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内家拳与武举
以武学打开世界
一、武术内功的发展
民间结社组织既习拳又练气的活动,促进了武术与气功的结合。不少武术家既习武,也练导引气功。《清史稿·甘凤池传》载:甘凤池不仅武艺初中,而且“又善导引术”。
清代武术专著中开始出现“练气”的论述。苌乃周著《苌氏武技书》中便有专论练气的部分,名为《培养中气论》。后定为六卷七十四篇,包括“中气论”、“阴阳入扶论”、“养气论”、“过气论”、“行气论”、“点气论”等,并指出习练者必须“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实内”。
清光绪八年(1882)刊印的《天壤阁丛书》辑有《内功图说》一书,王祖源在序中说咸丰四年他与临潼力士周斌同游嵩山少林寺,得《内功图》与《枪棒谱》而归,后改名为《内功图说》刊行。《内功图说》基本上同于咸丰八年刊印的《卫生要术》,其内容即十二段锦、《易筋经》之类。由此可见,入清后,少林寺僧也由专习武术,一变为兼习气功导引,注重内练。
清代武术与气功导引的结合已不再仅仅表现为二者兼练,特别是在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系中,二者已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苌氏武技书》中要求学拳要“神与气合,气与身合”。王宗岳《太极拳论》也提出太极拳行拳时要“虚领顶颈,气沉丹田。”《六合拳谱》序言也提到:所谓六合,其中之一便是“气与力合”。也正是由于要求内外兼修,行拳时必须“以意领气,以气助力”等特点,太极拳等才被称为内功拳——内家拳。
二、清代武举制
清王朝建立后沿袭了历朝施行的武举制度。顺治登基次年,便开武科乡试。它与文科一样,也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举行。
童试即初试,三年举行一次,应试者先经县试、府试,然后由学政进行院试。乡试每逢子、午、卯、酉年,三年举行一次,为正科。逢清点则增设恩科。乡试时直隶、奉天人应试于顺天府,各省则在布政司所在地举行。会试也是三年一科,于乡试后次年九月在京城举行,为正科。但遇庆典,也特开恩科。初时会试规定某一级别军人皆可应试,后来则取消了这个规定,只限武举出身者参加。殿试亦称廷试,会试后数月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考生限于会试入选者。
童试被录取者,称为“武秀才”或“武生”。乡试被录取者,称为“武举人”。会试被录取者,称为“武进士”。殿试录取者按成绩分为“三甲”:前三名称“鼎甲”,第一名为“武状元”,第二名为“武榜眼”,第三名为“武探花”。“鼎甲”为“武进士及第”。二甲十余名,为“武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为“同武进士出身”。
武举出身在清代为武职正途,十分荣耀。顺治时规定:一甲武状元授参将,武榜眼授游击,武探花授都司;二甲授守备;三甲授署守备。其余武进士均在兵部注册,以备选用,也可回本省在营中效力额。雍正时又规定:一甲武状元授一等侍卫,武榜眼、武探花授二等侍卫,二、三甲进士授三等及蓝翎侍卫。
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俱分内外场举行,外场又分为两场,内外共考三场。
首场试马箭,射毡求,发九箭,马射中二为合格。马射之树,树距三十五步,纵马三次射出,中三箭为合格。不合格者不得进入二场。乾隆时,增马射地球一项。球为斗形,直径约二尺,用皮毡做成,置于马道旁边高三尺之土墩上,射中而且球落下者以中论,虽射中但球未落下者以不中论。
二场考步射、技勇。步射为射步侯,九矢中三为合格,后又改为中二矢为合格。步射后再开弓、舞刀、掇石试技勇。弓、刀、石均分为三号,应试者自选。弓要拉满;刀要完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石要提起离地一尺,方为合格。
三场为文场,又称内场,试策论。外场合格者,方可试内场。“策”为问答,“论”为议论。顺治时试题用《武经七书》,试策二篇,论一篇。康熙时改试论两篇,首题用《论语》《孟子》,次题用《孙子》《吴子》《司马法》。乾隆时又改为试《武经》论一篇、策一篇。由于应试武人多不能文,嘉庆时又改内场策论为默写《武经》一段,无错即为合格。从此,武举考试遂专重技勇、骑射,内场如同虚设。
