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050
*摘录
3.3 定义谬误的几个相关问题
谬误的定义是一种“系统”的定义,它涉及到许多相关问题。在对这些相关问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谬误定义予以全面说明,谬误定义才能成功。
(1)论证的概念
谬误用论证来定义,这是谬误传统研究的一个正确取向。但是,不搞清论证(Argument)的性质等问题,谬误定义就不会清楚。
论证,简言之,就是对某个主张给出理由。这一简短的定义可作进一步阐发:
“给出”,意味着运用语言,论证首先是一种言语行为,一种语言的实际操作。
“主张”,亦即一个观点,它既可以是事实性的,也可以是价值性的或规范性的。
“理由”,用来支持“主张”的一些论断。
为什么要给出理由?因为“主张”的持有者想使他人也接受这个“主张”。因此,论证有强烈的目的性,它是一种劝服,使别人接受某个主张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必要性,在于他人对某个主张的怀疑态度。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主张毫不迟疑地加以接受,不问一个“为什么”,论证就不必提出。因此,论证与人的怀疑相联系,怀疑状态给论证提供一个机会:论证消除怀疑,使怀疑状态变为信服状态。
理由与主张的关系的本质是,这些理由可以表明主张的可接受性。当然,怀疑者要打消怀疑,他首先对这些理由是信服的,而且信服这些理由对表明主张的可接受性是起支持作用的。
论证是一种应答过程,是论证者对被说服者的怀疑的不断消解过程,其间存在一个语言、思想的双向交流过程。被说服者可以对论证者的每一个主张予以诘问,直到不再有疑问为止。论证作为一种语言叙述形式,叙述者则可主动地设想被说服者可能产生的诘问,并将其按一定的顺序安排在整个论证的叙述中,直到估计被说服者不会再有疑问为止。前一种形式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论辩(Argumentation)”,后一种是论证(Argument)。后者是前者的一个抽象。这样,自然就涉及到论证的语用学问题。论证对谁,在什么条件下,论证什么?这个“谁”决定叙述者应设想到哪些可能产生的诘问,论证达到什么程度为止。显然,对专门研究者可能诘问的设想与对普通被说服者的可能诘问的设想是大不相同的,前者与论证者的共同知识背景大一些,后者与论证者的共同知识背景可能很狭窄,因此,对前者所作的论证不必深入到最浅显的层次,对后者却可能有此必要。
根据以上分析,论证可被定义为:
为了消除对某个主张的可接受性的怀疑而提出一些可接受的、并对该主张的可接受性起支持作用的论断的言语行为。
《谬误研究》P56-57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过于相信自己的理论或设想的人,不仅不适于作出新发现,而且会做很坏的观察。”
*摘录
(2)论证的预设
论证的理由须进一步分析。在论证的实际过程中,人们总是假设了理由的一些特征,以识别一个“理由”的确是理由。
理由律。英国哲学家泰勒说,对于任何一个肯定的真理来说,都是有某种充足理由的。也就是说,都有着使它成为真理的某种根据。简言之,关于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某种为人所知或不为人所知的解释。泰勒是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理解这种关于理由的原则的,但它可以推广到论证上。任何一个主张都需要一个理由,这一原则可以看成是“自明的”。因为,如果不先假定这一原则,又怎么能为这一原则提供论证?对于任何一个主张,赞成它反对它都需要理由,当你不赞成这一原则时,你仍要提出理由来,但此时,你又是在假定这一原则。任何否认这一原则的企图都将导致“自身驳斥”,所以,这一原则也就是理由本身的假设前提,是论证的第一个预设。
相异律。理由与理由所支持的主张应是不同的。如若理由与其所支持的主张相同,则该论证只是表明了该主张自己支持自己,如此类推,则任何主张都可“自证”,因而也就不需要论证了,世间也就不存在不可接受的主张了。因此,主张与理由的不同乃是论证存在的先决前提,与主张相同的理由不是论证所要求的理由。第二个预设就是:理由应不同于理由将要支持的主张。
