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圆明园顺木天的遗迹

探寻圆明园顺木天的遗迹

“顺木天”位于圆明园西北角“紫碧山房”的东边、汇芳书院的北边(图01)。

虽说那里曾存有劫火余生的一些建筑,随着岁月的冲击,那一带除了一些残存的假石山,地面几乎不见遗迹,甚至连原建筑遗址的轮廓都无存留。尽管在圆明园的导游图中标注了“顺木天”的位置(参看图01),也未必引起游人的兴趣。

自2019年年底法国驻大清外交官谢满禄(Robert DE SEMALLé 1849年- 1936年)相册问世,多张照片为帝都首张引起我的兴趣,其中一张“顺木天”(图02)的实景照片引起我的好奇: 它的外形和我们今天见到的颐和园廓如亭何等相似。

谢满禄拍摄的“顺木天”照片为我们提供了以下信息:

1.顺木天为八角重檐青瓦木质彩绘敞亭。八角形的台明设东南西北四个“垂带踏跺”,台明外似有八边形矮墙(扶手墙)和相应的台阶入口。

2.八面亭每边三间:中间宽长;两次间短窄,次间长度不及中间的二分之一。因此可把次间视作“廊间”。

3.亭每边外檐柱四根:两侧立柱即“支角柱”为“圆形柱”,中间两根为“方形柱”。通过仔细观察区分,相互印证,可以推断出顺木天亭的立柱按同圆分三圈:内圈八根圆立柱,中圈八根圆立柱,外圈八根圆立柱 + 十六根方立柱, 顺木天亭共有四十根立柱。(图03。可看放大图中的标注)

从以上的观察自然会想到颐和园内最大的八方亭-廓如亭也有同样数量的立柱,甚至圆、方立柱的比例都完全一样(图04)。今天我们所见的廓如亭据官方记载为光绪年重建,未见标写具体年份。自清光绪重建后廓如亭在整体结构和外形上并无明显的变化(图05)。

清乾隆皇帝喜好“孪生建筑”,比如: 清漪园的“玉带桥”和“绣漪桥”(图06);清漪园花承阁“多宝琉璃塔”和玉泉山静明园圣缘寺“多宝琉璃塔”(图07);香山静宜园昭庙的“万寿琉璃塔”和承德须弥福寿之庙的“万寿琉璃塔”(图08);北京西山宝相寺旭华之阁和玉泉山东岳庙玉宸宝殿(图09);圆明园正觉寺八角重檐文殊亭和承德殊像寺宝相阁(图10)…… 还能举出一些例子。

圆明园的“顺木天”和清漪园的“廓如亭”会不会也是一对“孪生建筑”?

先从建筑的面积对比。

今天颐和园廓如亭的面积,有载“亭内面积130平方米”,“140平方米”;还有载“建筑面积384.95平方米”。

因受疫情影响,现阶段廓如亭一直关闭,无法近距离测量只能估算:正八边形矮围墙(扶手墙)每边外侧主墙长10.7米(图11),台明的边长为:7.2米,台明与矮围墙间距3.8米。(图12)

在圆明园顺木天的遗址,能否找到相似的尺寸?

为了进行实物对比,有了探看顺木天遗址的愿望。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一直未能如愿,年中尽管公园已对外开放,因具体遗址所在“区域”灌木丛生,杂草茂密,实在难以进入(图13-1、图13-2)。时间进入2020年的深秋,北京公园有清除杂草防火过冬的习惯,才得以找到现场,实现一探究竟的愿望。

今天进入圆明园顺木天遗址有两路:

从圆明园遗址公园内的西北角、紫碧山房东侧的道弯进去(图14-1),向北几米不远向东(,14-2),可见一棵高大的杨树(图14-3),杨树的南边就是原流经紫碧山房的小河(今无水)(图14-4),离开马路沿旧河道向东一百多米有一处小树林(多为槐树)(图15),林中的小土丘就是顺木天遗址(图16)。

