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玉之冠:南越王墓出土200多件玉器赏析

汉玉是中国玉文化中非常独特的一部分,它既有对传统礼仪用玉的沿袭,又有在生活和装饰玉上新的创造。
南越王墓曾雄踞岭南百年的南越国,灭亡于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出的十万大军的战火之下。南越国的皇宫变成了一堆瓦砾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
1983年,在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发现了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之墓。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
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发现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多样、墓主人身份规格最高的一座汉代彩绘石室墓。南越王墓,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南越国遗迹》与《海上丝绸之路》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墓中出土各类文物达1000多件(套),以铜、铁、陶、玉四者所占比重最大。
其中,玉器尤其引人注目,其数量之多,品种之繁和保存之好,在全国已发掘的汉墓中亦属罕见,集中展示了南越国玉文化发展的深度,其中多件玉器堪称是汉玉的巅峰之作。
汉玉巅峰之作:南越王墓出土玉器240多件,分为玉衣、璧、璜、环、组玉佩、舞人、玉剑饰、带钩、印章等十九种,可以说是汉玉之冠。这里的玉,承袭了中原玉文化的正统,也融汇合了海外异域的风情。
角形玉杯
工匠借鉴犀牛角的造型和能解毒的功能制作了角形玉杯。由于造型独特,饮酒者每次需将杯中酒一口饮尽。这就是所谓的“感情深,一口闷”吧。不过,这一口可就是二两多啊。
在这几件玉容器中,重中之重乃角形玉杯,用一整块青白硬玉雕琢而成,呈犀牛角造型,口椭圆,腹中空。高18.4厘米,口径5.9-6.7厘米,口缘厚0.2厘米,重372.7克。器表上面线刻一尖嘴兽,布局巧妙,雕工娴熟。相传犀牛角的酒杯可以溶解毒物,玉虽不能解毒,但玉匠却借题发挥,匠心独运,它表明这一时期玉雕在章法布局、材料运用、技巧发挥上走向成熟。
这件玉器,既是一件美轮美奂的工艺品,又是一件融传说于现实、引人遐思的实用品,堪称中国汉玉中不可多得的稀世之宝,也说明南越国玉文化发展水平与中原相当。
丝缕玉衣
南越王墓的主人赵眜显然是一位“玉粉”。在汉代君王的葬礼上,堪称奢侈品的玉衣风靡一时,愿在体而为衣,安君王于九泉。
这2291片玉,被红色的丝线串联,与那些金、银、铜、铝相比,这件属于南越王赵眜的丝缕玉衣,有了自己的红色血脉。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帝王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敛服。以玉衣作敛装的习俗在历史上曾经风行了三百余年。汉人迷信玉,以为玉衣可使尸体不腐。
出土时,因南越王尸体和编缀玉衣的丝线已经腐朽,玉片散落在地,专家花了三年多时间修整复原。南越王的丝缕玉衣是我国迄今所见的年代较早的一套完整玉衣,又是从未见于文献和考古发掘的新品种。
组玉佩
组玉佩又称玉佩组饰,指由玉璧、玉璜、玉环等器件,配以玛瑙、水晶等饰物组合而成的贵重装饰品。它在古代社会不是随便的装饰,有表现身份地位、表达情感和社会交往的作用。
远离中原正统王朝控制的南越国贵族,在审美情趣上并不是亦步亦趋地追随中原汉王朝,他们所佩戴的组玉佩仍保持了战国时期组玉佩的特点,以追求繁复的设计和华丽的装饰效果为主流。
这既包含了南越工匠个人审美的标榜、个性的张扬,同时也反映了南越国在审美上的地域性特点。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出土于墓主人的右眼,2000多年岁月的侵蚀令其略显陈旧。由青白玉雕成,土沁呈黄白色,直径10.6厘米,厚0.5厘米。
玉佩呈圆璧形,以圆圈分隔为内外两圈。内圈透雕一游龙,两爪及尾伸向外圈;外圈透雕一凤鸟,站在游龙伸出的前爪之上。龙尾和后爪伸向外圈,凤冠及尾羽上下延伸成卷云纹,把外圈空间填满。
凤鸟回眸凝望游龙,龙凤似喃喃细语,妙韵天成。演绎着古老的龙凤传说,表达美好的愿望和祝福,也反映了当时工匠对传统龙凤题材的崭新诠释。
这件玉佩雕镂精细,构图完美和谐,主次分明,是汉玉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它的器形图案被选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馆徽。它既体现了鲜明的汉代美学风格,也反映了南越国治玉技术已达巅峰水平。
带钩
带钩是古人束腰用的腰带扣。它一头有钩,一头有钮,用于连接腰带的两端,和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皮带扣造型不同,但功用相当。
南越王墓放置在墓主人头箱中的四件玉带钩,南越王生前是用来束腰的,而在其死后作为陪葬用器,并被赋予了吉祥寓意,钩雍容华贵,制作精巧。
四件玉带钩中最为精美的是龙虎并体玉带钩和八节铁芯玉带钩。
前者青玉质,半透明,玉质晶莹剔透,保存完好,钩首为虎头形,末端为龙形,龙虎双体并列,弯曲成“S”形。两体间镂出一条线缝以示分体。钩中上部透雕一环,龙张口咬环,伸爪,虎也伸一爪攫环,雕琢精美,构思奇巧。
后者青玉质,局部有深褐色斑。通体圆雕,钩首为龙头,勾尾为虎头。虎头张目露齿,钩身为龙虎合体,共8节。有圆孔贯通,用一根铁线串通。这件带钩设计繁复,工艺考究,想必有龙虎相争之外更加复杂的含义。
圆雕玉舞人
西汉南越王墓还出土过一件雕刻精美的圆雕玉舞人,它也是西汉出土的唯一一件圆雕玉舞人。韩非子曾说过,“长袖善舞,多财善谷”,此玉人所舞或许正是汉代著名的长袖舞。
那个时代人们将跳长袖舞和积累财富相提并论。女子可以通过跳长袖舞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赵飞燕一夜之间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为汉成帝的宠妃,就是因为她擅长跳长袖舞。汉高祖最喜爱的戚夫人,史书记载也是著名的长袖舞专家。
这件玉舞人是典型的越人跳楚舞。她头梳螺髻,轻舒广袖,臀部微翘,身似无骨;她婀娜多姿,着装时尚,边跳边唱,神情妩媚。这件玉舞人透露出工匠们对现实社会中完美女性的喜爱和情致。
生者佩玉,以比其德;亡者殓玉,以慰其灵。
玉,石之美。玉,比王字多一点。即使身为王,也会在时间里湮没。有了玉,便多了一点能与时间并肩的力量。
有玉而安。身体因此安住,大地因此安住。安住在对永恒的祈愿与向往中。玉的美,即使时隔千年依旧清晰可见。这碧玉般的河流,沿着那些追随它,热爱它,需要它的人们的心,流向了整个中国。在它们到达各个不同的地方,在玉匠的手掌,被雕刻成各个不同的样子。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玉器鉴定专家删除!