可能律。主张的命运取决于理由的性质。一个理由的最低标准应是,该理由至少是可能的。如果理由都是不可能的,那它所支持的主张就不会获得任何程度的可接受性。理由的可能性是一个0至1的等级区间。可能性为0,即逻辑不可能性,也就是理由本身是一逻辑矛盾。可能性为1,即理由是一个必然真理,即逻辑真理。但逻辑真理空洞无内容,因而理由的可能性总是在大于0而小于1的范围内。如果一个理由是不可能的,则它不是我们所说的理由,论证实际上也不存在。
质疑律。理由是用来打消对主张的怀疑的。因而一个合情理的设想是,理由的可疑性比主张的可疑性要小。不能想象,以一个更可疑的东西赋予可疑的东西以可靠性。这本质上与语用学有关。在一定的论证者一论证一接受者的语境中,理由的可疑性对于接受者而言,比主张的可疑性一定小,此时,接受者才有可能消除一点对主张的怀疑。可疑性大小的判断,是接受者依据自己的知识总汇来判断的,因而,一个全称陈述不一定比一个特称或单称陈述更可疑。
这四个预设保证用到标志词“因此”等的一束话语是一个论证,不满足它们的语句集,尽管用到论证标志词,仍不能被视为论证。这四个预设分别相关的问题是:需要一个理由、没有提出理由、不是一个理由和一个更可疑的理由。它们与分析一些特殊的谬误,特别是具有有效推理形式的谬误,有密切关系。在论证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违背这些预设的谬误。
武宏志 马永侠合著,谬误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58-60页
* 教参上的说法,只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语法是抽象的结果,但总存在一般法则解释不了的具体语句。教师知道对教参应该不即不离,是教学相长的结果。所以那个时代,魏书生把教参内容发给学生学,效果是显著的。
*有一大帮人在打着教育旗号卖设备而已。设想即便真正师范出身的人,对教育原理都有很多不甚了了的,更不用提电教出身的那些慕课微课的鼓吹者。教育这块大蛋糕,还够很多人下嘴。
*现在的学校收容大量的青少年,尤其是厌学的青少年,学校已经俨然成为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组织。但是,学校老师却没有被赋予制裁的权力,反而学校成为一个服务机构后,等于把老师直接推向了维持治安的第一线。教师既然要面的充满戾气的学生,又没有相应的支持,自然举步维艰。
*摘录
罗蒂专注于表象认识论的中心,以及在确定哲学作为认识权威这种独特的显著地位中,这种认识论所扮演的角色,所以,他的现代哲学史具有相当广泛的现实意义。最迫切的乃是,他对认识论的批判挑战了现代的三个核心假设:(1)真理是心灵和世界之间的一种特殊表象关系的问题:(2)辩护是规范性地基于上述哪种特殊关系的一些特殊经验的问题:(3)哲学是必需的,因为只有哲学能够满足地阐明那种特殊关系,即定义真理和确定哪种经验才辩护所谓的真理之间的关系。罗蒂反对第一假设,他坚持,我们所需要或者可能提供的有意义的(非鸡毛蒜皮)真理理论是不存在的。关于第二假设,辩护同经验根本无关,它仅仅是主体相互之间的共识的问题。从而,第三假设同样也是错误的,所以,就西方现代传统所理解的哲学而言,在我们认识世界的努力之中,哲学并不扮演特殊的角色。
《理查德·罗蒂》 P48
*无论追求什么,范围和尺度是必须确立的,如果缺少这些的话,所有的证据都会被一句“我不认可”否定掉。
*那种根植于文本的解读,才是最贴切的解读。用自己的想法去代替文本内容的解读、不顾事实的臆想、不知存疑而妄下论断的行为,就是“诬”。
*摘录
人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人完全能够承受在大量需求无法被满足后的失落感,否则的话,许多孩子是无法在压制性教育体制里侥幸生还。当然,这个过程的影响非常之大,一旦这种屈服顺从的能力形成长期的桎梏,最终的后果或是人格畸形或是身患疾病。
