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50年还想看,被各国影迷奉为经典!你看过吗?
《虎口脱险》
点击上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点击一下,稍作等待,视频缓冲中(大约5s)
有这样一部电影在当时是陪伴老一辈人的电影时光,其影响超越国界甚至超越了时间,它是CCTV6经典贺岁片,也被称为一部一生必看的经典电影。它就是电影《虎口脱险》。
当点开这部电影的评论时,你就可以看到影迷对这部电影的喜爱程度有多高。从十几年前到几年前,其实真正好的电影在岁月沉淀后反而历久弥新。
《虎口脱险》讲述了二战期间,一架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的几位飞行员在法国人的帮助下,与德军展开的一场场惊险紧张而又幽默滑稽的逃生故事。
影片开场,马达轰鸣,爆炸连连,辅以鲜红和鲜绿不断快速变换的背景,让人紧张,似乎这是一部以“惊险刺激”为卖点的典型战争片。
然而当看完整部电影,发现所谓的“战争片”竟一个人都没有死掉。
甚至几次为了告诉你“敌人尽管很惨,却没有死”而特意加镜头你才会明白导演乌里希望通过这种欢快所表达的思想,一部看似矛盾的战争喜剧的精神所在。
该片不仅是一部关于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颠沛流离命运的影片,也是首次在大银幕上以沦陷题材拍摄的喜剧片。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影片在世界电影史上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
无论是再现宏大战争场面的影片,还是以二战的发展脉络为架构,进行重新创作的剧情片,都能够给人一种难以被其他类型影片所替代的体验。
法国是个能够孕育出大量喜剧天才的国家。实际上,从电影诞生的很早一段时期,法国就确立了在喜剧电影王国中的地位。
法式喜剧的幽默与荒诞,在《虎口脱险》这部二战题材的电影中游刃有余。战争固然残酷,但是认识战争未必只有残酷的悲情。
在这部满是欢乐色彩的作品中,高潮迭起的笑料呈现着战争年代,法国人浪漫在妙趣横生的演绎间更使电影绝非仅是一味的搞怪。
该片成为当时法国电影史上最昂贵的电影,拍摄精益求精,也是法国人最喜爱的影片,一直保持着观影人数最多的法国影片称号。
这部片子创造了1727万的观影人次纪录。在法国,该纪录一直保持了30多年,直到被《泰坦尼克号》打破。
该片当时在法国上映时引起了轰动,而后被引进了当时的中国,陪伴了老一辈人的电影时光,《虎口脱险》的影响超越国界,超越时间。
在经过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艺术家们的再创作,其幽默诙谐的对白更是成了很多人永恒的记忆。
影片中的油漆匠那句“我要长刷子,不要扁刷子”会让看过影片的人在提到这部电影时相视一笑。
本片很好地兼顾了主旋律、爱国主义、商业性和艺术性,影片方方面面都非常的饱满,几乎无懈可击。
影片将主旋律、喜剧、动作、爱情等诸多元素完美融于一身,堪称二战喜剧片的永恒经典之作。
在片中用的是一架B-17G轰炸机。这架飞机因其服役时二战已近尾声,它总共只参加了6次对德轰炸任务。
战后,它继续留在了英国皇家空军。在随后的日子里,她在《虎口脱险》、《孟菲斯美女号》、《战争号角》和《红色机尾》等多部影片中出现。
在艺术方面,《虎口脱险》这个电影开始的一大亮点就是巴黎歌剧院。歌剧院就在巴黎市中心,是世界上最美的歌剧院之一。
这部电影邀请了法国大牛作曲家奥立克在音乐上增光添彩。
除此之外,电影里出现最多的恐怕还要数柏辽兹的《拉科奇进行曲》。其实就是暗示法国人当时对德国的反抗,用匈牙利反抗奥匈帝国压迫来暗示法国对德国抵抗的决心。
拉科奇进行曲(柏辽兹) 音乐: 中国交响乐团 - 歌曲合辑
为奥古斯丹配音的于鼎也是上译厂的大腕儿,是五十年代加入上译厂的那一批骨灰级配音艺术家之一,平生作品无数。
法国喜剧大师路易·德·菲奈斯,他与布尔维尔、乌里三人被称为法国喜剧曾经的铁三角。
菲奈斯一生共出演了110余部作品,他的喜剧表演富有激情,与布尔维尔的随和缓慢恰好互补,在《虎口脱险》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虎口脱险》,他在6、70年代的代表作是搞笑警察系列,影响也颇大,可说影响到后来莱斯利·尼尔森的白头神探系列,甚至说后现代喜剧中的一些因素仍受到他的影响,亦不为过。
那些能够引观众发笑而又略带感动的喜剧故事,以及能够活灵活现、具有立体感的喜剧角色才是最重要的。我想,这部经典,应能被称为战争喜剧的巅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