金,值得你把命都搭上?”邓稼先笑了笑说:“原子弹十块钱,氢弹十块钱。”
(1981年,杨振宁与同事在杭州岳飞庙留影)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389篇作品,营员“长大不成人”的第8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