此类畸形人格不易辨认,也很难一目了然。当畸形现象遍及整个社会时,反倒有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正常”情况。本书中,我所要厘清的正是这种所谓“现实社会主义”中出现的各种关系。在这种体系之内,只有畸形人格才可以苟延残喘,而健康的行为模式必遭惩罚。这里所指的“健康“是:坦率、诚实、独立、批判性分析能力、肯定自我社会地位、创造性能力以及反对多数派的勇气——总之,凡是在民主德国被视为反动的、每个人都必须坚决戒除的那些品质。为了使我们的社会体系能够正常运转,专制机构必须掌握在个别人手中:一种体现为主动形式,即自身掌握权力后去压制他人,或者体现为被动形式,即通过隐忍的方式,听任他人对自己施行压制。虽然涉及的个人会有程度上深浅的区别,但绝不可能存在第三种选择。
《情感堵塞》
*摘录
批判性思维者的习性
追求真理、力求公正、勇于反思。
具体和细致地思考:承认事物、原因、理念和思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开放:争取理解他人,试图从不同立场看问题,尽量想象不同论证。
承认自己有很多东西还不知道、很容易被迷惑。
坚持从事实出发——从全面的事实出发。
一定要通过语境和背景来思考并解释事实。
怀疑假定、假设,透过表面的包装辨认事实和基础。
谨慎:最终将结论限制在事实支持的范围内。
《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 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P392
*摘录
传达信息的关键词。
. 清晰:模糊使你看来高明、但其实无用。如果需要,对关键词和概念给出说明。
. 明确:清楚地表述主题、论点和结论,开门见山把自己的观点打出来。
. 具体:运用准确、细致的事例和数字,它们代表着说服力和自信。
. 流畅:不要让人觉得你啰嗦、繁琐,很少人喜欢懒婆娘的裹脚布。
. 生动:尽量选取有趣的例子,增加可读性,别让读者利用你的文章来催眠。
. 适度:避免情绪化语言和语气,当然你可以自嘲,这可能有意外的好效果。
《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 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P401
*摘录
1、《诗学原理》
诗的精神之本质,第一是“向着非所有的憧憬”,是杰出某种主观上意欲的追求。其次,应解明的是,凡给人以诗底感动的东西,在本上都有“感情的意味”。
有空想,联想之自由,可以唤起主观之门的一切东西,本质上,都可以认为是诗底。
2、《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 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 P407
批判性地审视一个说法,这意味着至少要问这样的问题:
. 前提真吗?
. 前提真的和结论相关吗、真的足以支持结论吗?
. 关键词意义清楚吗?
. 有隐含前提、假设或含义?
。有反例或反证吗?
. 原因真的是这个吗?
. 推理合适吗?
*我们的学校教育起步并不早,基础条件又差,所以,举步维艰的状态是一直存在的。以前,只满足日常应用,教育的问题凸显不明显,这些年来经济生活的提升,知识爆炸式地发展,社会流动的加剧,文化交流现象的频繁等方面的反馈,使得原来隐藏着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拿语文来说,虽然语文大致摆正了政治色彩的位置,但却被很多来自文艺的观点占领了阵地,而语文自身的理路不但没有得到发展,反而走向了虚空的领域。
加上社会人群对教育的指手划脚,使得真正的学习原则被人们忽视,而大谈趣味和快乐,甚至强调享乐,也使得学生失去了面对学习而应有的正确态度。
浮躁与功利,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通病。而摆脱这分浮躁与功利,唯有坚守住我们的责任。
* 长期以来,我国是一个文盲众多的国家。要想深度普及教育,需要时间,这也就是我国有教研员这个层级设置的根本原因。这也是我们现在工作的难点,也是很多对教育现状了解不深的人的盲点。不能因为看到这个需要长期改善的现状,而产生怨怼情绪。
*需要加强的东西有很多。可不是单强调某一方面就行了的。
