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文化丨家谱为什么多是从始迁祖开始续起?

翻阅家谱,一世祖多是从迁入本地区的始祖开始的,而不是从家族上的历史名人开始。

所谓始迁祖,是指最初移居宗族现在居住地、并且作为宗族发展起点的人物,在某些地方族谱中也称“开基祖”、“发祥祖”、“开篇祖”。那么为什么家谱中记载的一世祖多是从始迁祖开始的呐?

一、创修族谱时,祖根地信息模糊

这些我们可以从很多家谱上可以看到,从始迁祖算起四五代人之后甚至更久才开始创修家谱。

因为时间比较长,对于祖根地的信息只能靠口口相传,在传递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信息的失真,到修谱时族人对祖根地的认知就发生了模糊。

对始迁祖还有零星的记忆或者通过始迁祖的墓碑,续修族谱的时候才将始迁祖定位一世祖,再早也不可追溯。拥有此类家谱的家族溯源相对比较困难。

这些家谱的特征也是比较明显,如:

1、时间跨度大迁居此地到创修家谱,时间跨度大,甚至一两百年以上。

2、始祖信息少。对前几代始祖的描写,信息较为稀少,甚至只有世系图而没有世系传;还能在世系图中发现这些字眼:“失考”、“待考”、“不详”等。

3、该避讳没有避讳。上下隔代之间有同名或者同字的现象。

4、不符合生理学常识。在某段时间内连续几代人平均生育年龄非常早或者非常晚。比如在某短时间内,平均一代人不到十岁。如果是偶尔一例,还能马马虎虎说是正常,连续几代人都是不到十岁就结婚生子,就不符合生理学常识。

总之,此类现象出现始迁祖为一世祖的原因,就是对祖根地始祖已经不可追溯,属于无可奈何而为之。

二、政府政策不允许及约定成俗

普通百姓之家开始修家谱大致萌芽于宋,但是并没有在普通百姓之间大规模的普及,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朝初年,执政者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以及均衡各地发展,开始史无前例政府主导或者民间自发性的全国大移民。

这个时候一些与移民相关的词语也诞生了,如:“山西洪洞大槐树”、“枣连庄”、“枣强县”、“小云南”、“乌撒卫”、“红蝇赶散”、“胡大海复仇”、“常遇春三屠怀庆府”、“燕王扫北”、“南京柳树巷”……

为了方便对社会的管理,明政府开始鼓励百姓修续家谱,然而又担心家族实力过于庞大,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进而威胁皇权,开始规定大家无需论亲疏、远近,第一个移民就是一世祖,不得向上追溯。

如:《安丘马氏家谱》都排在首篇的《四支合谱创始序》谱序记载:“越二十余年,人丁稍多,始尊祖父训命修成谱册。欲尊祖父龙光公为一世始祖,因不合国家迁播之条例,法律其可违哉?故吾兄弟四人各为一世始祖,祖父之训命怎敢忘也,故尊为太始祖,太上始祖。遂修成序言注之首章,使后世万代子孙不能忘也 。”

这类家谱也有比较明显的特点:

1、尚存始迁祖往上简短世系。虽然一世祖为始迁祖,但是在谱序中或者在世系图之中,另附有祖根地的世系图,一般从始迁祖开始往上有五代左右的简短世系图,便于以后寻根问祖,接续族谱。

2、迁徙脉络及背景比较完整。中国人历来重乡土情结,没有无缘无故的迁徙,离开父母兄弟要么是天灾人祸、避难及政府强迫行为产生的迫不得已;要么就是外出做官、做生意产生的主动的迁徙行为。但是不管是迫不得已还是主观意愿都会在创修谱序之中将迁徙的原因完整的记录下来。

3、始祖世系记载详实经起推敲。此类家谱不光有世系图世系传,而且记载都比较详实,世代之间还能经得起推敲,家谱记载的时间节点跟国史方志还能相互吻合。在始祖世系图里能看到这些字眼:“无出”、“无传”、“出继”、“兼祧”、“迁某地”等等。

