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拜相第一件事,先为岳飞平反,但第二件事,宋孝宗怒骂其:误朕

他拜相第一件事,先为岳飞平反,但第二件事,宋孝宗怒骂其:误朕

原创2021-07-13 08:37·言史社

南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年),绍兴府城内,一户卖饼的铺户里。一个看起来有些垂头丧气的中年男人,正在铺户里长吁短叹。几个月前,为了给其生母做六十大寿,在当时的官办常平司里借了一千坊钱。如今初秋将至,到了要还钱的日子,可是囊中羞涩,无奈只好遁走他乡躲债。而一年一度的乡试又开考在即,急于赶考而又不敢回家,只能作叹!

卖饼的主家汤婆婆宅心仁厚,问其详情,不忍其就此流落江湖,拿出自己平日省吃俭用积攒的一千钱,让他回到家乡明州(今浙江宁波),还了欠款,参加乡试。

汤婆婆的这一千钱,为南宋王朝输送了一位优秀的帝师;为宋王朝在江南的传续添了一份保障;但同样也将寒门出身,年逾不惑的史浩送上了一个他难以企及的位置……

当然,汤婆婆的初衷,只是可怜这个不如意的中年人……


绍兴十四年,史浩以三十九岁的“高龄”成功入围明州府的乡试前十名,这个靠借钱度日的中年男人终于有了一份自己的工作:余姚县尉。官不大,但养活自己足矣!不过,好在史浩的运气不是太差,余姚任满后,史浩出任温州教授,结识了温州郡守张九成。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死后,张九成被朝廷重新启用,顺势就把史浩推荐到临安,任太学正,升国子博士。

绍兴三十年(1160年),宋高宗将史浩安排给养子赵瑗为王府教授,次年任宗正寺少卿(皇子的老师),负责赵瑗的日常教学工作。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在史浩入京的几年里,和宋高宗的关系处得还不错。也有一种说法是史浩对宋高宗能够立足江南十分敬佩,所以对宋高宗非常恭敬,进而引得宋高宗的重用。当然,这些没有足够的资料能够证明,暂且不表。

宋高宗赵构

其实,在大多数时期,能够被皇帝直接委派给某个皇子作为老师,其背后往往隐含着当代帝王对下一代帝王执政人员的筛选和培育。而入驻王府,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很大程度是为太子的候选人保驾护航,尽全力保证自己所追随的人选能够成功入主东宫,进而继承皇位。史浩就是担负着这种任务,开始了教学生涯……

在任的老皇帝总是喜欢搞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考验自己的接班人,虽然这些考验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老皇帝似乎很热衷于这一套……

话说史浩刚被任命为赵瑗老师,宋高宗就命赵瑗和另一个养子赵璩,每人抄写《兰亭序》五百本(也不知道俩人犯啥错了,罚抄五百遍,赶上佟湘玉了)。史浩看出这是宋高宗有意考验两个养子,就劝告两人:“君父之命不可不敬从!”几日后,赵瑗超额完成作业,写了七百本献给宋高宗,另一个孩子赵璩,以“未暇”,也就是没时间为由,只字未写!(果然又是学霸和学渣的较量)。

类似这种摸不着头脑的考验很多。又一次,宋高宗分别赐给两个养子,每人十个宫女,大概意思可能是想考验两人的定力?或者是其他方面……。史浩劝告二人:“是皆平日供事上前者,以庶母之礼礼之”。也就是告诉两人,这些女人都是你们老爹的,可以看,但是不能碰。一个月后,宋高宗把这些宫女召回,一一检查,发现分给赵瑗的宫女仍是处子,而分给赵璩的宫女,史载“无不昵之者”,算是一个都没落下……

其实这种没来由的考验,具体想说明什么,我一直很费解,难道好色的人就不适合做皇帝,不好色的人就适合做皇帝?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古代的四百多位皇帝,几乎都不合格,就连出题人宋高宗,他本人就是一个“色胚子”。那么这种考验,算不算是古代的“形象工程”?

经过一系列类似的考验,赵瑗终于在仅有的两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绍兴三十年(1160年),感觉自己后嗣无望的宋高宗,终于向世俗妥协。立赵瑗为皇子,改名赵玮,算是基本上确定了未来皇位的继承人。

赵瑗虽被立为皇子,但并不意味着就能顺利即位,因为一旦处理不好与宋高宗的关系,很可能延缓自己继位的进程甚至被废掉,这种情况在古代史上屡见不鲜。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金主完颜亮撕毁绍兴合议,四路伐宋。南宋中央在求和无果的情况下,被迫备战。与宋高宗一味妥协的态度不同,赵瑗一改平日寡言不语的常态,积极主张抗击金军。甚至主动给宋高宗上疏请战,表示愿率师执戈,甘充前锋。赵瑗的勇气值得鼓励,但是他忽略了一个人的感受……