* 面对语文,绝不是一个人两个能够梳理清楚的。所以虽然模糊,也得一边摸索一边来。在本来就有很大问题的师范教育的前提下,教师职业又对社会开放,这就是浮躁和功利的表现了。
* 不懂而教是存在的,浅显的内容即便不懂,也有部分可以传授的地方。
* 如果要求每个僧人都要具备慧能的水平才能传经,禅宗早就灭绝了。
*需要共同努力,握住前人传递过来的接力棒,发展语文,而且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只有以“事事有我,而成功不必在我”的心态,庶几可以有所转机,但我们依然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语文学科的建设需要一代人或几代人共同的努力。
*不断学习是肯定需要的。但不能拿出口的标准作为入口的标准,一切都要慢慢来。就一门知识的专业化来说,我们既要期待学生慢慢成长,也要允许教师慢慢成长。以前跟一位仁兄探讨作文时,这位仁兄抱怨学生怎么就不会作文,我说我们当年时有现在的水平吗?他不说话了。因为我们有了时间的积淀,而学生没有,从目前情况来说,对于很多老师也一样,所以才需要引导而不能一上来就把他们吓退。
培训应该有,正确的知识应该讲,但把成长的过程说得很简单,并期望能立竿见影,恐怕这个愿望会落空。
*摘录
充实孤独的方法
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遇到许多这样的情况:最爱装诚实的人,其实是最狡猾的。看似最狡猾的人,实际上在工作中却是最诚实的。这是我们走上社会学到的惊异事物之一。
学生时代,学生还不是社会人,因此学生时代也是只顾滥用诚实的时代。于是,最懒惰的人和最狡猾的人,会滥用诚实而不被人识破就混过去了。
我们经常遇见挂着一幅诚实面孔的少女和青年,她和他们着实认真地对待人生,不能宽恕丝毫的罪恶,也不能容忍一点污垢。她们憎恨所谓的成年人,弹劾成年人的肮脏行径。尽管如此,大人们都在从事某项工作,而她们则还没有工作。也就是说她们还处在青春的倦怠状态。我想说的,是这种倦怠对于人生虽显得很真挚,但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却是一种狡猾的自我辩护。这是一种不使自己受到伤害的自我维护。于是,作为充实这种倦怠和孤独的方法,人们就读书。
且说,问题是读书的方法。我仔细地回顾了自己青春时代的读书情况,那是我从未有过的,为了自我辩护而读书的时代。换句话说,也没有哪个时代像这时的读书是那样地有助于我的人生,那样地易于掌握。大多数年轻人读书的情况是,缺乏客观性的读书,无批判地读书,为了自己只抽出自己喜欢的书来读,自己先做结论,甚或只取出迎合结论的书来读。表面上看,这种读书似是一心为了探索自己所不懂的东西,而实际上从结果来说,很多都是如上所述的读书。我们小说家知道如何从商业角度去施展手段来迎合这样的读者。可悲的是,只为迎合这样的读者而写作的小说家,也并非没有。但是,我并不是说这样的读书全都是负面的。在为了充实青春的所谓倦怠,为了自我辩护而读书的过程中,宛如砂里淘金留下砂金一样,最后总是会有一点好东西留在自己身上的,这种情况也是为数不少的。这就像读书,最后意想不到地触碰到核心的东西。这个核心的东西,最后会向读书人说声“不”。在最后的瞬间说声“不”,这是违背读书人为自我辩护而读书的初衷的。在真正一流的读物中,洋溢着这种“不”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威胁着他们,把他们从先前心安理得的状态中驱逐出去,并促使他们腾飞起来。那里就有读书的不可思议的效果。没有遇上这样一流读物的人,只能说是他的真正的不幸。
我已举出一个读书的例子,不过,青春是那么难以捉摸,为了抚慰不知如何消遣才好的心情,人们或许会去看电影。电影会把人生截断达一个半小时之久,让你沉湎在各式各样的梦中,沉浸在多姿多彩的幻想里。结果,电影有时还会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电影仿佛就是一种现实。当然,电影将会利用这种错觉。它帮助人们消磨时光,使人们最轻松地自动地消遣。我认识的一个年轻人,一周之内竟到处看了十部电影。他们只是像躺在床上张口等人来给喂药的病人那样,简直是主动接受别人酌量发给的某些东西。然而,这样做即使能够消磨时光,却丝毫也不能排遣他们原本所说的倦怠或孤独。他们越发感到孤独,最后,剩下的就是一些无法清理的陈腐的渣滓。