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文化品赏标准的“皱”理论
奇石文化品赏标准的“皱”理论
一、奇石的“皱”比德
“皱”也是比德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有点悲观,皱的形象给我第一感觉是蹉跎变迁,貌若手纹密布,写满生命的坎坷、挫折。如此我知道皱是烦恼,不过烦恼即菩提,智慧都从磨难中来。三灾历练,成等正觉。所以皱就是菩提了。在逆境中不易节操,就是真正的人格楷模。在赏石中不忘以瘦皱比德,反映了中国文人们对于情操品格的追求、自省。
二、奇石的皱是纹之皱,亦是形之皱
我觉得“皱”字,既指石上的纹理,也包括了石形的皱。比如英石,深得形皱之妙。朱良志对“皱”有句总结“皱在生生节奏。”纹所恰当,自成节奏。皱所携带的节奏感,也于外形的层次感中表达。层次叠加而成皱。这皱,是有着音乐的内在秩序的,它们本身的排列,在那挤压和舒放、一紧一松、整齐和突变中构成了音乐。
三、奇石的皱的古意和“生拙老辣”
相石四字中,要表达古意,“皱”字算作一个高手。借用中国书法艺术的说法展开说这古意,是“生”、“拙”、“老”、“辣”,这也是“皱”传递的石头直观、本体的审美。而且以石头之皱表现“生、拙、老、辣”,不仅把本体审美说了,又从本体一直通到历史去了。天地造物,熟然返生,生出一种生涩之美。老子说“大巧若拙”。石体本身的斑驳、褶皱,历史的风霜感,不带一点人工痕迹,正是天地之大拙。
“曾作秋江秋水骨”,所以这“皱”是老的,“皱”之老,使“皱”不仅有“纹”之意,还有“痕”之意。抚摸石体上亿万年的水痕,那是留在此处的石之生命诞生的记号。水过去后,风过去后,劫难过去后,将痕迹镌刻在石上,皱就是关于石头出生、成长的历史、环境面貌的血泪的书法、浪漫的遗存。这是一份自上而下的时间里的浪漫。
石头的年纪本来就是老,但是老辣之境,又是皱字最懂。岁月痕纹,寒荒苍莽,或若刀劈斧砍,老而有了一种外放型的美,或层层叠叠相嵌成幽转,老而有了辛辣之内涵。从“皱”字体现的外表之“生、拙、老、辣”,让人不禁逆流而上,去追溯时间,要追到时间的原点,去看一看石头年轻时候的面貌,也许还有诞生,还有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