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的一切生活,无不打着时代的烙印
| 方略
作为一个酷爱学习的民族,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在不停地探索自己学习的道路,并在探索中不断前行。追寻前人学习的足迹,可以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和前进的力量。
在中国人学习的道路上,有无数个像孔子、老子这样的圣哲贤人,他们像黑暗中的灯火,引导人们探索前行;他们像一座座灯塔,照亮了人们学习的征程。
一个人的学习道路,往往和个人的人生道路有着密切的关联,与国家的政治历程也大体有着相似之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一切(包括读书生活)都受社会的制约,也无不打着时代的烙印。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先哲们自古以来就很重视读书学习,继承文化遗产。孔子说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大学者顾炎武它改为“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两条。因为他身处明清换代之际,面临着国破家亡的问题。他鄙视那些改服迎降,缅颜事清的人,所以把“约之以礼”改为“行己有耻”。总之,这八个字,代表了一个人读书做学问的修养和立身处世的品德的两大问题。
古人从启蒙到成就事业,走的道路不同,读的书和我们今天也不完全相同。譬如顾炎武,他的祖父教他从小就读《资治通鉴》,并且教他以抄书代替记诵,目的是将来“治国平天下”。现代人并不是每个人都去从事经国大业。科学门类增多,读书更应广泛,每个人学习也会因个人喜好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从小都应培养自己的志向,珍惜学习的时光,有目的、有选择地多读一点书,努力打好知识根底和理论根底,培养高尚的志趣和 情操,对从事任何职业的人来说都是有用的。
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里的意思是说,在读书学习上,古人比今人(当时之今)正确。这话初读起来让人有些不够明白。“为己”与“为人”似乎应该说后者可取。其实原意所指是这样的:孔夫子崇古,是借古说教。“为己”是说为了个人的身心修养,读书是为了学做人。而“为人”,则是指读书做给人看,为了炫耀自己,为了获得别的赞美,邀取别人的赏识。这样来说,孔子之论,确指出了某些读书人的通病,是有道理的。
古人也曾把读书推崇到了极致。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些话虽然有其历史局限和阶段偏见,但也道出了人们对学习的看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人人都学习的权利,人人也者需要学习。学习成为谋生、创业必不可少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为人生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正是由于中国人学习行为的存在,才有了古老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秉烛夜读”、“萤囊映雪”刻苦学习精神流传百世;“布衣暖、菜羹香,诗书滋味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书卷朋友亲近之情溢于言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要知天下事,先读古人书”的读书明理要决古今有之。中国人学习有没有历史轨迹可寻呢?答案是肯定的。
最早古人把思想记录在甲骨陶器等器皿上。那些刻在兽骨上的字叫做甲骨文,古人通过这些记录载体来学习更早的古人关于天、神、人等问题的思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狩猎技巧,这时的学习与古人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富有极为丰富的生活色彩,我们可以从诞生于殷商时代的十万片的甲骨卜辞得到见证。陶器一般用来舀水、盛饭之用,刻有画、原始字体等,它们起到了装饰美化作用,象西安半坡遗址上的人面鱼纹图就属于这一类,渗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后来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开始把兽皮竹简作为记录思想、学习前人的载体了,兽皮竹简记录面积大,易写易画,因此很快盛行起来。战国时代是一个智者盛行起来,大批思想家、哲学家横空出世,留下至今对后世极为影响的作品,而载体就是兽皮竹简,一片竹简记录了公元前几百年人类对于生死、祸福、国政、德法的认识,竹简文字成为人类之间横向、纵向交流媒介,人们得以了解一种思想的中介。
玉帛宣纸是中国作为伟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标志,纸的发明使文化交流、学习借鉴成为可能,使学习这一实践活动更为广泛普遍,学习者范围扩大,思想交流更为普遍。玉帛是高于纸张的文化载体之一,一般记录的是权力阶层、富贵阶层生活的重要手段,一般表现为圣旨、传记等,渗透着极强的权力色彩。
卜辞是殷商时代的一种写作文体,又由于刻在骨头上,所以叫做甲骨卜辞,这种文体是以象征文字为基础的,是中国现代文字的起源之一。卜辞多与农业生产有关,由一段简短的话语组成,其语序与现代文语序有主谓颠倒差异。这种文体是中国人学习的证明之一。
答问体是始见于孔子及其弟子所作的文章中,"一问一答"为基本特征的答问体传递着儒家思想,成为根深蒂固影响中国千年的文化之一。人们从这一问一答中获得了儒家思想的精华,学习并禀承着其中的精神内涵。
诗经离骚既可以看作是作品,也可以称为一种文体,语句中透露着的极强浪漫主义色彩、自然主义情衷表达了中国古代人朴素的思乡、忧物情感。
唐诗宋词是唐代与宋代主要写作文体的并称,诗人以唐代为著名,词以宋代为主体,李白、白居易、孟浩然……都是享誉世界、家喻户晓的大家,其千古绝唱之句为后世中国人永远学习。
从卜辞答问――诗经离骚――唐诗宋词等文体转变,可以见证中国人通过文体的交替变化来抒发情感,通过文体的传承来体现对学习传统的继承。
中华民族不仅酷爱学习,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曾经涌现出许多闻名于世的学者,他们的学习经验一直启迪着后人。宋代理学家朱熹总结出的学习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清代军事家、思想家曾国藩总结出的学习要“三有”: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民主人士李公仆总结出的学习要走“三条路”:一条是读活书,一条是活读书,一条是读书活;一代文豪鲁迅总结出的学习要有“三性”: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等,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学习经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后人学习留下了宝贵财富。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中华民族为构建自己的精神大厦,不断地在超越自己。虽然不同的年代,人们对学习有不同的追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中国人忘我学习的精神从未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