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眩晕发作与“疯狂的石头”

病案1

46岁男性患者,主诉3天前开始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伴有恶心呕吐,无法行走,每次持续数秒至1分钟左右,发作时跟体位相关,翻身转头时诱发。“天旋地转,恶心难受,行走不稳”这是患者最难受的症状。当地医院给予活血化淤及对症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2016年11月2就诊我院神经内科,接诊医生根据患者主诉及查体,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当即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复位后患者眩晕症状立即消失,当初会诱发眩晕的位置再怎么动也没有出现眩晕了,患者连连称赞医术的神奇。

病案2

一位当地78岁老年女性,一天起床时突觉头晕,也是视物旋转,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后每次躺位至站立位时均发作眩晕,2天后患者就诊我科,经初步检查,诊断为良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后好转。

眩晕性疾病是一类多发病、常见病、又是疑难病症,其病因涉及多个学科,良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占所有眩晕患者的绝大部分,掌握好此病的发作特点,正确诊断后,给予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典型的耳石症发作是由患者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如起床,躺下、翻身、低头或抬头)所诱发的、突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通常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其他症状可包括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头晕、头重脚轻、漂浮感、平衡不稳感以及振动幻视等。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公认的机制为耳石脱落所致。诊断耳石症,除了有以上典型症状之外,还需排除前庭性偏头痛、前庭阵发症、中枢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迷路炎、上半规管裂综合征、后循环缺血、体位性低血压、心理精神源性眩晕等。故建议专科就诊,避免延误诊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终生患病率约2.4%,是可治性的疾病,可以通过手法复位来治疗。根据临床症状、查体及相关辅助检查确定哪个半规管的耳石脱落,选择不同 的手法复位方法:后半规管耳石症,建议首先Epley法,其他还有Semont法等,水平半规管耳石症,可采用Barbecue法以及Gufoni,前半规管耳石症,可采用Yacovino法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位置性眩晕都是耳石症。眩晕的病因复杂,临床上较常见的如脑梗、颅内肿瘤还有偏头痛、感染,等等,这些疾病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仔细鉴别后,方可诊断。

特别提醒:眩晕患者在症状发作期需要家属的陪护,防止摔倒意外发生。

来源:神经内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