前面我说过,人生的真挚生活方式,立志诚实,在这种感情中潜伏着青春的某种狡猾。但是,我认为人这种动物,从孩提起直至老迈,在各个年龄层里都顽固地具有各自层面的狡诈。孩子有孩子的可怕的狡猾劲,就连疯子也有疯子的狡黠。还有老人也有老人的圆滑,中年男人更有他们出了名的奸诈。四十八岁人有四十八岁人的狡猾。这又怎能惟独要求青春不能拥有自己的狡猾呢?如此看来,所谓狡猾,也可以说是人类为了求生存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但我想说的是,至少那些诚实的青年男女在青春时代的狡猾,实际是以一种逆反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就是说,他们出于自我保护,必须戴上假面具,以显得自己着实是个诚实的人,绝对诚实。于是,就要让那些不过是来自对人生的恐惧的东西,拥有恰似真挚地探索人生似的影子。然而真正的诚实并不
是这种东西。真正的诚实,是不宽容自己的狡猾的。并且不断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诚实。可是,青春时代并不怀疑自己的狡猾,并希望自己始终都是纯洁而诚实的。因此毋宁说,那不是青春的诚实。也可以说,那是对青春的诚实的憧憬吧。
那么,它同先前所说的倦怠有什么关系呢?我想说的,是要用探索人生的做法,指明在他们毫无道理的议论、随便胡乱的读书、被疯狂般的行动所驱使的种种作为中,潜藏着试图摆脱孤独而手足无措的盲目行动。
三岛由纪夫《艺术断想》(唐月梅译.2002年06月第1版.河北教育出版社)
* 摘录
摘录《王元化画传》三则
1.真实不仅是发生过的,而且包括可能发生的;是现实,而不仅是存在。可以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也可以用象征以至荒诞的手法表现。真实不仅仅存在于物质世界,而且还包括精神世界的种种现象。它并不把人们头脑中出现的想象、幻想以至看来似乎是荒诞不经的意象和意念摒弃在外。真实既是审美客体的属性,也是审美主体的属性。后者就是许多作家一再说到的作家的真诚、说真话等等。这也就是说作家应当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真切感受到的和体会到的东西,而不能在任何情况下去作违心之论,去撒谎。
2.由于长期以来学术和权力的结合,丧失独立人格的依附地位所形成的卑怯,使得我们中国知识分子永远像恶梦般地被窒息生机的极'左’思潮所缠绕。
3.在连续几年读书、讲演、不断反思的过程中,王元化经反复思考,逐渐得出一些初步结论。他慎重提出“五四”时期流行的四种观念,今天有必要对它作清醒的再认识再估价:一是庸俗进化观点,这种观点断言凡是新的必定胜过旧的。二是激进主义,这是指态度偏激、思想狂热、趋于极端、喜爱暴力的倾向,它成了后来极“左”思潮的根源;三是功利主义,即学术失去其自身独立的目的,而将它当做为自身以外目的服务的一种手段;四是意图伦理,即在认识论上先确立拥护什么和反对什么的立场,这就形成了在学术问题上往往不是实事求是地把真理是非问题的考虑放在首位。
*文字的想象空间是隐形的,但却是无比丰富的。
影像的想象空间小,但在直观作用上更强一些。
*什么事都跟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扯上关系,对那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真的了解吗?世界历史上,有任何一个国家有两千多年的连续历史记载吗?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用封建可以概括的吗?
* 要想分清课程和学科,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看看学生的功课表,就行了。学生的功课表,又叫”课程表“,进入课程表的都是学科。那种动辄把一个学科当做课程来解释的方法,也是一种中国特色。对学生来说,语文会是一个课程吗?
*我倒认为,本质,是一个假说。
本质,是各领域中的“上帝”。
不说了。再说,就到了“本无”了。
*可以谈语文的功能和作用,无法谈语文的本质。
就像钱的本质是什么?
我使用钱来沟通和交换,那么钱的本质是什么呢?
