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应用大柴胡与桂枝茯苓丸治疗胃痛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级伤寒专业硕士 董旭整理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方家,其验案多为经方取效者甚多,辨证方法皆为六经辨证及方证相应。根据《伤寒论》34条“桂枝证”、101条“柴胡证”等,有以方名证的范例,加上胡老个人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不论是脏腑辨证、经络辨证,还是八纲六经辨证,最终都要落实到方证上。故胡老称“方证是八纲六经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方证是否对应。
胡希恕先生是我敬佩的经方家之一,他对伤寒的见解独辟蹊径,验案详实,阅读其验案不难发现胡老对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的应用最为娴熟,取效者最多。《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胡希恕》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临床实用的小册子,它里面详细记载了胡老应用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的详细案例,笔者把其中的几则案例摘录出来,以期展现一代伤寒大家独特的经方魅力。
仲景笔下的大柴胡与桂枝茯苓丸
《伤寒论》103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36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165条“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金匮》12条“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通过以上条文,不难发现仲景笔下的大柴胡汤的主治病位是在心下,即心下按之不适,有抵触感、饱胀感。日人腹诊里面认为大柴胡汤腹证当从胸至脐上处实硬而有力,按之右胁下虽痞硬,但心下却不硬(1)。(伤寒派腹诊.李文瑞.学苑出版社.北京.2010.8:131)也就是说,大柴胡汤的腹证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心下。此外,“呕、烦、热、急”也可以推出大柴胡汤所治疗的多为实证。黄煌教授提出了大柴胡汤体质(人),比如体格壮实,以中老年较多。上腹部充实饱满,胀痛,进食后更甚,按压轻则为抵抗感或不适感,重则上腹部有明显压痛,腹肌紧张;多伴有嗳气、恶心或呕吐、反流、便秘、舌苔厚等。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2)。(黄煌经方使用手册.黄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010.9:12)
桂枝茯苓丸是古代的下死胎方,经典的活血化瘀方,《金匮要略》第20条“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该方在妇科疾病中应用广泛,周凤梧先生根据临床经验用其治疗经闭,痛经,难产,死胎不下,产后恶露不行,败血上攻,以及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卵巢囊肿,盆腔炎块等,审属瘀血为患者,多用此方加减(3)。(实用中医妇科学.山东科学技术版社.周凤梧.1985.5:277)
胡老用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疗验案
胡老立足于仲景原文,结合自己临床经验,用大柴胡汤配伍桂枝茯苓丸治愈多种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肝硬化、胃痛、胸痹、头痛、失眠、眩晕等。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胃痛
一些人囿于溃疡病多是虚寒的认识,因此临床上不仔细辨证,动辄就与温中补气之药,不见疗效则加大药量,患者难以忍受,不得不换他医诊治,胡老的医案中就有不少这样的病例。
例2 张某,男,40岁,病案号178517
初诊日期1965年10月28日:1962年即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去年又查出有慢性肝炎,经常疲乏无力,纳差,右胁痛,胃脘痛,时有头晕,吐酸烧心,怕冷,前医辨为脾胃虚寒,投与黄芪建中汤加味,服六剂,头晕加重,每早起右胁痛,胃脘痛更明显,咽干思饮,大便干,苔白腻浮黄,舌尖有瘀点,脉沉细。胡老认为是瘀血胃脘及胁痛,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用药:
柴胡四钱,枳实三钱,黄芩三钱,半夏三钱,赤芍三钱,桂枝三钱,桃仁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大黄二钱。
结果:上药隔日一剂,服第二剂后胃脘痛已,服九剂后胁痛已,纳增,大便如常。
按:本例因有乏力、怕冷、纳差等,很易看作虚寒,但如能仔细辨证,则不难发现,患者有头晕、胁痛、咽干思饮等,其证当属:少阳阳明合病。又有头晕、吐酸、烧心、大便干等,为气上逆,胃气不降。此时应以降为法,用黄芪升提中气,必然加重气逆,因此出现头晕、胁痛、胃脘痛更重。本例还有两个特点,即一是右胁痛,一是舌尖有瘀点,为有瘀血的特征,因此,本例证属少阳阳明合病并挟瘀血,故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阳明,并以桂枝茯苓丸祛除瘀血。其中有半夏、生姜、桂枝、大黄降逆和胃,全方标本兼顾,且方药对证,故见效迅速。回过头来再分析患者的乏力、怕冷、纳差等,可知并非因虚寒,而是瘀血,气滞不疏所致,辨证时当有所借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