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七彩矿坑”标志设计如何? □孟子曰凡是需知晓
这个“七彩矿坑”标志设计如何?
□孟子曰凡是需知晓
最近,听闻老同事说,矿坑要实施七彩工程,建设富美矿坑,这个提法很新颖。何谓七彩?大体内容如下:
红色:象征血液、力量、强大。加强党的建设,严明纪律规矩;建强基层组织,强壮党员队伍,实施堡垒工程、旗帜工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全面领导。
橙色:象征作风、诚信、热情。加强作风建设,做到对党忠诚,听党的话跟党走;党群同心、真诚服务、众志成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黄色:象征财富、丰收、活力。产业兴旺、工农并进;生产高效、就业广泛;群众增收、生活富裕。
绿色:象征天然、希望、健康。特色农业、优质高效;适度集约、色彩斑斓;休闲小憩、市民公园。
青色:象征青山、碧水、净土。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商业繁荣、服务配套;幸福城镇、美丽村居。
蓝色:象征安全、平和、协调。社会安定、治理有序;邻里互助、和睦相处;尊老爱幼、乡风文明。
紫色:象征优雅、创造、意志。人才汇聚、创业集成;开拓创新、敢为人先;争先创优、事争一流。
何谓富美?即:镇域富强、生产富足、生活富裕;心灵善美、行为和美、环境优美。
矿坑是个好地方,提了很多年,这个口号简单、朴素,容易传播,但是没有说出好在哪里。最早用这个的好像是新疆。
此标志,有古道热肠的古,有七彩的彩字右半部分,这三撇又似民风的风字里面的草书部分;整体字形像一个矿
七彩矿坑也很好,很多地方也在用,比如“七彩云南”。都用话的,在辨识度上来讲就不是那么高。
说实话,矿坑,在名字不占优势,有点土但是又不像“压油沟”那种有点民俗味道。
左边是七的草书,右边是彩的一部分
但是,这个地方地理区位和环境比较有优势,有山有水有特产。东靠近临沂河高新区,北接费县,南抵大仲村镇;薛山、莲花山、凤凰山群山起伏;小马庄水库、惠民装水库波光荡漾;南坡的西瓜、木耳,朱柳的圣女果和草莓,单庄的火龙果和葡萄,灰泉的金针菇和花生,娄山沟的小米和地瓜,兴隆村的烤烟和高粱,湖子峪村的榛子和艾草,朱柳屯的粮食酒和梆子戏,薛南的薛山砚和紫金砚矿石,延寿村的大樱珠和蝎子;还有名吃“山水牛”和“一鹅两吃”……可以说这里是瓜果飘香、物阜民丰。
矿,给人感觉是富,不然网络上都调侃“家里有矿”;坑,给人的感觉就是低洼。所以“淘金创业的良机,价值投资的洼地”作为棠林工业园的标语挺好。
矿坑是金矿坑!
但是以我多年的感受,矿坑突出自己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最好,那就是:
硕果矿坑,淳朴民风!
或者:“七彩矿坑,淳朴民风、“富美矿坑”。
矿坑这个地方民风确实淳朴,而且热情好客,让人想起了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和陆游的“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如果从发展农业旅游和打造临沂市区西部花园的角度来看,下一步可以发展农家乐和民宿,采用“硕果矿坑,古道民风”也不错。(临沂下一步有个三步走计划,即第一步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农产品供应基地;第二部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后花园,打造全域旅游基地;第三步成为其产业转移大后方。基于此,矿坑可以从大循环方面融入这个三步走,又可以通过小循环成为临沂市区的有机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城区度假目的地、产业承接区)。
另外,矿坑产黑木耳和榛子,也可以以此为形象设计标志。
榛子作为形象,设计矿坑的标志
还有,矿坑,过去写作“鑛坑”,读作“gǒng keng”,在设计标志的过程中,应该把这一历史文化元素考虑进去,以突出辨识度和特色。
长了木耳的榛子
至于打造“伴手礼”,无非就是内容和包装。内容方面,矿坑的粮食酒、薛山砚、小米、木耳等比较合适,因为耐储存、可大可小。但是薛山砚本地人做的不好,有几个做的,很粗糙,不专业,南桥倒是有个专门做薛山砚的老师,但是价格偏高,如果批量定制,或许价格成本还能降下来一些;艾灸产品和榛子产品也可以,不知道现在是否已经投产。
送礼就是送健康!
