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对待死亡的态度
之前听说过一句话,人从出生地那刻起,就在等死。乍一听很悲观,但却是事实。而这种事实是国人无法理解和接受地,在国人的观念里“好死不如赖活”好像是维续生命的真理,但如果我们将“好死不如赖活”变成“好好的离开”人生会不会轻松很多。
01
一个人的出身和死亡是无法控制的,而死亡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最理想的死亡方式是自然的老去,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寿终正寝。
可是寿终正寝是修来的,大多数人是非正常死亡的,比如说,病逝,横祸。但总会有些思想超前的人会采取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而这个方式在西方国家是被大众所接受的,但是在东方国家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
这次我将以一个编者的身份,讲述一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的案例。
案例的主人公是一位91岁的成功女性——简,她生前曾是阿拉斯加大学的校长夫人。她是一个优秀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她生前为学校尽职尽责,在他们夫妻二人共同管理下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奥克兰大学打造成了美国排名靠前的名校,后来,简的丈夫一路升迁成为了阿拉斯加大学高等教育系统的校长。在丈夫的眼里简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女性。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简成功的策划了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在2020年中旬,已经91岁高龄的简,在得知自己的预期生命不到六个月,还将面临瘫痪在床无法自理的情况,她便开始策划自己的死亡方式。
在她决定实施计划的时候,她把所有的子女都叫回来,面对她最爱的丈夫以及她的孩子们还有她喜欢的海景一一的向他们道别,道别仪式结束后,便开始了绝食计划,经过三周零五天的坚持,她于2020年11月6日日落后,面对着璨若星河的海景安然睡去,毫无留恋。
她的死亡方式让我想到了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在国内死亡好像是很忌讳的事情,也是人们很难正经说出口的事情,一旦小孩子不小心说出了死这个字眼,听到的长辈一定会大呸三声,好像说了死这个字眼就一定会发生什么一样。
特别是在亲人遭遇病魔的时候,不管是医生还是亲属都会用尽一切办法挽留患者的生命,不管治疗的过程有多痛苦,亲属依旧会坚持治疗,即便只能隔着玻璃探视插满管子的亲人,也不愿放弃,哪怕多活几个小时也好。这就是国人观念里面的“好死不如赖活”。有这种观念是有一定的文化根源的,但如果我们观念有所改变,那我们或许会将“好死不如赖活”变成“感谢我们在人世相遇,现在我可以好好离去了”。
02
国人和美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也决定了国人和美国人对待葬礼的态度。
我国是一个注重祭拜礼仪的国家,繁琐和细节都是为了表示我们对亡者的尊重和重视。
我国的民间的鬼神之说,以及佛教中轮回、因果报应的观念,都在强调现世生活价值的中国——死亡是禁忌。这种压抑到了与逝者最终告别的葬礼环节达到某种情绪的高峰——嚎啕大哭。
因此哭泣也就成了特有的文化符号,这也是中国葬礼的一种仪式。但归根结底,它是我们人类表达情绪的方式之一。亲人的死亡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情绪:震惊,恐惧,悲伤,后悔,都在表达难以接受彻底的告别和失去。这也是为什么国人很难从一段悲伤的经历中走出来的原因。
03
现在来说说美国,美国是一个以基督教文化主导的国家。基督教认为,死亡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段,并不是人生的幻灭,也不是人生的终结。
他们相信,一个人只要诚心悔改,承认自己所犯的一切罪愆,虔心依靠耶稣基督,死了之后,也必和主耶稣同住一起,“不至灭亡,反得永生”,所以他们相信逝者是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自己也终有一天会在那个地方与之团聚。
因此,在美国的葬礼上,亲友们有对逝者的不舍与伤心,不会像中国人那样嚎啕大哭。而是通过亲友回忆、讲述死者生前的故事。
但是葬礼文化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也是每一个民族不能缺少的文化。不同民族所形成的葬礼文化没有好坏之分、也无先进与落后的差异,它只是一种民俗的反映。
04
在美国美,孩子的家长或者老师通常会在孩子3-4岁时就向他们作出关于“死亡”的诠释,当然这种诠释是十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
他们认为,让孩子自幼接受死亡教育,就等于让他们真正理解生命的终结和存在。
美国人对儿童“死亡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
一是教会孩子坦诚面对死亡的事实,正确认识死亡;
二是让孩子们认识到正确对待死亡的情感体验,有益于树立他们健康的人生态度。
美国人这种坦然面对生死的豁达和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写在最后:
说这么多无非是让普通人对待死亡和亲人的离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改变内心固有观念,好好地享受在世的时光,体面的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