还有一条路:在汇芳书院“景名石”(图17-1)前大道的路北的“环卫工场”铁栅栏门内(图17-2)。进入工场大门的不远的土路路西即是(图18)。

今天在顺木天遗址内能清晰地分辨出大亭的大致轮廓:顺木天位于一个“岛”上,四面环水(有河沟遗迹可寻),和“样式雷”绘制的圆明园图样史料一致(图19)。从史料图中的山丘、流水和围墙的走向和分割,可以认为:顺木天是紫碧山房内的一个附属建筑,所以乾隆爷有关“顺木天”的诗,都写在与紫碧山房中与其邻近的建筑中如:“学圃”、“景晖楼”、“丰乐轩”(图20。乾隆诗附在后面)。在顺木天遗址现场很容易看到紫碧山房门前,由东向西流来的河水在“岛”前分成南北两道水流(图21),最后在岛的东端汇合在一起,继续东流(图22)。岛的东、西环水上设平桥,便于上岛登亭,今天除了西端可见一堆乱石(参看图15-2),东边桥址已无迹可寻。

在今天顺木天遗址,可见一个很大的土围子,中间有一个凸起的平台。(图23)

土围子疑是顺木天扶手墙遗存,现场观察,扶手墙是建在自然石块垒砌的地基之上,在土围四周可见到不少裸露的石块(图24-1)。这种建筑墙基的设计,充分考虑到“顺木天”附近的土地平坦,水位较高,用天然石块作地基,可以确保扶手墙地基在水浸泡的情况下的稳固性。

土围中央平台,疑是“顺木天”的“台明”遗存。站在台明上基本能辨认出土围呈“八边形”(图24-2),土围的高度西低东高,低处0.8米,高处达1.5米(图24-3),底部宽度在1.5米-2.0米之间,排除因地形西高东低的因素,应该有后来的无意识改变。

土围在东、南、西和北四个方向都有缺口,疑是原设台阶处。站在台明的中央,很容易找到相应的豁口,开口的方位基本正南正北(南北轴线略向东偏10°左右 )(图25)。土围的“东南边”上有一个“豁口”,这个方位本不应该有“辟门豁口”,推想是后来庄户为方便进出开的口(图26)。在土围顶的中心点,根据“正八边形”,寻找等距边长八个角,估算出围墙的边长可以在10.5米-11.3米(参看图24-2、图27)。中央平台(台明)的边长不少5.5米,而土围和平台之间的间距可在4.5米-5.5米之间(图28)。由此可以推断出顺木天的八边形台明的边长,包括砖石包边,完全有可能在7米以上,和廓如台明边长相近。

在顺木天遗址的地面可见到一些破碎砖瓦,未见琉璃残片,估计顺木天屋顶铺的是青瓦:筒瓦的宽度上下不一样,为上宽15CM,下宽14.5CM(未能见到长度完整的筒瓦)(图29)。板瓦上宽21CM,下宽20CM,长22.5CM(图30)。在大清建筑制材规制上,筒瓦的尺寸为皇家建筑最宽尺寸,板瓦比皇家用瓦最高尺寸略窄一点。

在遗址的台明的西北角,土围内横卧着一块“埋头”(又称“拐角石”,“角柱石”)(图31)两钝角的边长为0.5米,长为1.5米(或称“柱高”),朝外有1.0米长的“光面”,其余0.5米为粗糙面,应为埋入地下部分(埋头厚度无法测量)。符合顺木天老照片中台明的“埋头”(参看图02、03)。这个0.5米宽度的“埋头”和廓如亭台明的“埋头”尺寸完全一样(图32-1。廓如亭露出地面的“埋头”高度在0.38米左右)。在今天廓如亭台明拐角处的“埋头”,除高度,其石质,颜色和锐角边长0.5米和顺木天遗址的埋头遗存非常相似,甚至一样(图32-2)。

颐和园廓如亭扶手墙的“腰际石”下为虎皮石基墙(图33-1),八角的拐角处也有“埋头”,因地势原因靠昆明湖的位置低,埋头相对就高,离湖远埋头短,甚至没有。扶手墙的埋头,石质、石色雕工、差异较大,锐角边长的长度在0.43米-0.50米(图33-2)。由此说明廓如亭扶手墙的石料,非原件,疑为重建时东拼西凑的“产物”。