矿坑,需要做加法也需要做减法
至于包装,很简单了,找个设计师稍微设计,或者参照同类产品的样式改改名字就是。现在某宝上很多商家卖的包装盒、手提袋,只要达到一定批量,都是给免费印刷logo甚至免费设计样式和图案的。
以下附旧作:
1、矿坑伴手礼包装设计
2、矿坑标志设计的一个思路
3、矿坑名字和读音的由来
4、矿坑之行:人好路好地瓜好
【矿坑伴手礼包装设计】
【矿坑标志设计的一个思路】
关于设计矿坑镇标志的建议
□孟子曰凡事需知晓
当今时代是品牌时代。
大到国家有国旗,小到企业有Log,每个机构和产品都有自己的标志,一是便于识别,二是便于宣传。
一个地方有自己的风土人情,有自己的特色产品,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也应该有自己的形象标识。在当下招商引资、旅游推介的热潮中,不少地方也都设计了自己的标识,因此建议矿坑也设计一个符合自己定位的“Logo”。
如上图,仅供参考。
该图形只看上半部分像“矿”字里的“广”,寓意“广纳贤才、广招创业之士”;综合看,又像“坑”字里的“亢”,寓意“激情高亢、奋勇亢进”;还像一个“元”字,寓意“一元初始”、开天辟地。这个标识整体具有动感,显示腾飞之势,又简洁便于辨认。
另外,标志可以配以“激情矿坑”或者“奋进矿坑、相约棠林”或者“临西花园、活力矿坑”等广告语。再加上“工业兴镇、生态宜居”的定位,就形成了 “一个标志、一条广告语、一个定位”的宣传架构。
唯以成绩论英雄。相信只要我们心存张开臂膀拥抱未来的进取心,不断选优配强、激发干劲,矿坑的前程一定会更加美好,矿坑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矿坑名字和读音的由来】
“矿坑”到底该怎么读、怎么写?
——“矿坑”发音和字形考证
□孟子曰凡事需知晓
(一)读音篇
山东省临沂兰陵县有个矿坑镇,该镇的驻地叫矿坑村。
如今我到这个镇工作已经快要两年了,经常遇到别人问我们镇名怎么读。说老实话,我也说不清来龙去脉,总觉得自己不称职,所以今天下定决心要考证一番。
“矿坑”,多数外人不明就里,当然是读成“kuàng kēng”,但是我们本地人是读作“gǒng kēng”的。这是为什么呢?
据一些老同事说,电脑普及以前,我们是写作“钅广 坑”的,后来用了电脑,打不出这个字,于是就用“矿坑”来替代。
那么,“钅广”到底是个什么字?发什么音?又是什么意思?
好像没人有能说清,手上也没有史志可考,附近的老人们也是对此一无所知。
《新华字典》里是没有这个字的,《康熙字典》里也没有,《广韵》和《说文解字》也都没有。由于“矿”是“礦”的简体字,那么“钅广”会不会是“鑛”的简体字呢?
查阅了下《简化字总表》,没有查到,但是《康熙字典》里可以查到“鑛”字。解释道“鑛,鐵也。又金璞也。”意思是说“鑛”就是铁。“金璞”是什么?“璞”,未雕琢也,所以“金璞”应当是尚未提炼的金属矿石。
无论是“鑛”还是“礦”,《康熙字典》的注音都是“古猛切”。这是古人的一种注音方法,即反切法,两字配合起来切出一个汉字的读音,分反切上字,反切下字和被切字。黄侃在《音略》中云:“反切之理,上字定其声理,不论其为何韵,下字定其韵律,不论其为何声。”
“古猛切”的发音是近似“gong”的。
另外,在粤语中,“矿”读作“gwong”,也近似“gǒng”,而坑则读作“kang”。我们知道,历代多年的战乱导致人口大迁徙,许多中原人迁往了南方,粤语发音其实更接近中古甚至是上古汉语的发音。
所以,在唐朝前后时期,“鑛”和“礦(矿)”有着相同的发音,读作“gong”,时至今天粤语里和客家话里还是这样读。在今天的北方地区,“矿”才读作了“kuàng”。怎么演变的呢?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里就不再探讨。
《康熙字典》说,金玉未成器曰“礦”,又同“磺”。《说文解字》里把“磺”解释成“銅鐵樸石也”,总体来说“礦(矿)”应该就是铜铁矿石一类的东西了。
那么我们矿坑镇矿坑村有没有铁矿石呢?当然是有的,时至今日,矿坑村西北角还有很多大坑,都是由采矿形成的。
据村民讲,坑周围出产铁矿、鸡窝煤、煤矸石、铝矾土等,因已开采枯竭,只遗留下了废弃的大坑。笔者曾亲自前往考察,发现地表和坑底有许多风化碎石和积土,多数为深红色,不知是否因含铁所致。
采矿始于何时,采什么矿,也无史料可考,至于地下是否还有矿,也没有组织过勘探。笔者猜测,这应该是兰陵县兰陵镇、新兴镇、尚岩镇矿脉的延伸,理应还有勘探的必要。
