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边的故事认识中国|嚼白句

【按:早些年,我主持的中国周刊的一些报道为这本不合时宜的杂志赢得了一些声誉,尽管后来离开了,但这本杂志在比同行更窄逼的夹缝中做出的一些内容,尽管依然粗糙,但我至今仍然认为,这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高峰。自我开始主持相关媒体内容生产以来,形成的一个观察社会的思路,至今不废,那就是从身边的故事认识中国——去年熔断职业生涯后,一位故友请我喝酒,说朱老师,你怎么这么早就下了那样的判断,今天真的都应验了?这句话源自多年前我和故友们茶聊时的悲观——我这些年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判断,自认大致不差,不是因为有小道圈子消息,而是寒在盛夏时,我已经习惯于从身边从自己能够感知接触到的活生生的事件中,结合那些曾经的历史,寻找并发现变化的逻辑——所谓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当是此理吧。2013年,我在南方传媒研究上,写了这篇文章,虽然今天早已不在此行业,但这个视角,不在此行业也堪一试。至少与我,至今犹用。】

这两年中国周刊的封面报道为这本不合时宜名实不符的月刊杂志赢得了声誉。

经常有一些朋友问我:你们中国周刊到底是如何来发现挖掘这些话题的?

不久前,在央视一套的一档节目的策划座谈会上,谈到寻找选题时,我以中国周刊为例,简单地讲述了我的看法。那就是从我们自身及社会关系的生活中,寻找切合当下中国特征的选题。

这才能接地气,也就接人气。

这是我个人思考选题的习惯,也是我在中国周刊推广的。

我给中国周刊提了一句口号,触摸活的中国。

(最为传神也必将是经典的一个封面)

活的中国从哪触摸?从路径依赖来说,从自己和身边的社会关系中去触摸,最为便捷,因为我们最了解。

从身边人的故事去认识和理解中国,虽然便捷,但会不会有偏差?

或许也会有。

余英时有说,你在那里中国就在那里。这话诗意,但我们不能否认,每一个单个的人,无论是否你的熟人,都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活生生的中国,至少也是这个中国的一个侧影,侧影也是中国的。

1936年,埃德加·斯诺花了5年时间编译的中国现代小说选《活的中国》在英国出版。斯诺在序言中说,这本小说集“第一次确认了‘普通人’的重要性”,通过这些中国现代小说描写的普通人的命运,这里,“犹如以巨眼俯瞰它的平原河流,峻岭幽谷,可以看到活的中国的心脏和头脑,偶尔甚至能够窥见它的灵魂”。

所以,只要我们用心,任何一个中国人身上,我们都可以发现活的中国的肉身和灵魂,无论他是高调的名流,还是沉默无声的普通人,他们都构成了中国的底色。

基于这样的认知,从身边熟悉的人中发现中国故事,也就成了中国周刊选题来源的重要支撑。

我们编辑部虽小,十来个人,性别年龄出身各异,受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的环境也不一样,每个人又多各有熟悉的亲朋好友同学,加起来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复杂的世界,能够提供不同的中国故事了。

但是,从身边熟人中发现中国故事,通常并不是直接来用,更多是作为一种策划线索和背景,引领我们切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探讨和思考。

有了这样一些故事线索,通常我们会进行这样的讨论:这一类故事有没有当下性?是不是很中国?合不合适在中国周刊上发表?

如果熟人的故事具有当下性,而且很中国,那就是有代表性,不是孤证,那么,我们可能会要求记者随后去更广大的范围挖掘搜寻类似的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作为采访报道对象。

2011年以来,中国周刊以社会性话题为封面的许多有名的报道线索,都来自于我们自身的生活和社会关系。

比如,《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选题思路最初来自于我和我同事的孩子的故事,同事那小孩所在的学校,为庆祝中共建党90年,竟然要求三年级的学生写如何做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文章!加上我孩子讲述的一些学校里的故事,这些都让我产生了很深的思考,所以才有了这一期《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

《他们为什么移民》和《奢侈病》,也都是来自我周围朋友的亲历和发现,然后我们以此为线索,去寻找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和采访对象。

《少年为何留洋去》和《小升初畸变》,也都是在周围社会关系的反映之后,我们去思考,去探讨,才发现这些话题背后,有着令人心酸的很中国的故事。

这些话题做出来后,都非常有人气,这是因为选题很接地气,它们都是从我们熟悉的普通人的生活中来的,而这些故事,确实如斯诺所言,可以看到活的中国的心脏头脑,偶尔还可以窥见它的灵魂。

不惟如此,身边的故事,类似的故事,不是高高在上,没有宏大叙事,有接近性,有烟火气,有生活气,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