(0)

相关推荐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7)+江苏上海部分4

    龙首螭纹玉带钩明代长8.5 厘米 上海市龙华乡龙华三队明嘉靖年间慕葬出土,现藏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页白色.龙额平坦,卷云眉,滴水眼,大蒜鼻,大嘴,上下排牙.猫耳,单股龙角向后分为两叉,龙发三撮后 ...

  • 古玉界:南越王墓出土玉器资料

    南越王墓出土的玉饰品有130余件.例如,犀形玉瑛,整体作透雕形的犀牛,呈蹲曲不想状,全身肌肉隆起,充满生机活力.双龙纹玉瑛,对称的双龙头,张口鼓目,饰以透雕云纹,形象生动.透雕龙璃纹玉环,双面透雕二龙 ...

  • 汉玉大观:南越王墓玉器略考

      南越文王墓位于广州越秀象岗山中,1983年6月,广东省政府基建部门正于此山施工,偶然发现墓室顶盖石板,震惊世人的岭南大墓就此现身.后经科学考古发掘,确定墓主为西汉南越国第二代王文王赵眜,下葬时间为 ...

  •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几件精美战国玉器赏析

    古代贵族收集.收藏前朝玉器的现象比较普遍,所以许多古墓都会出土前朝玉器.确定古墓出土玉器年代,通常需要从造型.纹饰.雕工.风格等多方面综合衡量.广州南越王赵昧墓出土玉器比较多,墓葬年代为西汉武帝时期, ...

  • 南越王墓挖出一件“另类玉衣”,价值远超24亿,专家对其叹为观止

    汉墓中出土的金缕玉衣,应该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大家应该知道除了金缕玉衣之外,其实还有其他的类型,比如银缕玉衣.铜缕玉衣,那么还有其他的吗?估计很多人表示是应该没有了,其实还真的有,而且这个&quo ...

  • 南越王墓出土,考古发现令人不解:两千年前中国就已远航非洲?

    1983年,在广州象岗山地区,一支工程队进行基建施工,准备建造一座公寓大楼,却不料挖出了神秘的南越王墓. 所谓南越王,就是始于赵佗,历经五王享国93年,终于公元前112年的汉武帝时期.秦始皇派兵南征百 ...

  • 战国玉器和汉代玉器争奇斗艳——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玉器断代

    研究古代玉器,有几个地方出土的玉器需要认真鉴赏: 一是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其特点是包罗万象,简直就是一个远古玉石器的博物馆,妇好墓有红山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龙山文化玉器.石家河文化玉器.齐家 ...

  • 岭南震撼——南越王墓出土玉器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 ...

  • 巧夺天工,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玉器全集

    西汉南越王墓 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 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 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 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 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 ...

  • 【晋】灵石旌介村商墓出土的三件玉器图览

    灵石县旌介村位于晋中盆地的南部边缘,汾河之东,太原到风陵渡公路的东侧:西南距灵石县城十五公里,北与介休县相毗邻.墓地坐落在绵山山麓的向阳坡地,地形东高西低,地势平缓. 在旌介村西到集广村附近有最厚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