我们已经无法确定“矿坑”确切由来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我们正在建设一个“富裕美丽”的新矿坑。无论是叫“钅广 坑”还是叫“矿坑”,无论是读“gong keng”还是读“kuang keng”,这里都是一个好地方。朴实勤劳的人民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必能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奔向小康生活。
说个题外话:搜索百度百科发现,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镇政府东南10公里有个叫村叫“钅广村(gong cun)”。词条解释说,钅广,旧读gong,简化汉字后,该字取消,村名标为矿村(地图标注均为矿村),但依照传统依旧读gong。
看来我们矿坑村还有个小伙伴哩!(2018年8月)
(二)字形篇
去年笔者就矿坑的发音进行了考证,得出按照古音“矿”就应该读gong的结论。
今年春天,在兰陵文化研究方面比较资深的穆振昂老师告诉我,他读到一本书,书里面将“矿坑”写作“鑛硜”。
众所周知,矿是“鑛”的同体字的简化,那么“坑”显然不是“硜”的简化字,“硜”的简化字是“硁”,读音也是“keng”。
穆老师提到的这本书叫《山东军兴纪略》。该书先是管晏编辑,湖南善化张曜定稿,后来北京大兴人张曜任山东巡抚时纂订。以后此书有些版本遂不著撰人姓名。该书记述太平军、捻军在山东的活动,当地幅军、教军等起义,以及咸丰、同治年间清政府用兵山东始末。书中分十目五十篇,十目为:粤匪,皖匪,土匪,邱莘教匪,降众,乡县教匪,幅匪,淄川匪,黄崖匪,团匪。
从该书中我们看到,在同一页提到了仲村和朱留屯以及薛南,仲村就是今天南边的大仲村镇,朱留屯应该就是朱柳屯,薛南就是现在的薛南村。据老人说,朱柳屯以前有屯兵,由此得知,“朱留屯”更说得过去,可能是“驻留屯”的谐音,也有可能是“姓朱的将领留在这里屯兵”。所以,这本书里记载的名字还是比较可靠的,矿坑应为“鑛硜”十有八九是对的。
在《康熙字典里》,硜,口莖切,下平13耕,kēng,梗開二平耕溪;【廣韻】口莖切【集韻】丘耕切【韻會】【正韻】丘庚切,石聲;【史記·樂書】石聲硜硜以立別。
也就是说,鑛是铁石,硜是石头发出的声音,“矿坑”本来是指有能发出“硁硁”声的矿石的地方。
这个地方有没有能发出“硁硁”声的矿石呢?经过笔者近三年的地质考察,发现除了铁矿石,矿坑村附近的石塘里挖出的石头,质地坚硬、色彩艳丽,敲起来确实是“硁硁”之声,如同会唱歌石头。
这个地方很美丽,这个地方的石头会“唱歌”,本来是“鑛硜”,现在成了“矿坑”,两个字错了倆,看来“矿坑”确实是被坑了!(2019年4月)
【矿坑之行:人好路好地瓜好】
矿坑是个好地方:路好、人好、地瓜好
□孟子曰凡事须知晓
白云去闲,黄叶纷飞,正是深秋时节。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研究者,我又重新踏上矿坑的土地,去寻找遗失在村落里的古老文明。
娄山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坐落在矿坑镇驻地东北方向,四面环山,靠近解放路,应该说值得开发的一个好地方。
当天下午,没有和老同事、老朋友们打招呼,我独自驱车行走在山润路上(路两旁的大山钙业和东润化工曾经资助修过的一条路,所以我称之为山润路),欣赏着曾经熟悉的场景,往事历历在目。
路过溇沽湖(其实是一个采石后形成的小水库,我看其形状似一条蝼蛄,然而蝼蛄湖不雅,故而称之为溇沽湖吧),我想起这里出一种有着瓜蒌一样脉络的石头,可制作娄山砚。前些年为了禁止焚烧秸秆,我曾在这里站岗执勤;也曾和候干事带着探照灯、沿着周边的山逮蝎子;还在这里挖过树桩、吃过野炊、遇到过刺猬和数米长的大蟒蛇……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到了村内,我发现比以前有了很大改观,修了水泥路、架起了路灯,村容更加整洁和美丽了,几户人家正在建造二层洋楼。村民们也很悠闲,三三两两聚在路边,或掼蛋打牌,或抽烟聊天,有的还在刷抖音和快手。
经过一条小巷时,我发现有两个工人正在铺路,用的是高压免烧环保砖。我很好奇,这是在修户户通?还是居民在自己搞建设?
上前一问,方知这是户户通。在我的印象中,户户通都是修水泥路,如今怎么铺起了地砖?
