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年化回报21.63%,国泰周伟锋:新能源车股价高点早晚会破

聪投TOP30基金经理

聪明投资者历经多年构造出了一套基金的多维分析和评价体系,把着眼点放在基金经理身上,根据长期业绩、Sharpe/Sortino/Calmar Ratio、任职年限、换手波动、基金规模等指标,并对1年、3年、5年、10年段业绩赋予不同权重后进行年化收益排序。

在此基础上,再结合面对面访谈调研,考察基金经理获取超额收益的来源和能力圈所在,特别是剔除了有违规或隐患的基金,定量+定性,最终形成了聪投TOP30基金经理榜单。(点此查看5年一倍以上收益打底,公募最赚钱的30位顶级基金经理!|聪明投资者

这是一份囊括了A股目前在管理公募的最顶级基金经理的榜单,包括了一批成名已久的老将和这些年逐步冒头的中生代、新生代投资高手,简单说,一榜在手,赚钱不愁,从这30名入选的基金经理业绩水平来看,5年一倍以上是基本门槛。

我们从中挑选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基金经理,逐一深入采访,力求给大家在2020年乃至于今后的投资选基时有一份清晰的路线图。(点击这里查看基金组合「链接」

“2019年10月份的电动车(行情)是一个反转。反转包括两个定义:第一,所有核心标的的股价低点,永远不会再见到;第二,所有核心公司的股价高点都会破,只是时间问题。无非就是看大家选择核心企业的标准。”

“原来很多人做空特斯拉,因为觉得特斯拉要死,但到了目前这个阶段,它已经几乎死不了了。”

“当大家看到现在特斯拉、国内其他厂商的电动车产品那么多以后,电动车的发展不是一个确定性的机会?长期,它一定是一个确定性的机会。有多大空间?我认为可能还有50倍到100倍的空间。”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整车制造上并不具备特别大的优势,但是在整个零部件的供应体系和上游资源储备上,中国绝对是最强的。”

“未来10年,中国一定会出一批汽车电子的世界级企业,这是比较确定的。”

以上,都是今年1月国泰基金基金经理、主动权益投资一部负责人周伟锋在聪明投资者价值研习社现场给出的判断。

去年11月以来,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市场关注度日益上升,新能源车指数也连续上涨,截至今天收盘,涨幅已经达到43.14%。

早在2013年、2014年,周伟锋就已经开始投资新能源汽车板块,从2017年开始管理的国泰智能汽车基金近1年也有72.31%的收益。

周伟锋是聪明投资者严选出的“TOP30基金经理”之一,管理时间最长的一只基金,6年年化回报21.85%,深得机构投资者“喜爱”,从2015年半年报开始,基金的机构持有人比例没有低于过80%。

周伟锋平时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只有在很少的机构路演场合中,才能见到他。

而在聪明投资者价值研习社的现场,周伟锋不仅分享了自己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多年的研究思考和判断,还分享了自己在11年投资实践中总结践行的价值投资四大原则、以及产业视角下的中国五大长期确定性机会。在聪明投资者APP内,可收听学习周伟锋的完整线上音频,点此查看。

在当天的演讲以及与聪明投资者主编六里的深度对话中,周伟锋慷慨分享了很多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干货,以下是部分精彩内容,欢迎留言讨论,转发分享。


2013年,电动车行业已经发生了剧烈变化

2008年,我做汽车研究员时,市场就开始炒电动车,从2008年到2012年之间,我们压根就没有参与,汽车行业有它的规律,很难一蹴而就地发展。

所有人会高估两年之内的变化,但是会低估五年以上的行业的变化。

到2013年,大家都已经把电动车给忘了,觉得这就是个概念,但实际上那时候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第一,电池技术越来越成熟。当然相对现在来说,当时还是一个很不成熟的阶段,但是到那个阶段已经非常接近成熟。

第二,特斯拉出来了。原来大家把电动车当成一个低端的东西,当有一个人把它做得高端以后,发现不一定要拼那么多的性价比就能让大家去接受这个东西。这时,这个行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能源汽车投资的三大关注点

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有三个关注点:第一是消费者需求,第二是生产企业能不能提供合适的产品,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是政策的扰动。

2019年10月份,A股市场发生了电动车板块行情的演绎,未来的发展也要看这三个层面。

第一,特斯拉2019年三季度的盈利是一件特别值得看重的事情,因为在销量没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特斯拉做到了单季度能盈利,原因在于成本在大幅下降。