在顺木天遗址土围南门外西侧,有一个大枯树桩,疑是照片中(参看图03)图左位置的那棵树(图34)。顺木天遗址内可见多棵枯树桩,虽说树径长达在0.4米左右,这些树桩为槐树,生长速度比较快,有个“五、六十年”就能达到那个树径。

为了进一步了解顺木天的建筑尺寸,我数了“两亭”下檐每边的“瓦垄”数,因“檐翘脚”的长短,会影响檐角瓦垄数,我选择支撑“重檐”的“中圈圆立柱”,两柱之间的距离为“24垄瓦”,这个“24垄瓦”的距离和廓如亭的相关位置的“垄数”完全相同(图35。可放大看详细标注的瓦垄数。),由此说明两“亭”的中圈枋长相同,亭的占地面积也应该相差无几。

通过以上分析:圆明园顺木天和颐和园廓如亭的占地面积,扶手矮墙和台明的边长,建筑结构,外檐中间方形立柱等尺寸、外形完全近似,相同点如此之多,完全像是一对“孪生建筑”。

今天颐和园内的廓如亭是否是“乾隆时期的原建筑式样”,无资料证明。

可以肯定:乾隆时期在清漪园建有“廓如亭”(图36

《钦定日下旧闻考》中提到清漪园的廓如亭);圆明园建有“顺木天”(参看后面提到的《乾隆御制诗》插图。在和“紫碧山房”相关的建筑的诗中,多次谈到“顺木天 )。

这两座“大亭”的具体初建年份,未见记载。

这里不妨对廓如亭和顺木天可能建造的时间作一个大胆的推想:

从建筑规模看,“顺木天”不可能建于清雍正年间:尽管雍正帝曾在此建有“学圃”,那时只有“两间房”。 到了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帝还写了“学圃”诗(图37)。 顺木天大亭的出现可能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二十七年(1762年)大规模增建“紫碧山房”有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题丰乐轩》(图38)再次提到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顺木天”理念(图39),和”樊迟请学为圃”的故事(图40)。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的《景晖楼》(图41)的诗中再次谈及对“顺木天”的感悟: 种树要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使它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长。同理,要与民休息,不要管得太多。在没有对紫碧山房进行扩建前,“学圃”提到的“顺木天”只作为一种“理念”,乾隆建造“顺木天”大亭可能是落实这种理念。

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历时十五年

乾隆兴建清漪园的目的之一是为崇德皇太后(孝圣宪皇后)庆六十大寿(1751年)。 后来,乾隆帝每隔十年都要在清漪园为其母祝大寿: 1761年的七十大寿,1771年的八十大寿。考虑多种因素:南湖岛可能建的比较早,而十七孔桥和廓如亭可能建的稍晚些。1761年前夕建成的可能性大些。这个时间正好和大规模兴建紫碧山房,包括“顺木天”的时间重合。也就是说圆明园的“顺木天”和清漪园的“廓如亭”建造的时间不会相隔很长。

由此将这两处“大亭”的建筑时间最晚推算在1759年-1762年之间还是可行的。(具体的准确时间还有待史料确认)。

既然谢满禄拍摄了圆明园的顺木天(拍摄时间为1880年-1884年)为什么没有拍摄清漪园的“廓如亭”?

推想原因有三:

1. 廓如亭虽然屹立,已破烂不堪,摇摇欲坠。缺乏美感未摄入镜头。

2. 防止廓如亭因腐朽而坍塌,已被拆除,材料落地,材料堆放在原地如工地,比较杂乱。未被选入镜头。

3. 廓如亭已不存在。

根据谢满禄拍摄的皇家园林中景物状况,第一种情况不存在(图42)。

第二种情况也不存在:当时的东堤迤东为“农田”与外界无守防界线,闲杂人员容易进出。拆除的木料砖瓦很容易损坏丢失(图43)。

第三种情况最有可能:防止廓如亭坍塌,主建被拆除,建筑材料已归入“库房”。

从现有资料可以确定: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廓如亭还存在一段时间(参看图43)。

图43 为爱德华·包腊(Edward Bowra  1841年 — 1874年)收藏。以前曾认为是包腊自己所摄,拍摄时间为1870s.后有一种说法该照片可能是德贞(Dr.John Dudgeon,1837-1901)所摄,时间可能提前到1865年。这张照片是目前所见1888年重修清漪园(改名“颐和园”)之前,在绣漪桥上拍摄万寿山最早的照片。照片中可见“十七孔桥”东头的“廓如亭”。