经过与工人的一番攀谈,我发现,用这种砖铺路有大大的好处,主要是:
1、比修水泥路成本低;
2、施工简单方便,克服了很多小巷机器设备进不去的问题;
3、施工时间自由,无论是下雨还是低温天气都不影响施工;
4、美观大方又环保,地砖缝隙还能长青苔、种小草;
5、路面夏天不存雨水、冬天还防滑;
6、万一村落重新规划改造,这些砖还能撬起来重复利用。
这种地砖就是本地的湖子峪生产的,据说现在周边的好几个村都铺上了。
看着从那头到这头的路,我不经感叹,这条路很短,也很长,我们用3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但是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那就是回溯我们的文化之路。
一位老大爷,听到我说话,走出来,蹲在大门口,看着修到他门口的路,非常高兴,他不善于表达,只会说“真好!真好啊!”
经过了解,这个老大爷曾经是一个贫困户,现在已经完全脱贫了。他黝黑的皮肤折射出岁月的沧桑,我想他应该趁着这个好时代再奋斗一番,毕竟人家虚岁74的特朗普和虚岁78的拜登还在为了一份工作拼命,虚岁91的巴菲特还在全球配置着他的亿万资产。
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本身我就有两个理解:首先: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其次年纪高了,也不必在乎,照样可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看到路边有两块地瓜,虽然长相丑陋,但是起码也是“黄瓤”的。我就问大爷这是谁的。
大爷说:这是我扔的,嫌孬,不要了!
看来群众的生活确实提高了,连地瓜都随便扔了,这要拿到市区,做成烤地瓜,至少得收你10块钱啊!
想起蹒跚学步的女儿还没吃过地瓜,我决定带回给她吃。
没想到老大爷坚决不答应,他说:这个不行,要这熊幌子去了,我给你找几块好的。
我说:不要,没带现金。
大爷说:你撅我的是吧?不要钱!
我坚决不想要,但是大爷已经迈着矫健的步伐返回家中了,连小八棍儿都忘了拄。
施工的工人说你就拿着吧,老头自己种的,不当好东西,值不了几个钱。
既然大爷这么热情,又突然意识到我也不在这里任职了,就不再推辞。
大爷拿出袋子,让我挑,我挑了几块小的,但是大爷说太少,再多拿几块、再多拿几块,如此反复多次。
或许,在老大爷看来,获取是一种快乐,给予也是一种快乐吧。不知道他的子女是否经常去看他,我感觉到他需要更多的交流。
晚上回到家,我把大爷给的地瓜洗干净,切成了块,和小米放在一起烧了稀饭。妻子直夸地瓜好吃,女儿也吃了很多。
回味着从娄山沟“地瓜巷”带回来的地瓜的味道,电视屏幕上正好播放着沂蒙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故事。我不禁想,我们能有今天的生活,不正是先辈们发扬了沂蒙精神吗?他们发扬沂蒙神拥军支前、舍生忘死,他们发扬沂蒙精神整山治水、无私奉献,他们发扬沂蒙精神创优争先、开拓奋进……
今天,我们脱贫攻坚,也是在发扬沂蒙精神。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身先士卒,用白加黑、五加二、996等方式砥砺前行。为了打造“美在农家”,我们也“满缸净院”,这种场景多么熟悉;为了群众脱离危房、增加收入,我们打造了多少产业项目;我们还用并不算好的数学知识不断做着证明题,当运算结果出来的那一刻,群众终于拍着大腿恍然大悟:“原来我并不贫困!”,帮助多少人又找到了生活的自信和人生方向,疗愈了多少心灵的痼疾……
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响应、自力更生,用不等政府的、不靠社会的、不要儿女的心态飞跑着奔向全面小康,短短时间内很多贫困户都住起了小楼、开起了小车,了不起啊!
好了,这个“杨朔”式的结尾有点牵强。最后还是回到题目那句话吧:路好、人好、地瓜好!
总之,矿坑是个好地方!
免烧砖路面铺设完毕
免烧砖不同颜色系列
免烧砖施工的效果
免烧砖户户通效果
各种不同型号的免烧砖
免烧砖路面和水泥路面对比
免烧砖路面和花池
免烧砖护栏
制作砖染色所需泥
(本文作者信息:孟子曰凡事需知曉,原名孟繁曉,字不凡,號巨隐、二蟲閑者、刀筆吏隸,孟子七十四代孫,今臨沂蘭陵人,長居雲中書房。好讀書不求甚解,喜舞文弄墨聊以自娛,難經世何濟用?尤嗜紫砂、盆景、奇石、硯臺(石見吉室)之類耳。或有拙作,多刊於“沂蒙那些人和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