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五) 2024-06-12 15:43:30 (二)孔子与子路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前542~前480年)在遇到孔子之前是一个性格豪爽、粗鲁、好勇斗狠的武夫,喜欢腰挂利剑,头插羽毛,身披野猪皮,见孔子时也傲慢无礼。“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以礼相待,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最后使子路心悦诚服地穿上儒服,拜在门下。子路初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士,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孔子家语·子路初见》)《论语》中多处记载孔子针对子路“好勇力”而因材施教的典故。有一天,孔子说:“主张得不到采纳实施,那就坐着木筏到海外去吧!跟随的人也许只有仲由咯。”子路听夫子提到自己,高兴得不得了。孔子知道子路受到夸奖就容易自满,于是接着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可子路并不认为好勇是毛病,一天逮着机会就质问夫子:“子行三军,则谁与?”他想夫子肯定会说带自己去,这就证明他的勇敢是有价值的。孔子是怎么回答和引导的呢?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后来师徒俩又一次谈及“勇”的话题。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子路入师门后与孔子形影不离,关系十分亲近。他性格爽朗,“志伉直”,事亲至孝,意见与夫子相左时一点也不谄媚,常常直言进谏。对于这样一个随时可能出言不逊顶撞自己的弟子,孔子却表现出了“不愠”的君子风度,充分展示着大成至圣先师的大胸怀与大智慧。▲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一次,公山弗扰盘踞在费邑图谋造反,招兵纳士,孔子准备去。“子路不说[1],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又一次,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孔子一心想要推行历代圣贤的教导,建设太平盛世,只要有机会就奋力尝试。弟子子路则从另外的角度提出不同意见,甚至言辞尖锐,同门中除了子路恐怕再没有第二个人了。孔子在卫国时拜见了卫灵公夫人南子。南子名声极差,子路认为夫子此事不合礼。孔子回来以后,子路的脸色就很难看。孔子百口莫辩只好指天发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孔子一行在陈国受困断了粮,跟随的人都病了。子路看到这一幕就很生气。他不理解为什么君子也会有这样糟糕的境遇,于是就问:“君子亦有穷乎?”这种情况下说这样的话是很不合适的,但孔子却耐心劝解他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子路就是这样,既维护自己的老师,又勇敢果断,直言不讳。孔子对子路评价颇高,说:“子路无宿诺。”(《论语·颜渊》)子路在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导下,关心政治,颇具才干。孔子也非常肯定子路的从政才能。季康子问孔子曰:“厓求仁乎?”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赋。仁则吾不知也。”复问:“子路仁乎?”孔子对曰:“如求。”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回到鲁国后,子路入仕季氏,推行孔子之道。后因得罪鲁国执政季康子,便到卫国任孔悝的宰臣。不久,卫国发生宫廷政变。他不顾朋友劝阻奔赴孔悝家救助,搏斗中身负重伤,帽缨也被击断。临死前他说“君子死而冠不免”,于是从容结缨正冠而死,时年六十三岁。子路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践行了恩师关于君子的教导。这与他当初“陵暴”孔子时粗犷鲁莽的武夫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真可谓脱胎换骨。可见孔子的教化浸润到了子路生命里。子路之死,给孔子极为沉痛的打击。“子路死,孔子曰:'噫,天祝予!’”(《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这与当时哭颜渊“天丧予”意思一样。可见子路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孔子周游列国,子路几乎全程陪伴。老师一生颠沛流离,学生一世随侍左右。因为夫子的谆谆教导,子路成为了一个有君子气象的勇者;因为子路的勇武护卫,孔子再也没有听到轻慢侮辱之言。“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师生之真情,生命之依怙,在方方面面展露无遗。孔子与子路也堪称师道与传心之千古典范。 赞 (0) 相关推荐 读书会第二十五讲分享 《论语》 准备这期分享,我借来了如下几本书:<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图说论语><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谈><提问孔子>等,这几本书都 ... 说不尽的孔子 传孔子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有较大成就者72人,其中最主要的有: 1.颜回:生于前521年,去世于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 国学漫画《孔子曰》| 让我们喜欢上孔子 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节.在今天,我们为孩子们送上国学漫画<孔子曰>!让我们打破刻板印象,一起走近孔子鲜活有趣的灵魂,感受<论语>的魅力吧! 你印象中的孔子是不是一个迂腐.刻板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一) 儒家篇 儒家道统传承,自尧.舜.禹诸先圣以来,递相授受,一脉相承."伏羲.黄帝.炎帝.尧帝.舜帝.禹帝.周文王.周公等一代代如日月般的圣贤相续出世,传承'十六字心法',教化民众,带领着民众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二) 二.汤.文.武.周公之传 禹接受了舜托付的天下和"十六字心法",中原地区空前发展强大.禹的儿子启打破了禅让制,"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三) 三.孔子:吾道一以贯之 周朝初立,实施仁政,对商朝贵族予以安抚.<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受封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由弟微仲继位.学者考证后认为孔子的远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四) 那么,圣人孔子是如何教导弟子的呢?他与七十二贤人之间又有哪些感人至深的师道传承典故呢? (一)孔子与颜回 颜回(前521-前481年),也称"颜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六) (三)孔子与子贡 子贡(前520-前456年),复姓端木,名赐,卫国人士,孔门七十二贤者之一,小孔子三十一岁. 子贡眉清目秀,英俊潇洒,能言善辩.二十余岁继承祖业经商,约二十五岁左右拜孔子为师,此后他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七) (四)孔子与曾参 曾参(前505-前435年),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少孔子四十六岁,<大学><曾子>的作者,<论语><孝经>的主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八) (五)孔子与宰予 宰予(前522-前458年),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弟子.宰予聪明伶俐,巧言利口,玩世不恭,可能是孔子弟子中最有反叛精神的弟子.但他的这种反叛精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九) 四.孟子:儒门亚圣 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学大家.他承继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谈儒家多以"孔孟"为核心.孟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后世尊他为"亚圣&quo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十) 五.荀子:为学日益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赵国人,生卒年不详,先秦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国,"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曾 ...