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效应:无知要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

1

“没有人比我更懂病毒”

“消毒水可以治疗新冠”

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一种感觉,身边有些人特别会说。

无论是讨论会还是KTV唱歌,有些人总能够侃侃而谈。

好像什么话题都能聊,惹得不善言辞的人投去惊羡的眼光。

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的人,看起来很牛,自我感觉也还良好,但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个傻屌。

这样的人陷入了达克效应中。

什么意思呢?达克效应(D-K effect),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无法意识到自己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也即是说,这些人往往容易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例如,“我在美国留学,我当然懂美国”;

“一个人抓住一切机会滔滔不绝地分享心得,而无视他人的存在”;

“喜欢对别人指点江山”;

……

达克效应也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它来自于一篇认知论文《论无法正确认识能力不足如何导致过高自我评价》,由Justin Kruger和David Dunning在1999 年提出。

该理论总共分为愚昧之巅,绝望之谷,开悟之坡以及平和高原四个阶段。

它们分别对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

但绝大多数的人,往往处在愚昧之巅--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阶段。

(图源于孤阅)

查尔斯·达尔文说,“无知要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

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一直处在愚昧之巅,还自以为自己很牛。

2

登上愚蠢之巅的要素是什么呢?

懂点,低阶知识。

也就是说,他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有所涉猎,有最小的知识量、理论或经验,但是学习的门槛特别低,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认知成本。

例如,对一些人自己在网上听几节某“明星基金经理”的投资理财课,就自以为会了搞投资了。

再如一些人整天听知识付费产品,如历史、心理等,就误以为那就是事实,固执地认为那些就是真正的历史,心理学就是那个样子。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看穿人的术,例如“五分钟微表情心理学教会你看穿对方心里”,这些倒不如说是“伪心理学”,而已。

河中淹死人最多的,往往不是那些不会游泳的,也不是那些游泳技能很强的,而恰恰是那些只会狗刨的半吊子。

愚蠢之巅的重灾区和轻灾区是什么?

重灾区:几乎仅以“知识”衡量能力,各阶段学问是渐进的。

轻灾区:不仅仅用“知识”衡量,各阶段技能有断崖式界限。

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误区,文学院的文采一定很棒,计算机专业的就一定会修电脑。

如人文学科,如历史、艺术、考古、哲学等成了无用的学科,不少人都普遍认为这些知识没有必要专门去学习。

因为里面很多内容都是自己知道的。就如历史爱好者对历史学专业的误解,商业周刊阅读者对商业实践者误区,这些都是认知偏差的重灾区。

那轻灾区的有什么特点呢?轻灾区的学习门槛稍微高一点,因为不仅要会说,还要求会做。如不懂的人只能敲代码,而高手还会做架构。再如高难度的运动。外语口语的学习等。

与愚蠢之巅相反的,是平和高原。

这样的人,不知道自己知道。凭借自己的通过不断强化习得的直觉,做事往往一下子就能知道方法。这样一来,他们就容易陷入知识的诅咒中。

什么是“知识的诅咒”呢?它指的是一旦你知道了什么事,你就很难体验到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这就是很多牛人只会做而不会讲的原因。

“这么简单的道理,你怎么还不懂啊?”

大佬理解不了不懂者心态的绝望。

(左一 贝内特太太)

3

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表哥科斯林和和她的母亲贝内特太太就是处于愚昧之巅的人。

科斯林无论对什么话题,也无论对谁都能表现不俗,高谈阔论。

而贝内特太太呢?一心想着把自己的女儿嫁出去,嫁给有钱人的主。仿佛她一生的事业就是嫁女儿。

更可笑的是,她油米不进,思想极其固化,听不得别人对自己的建议,总是喜欢听恭维的话。

那我们如何评价愚蠢之巅呢?

首先,愚蠢之巅首先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防卫现象。

但正是不知道,有些时候才能给自己坚持做下去的力量。

其次,我们得认识到,愚蠢之巅基本上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

(图源于网络)

愚蠢之巅的可怕之处在于登顶后下不来:

1)Ignorance of ignorance 无知于无知,无知无畏。

2)固有认知,已有信念。忘记过去的信念,重塑我们的未来!

为何会发生呢?