此时的宋高宗原打算出逃海上避难,在宰相陈康伯的死劝,以及举国汹汹的舆论逼迫之下,迫不得已表示要“御驾亲征”。可以说,宋高宗此时的人望已经低到了极点,他继位三十多年以来执行的不抵抗政策,终于在完颜亮南侵的压力之下,点燃了民众对他的强烈抗议,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巨大的抗金热潮。

完颜亮

而赵瑗在如此敏感的时刻,高调宣扬抗金主张,并且还主动要求带兵上前线,这不得不让宋高宗多看几眼,这个平日寡言的皇子,猜想他到底是真的不谙政治,还是阴蓄其志……

此时,抱恙在家的史浩闻讯惊慌失色。当年靖康之变时,宋高宗就是因为在外统兵,进而继承皇位的,这一套流程,宋高宗太熟悉了。如果任由事态发展,不出意外,赵瑗这个皇子是做到头儿了!

因此,史浩不顾有病在身,急忙赶到建王府,力言皇子不可将兵。对赵瑗说:“危难之时父子安可跬步相违,事变以来,有不由已者,唐肃宗灵武之事是已,肃宗第得早为天子数年,而使终身不得为忠臣孝子,诚可惜也。”

史浩这番话应该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字面意思,告诉赵瑗,事变发生后,君臣父子之间不可离开半步,如此才不至于身不由己(像唐肃宗一样,被迫拥立为帝);第二层意思则更隐晦,其实是告诉赵瑗,如果真的打算统兵在外,取宋高宗而代之,那么就要讲究时机,不然就会像唐肃宗急于继位一样,一辈子上背上不忠不孝的骂名……

史浩一番话,赵瑗幡然醒悟,但仓促之间,也不知如何应对。史浩马上代笔,替赵瑗写了两封奏疏,分别呈给宋高宗和皇后。这两封奏疏除了说话的口吻不一样,内容大致一样,既说明了赵瑗欲率师亲征是出于报国之情,别无他图,以免引起宋高宗猜忌,同时又向宋高宗承认了错误,写得“辞意恳到”。

宋高宗对赵瑗擅自请战的态度非常不满,甚至可以说是顿生疑心,勃然大怒,但“认错”的奏疏呈上以后,宋高宗怒意稍解。但他细心一想,又觉得赵瑗处事不可能如此老练,乃追问事情缘由,方知是史浩的主意,宋高宗似乎也对史浩的处理很满意,赞许道:“史浩,真王府官也!”

完颜亮的南侵,最终随着他被缢杀身亡,而宣告结束。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正月,刚登基的金世宗遣使来告即位之事。但宋人显然还没有从完颜亮南侵中的噩梦苏醒过来,他们对金人撕毁合约,擅自兴兵表示谴责,拒绝接待金使。但宋高宗并不想因为这种微末小事和金人闹翻,即使是朝议汹汹的情况下,宋高宗依旧接受金使的诏书,以臣子自居,继续执行和议政策。

但彼时的南宋,反对议和的呼声极为高涨,抗金似乎成为了大势所趋。而完颜亮悍然发动南侵,也宣告了宋高宗一贯坚持的求和政策彻底破产,面对全国上下、朝野内外的一片抗敌呼声,宋高宗深感自己的统治已很难继续维持下去。迫于无奈,他不得不表示自己已“倦于政事”,欲从今后“以泊淡为心,颐神养志”。绍兴三十二年,五月。宋高宗正式立赵瑗为皇太子,六月,正式将皇位禅让给养子赵瑗,是为宋孝宗,自己改称太上皇。

宋孝宗赵昚

宋孝宗六月继位,同年八月,志在恢复中原的孝宗就把自己曾经的老师史浩,擢升为参知政事,参与到军国大政中。隆兴元年(1163年)正月,史浩正式拜右相。史浩在拜相之后,头一件事就是为岳飞平反,他对孝宗言道:被秦桧排挤迫害的赵鼎、李光是无罪的,岳飞被杀更是存之已久的冤案。提议恢复他们的名誉官爵,应该让他们的子孙享受俸禄,与冤案牵连的人都应予以平反昭雪。

其时,宋孝宗志在北伐,而岳飞无疑是宋廷南渡以来,与北伐关系最为密切的人,平反岳飞冤案,给当时的主战派和民众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就在岳飞平反后,南宋国内关于北伐的呼声日益高涨,所以在宋孝宗认为时机成熟后,遂开始由张浚主导“隆兴北伐”。

《精忠岳飞》岳飞

主修《宋史》的元朝宰相脱脱,在《宋史》中对史浩的评价很准确“史浩宅心平恕,而不能相其君恢复之谋!”