可能就跟当年的小米一样,你看着好像卖得赚不了钱,但实际上随着它的规模化发展,成本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而且三季度中国工厂还没有投产,意味着未来随着它的销量再增长,特斯拉死不了了。原来很多人做空特斯拉,因为觉得特斯拉要死,但到了目前这个阶段,它已经几乎死不了了。

所以这是一个重大变化,意味着特斯拉供应链上的相关公司即将受益于特斯拉。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是特斯拉以外的电动车产品。光特斯拉一家可能不太现实,10月份以后,大众、奔驰、宝马发布了很多电动车车型。而且就在10月份,德国提高了对电动车的补贴。

经常有很多看空电动车的人会骂,说中国政府不应该补贴。但是,美国和欧洲也在补贴。在所有产业发展初期,可能各个国家都会补贴,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2019年年初中国的电动车政策补贴在往下走,我们当时判断,这个政策一定会反转,因为不反转的话,中国这个产业一定会受损,我相信政府一定会看到。

2020年年中,大众在中国嘉定的工厂会投产,2022年产品会出来。这意味着市场提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选择越来越多。

所以这是非常确定的,特斯拉和特斯拉以外的其他厂商的产业链已经有了明确的反转。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政策会不会反转?

国家为什么要补贴?这是我从2013年以来就一直在关注的事情。

我们的原油需求一直在提高。2013年进口依存度只有55%,2018年已经到了71%。如果现在这个行业再不发展,到2023年会怎么样?中国的原油依存度可能要到90%。

政策的战略意义很重要。它并不是简单地让大家去买新能源汽车,或者是政策偏补。

2019年补贴政策收紧对于新年能源汽车产业链打击很大,因为原本都是按照原有政策在做,政策突然一下撤,导致很多企业的压力很大。

我们不可能制止老百姓买车,这不太现实。现在中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还比较低,民用汽车的保有量总共大概就两亿辆,千人保有量大概在150辆,日本和韩国基本都是700辆左右。

从长期看,这一定是一个大家都会重视的战略性机会。

从原油来源来看,中国的原油进口量有很大一块是来自于中东。我们慢慢看到,与其去投很多的资源来确保能源安全,不如彻底解决能源问题。

很多人会来一句,发展新能源汽车好像并不解决关键问题,不是还要用电吗?

我们很早就做了个测算。我已经开了大概5年的电动车,以每年行驶1万公里的基数来测算,现在技术已经进步以后,百公里大概耗电14~15度,我一年的耗电量大概在1500度。

如果折算成油,1万公里在市区开的话,差不多要消耗1000升油。

1500度电是什么概念?中国一年的总发电量大概是6万亿度,意味着如果增加一个亿像我这种开电动车的人,一年的总耗电量增加大概1500亿度,增加两个亿就增加3000亿度,也才占到中国总发电量的5%。

中国缺电吗?不缺。所以这个战略大家想通以后,电动车对社会的改变会有多大?我就不谈开电动车的体验会比开燃油车好很多了,我还没见过我身边有开过电动车又回来再开燃油车的人。

新能源汽车行业可能还有50到100倍空间

2013年,我们为什么去投电动车相关产业?就是当时发现,特斯拉突然把单次充电的续航里程增加到了300公里。

现在续航里程在500公里、600公里的电动车比比皆是。再过5年,1000公里续航都不是梦。

1000公里续航你还有里程焦虑吗?反正我开了5年,从来没有里程焦虑。因为你最大的焦虑来自于你没开过。

研究汽车行业的人可能都知道,凡是大宗的耐用品,口碑和品牌很重要。口碑就是“一传十、十传百”。过去6年,全球电动车行业的渗透率已经从0.2%提高到了2.8%。“一传十”的“一”已经有了,怎么传到“十”,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当大家看到现在特斯拉、国内其他厂商的电动车产品那么多以后,电动车的发展不是一个确定性的机会?长期,它一定是一个确定性的机会。有多大空间?可能还有50倍到100倍的空间。

从全球的竞争格局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很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汽车市场开放了20多年,到现在这个阶段,不夸张地说,在中国、德国、日本、美国、韩国5个国家里面,要论传统汽车的生产水平,中国还是排在最后。因为在核心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上,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特别明显的解决方案。

目前在电动车领域里面,有意思的是,我把特斯拉跟美国拆开了,因为特斯拉是全球的特斯拉,不是美国的特斯拉。美国的其他两个汽车厂商,在电动车这一块,可能远远不如。

在电动车生产制造上,我把中国排在德国后面一点点,因为德国的实力还是比中国要强。但是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我们已经有了10年电动车行业的经验积累。