我在中国周刊的选题会上,也一再强调,我审选题稿子,首先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读者,作为读者的我,我愿不愿意读这样的文章?我为什么会对这个选题感兴趣?它能不能让我一惊一紧一荡一暖一凉,亦即产生共鸣?然后再以总编辑的身份来考虑这个选题的当下性和中国化等。

所以,不必期待奇迹和独家,身边处处都有故事,看你留不留心。讲述好身边的中国故事,杂志一定能够给读者提供相对独特的阅读体验和价值。

(作者系网易新闻 网易号 “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关于老朱煮酒

更多分享,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

  • 《红星照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

    一(1.2) 1.例举斯诺去西北想弄白哪些问题?(摘抄十问) ①他们是真正国际主义者吗,还是"不过是莫斯科的工具"呢,抑或主要是为中国独立而斗争的民族主义者 ②他们的领导者是谁呢? ...

  • 视频 | 丁俊晖那细腻的控球,把斯诺克玩出了花来 ...

    众所周知,在2005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上,年仅18岁丁俊晖横空出世,他从资格赛打起,最终上演黑马奇迹,决赛中,丁俊晖战胜了"台球皇帝"亨德利,收获了个人职业生涯首个排名赛冠军.这么 ...

  • 【历史现场】照耀中国的红星,让世界振奋不已!

    1937年7月,斯诺完成了他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红星照耀中国>.然而面对当时国内特殊的政治环境,书名有意含蓄地译作<西行漫记>. 继七七事变之后,日寇占领平津,华北大片沦亡,国 ...

  • 年轻的纪录片创作者,请关注中国被忽视的普通人

    前言:3月24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从3月25日零时起,在做好健康管理.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对持有湖北健康码"绿码"的外出务工人员,经核酸检测合格 ...

  • 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到七篇

    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到七篇 我发现我的读书速度是越来越快了. 原计划每天读30分钟,20页,今天大概读了4个钟头,将近100页,从176页到260页,也即读了三篇:从第五篇到第七篇. 我想其中有两个原 ...

  • 一把草结里的中国|嚼白句

    (日前被在故乡,收了稻子后,父母把大部分稻草拧成了草结--一把稻草一曲,分岔交叉固定--将来塞进灶膛方便,也利于燃烧.突然想起2015年1月写的一篇文章,一把草结里的中国,也是乡村中国,底层中国.时过 ...

  • 父母须放下虚荣心:我们今天如何做父亲(下)|嚼白句

    一,直播间问题: 1,孩子不努力,就会上不了太好的大学,现在孩子没太多想法,也没太多思考,该怎么办? 朱学东:就像我女儿,她也有疑问,为什么一定要考大学啊?我也不强迫她.好大学坏大学对于我来讲都差不多 ...

  • 残忍的爱:我们今天如何做父亲(中)|嚼白句

    何刚:我基本上没揍过女儿,你书里非常坦诚地直白地写到了打闺女的事,我非常吃惊.你对这事有反思么,有后悔么? 朱学东:我不后悔啊.女儿很小的时候挨了打就说要报警.父母打子女这就是我前面讲到的天赋的不义自 ...

  • 理解•指导•解放:我们今天如何做父亲(上)|嚼白句

    [3月6日晚7点,由五粮液独家支持的煮酒读书之"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愿孩子好过你的世界>读书分享会"在由新书店举行,<愿孩子好过你的世界>作者.煮酒读书 ...

  • 生日大酒,喝的不只是酒,更是情义|嚼白句

    (2017年农历二月二十二,五十岁生日,中午酒后,晚上拎壶冲了好几下)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十二,我2021年三个生日中的最后一个生日.似乎在我开始大张旗鼓过生日起,比较少见的农历生日在公历生日之后的. ...

  • 余生若浮,余音尚清越|嚼白句

    (2021年3月3日,拜访理想国.余生同样也是"想象另一种可能",选择另一种可能.) "想象另一种可能"(理想国) "淹没在这个成千上万人的大城中, ...

  • 信任何以成为奢侈品|嚼白句

    (图片来自网络) (前些日子偶尔翻检U盘,看到这篇旧作,写于2011年10月,是中国周刊的卷首语.至今重读,恍若隔世.现在再也不会也不敢去写这样的文字了.决定发在公号里时,我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直打鼓. ...

  • 这不是谦虚,是自知之明|嚼白句

    前些天去拜访朋友,朋友强烈建议我出来做点事. 我认为自己的专业能力,学识和视野,都不足以做类似的事. 朋友很吃惊地看着我:朱老师,您不要太谦虚,您要没能力,您要这样说,我们怎么办? 这不是第一个朋友这 ...

  • ​生活已经到必须对自己说加油的时候|嚼白句

     (2月22日晚,沪上友人资深美女给我发了这张用我的照片及我50岁生日时自励的文字做的图片.这些年我每遇困境或人生重大关口,平素从不吱声的友人,总是及时雨一般给我安慰鼓励.感激.)  1, 2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