中介物
介质
中介物,一般都是在使用过程中,被赋予意义和价值的。而这个意义和价值不在其自身的“本质”什么样。而在于使用过程中被赋予的意义。
*出现了很多“上帝”的影像,有时可见,有时不可见。可见时未必是真相,不可见时未必不是真相。
*语言文字虽然有其独立性,但一旦进入不流通的状态它们就会只保留住的那种独立的静默状态。那时的文字才会是“僵死的文字”,而相应的语言,要么已经改变,要么已经随风而逝。
*语言是用来替代上帝的。正是我们的“需要”才让它成为了“家”。
* 中国传统中没有上帝,为什么非要有个上帝?在中国传统中,文字一直是人创造的,即便是仓颉也是“异于常人”的人。天雨粟,鬼夜哭。都是为了凸显人的伟大。关他上帝什么事情!没上帝瞎参合,中国传统也发展得挺好。
*语言文字,不是我们的家——无论是现实中的还是精神上的。以指指月,见月忘指。语言文字只是“指”而已。心安处,就是中国人的“上帝”。
*按照西方的思路去理解的。
他们假定了必然,所以对偶然不再注意。
如果不在一定的互动语境下使用,晨星和暮星,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格式塔心理学,是解释了人的行为,还是规定了人的行为,抑或是扰乱了人的行为呢?
我对格式塔心理学还没有学习过。只是做选择题和英语填空题,只是做的时候,从来没有感受过所谓的追求完整欲望的完形填空。
所以追求事物的“本质”,不就是去除“间性”的愚蠢行为吗?
*摘录
在科学观察中,观察者必须十分警惕陷入“观察谬误”的陷阱。观察者根据一定的假说和理论,有目的地进行科学观察是完全必要的,但也容易由此陷入主观片面。只观察跟既定目标相关的现象,而对其他很有研究价值的现象不予理睬,这是观察中易犯的片面性错误。只观察一些现象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对大量与自己的观点不符的现象则视而不见,这是在观察中易犯的主观性错误。
感知过程的错觉也是造成“观察谬误”的重要原因。人在感知过程中,有时会得到完全不正确的、被歪曲了的映象,这就是错觉。错觉是由人的感觉器官或心理因素造成的。当我们把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浸泡过的两只手同时放进一盆温水时,对于同一盆水,两只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曾在热水中浸泡过的手会感到温水是凉的,而另一只手又会感到温水是热的。
《雾区的寻觅——谬误学精华》
*为什么解决一个问题很难呢?因为我们常常把应该拿来学习的时间用来说自己的看法了。
*有一张三条腿的凳子,只有一条凳子腿儿是好的。
来了一批工程师,把那个好凳子腿儿批了一通,什么只有工具性啦,落后时代啦,一条独大啦……然后说我们要修一下这张凳子,怎么修?嗯,我们一定要彰显我们的专业性!一定要有时代意识!一定要充分体现人文性的特点!我们要给这个凳子加上各种华丽的凳子面!各种金属,各种装饰,各种方案,各种国外引进的新型加工技术……
这张凳子的名字叫语文
*经历他律阶段,才能进入自律阶段,没有他律,只会过无律生活,期望无律状态下的人能够自律,就是异想天开了。
*人类活动是自组织形成的,而上帝只是在说不清楚的原因的情况下,有些人给自己设定的一个理由。中华传统给出的一个解释是“天”现在有的人总是幻想西方文明多么好,其实看看《体罚的历史》就知道,西方传统中有多少令人厌恶的东西,中国的戒尺和藤条实在是小儿科了。
*未必真的走出了过去的阴影,传统在每代人中都有或多或少的生成。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才是颠仆不破的事实,而在选择中自然能体现出自由的含义。
*步韵草成
喜怒哀乐何尝断
抱执一心意未珊。
众人总在懵懂处,
孤夜才省受伤残。
寒风瑟瑟无暇咽,
斗志满满血未干。
从来上阵无需替。
自古披靡本豪然。
*摘录
國小雖然有看圖說話課程,大都以向(或讓)學生講解繪本內容為主,卻常常忽略教導圖與文的“互文關係”。(順便一提,學生閱讀繪本的方法如果不正確,結果往往是:影像視覺的影響力竄奪了文字意義的影響力。學生愛看漫畫的原因在此。)
《閱讀的策略》 潘麗珠 P17
*摘录
講究閱讀策略或方法。如何閱讀?欲問方法,先問目標。如何過目標是讓閱讀者學習掌握關鍵字詞與文句,則不妨以兩、三段甚至更多實例帶著學習者畫下關鍵字詞、文句,再依法炮製其他段落。
如果目標是讓閱讀“能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所觀察到的訊息”則教師應該以實例分析文意及文意之外的訊息,再以其他篇章請學生分析,然後提供更多的篇章讓學生思索並記錄或報告思後所得。