正是因为在2008、2009年,国家战略就开始投资,就给了大家一个目标,2020年要做到2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这就导致有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上游资源企业率先投入。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整车制造上并不具备特别大的优势,但是在整个零部件的供应体系和上游资源储备上,中国绝对是最强的。

汽车零部件电动化以后,一定会带来很多汽车的电子化。在汽车电子领域,有很多在传统汽车零部件时代默默无闻的企业,未来会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动车零部件企业。

在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里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去,而且特斯拉的采购份额会越来越大。

一旦技术壁垒和窗户纸没有了以后,中国企业在成本和响应速度上的优势,是全球所有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根本无法匹敌的。

为什么苹果会对中国企业那么开放?是因为我们能很快响应它的需求。特斯拉和苹果一样,它是硅谷的企业,迭代速度会非常快。

传统汽车零部件厂商可能要提前28个月开始研发,流程从基层走到最顶层,就要花三个月,很可能来不及。中国厂商一定会越来越切入进去,而且已经出现了。中国电动车行业的发展会反超。

我们相信,未来10年,在汽车产业里,中国一定会出一批汽车电子的世界级企业,这是比较确定的。

2019年10月电动车行情反转的两个定义

我们看到全球各个车厂在中国的规划,大众、奔驰、宝马的研发投入是以100亿欧元来计划的。

过去几年,很多人会经常问我一个问题,这些互联网造车企业到底能不能行?

我说,造车好像没那么容易。互联网企业赚钱是因为利润率很高,但是把他们的现金放在汽车厂上,跟奔驰、宝马一比,投资100亿欧元是什么概念?根本没法想。

当这些企业都参与进来以后,整车厂到底谁能胜出?

我不好说,但是有一些给这些产业里面提供服务的、所有整车企业都离不开的零部件企业一定会受益。

所以这一轮新能源汽车板块的行情走势其实很明白,最强的特斯拉供应链公司股价最早创出历史新高。

2019年10月份的电动车(行情)是一个反转。反转包括两个定义:第一,所有核心标的的股价低点,永远不会再见到;第二,所有核心公司的股价高点都会破,只是时间问题。无非就是看大家选择核心企业的标准。

三、四年前,在大家一谈买电动车相关股票就讲弹性的时候,我们投了一批觉得未来确定性比较高的核心零部件标的,它们是最早创股价历史新高的。

这个思路可能还会适用到未来的投资中,因为汽车零部件厂商要进去是没那么容易的,一旦进去以后,壁垒很高。所以toB端的生意不好预测,但是一旦厂商做清楚了这东西的话,确定性非常高。

新能源汽车产业里中国缺失的环节

未来除了电动车以外,大家可能会比较忽略汽车智能化的发展。

我们一直在找这个领域的好公司,但是确实很难找。因为在这个领域里面,研发能力是一方面,另外,在很多法律法规的许可上,还存在很多争议。但是我相信这是一个未来的发展趋势。

现在特斯拉的车主,只要用到了L2级以上的自动驾驶,开长途应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我说,我现在开特斯拉上高速最大的任务就是防止别人来撞我,反正我这个车是不会撞人,我也不用去掌握方向,它就一直这么开下去。

实际上它的安全边际提高了很多。最后归结到产业上,如果一个产业的产品最终能落地,是要给社会提供很大的价值,而不是为了一个简单的政策或者补贴。

智能化的东西在电动化里面最容易普及。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里,有一类产品中国还缺,就是汽车芯片。

目前在特斯拉供应链里面,中国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也只能是它的第五大供应商。第一,电池还不是;第二,有很多芯片还在发展。

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

哪些环节更值得关注?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受益者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有一点很确定:产业链中的最大受益者一定是原来传统车不用、电动车用量很大而且技术门槛和壁垒又很高的零部件生产商。

有的零部件生产领域就是属于进入门槛很高,但是一旦厂商进去以后,未来的确定性很大。

当我们享受了整个电动车行业高速发展的红利时,我们希望不要去投这个领域里那些左右手互搏的公司,可能电动车里面用得到这个产品,但是它原来在传统车产业的占比也挺大。

我们更多要去寻找像电池这样细分领域的机会,因为原来传统车肯定不用,它在电动车制造里面成本占比又很高。只是电池行业未来竞争格局怎么走,可能现在大家会有分歧。

零部件厂商的利润率会保持在什么水平?未来面对很强势的或者说实力雄厚的整车厂商,怎么能保证它在谈判过程中会越来越强,而不是越来越越弱?