清末,清军装备基本上已全为火器,培养新式军事人才的武备学堂也陆续在各地建立。旧式武举的考试内容显然已与军事现实脱节,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旧式人才,领导军队作战和训练,已显然无法胜任。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惨败更加暴露了这一点。战后,废除旧式武举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1898年,康有为上《请停止弓刀石武试改设兵校折》,正式提出了废除武举制度的主张。他认为:武举自唐代始,过去了千年,已为“博物院之古物”,若以大刀弓箭与克虏伯大炮对垒,无疑是儿戏。他奏请立即停止弓刀石之武试,广设武备学堂。戊戌维新失败,康有为的主张自然也未能实现。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清军再度败北,举国上下,要求废武举之呼声更高。次年,清廷终于下令:武科一途,“相沿已久,流弊滋多”,与当时的军事现实已相径庭,故而“一律永远停止”。施行了约1200年的武举制度至此终于废止。
武举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为历代选拔武勇人才,无疑对武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射术与摔跤活动
清王朝统治者向来夸耀“我朝以弧矢定天下”。清代立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以武力征服整个华夏的过程。因此,清军入关前,骑射作为主要的军事技术手段一直备受重视。清王朝建立后,骑射又作为清贵族为巩固其政权服务的军事训练、军事体育最重要的内容而被长期提倡。
清代八旗学校,京师国学,各省府、州、县学,均开设骑射科目。科举文科考试,也必须先考骑射,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笔试。对满族子弟,这项要求更严。
满族尚在关外白山黑水之间时,素有射猎习俗。以后,又以之作为行军作战的演习手段。入主中原后,清王朝仍然高度重视射猎活动,并将其列为典制而世代延续。清代射猎活动称谓很多。皇帝射猎称“行围”、“大猎”、“大X”;满族民间则呼之为“打围”,因此又有“合围”、“行围”、“撤围”之称。“木兰秋X”,便是著名的清代皇家大型射猎活动。清代皇帝中,精于骑射者多矣。圣祖玄烨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向侍臣夸耀说:他自幼及老,共射杀虎一百三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十,麋鹿十四,狼九十六,野猪一百三十二,小兽不计其数。此一雄举可谓惊人。
另外,清代士大夫中还流行“射鹄子”、“射月子”、“射绸”、“射香火”等射艺娱乐活动。
清代盛行摔跤活动。满族、蒙族开展摔跤活动相当普遍。史籍中称“布库”、“布克”、“扑虎”等,均是蒙语、满语摔跤一词的音译。
清代皇帝多喜观跤,有的还亲自参与。康熙选小太监与之一起习练摔跤,后来擒获鳌拜,又比摔跤,即为一例。穆宗载淳也喜欢摔跤,常和小太监摔跤取乐,不少人在他手下受伤,甚至有因此送命的。
清代组建“善扑营”,为八旗中善跤勇士组成。凡编入人员称为“扑户”,分一等、二等、三等,以技艺高下为等差。善扑营人员为200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遇重大喜庆节日时做摔跤表演;当一些少数民族朝贡时与之较量摔跤技艺,既是娱乐,又是炫耀。除此之外,善扑营还要“以备宿卫”,兼有警备皇宫的任务。
善扑营的训练,称为“捐弄”。据《民社北平指南》载:善扑营勇士“其技纯以臂、腿、腰三功为胜”。练臂功以抖麻辫为主,练腿功以踢白蜡杆子为主。“大杆子三百六,小杆子如牛毛”,大木桩要踢断几百,小木桩要踢断无数,方能练成。可见练功之艰苦。
清亡而进入民国时期后,善扑营人员多流散四方。后来著名的北京跤、保定跤、天津跤,都是受善扑营影响的结果。
清代蒙古族的摔跤,除与内陆相似、以将对方摔倒为胜的一种外,还有一种“厄鲁特”式摔跤。这种摔跤虽被摔倒亦不算输,“必控首屈肩至地”,方为胜了对手,颇与现代国际摔跤相似。清人所画《宴塞四事图》中,就有这种厄鲁特式摔跤的场景。
四、清代著名武术论著
清代武术论著较前代更为宏富,由于清代武术门派发展,这些著作也多专门论述本门拳械理论与技术。较著名的武术论著有:《内家拳法》《手臂录》《苌氏武技书》《拳经·拳法备要》《六合拳谱》(抄本)、《太极拳经》以及《单刀谱》《阴符枪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