总之,此类现象出现始迁祖为一世祖的原因,属于政府政策的规定导致的无可奈何而为之或者是社会性修谱形成的约定成俗。

当然也存在不以始迁祖为一世祖的情况,这种情况比较特殊,也比较少见,最具代表性的是孔子后裔的《孔子世家谱》,是以孔子为第一世,然后依次接续。颜、孟、曾三氏亦效仿,分别以颜子、孟子、曾子为第一世。

文化传承

(0)

相关推荐

  • 刘志伟:明清族谱中的远代世系

    (本文承蒙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周鑫博士指正原稿的舛误并提供相关资料,谨此致谢) 文章来源于<学术研究>(广州)2012年第1期 第90-97页 内容提要:明清以来修撰的家族谱中"始祖 ...

  • 【家谱文化】听文氏文化资深研究者谈家谱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恳亲问祖,分享最新资讯.传播文氏文 ...

  • 【方志于都】于都黄氏各房老谱序选录(一)

    黄氏宗族源流歌 雩都城西黄氏宗族,原居贛县下横.唐朝开元年间,远祖名十万郎者来 此定居,十万的儿子名风六郎,是他的第六个儿子,随他定居于此.从唐代 开元年间至元朝,在下横的井头繁衍了几十代,但因年代久 ...

  • 谱牒文化丨家谱中防伪标志之印章

    其实家谱是有防伪标识的,首先家谱是限发,不是今天只要钱给够,留一套家谱没问题,在以前有保存家谱的资格的人就是族长.各房房长了,领谱字号其实就是一种防伪标识. 每一套谱都会有一个字号,对应一个领谱人,不 ...

  • 谱牒文化丨家谱中的孺人是什么人?

    翻阅家族的老家谱或者去祖坟祭祀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在家谱的世系传或者先人碑刻上中看到"张孺人"."李孺人"."方孺人"的字样. 那么有没有思考 ...

  • 谱牒文化丨家谱用词之授、封、赠、旌、赐

    在明清之际,对文武官员及其祖上.妻室授予爵位.名号时,皇帝命令有"诰命"与"敕命"之分.五品(含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 皇帝或者朝廷授封给官员本人的 ...

  • 谱牒文化丨家谱印刷完毕后,发现谱中出现错误怎么办?

    家谱编修都是一族之事,如果发现家谱印刷完成,却发现了错误,除了部分是人为故意导致的要追究责任外,还是要进行一个补救,那么怎么进行补救呐?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处理: 一.撕页 小一点的家族修家谱印刷费用就 ...

  • 谱牒文化丨家谱编修之家谱血肉

    在传统文化中,有"生不立传"的说法,只有去世的族人的个人信息部分才可以称之为"世系传".而家谱记载的在世的族人部分就不能称之为"世系传",只 ...

  • 谱牒文化丨家谱编修之家谱骨骼

    世系图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之一,又称为世系考等.这部分内容为中国家谱所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显的标志之一. 世系图在家谱之中的存在就是为了能快速找到相应的人,以及这个人兄弟父子等血缘 ...

  • 谱牒文化丨家谱,被中国人丢了

    春节.清明节.中元节.冬至等,我们中国很多地方都会进行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那就是祭祀先祖. 以表达我们的追思.怀念.感恩和不忘本.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先人和祖宗是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正在 ...

  • 谱牒文化丨家谱中坟茔方位怎么记载?

    在家谱世系传之中哪怕是普通百姓,也会记载生卒葬娶,虽然记载的比较单一,对某位先人记载可能就是仅仅几十个字,但是很尴尬的就是,虽然字不多,但是就是这些字承载的信息,还理解不完. 当然这里有繁体字的原因, ...

  • 谱牒文化丨家谱不想保存了怎么办?

    有些家庭保存有老家谱,但是因为保存人的离世,或者事业不顺身体也一直毛病不断,有"明白人"就说是家谱的缘故,最好处理掉,所以持谱人就不想再保存了,那么不想保存的家谱怎么处理才好?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