这里面要结合很多因素,核心是要受益于行业从无到有。

在目前整车厂话语权比较大的情况下,大家可以去猜猜特斯拉、大众的成本,再去看看它的产业链相关公司的竞争格局。

竞争格局非常重要。一个竞争格局不好的零部件厂商在整车厂那里是没有谈判地位的,意味着它的毛利率会很有限。

我们从客观的报表里会看到,一些零部件厂商的壁垒就体现在它的毛利率高。

电池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争议

问:大家可能都看过《隐形冠军》这本书,后来这个概念就很流行了。

在汽车领域就有这么一家公司,专门做汽车的发动机内燃机表层的涂层,它不需要特别光滑,反而要有一点凹凸不平,当然我们肉眼可能看不清楚。这家公司占据了全球可能七八成的份额,所有的大公司都得跟它合作。

这个企业原先可能很挣钱,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去投入、去加深技术壁垒,但电动车突然来了,它这个技术就没用了。

我们知道好多电池公司也受到这种技术路径突变带来的影响,一个原先很牛的公司可能因为技术变了突然就倒下了。比如现在都用三元锂电池,原先选择不同技术的电池公司可能突然就没有订单了,可能就破产了。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零部件公司中,会不会也面临着技术路径不同带来的问题?

答:过去10年,在电动车产业的技术路径发展上经历过很多争议。

第一个争议是锂电和镍电的分化。大概在2015年之前,还出现过到底是纯电好还是混动好的争论。很多人以日本丰田为例,说它的混动车卖得很好。最近还不断有人在提、包括资本市场也经常在说的一个话题叫燃料电池。

我们作为投资人最大的好处就是,我判断错了以后,也可以一会儿就调头了,但是企业是很难调头的。

实际上,我们在过去七八年,一直认为纯电动才是未来的主流方向。

大家在谈燃料电池,我说你去看看日本丰田,它是最早做燃料电池的。当时也是在要确定方向时,我还专门去调研过日本燃料电池的发展进程。

日本大概在零几年到2015年之前有一个燃料电池加氢站的规划,在2015年之前,只完成了规划的5%~10%,它就发现其实这个产业走不通。

可能现在很多企业还在选择燃料电池这个方向,两种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未来一定是一个纯电动车的补充,但绝对形成不了主流。

为什么我说回过头来看,我们过去四五年投零部件这个方向是相对对的?因为其实在电池这个环节,目前还有很多争议的方向。

比如在2015年,大家还在讨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现在可能争议越来越少了。

现在在三元锂电池里面,到底是用811型电池还是过去的523型和622型电池还在有争论,但是你要看到趋势,811型电池一定是个长期方向。你要相信,时间一定是站在这一边的。

随着时间的进步,一定要选对技术发展方向。所以,其实很多标的并没有大家想象得弹性那么大,就是在炒材料。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争议,最近大家在看,我们也一定要去跟进,就是到底是固态电池最终会获胜,还是现在的这些液态电池会获胜。

对我们来说,可能看到风险以后再走也来得及,但对于大企业来说,一定得选一个方向。

假设我们透过一个大概10年的维度来看,对于这些一定要在未来判断正确方向的东西,我们投资的久期和比例还是要控制的。

比如说一旦固态电池成为最终方向后,很多电池生产的中间材料可能就不用了。当然这个过程会很远,但是随着时间的进展,一定会越来越进步。

为什么我们会投比较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零部件企业,就是因为它的竞争格局会更好,产品迭代的路线会更慢。无论纯电动还是混动,都要用它生产的产品的,这是最好的标的。

很多人一投电动车就会讲弹性。我说弹性弹到后面,如果你生产的产品在整车中所占成本比例越来越大,一定就有人会来打你的主意。为什么在食品饮料行业里,有一些可能客单价不高的产品反而利润率会高,就是这个原理。

我们在投资里面,可能要区分短期、中期、长期还有一些路线上的区别,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

问: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不是整车厂更有优势?你们各种技术路径去竞争,最终决出了是谁,那我就用它的产品就行了,不需要承担风险。

答:整车厂掉头会很慢。比如说,丰田在新能源车的研发上是很超前的,它的混动车卖了几百万辆的水平,很多技术专利是很好的。

但是就跟我们买卖股票一样,所有人都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那么早就持有了?你怎么不等拐点出来后再买进去?

我说,你一直不在里面,你以为拐点出来以后你会在里面吗?

想要不承担风险地投资,等收益来的时候你才来,那就意味着,要么你会错过机会,要么你会被别人甩开很远。

实际上所有企业的投资和我们二级市场投资是一样的,都要付出代价才能有收获。

我们看到特斯拉当初受了多大的代价,一度频繁有人传说要破产,但是人家经历的方向在进步,最后成功是它的。

问:就是说闪电劈下来的时候你也得在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