图44 是英国摄影师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摩尔(Charles Frederick Moore)拍摄(或收藏)。照片中靠绣漪桥东北牌楼(抱柱石)北边的东堤的西边少了一棵大树,由此推断拍摄时间比图43稍晚一些。照片中“廓如亭”依然存在。

图45  是【英】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 George Ernest Morrison 1862年-1920年) 编撰的《中國景觀》(Views of China),拍摄时间在1870年左右。照片中可见“廓如亭”。莫理循来华时间较晚,该照片应该是他人所摄。

图46 这张照片是“黑龙”先生提供的。该照片作者不详,拍摄时间为“1870s”,图中已找不到“廓如亭”,仔细辨认,还能看到残存的“台明”。

从以上四张照片可以得出结论:1860年之后廓如亭是存在的,而1888年修复清漪园时,廓如亭已经不存在,并且消失了一段较长的时间。

清漪园时期的廓如亭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我们继续看照片:

图47 是摩尔(Charles Frederick Moore) 拍摄(或收藏),照片中有廓如亭,该照片也是目前所见乾隆时期“廓如亭”最清晰的近景(图47-2)。

从图47-2 照片中可以分辨出乾隆时期的“廓如亭”,其外圈檐柱有正方的区别,尽管立柱的数量因腐朽倒塌,数不出四十根,但细细分析其中立柱的位置,和架梁的结构应该是“三圈四十根立柱”。比较乾隆时期的“顺木天”和“廓如亭”,两亭的外形轮廓非常相似,只是重建的廓如亭的屋顶看上去稍微有点尖(图47-3)

由于摩尔在中国拍摄照片的时间跨度太大:1860年-1884年,所以断定该照片的拍摄时间有一定难度。

图48是一张标注为1880s 的照片,摄影者不详。照片中廓如亭已经不在,只遗地基。

从图47和图48中可以发现,根据观察者和铜牛所在的位置和角度,可以推断出背景中的廓如亭是否存在。

如果拍摄者与铜牛长方形基座平行,或牛的左右犄角看上去张的较大,背景已脱离了亭子的位置。

通过这个方法来断定一下几张断尾铜牛的老照片。

图49 为1870-1880 托马斯·查尔德 (Thomas Child 拍摄)。这张照片中的牛角所拍开口过大,拍摄的角度,不能把“廓如亭”的位置纳入镜头。该照片无法断定后面是否有亭。

图50的拍摄角度过于“平行”,照片中无法看到“廓如亭”的存在。图中铜牛口鼻前的小树在图47中可见, 从小树在铜牛背后的位置,也就很容易判断大亭的位置。

图51是谢满禄拍摄的清漪园“铜牛”,拍摄的时间在1881年-1884年之间。照片的背景有“枯树杆”和“小树”,这两棵树在图47中存在,根据机位的角度,可以推断出,摄影者有意识不把“廓如亭”拍摄进去。

图52是阿芳(黎芳 Afong Lai, 香港華芳照相舘)1879年出售的画册《黎芳北京摄影集》中的一张。根据摄影者的位置和角度,铜牛的背景应该就是“廓如亭”的位置,而图中不见亭子, 说明1879年时廓如亭已不存在,由于照片选择“仰角”连遗址上的“地基”也见不着。相册出品的时间为1879年,考虑到拍摄的制作时间,北京-香港的来回路程。该照片的拍摄的时间可能在1878年,或许更早一些。如果1878年廓如亭已经不存在,谢满禄1880年来北京,当然拍不到清漪园的廓如亭。

同样,当我们看到一张清漪园时期带有“廓如亭”的照片时,把拍摄的最晚的时间推定在1878年是比较合适的(图53),因为目前尚无证据说明廓如亭消失的更早。

由此可以说明:谢满禄拍摄圆明园的“顺木天”时,清漪园的“廓如亭”已经不在。

1888年重修清漪园时,因国力不济,常常是拆除其它地方的“建材”,用于重修。

重建廓如亭时,有可能使用拆除“顺木天”主体梁柱枋橼,主要石件,如台阶,135度拐角石,再加上原“廓如亭”的材料,拼搭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模样(图54 )。

