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刷《知否》才发现,原来明兰从来没有爱过齐衡

《知否》前半场,齐衡是最耀眼的那颗星。
他出身高贵,人又温文尔雅,几乎整个京城的姑娘都被他吸引。
他在盛家书塾读书,盛家四姑娘墨兰、五姑娘如兰和六姑娘明兰自然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少女思春,最美的情怀,可实际上她们三姐妹并不是真心喜欢他。
墨兰喜欢齐衡,喜欢的是他的家世,是觉得嫁给他之后能够带给自己无上的荣耀,还能顺带气一气如兰和大娘子。
如兰根本就没喜欢过齐衡,她从始至终只是希望不要让墨兰嫁给齐衡而已。
明兰呢?
她从来不曾公开表示过自己对齐衡的喜欢,因为她知道,她与他之间根本没有可能。
所以,面对齐衡的追求,她一直是回避。
小公爷送她的菱角,她不敢接,送她的紫毫笔,她不敢拿;就算是为了他做了一套护膝,也是瞒着丫鬟放进去的。
而且,这一套护膝真的不能代表什么。大家想一想,她曾经送给顾廷烨一双护膝,为的是报答他曾经帮助自己。
她送给长柏和长枫两个人护膝,是因为他们是亲人。
送给小公爷护膝,也只是想表达自己对他的感谢,仅此而已。
在她内心深处,或许存在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但是从她本人来说,是不可能真的爱上小公爷的。
你想想,人都是有心理暗示的。
你反复提醒自己与某个人保持距离,是不是结果反而会经常遇到某个人呢?
明兰反复强调不可以跟小公爷在一起,那么心理暗示的结果只能是让她更加注意到这个人。
虽然这是明兰内心最私密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前期,明兰始终是拒绝齐衡的。即便齐衡跟她一起打马球,公开表示爱意,可是明兰依然拒绝。
明兰是个被动型的人。
因为她不敢主动。
那她的潜意识里究竟喜欢的是谁呢?
心理学认为,你“更喜欢”的这些特质是由你的主观偏好决定的,但并非随性所至,每个人的主观偏好形成都必有其因。
个人偏好会受到一个人经历的影响,一个人越缺少什么且长期因缺少这种特质而苦恼,就会对这种特质有别样的渴求。
从明兰的经历来说,她从小失去母亲,虽然寄养在老太太跟前,但依然活得小心翼翼。她不敢行差走错半步,更别说任性了。
跟小公爷打了一次马球,就挨了父亲一顿责骂。这样的她,内心最希望要的是保护吧。
我们可以先来分析一下,她为什么后来选择顾廷烨。
她本来很看不上顾廷烨,但是顾廷烨几次三番救她,让她感受到了被保护、被偏爱的滋味。
她真正改观想要嫁给顾廷烨,是在她知道顾廷烨为了娶自己费了那么多心思,并且保证:今后我在男人堆里是老几,你在女人堆里是老几之后。
可以说,她选择顾廷烨的原因,就是因为觉得顾廷烨能够给自己这个保护,能够满足自己内心长久以来缺失的那种东西。
还记得她摔筷子的那一个镜头吗?她一直强忍着,在父亲面前坚强,可是顾廷烨来了之后把她护在怀中,她的眼泪立刻就落下来了。
还有她与王家老太太对峙时,顾廷烨赶来怼她的那几句话。
明兰从内心深处最需要的爱情,就是这种啊!
因为她从小缺乏关爱、缺乏保护,她一直以来都是独立面对这个冰冷的世界,可是顾廷烨却愿意为她撑起一片天,所以,她的潜意识里已经爱上他了。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明兰是什么时候决定接受齐衡的呢?
是齐衡为了她跟母亲抗争的时候。
明兰本来不想爱齐衡,因为她觉得他给不了自己想要的保护。她也跟盛老太太说了,平宁郡主是她对付不了的婆婆。
可是齐衡却说,他要为了她努力。
听到齐衡为了她绝食的时候,她内心突然坚定了,说要赌一把。
她爱的不是齐衡,而是齐衡保护她给她带来的心底悸动。
她对贺弘文有好感,也是因为初见时,贺弘文那一番对女性怜悯的话语。
一个人爱什么样的人,其实早就在你童年时已经决定了。
剧中的墨兰一心想要嫁高门,做嫡妻,不就是因为从小到大,她最缺少的、最在意的,就是身份和门第吗?
而如兰这样的嫡女,因为从小被墨兰压着,心里不服气,所以才想要在结婚时,选择一个门第不如自己的,这样好能够依靠娘家不至于受气。
明兰内心,从未真正爱过齐衡。因为齐衡没能给到她内心最想要的东西。
而明兰爱上顾廷烨,也是从顾廷烨能够给予她全方面的宠爱之后才开始的。
从《知否》明兰的爱情中,我们要明白这个规律:你越是享受过某个特质带来的好处,越是希望伴侣能够拥有这个特质;越是在什么地方感受到劣势,且影响刻骨铭心,在找伴侣的时候越不希望他拥有这个劣势。
了解这个规律,可以让我们在选择伴侣的时候擦亮眼睛:搞清我们主观偏爱来源,明白这些来源可能会使我们不自觉地夸大某些特质的效用,就有更大概率避免由于短视而选错人。
如果你不懂得这个规律,仅凭当下处境就放纵自己的欲望来指导行为,很容易忽视一些看起来不重要但长远会更在意的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