如果目標是讓學生“能流暢朗讀出文章表達的情感”,則教師應該以實例細膩分析文章情感,並示範朗讀,且精細的說明所表現的語氣與情感之間的關係,然後帶領學生實際操作。
唯有有實際操作,學生可能學到“帶得走的能力”,而所謂“講究閱讀策略或方法”,其實方法常常呈現在教師的教學流程當中,不妨點明。至於“策略”,則是較宏觀的思考,例如要不要著眼於細節,要不要調整閱讀的快、慢速度以求讀得更多或讀得較細等等。
《閱讀的策略》 潘麗珠 P21
* 对于语文学科的作用很多人都处在不甚了了的状态,商人如此,研究者也如此。裹乱才好盈利。
*不能因为要宣传自己的产品,就用稻草人式的语句来描述事实——虽然事实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以前侧重物质文明建设,也没人关心语文如何。现在赚钱的道儿少了,搞搞教育也能创收,教育中哪项好搞呢?语文呗。
*对语文这个学科的期望人们依然很高。但只要想一想,如果估算一下一个人学习交规后成为F1赛车手的可能性,大致上就知道要语文学科承担文化传承使命的不切实际了。
* 兴趣不是达成普遍的学习效果的保证。
*要想学习有效果,勤苦是必须具备的条件,但也不是唯一的条件。
*关于学习,古训中所涉及的要素有很多,绝不是现代人认为的只攻克一两点,学习难题就会土崩瓦解的。
*摘录
我甚至可能偶尔来测试一下学生们对这些目标的掌握程度,但是,我不会期望以这些测试来检验学生们是否真的学到了重要的知识。我只是看一看,是否我的教学和指导是充分的。而且我将告诉学生们,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使他们尝试更多有趣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特别是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不会让那些没有规律的算法技巧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从更重要的数学问题中分散开。学生们并不是在学习如何求12的平方根或者记住1-25之间整数的平方以应付一个考试,然后再把它们都忘掉。他们应该学习那些能够适用于未来学习和工作的知识和技巧。这些知识和技巧能够帮助他们开放思维,理解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那些曾经主张而且仍然在主张行为目标教学法,特别是主张将其与学生学业成绩挂钩的人对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有贡献的。如他们所言,我们的教学努力应该在学生们身上以一种可观察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不能说不重要,但是他们走得太远了。他们中的很多人依旧认为,刚才提到的那些关键性的概念本身可以用精确的目标反映出来。这种想法的问题太大了,大得足以抵消他们的贡献。什么是思考?思考是确定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从问题中总结规律的过程。思考者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自由的,需要从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是另一种不同方式的学习过程,真正智慧的教师明白这个道理。
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P21
*摘录
应该认识到,如果在一个国家里存在一种共同语言,即便这种语言不是每个人的本族语,也会极大地提高这个国家的公民地位。——《翻转式学习》P161
* 摘录
正像过去教你怎样写行为目标的讲座席卷全国一样,现在到处都是关于标准教法的讲座。很多学区评估教师们对标准教法的掌握情况。教师评估过程中包括这样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否这个教师有一个表达清楚的教学目标?是否他在应用五步或者七步教法?是否这个教师有一个管理得很好的课堂?显而易见,这种实践的目的在于控制:对教师的控制、对学生的控制、对教学内容的控制。
《学会关心》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