谢满禄的“顺木天”照片是目前所见最清晰的一张,是否是“唯一”一张,还需专家确认。在样式雷“清宫营造档案”中可能会有顺木天拆除的时间和廓如亭重建的年月。

从顺木天遗址和周边建筑消失的状况,可以推想:顺木天可能是在短时间内瞬间拆除,而且拆除的太彻底,连其它遗址常见的“柱顶石”,“好头石”,“地栿石”,“石台阶”,“埋头石”,“阶条石”等“石件”几乎不见(遗址现场只发现一根“八角形台明的埋头”)。(图55)

最好的解释:整体搬家。

今天所见的“颐和园廓如亭”或许就是挪动了位置的“圆明园顺木天”。

(0)

相关推荐

  • 圆明园唯一幸存的古建筑,生肖马首在这儿回家。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北京是一座旅游城市,也是5A级景区最多的城市(之一),一共拥有九个国家5A级景区,圆明园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到圆明园游览,可能都会觉得"没什么可看的",除了福海这 ...

  • 探寻圆明园顺木天的遗迹(下)

    接<探寻圆明园顺木天的遗迹>(上) 今天颐和园内的廓如亭是否是"乾隆时期的原建筑式样",无资料证明. 可以肯定:乾隆时期在清漪园建有"廓如亭"(图3 ...

  • 刘蔷丨文源阁与《四库全书》

    文源阁与<四库全书> 刘 蔷 (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 摘  要:文源阁因存世时间短.实物遗存少,相对"四库七阁"其它几阁,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备述其建立及庋藏& ...

  • 喜仁龙:镜头下的圆明园旧影

    清代的三位伟大的皇帝,康熙.雍正和乾隆,并不满足于他们从以前朝代继承下来并经过重建的北京城墙内的那些不同的宫殿住宅,他们还在城外建造了一些全新的宫殿,或者说是准备作为夏季疗养之地的宫苑.明朝皇帝最主要 ...

  • 从圆明园中清漪园的耕织图,到清末颐和园的水操学堂 | 颐和园中的小众景点“耕织图”景区

    第221篇 [心尧爱北京] 在颐和园众多的知名景点里,耕织图和水操学堂这里应该算是存在感不那么强的. 这里鲜有游客,基本都是来散步遛弯儿的大爷大妈.比起十七孔桥.长廊和佛香阁,耕织图景区清净得几乎不像 ...

  • 圆明园被毁前的照片,最后一张复原图可谓天匠之作!

    圆明园作为中国御花园和宫廷设计的巅峰之作,被广泛认为是一座建筑奇迹 这张照片拍摄于1860年,据专家推断应为圆明园旧景 建筑的所有细节都以强烈的西方风格为特征. 今天,这座皇家园林的遗址仍然被中国视为 ...

  • 圆明园四十景,我们在照片里找到了,可惜是这样的…

    圆明园最初占地不过20万平方米,胤禛即位后,圆明园逐渐成为离宫型皇家园林.自雍正三年(1725)起,先是在原来的圆明园南部建起宫廷式的殿宇,并颁发诏书.此后,又向北.西.东三面大加扩充,成为面积达到2 ...

  • 五一北京行(5)皇宫园林

    第五篇 皇宫园林 在欧洲历史悠久的城市旅游,"宫保鸡丁"是常项.别笑,这不是菜名,而是"宫堡基厅"的谐音,也就是皇宫.城堡.基督教堂(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等 ...

  • 常生:中外文献中的圆明园原貌

    复建圆明园的可能有多大?且不说圆明园园林面积五千二百余亩.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从清代康熙48年始建,后又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朝代增建.改建,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大,如今根本无法实现. ...

  • 圆明园公布365张老照片,乾隆造像老照片首次发现

    2021年2月24日上午,圆明园管理处在正觉寺最上楼举办圆明园老照片发布会,现场发布的大多数照片为首次向公众展示,其中拍摄于1920年代的正觉寺文殊亭内文殊菩萨全身照片也为首次发现并面向游客展出,展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