· 人所在的圈子限制,没有得到指点。

· 很少有机会展现能力。即使有,也极少得到准确的反馈。找不到根源所在。

人们常说,环境造就一个人。历史上还有“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下来。

环境,直接改造人的信念,进而人的言语和行为随之发生变化。

既然意识到了,该如何面对愚蠢之巅呢?

· 尽可能寻求专业人士的反馈。

· 在不打击自己学习动力的前提下,保持谦卑。

· 警惕我们的无知于无知,持续学习。广泛地汲取,包容地吸收。

我们不可能一直处于“上帝视角”(第三人称,第三者视角)。

因此,我们需要避免这样一种无知的乐观,因为这样除了更容易导致自己的损失加大外,毫无用处。

我们可以谦虚地请教身边的人指出我们的问题。然后改正。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阅读那些超越我们能力之上的书籍。

时刻反问自己,是不是处在某一环境太久了,陷入了“信息回音壁”中。待在“回音室”的人,正在丧失思考能力

好了,用之前讲的喜欢看书,但却看过就忘, 这套方法助你阅读更高效,总结重构一下,达克效应是什么?愚蠢之巅的特点,怎么破呢?

重构法很好用哦!

(0)

相关推荐

  • 人一旦无知将会有什么后果呢?

    爱晏晏兮2020-12-09 · TA获得超过895个赞关注子曰:"无知者无畏,无欲者无求."它是个中性的概念.无知者无畏: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也就什么都不会害怕.--就是初生牛犊不怕 ...

  • 无知的人往往更自信:难以反杀“杠精”是因为他们越是无知就越勇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达尔文说:"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 相信很多人在生活工作中都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明明对一件事情不了解,却轻易地给出结论,并对自己的结论无比自 ...

  • 无知比有知更容易让人产生自信

    文 / 廖超国 自信于人生非常重要,这一点不用丝毫质疑.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自信不仅是健全人格的健康心理状态,还是抵御人生挫折的盾牌,更是生活和事业顺利的不可缺少的支撑,是一个人成功的保证. 人生少了 ...

  • 源于无知的科学主义的愚昧之二

    逻辑学的四大定律不是认知的基础性认知基准

  • 达克效应:无知的人都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信

    在1995年,美国一名男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银行,最后被警察逮捕时,这名歹徒说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歹徒说:"我的身上涂了隐形药水,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 而这名歹徒说的隐形药水,其 ...

  • 越优秀的人,越懂得承认自己的无知

    每个人的认知都是局限的,优秀的人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认知的边界,边界之外代表着"无知",越优秀的人越能够承认自己的无知,而普通的人则会陷在局限的认知里-- 作者:柳一一 来源:一一道 ...

  • 达克效应: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文:佚名 综合自:无所不侃.读书笔记与生活随笔 哲学社鸣谢 科学解释: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一个心理学现象:"达克效应"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越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和脑残争论 ...

  • 达克效应:岛内专家说内陆没钱买凤梨,无知杠精何来自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上观点 ] 达克效应的定义: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至少会把自己的能力评价在平均水平以上:而 ...

  • 达克效应:为什么越是无知的人越自信?

    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在经历消沉和重新定位之后,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较为准确的认识. 一个心理学现象:"达克效应"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越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和脑残争论 ...

  • 越是无知的人,越容易感到自信?这不是错觉,这叫“达克效应”

    越无知,越自信的"达克效应" 先给大家讲笑话:话说,有一天两个乞丐坐在墙角晒太阳,一个乞丐问另一个乞丐:"你说,皇后娘娘在宫里过的得是什么样的日子?" 另一个乞 ...

  • 达克效应: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柠檬心理&腾讯音乐"联合制作播出▲ 1 不管是在网络里,还是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一类人,他们对事情的看法或者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无知到令人吃惊,但是他们却又如此自信. 比如 ...

  • 愚蠢人越无知越自信的达克效应

    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受邀参加2019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发表演讲时说:"有担当的管理者有一个重要责任,就是把下属从愚昧之巅推向绝望之谷,至于能否爬上开悟之坡,看个人造化."这次演讲在 ...

  • 发挥角色效应的作用,成就更好的自己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Role Effect). 你是否听说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位柔弱的妇女,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勇敢地与手握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