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57年1月22日,北京城轰动了,...

公元1457年1月22日,北京城轰动了,明朝吏部尚书王文以谋逆罪被斩首示众。行刑之前,连一个给他送行的朋友都没有!王文仰天长叹:“悔不听有戒先生之言,以至于落到今天这个下场,教训太深刻了。”

有戒先生是谁呢?都察院左督御史陈镒。陈镒,字有戒,江苏吴县人。陈镒官声很好,三次镇守陕西,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没想到被瓦剌俘虏。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继位,即明景帝(年号景泰)。王文因为上书拥戴朱祁钰有功,入京掌管都察院事务。

到了1452年,受于谦推荐,陈镒也被召回朝廷,升为左都御史,与王文一起掌都察院。这俩人正相反:王文为人苛刻严峻,看谁都不像好人,同僚对他敬而远之。而陈镒则性格宽恕,同僚中口碑很好。

王文有多讨人嫌呢?1450年的时候,传说瓦剌要释放英宗,群臣商议想把英宗接回来,可是朱祁钰老大不高兴。是啊,自己当皇上正上瘾呢,怎么舍得再把皇位交出去呢。

当时王文任都御史,廷议之时,他厉声说:“你们别做梦了,太上皇(指英宗)是回不来的,不给瓦剌土地和金帛,也先能把太上皇送回来吗?”众人畏惧王文,惹不起,我们躲就是了。

当然,虽然朱祁钰百般不愿,最后,朱祁镇还是被放了回来。

陈镒入职都察院后,见王文十分孤立,曾私下告诫他:“我们虽有监察百官之权,但也不要太拿自己当根葱。你把自己看得太高,势必结怨于百官,恐怕于己不利。”

没想到,陈镒一片好心,王文当了驴肝肺。王文自恃受宠,不屑道:“你愿意自轻自贱,悉听尊便。我有我的做人原则,绝不会跟他们亲近的。”

陈镒鼻子差点气歪,这人太二了吧,怎么听不懂好赖话呢,说:“既然如此,算我多嘴好了。你不懂官场禁忌,早晚要出事。”

果然,大家看王文如此嚣张,私下商议:“王文这小子太嘚瑟了,此人要是官再大点,还有我们的活路吗?咱们得把他整下去。”于是,朝廷大臣联手弹劾王文。

王文被投狱,景帝朱祁钰对他只是象征性惩罚了一下,就把他放了。这下,王文更狂了,说:“好在皇上英明,他们想整我?做梦!我轻饶不了你们。”

陈镒很吃惊,又好心劝他:“兄弟,你在朝中势力单薄,又交恶百官,幸运不会永远这么好。你出言无状,恶语伤人,这是你遭此祸难的原因,难道你还没看明白吗?”

王文自恃有景帝撑腰,对陈镒的话根本听不进去。

景帝也是真宠他,没多久,下诏王文入内阁,并任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执掌文渊阁。好家伙,王文好比是八十的老头得了帕金森,彻底抖了起来。

这时,陈镒病重,即将致仕。离京回乡之前,跟王文把酒话别。陈镒再次提醒他:“兄弟,你做事全凭自己的喜好,全然不顾人情众论,也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是招祸之道。我走后,你要好自为之。”

此时,王文位高权重,哪里还听得进朋友的肺腑之言呢。

朱祁钰当了几年皇帝,舍不得将来把皇位还给英宗一脉(英宗之子朱见深是太子),于是,将原太子朱见深废为沂王,自己儿子朱见济立为太子。人算不如天算,新太子不久竟然夭折。

后来,朱祁钰患病,一些大臣便建议重立朱见深为太子,遭到景泰帝的诛杀。大家一看,你唯一的儿子死了,又不让重立原太子,有点不厚道嘛!于是,很多人开始站到明英宗这一边。

1457年正月,朱祁钰病重,三天不能上朝。大臣徐有贞、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等人,趁势救出太上皇朱祁镇,成功夺回了皇位,废景泰帝为郕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夺门之变”。

英宗复位后,马上将于谦和王文抓了起来,罪名是谋立外籓。王文据理力争,根本没人听他的申辩。于是出现本文开头一幕,王文被斩首弃市。

《明史》记载:“文之死,人皆知其诬。以素刻忮,故冤死而民不思。”啥意思?大家都知道王文冤,但因他一向刻薄,与人不善,所以虽含冤被杀而大家并不同情他。

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王文惹来杀身之祸,与他做人有很大的关系。在职场混,我们没必要讨好所有人,但是,也绝不能得罪所有人。一个人可以清高自赏,但不能自高自大。当你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时候,可能你是对的,但是在大家眼里,你已经病了。对一个不友善的病人,谁会给你容身之地呢。

怎么样,明史很有意思吧。

丘吉尔说:“不学习历史注定要重复错误。”读史可以明智,鉴古方能知今。所以,成功人士普遍爱读史,晚清名臣曾国藩不但自己读,还要求孩子读,光读还不够,还要做笔记,写心得。

我很喜欢读中国古代史,感觉越读越厚重,越读越有趣,越读越启智。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读一读这套《中国历史超好看》系列丛书。

这套《中国历史超好看》,分为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唐、宋、明、清八部分,写作手法跟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一样,用故事解读历史,读起来既有趣,又有料,还有益!

这套书是16开大开本,共8册。我亲自量过,摞起来11公分,很厚!8本仅88元,每本才11块!点击下面【看一看】就可拥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