史浩可以是太平盛世的肱股之臣,但绝不是孝宗恢复中原的能臣良相,从史浩任参政以来的诸多决策来看,他的身上或多或少还存留着宋高宗时代的印记,所以也就理解为什么,仅隔半年,史浩便在宋孝宗的斥责下,悻悻而退……

史浩

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分四路南侵,其中一路主攻西线的川陕地区。宋军在经过短暂的防守后,在吴璘的指挥下奋起反击,收复包括德顺城(今宁夏隆德北)在内的大片失地。随着战争的演进,川陕战场的地位愈来愈重要,而德顺的归属决定了双方西路战场形势,所以宋金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到了德顺。即使完颜亮已经被缢杀身亡,但西线的战事并未结束。

绍兴三十二年,七月。金军对德顺外围的张义堡展开进攻,八月战斗正式打响,到九月底,双方不分胜负。是年十二月,刚即位半年的宋孝宗听从史浩的建议,要吴璘撤出德顺城,吴璘无奈,被迫撤军,在撤退途中,遭到金军追击,损失惨重。最终,德顺之战在宋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由于南宋中央高层的战略决策失误,以宋军的惨败而告终。

史浩主张撤兵的理由,完全是死搬“教科书”。他认为宋军应像诸葛亮北伐一样,出师“攻陈仓及郿,即今之凤翔”,这样,“得之,则可窥长安”,也就是说放弃已经到手的德顺,转攻现在的西安西部的宝鸡(即凤翔),进而占据长安。否则就是重蹈三国时姜维北伐中原而无功的覆辙。

史浩放弃德顺的命令,直接导致川陕地区南宋军事力量的严重损失,就当时而言,史浩是要负直接责任的。当时任四川宣抚使的虞允文,从四川赶回临安,驳斥史浩撤兵的命令时,宋孝宗才知道,自己这位老师给危如累卵的南宋朝廷造成了如此重大的损失,宋孝宗怒斥道:“史浩误朕”。但为时已晚,金军已经重新又夺回了陕西地区的控制权。

但很快孝宗就发现,这个老师不仅在军事指挥上乱弹琴,而且还成为自己意图恢复的重要阻力。就在西路军被击败的同时,金军开始在中原和淮西地区开始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隆兴元年(1163年)春,金军占领淮河南岸的灵璧(今安徽灵璧),下一步就是渡淮,饮马长江。关于是战是和的问题,摆在了新皇帝的面前。

绍兴末年的完颜亮南征失败,很大程度上,给当时的南宋臣民带来了一种虚幻的强大,虽然在采石矶,虞允文击败了横渡长江的金军,但那更多是宋军的侥幸和金军对渡江战役准备不充分所导致的,并不能直接说明宋军的战斗力已经超过金军。但被金军压迫了三十多年的南宋臣民,还是在这场并不大的战斗中获得“YY”式的抗金热潮。宋孝宗显然也陷入了这种热潮中……

史浩的年龄大概是和宋高宗同龄,他们所感受到的时代的巨变是一样的,所以在北伐这件事上,史浩的态度更偏向于守旧不前的宋高宗,但不同于宋高宗的是,史浩更多的是从现实角度出发,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不就北伐的必要性作过多探讨。史浩大致从军备、经济、战略三个方面,反驳了孝宗和张浚的北伐行动。总的来说,史浩指出了南宋政府和军队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在北伐的过程中,慢慢浮出水面,导致了“隆兴北伐”的间接失败。

隆兴元年(1163)四月,张浚征得孝宗同意后,绕开三省、枢密院,直接命令李显忠、邵宏渊等出战。身为右相的史浩愤然地言道:“我辈虽位处宰执,而朝廷出兵竟不得闻,如此留我辈有何用!”随即递交辞呈,自请出京。

此时的孝宗已经对这位曾经的授业恩师失去了耐心。隆庆元年,五月,虚意挽留一番后,便顺水推舟批准了史浩的辞呈,免去他的右相职务,外出任绍兴知府。不久,又以王十朋等人连章弹劾其“怀奸误国,植党营私,忌言蔽贤,欺君讪上”,进而解除史浩的所有实职,仅委以提举洞霄宫的虚衔,打发他回老家明州鄞县(今浙江鄞县)休养赋闲。

十五年后,淳熙五年(1178年)三月,再次拜相,至同年十一月罢,为相仅八个月。

史浩在后世的名声一直不好听,一方面是因为,在当时北伐成为政治主旋律的情况下,仍然从现实角度出发执意反对孝宗北伐,另一方面,正如南宋经史学者王应麟对其的评价“子弥远为权臣,而掩其父之美”。其三子史弥远,阴杀韩侂胄,掌宋宁宗朝十七年相权,比之秦桧不差分毫。由此,后世对史浩之评价,因其子之缘故,故而多有失偏颇。到了史浩的从孙辈史嵩之,官至右相兼枢密使,南宋军政大权出其一人之手,联蒙灭金,便是出自他手。

如此看来,当年汤婆婆的一千钱,当真是划算,不仅让史浩一人受益,还换来了一门三代位列宰执的权势。很多年后,史浩退居相位,专程派人接来汤婆婆,接受史浩一门的礼拜。其后史弥远、史嵩之对汤婆婆一家多有照顾。也算未能忘却史家能得以发迹的滴水之恩……


参考资料:《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

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言史社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关于史浩和宋孝宗你有什么想说的,请在评论区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