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背痛的偏方,治背痛的特效偏方
「背痛虽然没有颈椎病、背痛shi肩周炎那样多发,但也是一种常见病,在中老年人中最为常见。
背痛主要表现为背部不明原因疼痛、酸困、僵硬等,特别是在冬天,不少老人家还会出现背部发凉的症状。这主要是由于背部经络不通、气血不畅引起的。这里,我教大家一个治背疼的简单易学的方法,大家有空试一试。
沿着脊柱两侧夹脊穴按摩治背痛
① 您趴在床上,让家人沿着您的脊柱及两侧从上到下进行按揉,10次左右即可;
② 家人双手握拳,大拇指伸开,用大拇指指端沿脊柱两侧的夹脊穴从上到下点揉,次数根据您的感觉来定;
③ 拔火罐。您到卖健康用品的超市中去转一转,十有八九都有卖火罐的,四五块钱一个,买上两三个回来就行了。有些人觉得没必要,那家里的水杯、玻璃瓶也行。拔火罐时要注意,瓶口一定要又厚又光滑,否则可能会划伤皮肤。
您在点火入罐的时候,火苗只要在罐中晃几下即可。然后,您要快速地把火罐放在穴位上,这样,火罐就会紧紧地吸在皮肤上了。在夹脊穴上走火罐时,您先在背上涂抹一点润滑液,这样效果会更好。
说到夹脊穴,我觉得有必要多讲一讲它。因为它跟其他穴位不一样,不是一个或两个,而是两排共34个。因此,它是一系列穴位的统称。
夹脊穴在哪儿呢?它位于脊柱两旁0.5~1厘米处。内夹督脉,外临膀胱经。因此,它与诸脏腑的背俞穴相邻,五脏六腑之气均在此输转。由于督脉为“阳脉之都纲”,总督诸阳,因此,常按夹脊穴不仅可以治疗背痛,还可以调理脏腑,疏通经脉,可以说是通治阳气失常导致的疾病。
下面,我给大家说一个治背痛的方子。这就是出自《苏沈良方》的“失笑散”。
① 选五灵脂和蒲黄各10克,磨成末状;
② 放入50毫升酽醋中熬成膏状,再加入300毫升水,熬至150毫升。
每天早晚服用,可以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每一次我去公园散步的时候,都会碰到一个老人家整天拿个小木锤边走边敲背。在得知他是背痛时,我将这两个方法教给了他。一个月后,他已经把那个用了3年的小木锤给彻底丢弃了。
“药穴双调”, 老年退化性疼痛没了
症状1:疼痛部位相对固定,下午到夜间症状会加重,少数朋友会在局部出现蛋黄大的肿泡。
用料:当归、熟地、赤芍、圆胡各15克,甘草10克。
穴位治疗法:经常按摩气海、关元、血海、膈俞四个穴位。
症状2:疼痛部位不固定,伴有肢体憋胀、困重等。
用料:云苓、郁金、柴胡、白芍各12克,川芎、枳壳、香附各10 克,甘草、薄荷各6克。
穴位治疗法:经常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三个穴位。
请注意:两剂中草药都是用来煎服。每天早晚各喝150毫升。或用开水把药材泡30分钟,凉一会后用来泡脚。
我看过一份医学报道,说现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中约有80%的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会诱发慢性非恶性疼痛。门诊和生活中,我也经常会发现一些老年朋友长期被疼痛困扰,有的是已经疼了半年多了,有的甚至持续疼了好多年。很多人去医院做了各种各样的检查,却什么原因也查不出来。
什么是老年疼痛?它最具代表性的是关节痛、腿痛和背痛。40岁以后的中老年朋友多由于身体逐渐衰弱、气血不和,容易导致经络堵塞,筋脉失去滋养而引发疼痛。这就是中医说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一般来讲,这种机体退化性疼痛多分为“血瘀”或“痰浊”两种。
治疗血淤性疼痛请按气海、关元、血海、膈俞四大主穴
步入中年后,人的脏器功能开始出现衰退,容易脾虚,从而导致体内气血运行缓慢,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堵滞,于是就产生了疼痛。这就好比黄河里的泥沙越积越多,水流就会越来越小,最后流不动,就停下了。但是,人体有一点不一样,当气血无法抵达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时,这些部位就会失去滋养,它就会以疼痛的方式表现出来,告诉我们这里出问题了。
气滞血瘀性朋友的疼痛部位一般相对固定,但下午到夜间症状就会加重,少数人甚至还会在局部出现蛋黄大的肿泡。
我在给这类朋友治疗时,多会让他们按摩气海、关元、血海、膈俞四大主穴(少部分人会再配上其它穴位),每个穴位按足100次,每天坚持。
由于这四个穴位具有生发阳气、助血运行、通络止痛的作用,因此一般情况下,按摩一个星期后疼痛就会明显减轻。当然,这几个穴位可不是像在自己家里做小菜一样,是随便选择的。它们就像酒店里的“包桌”一样,是我精心搭配的。比如说气海具有运化水谷、通大便的作用,关元可以补元气,血海可以除气逆腹胀,膈俞有理气宽胸、活血通脉之效。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