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散文】王君玲/冬之醉
《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
主 办:《西南作家》杂志社
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14307)
编 辑:
(以姓氏笔画为序)
刘 红、李毅梅、陈小磊
邮 箱:675833642@qq.com
要 求:
只接受原创、首发稿。作者文责自负,《西南作家》没有侦探之责,敬请作者留意。作者投稿时,请附上自己的文学创作简介、近期生活照。
冬 之 醉
文/王君玲(湖北孝感)
树上叶子被风请下了枝条,山峦突然间变得疏朗;小河逐渐干涸,浅水照出两岸植被金色倒影。
天上呈现各种形状图案,像棉花般云朵呢?来往穿梭天地间,莺歌燕舞青蜓蜜蜂呢?整日吟唱不知疲倦知了呢?
一切好像还在昨天啊!难不成,这秋色景象己被冬日之神,令日渐刺骨寒风,顺着雁儿迁徙的路线,载向了远方……
村前古老柿子树,那曾经枝繁叶茂树身,如今脱下了秋装,卸下了妆容,露出了铮铮铁骨般躯体,错落有致枝桠,像钢铁铸就。古铜色树枝上,柿子似灯笼,正耀眼地挂在枝头,吸引着麻雀、八哥、喜鹊等鸟儿留连往返。鸟儿们在硬朗枝条上、嘻戏着、拉着家常,几对忠诚和谐夫妻鸟,正用温情眼神,望着一边歌唱、一边开心啄几口熟透柿子的小鸟,乐得头上羽毛扑闪扑闪地。曾记得,在我们童年时,还不等柿子成熟,柿树主人便将柿树照看起来,或是早早将生涩柿果摘下,插上茅草棍,放在谷壳中将其催熟。然后以2分钱一个价格出售。那时生活太苦,人们太穷,物质太贫乏。时隔四十年,柿树主人,刻意将又大又甜像灯笼般惹眼柿子留在树上。留下一份温馨、一种景致,一幅幸福生活画面!
村前村后,乡亲们将收获又鲜又脆红萝卜,洗净,切成丝状或条状,在太阳下晒上二个过硬日头,便收拢装在盆中,拌上盐,加上红辣椒、配上生姜片,再放上些许八角香料,撕几块桂皮丢里面,用手揉搓沁透,出汁入味后,便装在玻璃瓶子里密封起来。整个瓶子看上去五光十色,那份生脆爽口,令人口中生津!
洗净去皮蒸熟的红薯,被老大娘直接切成片状或薄条形,在太阳普照下,三天便能听见薯条们相互碰撞发出脆响。而制作红薯糕,相对复杂些。要精选上等糯米,洗净,放入木甑中蒸熟,取出后,将糯米在石臼中打成糍粑,然后将早己炒熟的芝麻,和去了皮熟红薯放进去。如果喜欢,可随意加几勺白糖,再次揉打。直至均匀、润贴、柔软、糍和,盘成条,放至成形后,再切成片,排放在圆圆竹器晒筐中,晒至太阳底下晾晒至脆干。这种纯手工制作红薯糕,既经济,又卫生,营养价值高,又易于消化。当油烧至七成热,抓一把脆干红薯糕片撒至油锅中,“哗啦啦”锅里立马变成金灿灿颜色,薯片们悠悠然在油面荡漾起舞。快速捞起,沥干油冷却后,丢一片口里,又甜又脆,满嘴喷香!
家里有老人小孩的,断然少不了烫一回豆折。豆折原料主要是大米,配料可用黄豆、绿豆或荞麦,再加上葱花。将浸泡一整天原料淘洗干净后,磨制成桨,装在水桶里。请来一个手脚麻利烫豆皮师傅,灶下安排一个灵活烧火工,再请三五名刀工大嫂来,便万事俱备。只等牛一牛二锅烧干,师傅用河蚌壳勺一蚌桨,顺着热锅溜一圈,迅速用蚌背将米桨抹匀,里外两口锅,这锅起,那锅烙,“嗤溜——”又嫩又薄豆折饼就烫好了。大嫂们将圆圆豆折卷起切成条,抖开装在筲箕簸箕里,送到阳光下晒。这种活,人要多,心要齐,手要快。欢歌笑语中,不知不觉己烫完一家的豆折!
门前竹杆上,树枝上,晾衣架子上,到处都披挂着一棵棵鲜嫩大白菜。乡亲们会选一个晴好日子揉上它。如今的腌白菜,可不是从前缺粮充当撑肚皮的角色,而是家庭餐桌上的调味品、抢手货。
村北头汪老憨正用他家祖传秘方,在酿制大麦酒。一阵凉风吹过,醇酒浓香,从湾这头飘到湾那头,村子里,天色微蓝,雾气轻绕,非常寂静,似乎醉意朦胧。
风一天比一天凉,却只能刮起些树叶和沙尘。生活垃圾都被乡亲们自觉装进绿色环保箱里。鸡鸭猪都实行了圈养。整洁乡村石墙上,“万物土里生,全靠两手勤”标语,似乎在诉说着,乡亲们勤劳的理由。
大地在默默孕育,人们在紧张忙碌。不久深冬,农人期盼的大雪会飘然而至。在银装素裹童话般时节,当婚该嫁的有缘人,一定会将婚期定在这既清闲又浪漫时节,在优雅喜庆中,从从容容将婚礼办得热热闹闹!分散在天南海北亲朋好友,会以祝福名义,回到久别故乡团聚。带着火一样热情,相互握手问好,亲切拥抱致意,互送礼物,开怀畅谈……这场面,温暖如阳春三月!
李老爹接到视频电话:几个在外儿女都决定回家过年。这是多么令人开心礼物呀!老爹脸上成天堆着幸福笑容。连忙帮婆婆趁天气晴朗,洗被晒褥,乐哈哈准备各种美食,脚步轻快打扫整理庭院,用期盼心静等游子归来……
如今冬季,已改写往昔艰辛历史。时代赋予她新的涵义。她温馨而又甜蜜!忙碌中充满着期盼!像一条彩带,让冬与春相连;如温暖双手,将家乡与游子相牵;更像一缸温润醇美浓酒,醉了人心!醉了生活!醉了季节……
作家简介
王君玲,湖北大悟人。中共党员,孝感市作协会员。有多篇作品在《孝感晚报》《孝感文学》《悟文观止》《文学百花苑》等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