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我会耐心倾听,并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一些建议,但时间长了,我发现自己的建议非但没有被学妹采纳,而她身上的负能量越来越重,重到已经快影响我的正常情绪了。后来,我索性不再发表意见,只是附和性地回复几句,实在受不了就直接和她说:“那你换工作吧。”没想到她听到我这样的回答十分吃惊,说我不知道现在找工作有多不容易,也没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才会说得如此轻巧。学妹才毕业工作半年,应该正是充满活力,对未来满腹希冀的时候,可她却表现得像一个看破世事的怨妇,不想努力,只是一味地对身边人宣泄自己的不满,然后接着迷茫和停滞。这样的学妹,就像充斥着情绪垃圾的火球,让人害怕,只想远离。和学妹相似的还有朋友悦,只是她抱怨的不是工作而是婚姻。逢人就说老公对她如何不好,家里的开销不舍得出,经常一言不合就冷暴力。备受情感摧残,还要承担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让悦身心俱疲。每次朋友聚会上,只要有悦的身影,就一定会有她不幸的婚姻故事,听了一遍又一遍,大家平时有聚会都主动喊上她,想着让她出来透透气心情也许会好些。可是悦每次都会和大家抱怨她的婚姻,搞得现场的气氛很压抑,久而久之,大家都自觉地不再通知悦来参加聚会了。只知道抱怨的人其实都是自私的,他们并不会分场合选择聊天话题,自己一饱倾诉之苦的同时,却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平白无故地消耗了别人的情感和时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同一件事情,抱怨一两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反复多次的抱怨,不愿主动改变,这样的人没有自律可言,更难以想象能争取到自己想要的未来。每个人身边可能都有过像学妹这样爱抱怨的人,他们可能有男有女,抱怨工作、婚姻、孩子,看似有诸多不同,但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自律。关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回答都是描述身边的人是如何坚持规律的作息,或为完成自己的目标而严格执行计划等。但在我看来,除了身体自律,精神自律更为高级和难得,而不抱怨就是一种十分高级的精神自律。我们基本能克制自己不恶语重伤他人,却不知过多抱怨也是一种伤人伤己的语言恶习。一是逃避,企图夸大自己处境的恶劣程度,通过语言说服自己和他人。在当下的情况,努力和不努力的结果都是一样,同时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心安理得地继续在“困境”中表演挣扎,其实内心根本不想抗争。还有一种是自弃,是尝试改变无果后的心理失衡,自己开始泄气,但又觉得不甘,于是甩锅给环境和某些“阻碍”自己前进的人,仿佛这样就无责一身轻了。他们的抱怨是在告诉别人,也告诉自己:不是我自己不努力,只是困难太多无法战胜,所以放弃抗争好了。对心态积极正面的人而言,抱怨是种正常的自我放松,但就像熬夜唱K,只会偶尔为之。阳子是我大学时期很崇拜的一位学霸学姐,她是绝对的正能量人士,但偶尔也抱怨,只是偶尔。我们曾聊过抱怨相关的话题,学姐说自己也有负能量爆棚的时候,但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尽量克制,不去抱怨,怨气是可以用很多方式排遣的,比如用其他积极的事情来覆盖它,或是争取用实际行动去化解。她明白,抱怨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有一定的破坏力,把先前好不容易积攒的正能量打散,让自己内心摇摆不定。富兰克林曾在自传中写道:“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那些真正自律的人,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自己忙起来,忙到根本无暇去抱怨。牧师威尔鲍温被称为是美国最受推崇的心灵导师,他组织推动了“21天不抱怨运动”,在两年的时间里,无数人改变了抱怨的习惯,因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不抱怨的时间,自然会被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改变也就是这样一点点积攒起来的。抱怨看似是一种宣泄,但其背后隐藏的危害是巨大的,长期爱抱怨的人,无论从外形、神态,还是行动力方面来说,都会受到黑暗力量的摧残,凡事都往消极方面想,对生活没有希望,是非常可怕的人生催老剂。每个人都应该在抱怨这件事情上适可而止,严格自律,只有这样,你才能重回阳光下,用正常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考验,收获幸福。费斯汀格法则这样说:生活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的态度决定。它告诉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我们会过怎样的生活,而态度是可控的,关键是你的选择。凡事都尽量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当内心的暗黑能量抬头时,用意志力去压制它。每日反思,如何让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变得合自己心意。其实,抱怨和建议之间只隔了一层窗户纸那么薄的距离。我想多少是知道的,但抱怨后的快感大过内心微小的自惭,所以他们选择了忽略。抱怨就是这么一种先让你畅快,然后心里依然落寞的放纵,但自律不同,它通常在坚持的时候十分艰难,但是辛苦过后却是欣慰,因为你能看到自己在慢慢变好。这句谚语,生动地描述了喜欢抱怨的人的特点——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却会对别人提出严苛的要求。世界对你的态度取决于你对世界的态度,做一个对世界温柔以待的人,也一定会得到善待。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wOTG6QwB9kR_8sWvzWcF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